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 科学测量(第3课时)分层练习1.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A.5℃、﹣100℃~108℃ B.4℃、﹣108℃~100℃C.4℃、﹣80℃~108℃ D.5℃、﹣80℃~108℃【答案】C【解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被定为100℃。 则一个格表示的温度为:,刻度范围,上限:(47﹣20)格108℃,下限:(0﹣20)格80℃,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4℃、﹣80℃~108℃。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29℃,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 )A.17.5℃ B.19℃ C.23.75℃ D.14℃【答案】A【解答】设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为29℃时实际温度为t,如图,由题意知,,解得:t=17.5℃。故选:A。3.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4℃;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4℃。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温度,当实际温度为40℃时,该温度计显示温度为( )A.36℃ B.40℃ C.45℃ D.50℃【答案】A【解答】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4℃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4℃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根据题意可知,该温度计一格表示的温度为:;则实际温度与温度计示数的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则当实际温度为40℃时,该温度计显示温度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图是气象站中的一些测量工具,其中用于测量气温的是( )A.B.C.D.【答案】A【解答】A.如图是百叶箱,里面的气温计和湿度计可以测量气温和湿度,故A正确,符合题意;B.如图中的工具是风速测量仪,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如图中的工具是气压计,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如图是雨量筒,用来测量降水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解答】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错误;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错误;C图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故错误;D图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故正确。故选:D。6.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则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答案】C【解答】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水温为35℃,与人的体温非常接近,也就是冷热程度基本相同,所以人接触水的感觉是不冷不热;75℃、55℃都明显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接触这样的热水,人会有明显热的感觉;15℃远低于人的正常体温,接触这样的冷水,人会有明显凉的感觉,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选:C。7.秋冬季节,流感频发,不少家庭中常备有体温计和退烧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没有消毒棉的情况下,可以用开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B.用未经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示数上升,则测得的体温值准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均匀D.量取药品时,按图乙所示读数,则其实际量取体积将偏大【答案】B【解答】A、体温计的最大量程是42℃,而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远远超过体温计的量程,故A错误;B、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等于原先温度或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故B正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不均匀,是上宽下窄,故C错误;D、小量杯量取药液时,俯视会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比读数小,故D错误。故选:B。8.小嵊在出发前往动物园前,看到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30℃,但却觉得很凉爽,小嵊决定将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测试,但误将一旁的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是37℃B.体温计的示数是35℃C.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答案】A【解答】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将一旁的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仍为37℃,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9.甲、乙、丙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3℃、36.8℃和38.1℃,甲、乙和丙同学先后用这支温度计测自己的体温。甲同学测完之后,乙、丙同学使用温度计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一甩。那么乙和丙同学测得的读数分别是( )A.36.8℃和38.1℃ B.37.3℃和38.1℃C.36.8℃和37.3℃ D.都为37.3℃【答案】B【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3℃,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3℃。所以体温是36.8℃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7.3℃,体温是38.1℃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1℃。故选:B。10.一位护士在忙碌中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的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答案】B【解答】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故B正确。故选:B。11.下列关于0℃的冰和0℃的水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C.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答案】C【解答】虽然冰和水的状态不同,但冰的温度和水的温度都是0℃,所以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即它们的温度一样高。故选:C。12.对以下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若裁判员将其卷尺拉得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答案】C【解答】A.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所绕线圈的长度变长,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即分度值的间隔变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液面将下降,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若裁判员将其卷尺拉得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如图是一款“暖宝宝”,它在冬季能起到暖手的作用。请你估测产品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15℃ B.25℃ C.45℃ D.85℃【答案】C【解答】冬季用暖手宝时,手感到暖和,但暖手宝在使用时要防止烫伤,由此可知暖手宝在使用时的温度略高于人的体温37℃,在45℃左右,故C正确。故选:C。14.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答案】C【解答】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步骤是: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故选:C。15.小明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情况进行了对比,甲温度计刻度均匀、准确;乙温度计刻度均匀、不准确。现用两支温度计测量环境一,甲显示20℃,乙显示14℃,测量环境二时,甲显示80℃,乙显示78℃,测量环境三时,乙显示是﹣2℃,则此时环境三真实温度为( )A.6℃ B.5℃ C.10℃ D.20℃【答案】B【解答】乙温度计上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乙温度计上示数从14℃变化到﹣2℃,变化了14﹣(﹣2)=16格,当乙的示数为﹣2℃时,甲的示数为:20℃﹣16℃=5℃,故B正确。故选:B。16.一把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面在16毫米处,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在96毫米处,温度计中水银柱为60毫米处的温度是( )A.47℃ B.50℃ C.55℃ D.75℃【答案】C【解答】水银柱16mm时的温度是0℃,96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60mm﹣16mm=44mm,液体的温度=44mm℃/mm=55℃。故选:C。17.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的高度为8.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A.40℃ B.37℃ C.50℃ D.33℃【答案】A【解答】当液柱的高度为8.5cm时,根据 得到:;解得:L=40℃。故选:A。18.小科看到餐桌上有三只空杯子,分别是纸杯、玻璃杯和不锈钢杯。下列有关这三只杯子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杯子温度相同 B.玻璃杯温度最低C.不锈钢杯温度最低 D.纸杯温度最低【答案】A【解答】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不锈钢杯、玻璃杯、纸杯与周围温度发生热传递,与环境温度相同,所以它们三个杯子的温度一样,故A正确;故选:A。19.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原刻度模糊不清的酒精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的液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8mm的刻度线;当放在沸水中时,温度计的液柱面恰好对准208mm的刻度线。则当温度计的液柱面对准100mm刻度线时,所测的温度为( )A.90℃ B.100℃ C.46℃ D.50℃【答案】C【解答】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1mm表示的温度0.5℃/mm。此时水银柱的高度是100mm,故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100mm﹣8mm=92mm,故此时的温度是:t=92mm×0.5℃/mm=46℃。故选:C。20.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用直尺测量物块的长度为 2.30 cm。(2)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13℃ 。【答案】(1)2.30;(2)13℃。【解答】(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4.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30cm﹣2.00cm=2.30cm;(2)第一幅图温度为﹣7℃,第二幅图温度为6℃,第三幅图温度为﹣4℃,第四幅图温度为﹣6℃,最大温差为6℃﹣(﹣7℃)=13℃;故答案为:(1)2.30;(2)13℃。21.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小科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依次制作了甲、乙两种温度计。(1)甲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2)乙温度计是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制成的简易温度计。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测出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cm 14.3 12.1 9.9 7.7 5.5 3.3①图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玻璃泡 。(填结构名称)②该温度计可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30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①玻璃泡;②30。【解答】(1)甲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①据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1℃,其液柱大约会下降1.1cm,在27℃时的液柱总长是3.3cm,即温度再升高3℃,吸管中的液柱高等于0,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30℃以上的温度;故答案为:(1)气体的热胀冷缩;(2)①玻璃泡;②30。22.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小科在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之后进行了如下测量:(1)小科使用某气温计测得当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图中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 16 ℃。(2)小科测得自己的体温如图2所示,为 37.1 ℃。在测量体温后小科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B 。A.图2中体温计与图1中气温计的分度值相同B.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C.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答案】(1)16;(2)37.1;B。【解答】(1)由图1可知,温度计上一大格为5℃,一个大格分为5小格,一个小格1℃,即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第一幅图液柱上表面标注的数字上大下小,说明温度在零上,故指示温度为10℃;第二幅图温度为波柱上表面标注的数字上大下小,说明温度在零上,故指示温度为6℃;第三幅图液柱上表面标注的数字上小大,说明温度在要下,故指示温度为﹣4℃;第四幅图液柱上表面标注的数字上小大,说明温度在零下,故指示温度为﹣6℃;因此最大温差是10℃﹣(﹣6℃)=16℃;(2)由图2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1℃;A、由(1)和(2)分析可知,图2中体温计与图1中气温计的分度值不相同,故A错误;B、体温计有缩口可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正确;C、体温计的量程是35C~42℃,用体温计不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16;(2)37.1;B。23.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 B处(填“<”、“=”或“>”)。(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弯管变细或烧瓶变大 。【答案】(1)热胀冷缩;(2)>;(3)弯管变细或烧瓶变大。【解答】(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故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3)弯管变细或烧瓶变大。24.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37.8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 准确 (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1)37.8;(2)准确。【解答】(1)体温计分度值是0.1℃,读数为37.8℃;(2)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以该次测得的结果准确。故答案为:(1)37.8;(2)准确。25.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1865年,英国人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银体温计,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甲是现代使用体温计,其中的哪个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答: ② (填序号)。甲体温计在使用前应该如何操作?答: 用力甩几下 。(2)如图乙,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方向观察,这个原理和我们学过的哪种观察工具使用的原理相同?答: 放大镜 。(3)国家药监局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图丙是电子体温计,用它来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由可能是 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 (写出一条)。【答案】(1)②;用力甩几下;(2)放大镜;(3)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解答】(1)如图甲是现代使用体温计,其中的细而弯的玻璃管与“狭道”的作用相同,故选②;甲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甩几下,使弯管上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2)如图乙,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方向观察,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与放大镜的原理相同;(3)用电子体温计来替代水银体温计是因为它使用更便捷。故答案为:(1)②;用力甩几下;(2)放大镜;(3)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26.如图是市面上的一款布洛芬混悬液及其剂量表,该药主要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其瓶盖上标有刻度可用于测量药剂体积。剂量表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1—3 10—15 44—6 16—21 57—9 22—27 810—12 28—32 10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1)小科今年9岁体重26公斤,他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时一次用量应为 8 mL。(2)小科使用体温计测量了体温,其结果如图所示,则小科的体温是 38.5℃ 。(3)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量杯,你认为其刻度的分布特点是 不均匀或上密下疏 。【答案】(1) 8 (2) 38.5℃(3) 不均匀或上密下疏【解答】(1)小科今年9岁体重26公斤,观察布洛芬混悬液及其剂量表可知用量应为8毫升。(2)体温计每一小格为0.1℃,看图可知38℃后又过了5小格,所以小科的体温是38.5℃。(3)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量杯为上大下小,所以分布特点不均匀或上密下疏。故答案为:(1) 8 (2) 38.5℃(3) 不均匀或上密下疏。27.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1)晨检时测得小安体温如图所示,为 37.1 ℃,后未甩此体温计直接依次测量小杨小秋两位同学的体温,小杨为38.6℃,小秋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杨与小秋中一定发高烧,要及时治疗的是 小杨 。(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② (填序号)。①建立假设 ②获取事实与证据 ③制定计划 ④提出问题(3)小安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AC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答案】(1)37.1;小杨;(2)②;(3)AC。【解答】(1)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1℃;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1℃,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1℃,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7.1℃,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1℃,先给小杨测量为38.6℃,说明小杨的体温是38.6℃,给小秋测量的体温为38.6℃,小秋的体温可能低于38.6℃,则小杨一定发烧;(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3)A、体温计能准确到0.1℃,故A正确;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冰水的温度是0℃,体温计不能测量冰水的温度,故B错误;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 42℃之间,故C正确;D、生活中的体温计外形设计为三棱柱形,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设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能起到放大的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1)37.1;小杨;(2)②;(3)AC。28.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块玻璃的宽度为0.855米,将这把米尺与标准尺校准时,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4米,如果此同学的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这块玻璃的真实宽度为 0.858 米。该同学发现有一只温度计,所标量程为﹣10℃~110℃,刻度是均匀的,但严重不准确。校验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示数为86℃。若用它测得室温为20℃,那么实际温度应为 17.5℃ ;【答案】(1)0.858;(2)17.5℃。【解答】(1)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855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4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4cm;读数是0.855m,相当于85.5个1.004cm,故玻璃的实际长度应该是:85.5×1.004cm=85.8cm=0.858m;(2)由题意知,该温度计0~100℃之间共有86格﹣6格=80格,所以每个格表示的温度是1.25℃,该温度计的0℃在第六格处,室温在第20格处,所以室温和0℃之间有20格﹣6格=14格,所以室温为1.25℃×14=17.5℃;故答案为:(1)0.858;(2)17.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 科学测量(第3课时)分层练习1.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A.5℃、﹣100℃~108℃ B.4℃、﹣108℃~100℃C.4℃、﹣80℃~108℃ D.5℃、﹣80℃~108℃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29℃,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 )A.17.5℃ B.19℃ C.23.75℃ D.14℃3.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4℃;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4℃。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温度,当实际温度为40℃时,该温度计显示温度为( )A.36℃ B.40℃ C.45℃ D.50℃4.如图是气象站中的一些测量工具,其中用于测量气温的是( )A. B. C. D.5.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则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7.秋冬季节,流感频发,不少家庭中常备有体温计和退烧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没有消毒棉的情况下,可以用开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B.用未经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示数上升,则测得的体温值准确C.图乙是一般液体退烧药配有的小量杯,其刻度分布均匀D.量取药品时,按图乙所示读数,则其实际量取体积将偏大8.小嵊在出发前往动物园前,看到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30℃,但却觉得很凉爽,小嵊决定将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测试,但误将一旁的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是37℃B.体温计的示数是35℃C.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9.甲、乙、丙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3℃、36.8℃和38.1℃,甲、乙和丙同学先后用这支温度计测自己的体温。甲同学测完之后,乙、丙同学使用温度计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一甩。那么乙和丙同学测得的读数分别是( )A.36.8℃和38.1℃ B.37.3℃和38.1℃C.36.8℃和37.3℃ D.都为37.3℃10.一位护士在忙碌中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的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11.下列关于0℃的冰和0℃的水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C.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2.对以下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若裁判员将其卷尺拉得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13.如图是一款“暖宝宝”,它在冬季能起到暖手的作用。请你估测产品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15℃ B.25℃ C.45℃ D.85℃14.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15.小明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情况进行了对比,甲温度计刻度均匀、准确;乙温度计刻度均匀、不准确。现用两支温度计测量环境一,甲显示20℃,乙显示14℃,测量环境二时,甲显示80℃,乙显示78℃,测量环境三时,乙显示是﹣2℃,则此时环境三真实温度为( )A.6℃ B.5℃ C.10℃ D.20℃16.一把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面在16毫米处,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在96毫米处,温度计中水银柱为60毫米处的温度是( )A.47℃ B.50℃ C.55℃ D.75℃17.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的高度为8.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A.40℃ B.37℃ C.50℃ D.33℃18.小科看到餐桌上有三只空杯子,分别是纸杯、玻璃杯和不锈钢杯。下列有关这三只杯子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杯子温度相同 B.玻璃杯温度最低C.不锈钢杯温度最低 D.纸杯温度最低19.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原刻度模糊不清的酒精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的液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8mm的刻度线;当放在沸水中时,温度计的液柱面恰好对准208mm的刻度线。则当温度计的液柱面对准100mm刻度线时,所测的温度为( )A.90℃ B.100℃ C.46℃ D.50℃20.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用直尺测量物块的长度为 cm。(2)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21.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小科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依次制作了甲、乙两种温度计。(1)甲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乙温度计是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制成的简易温度计。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测出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cm 14.3 12.1 9.9 7.7 5.5 3.3①图乙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②该温度计可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22.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小科在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之后进行了如下测量:(1)小科使用某气温计测得当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图中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 ℃。(2)小科测得自己的体温如图2所示,为 ℃。在测量体温后小科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A.图2中体温计与图1中气温计的分度值相同B.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C.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23.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填“<”、“=”或“>”)。(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24.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 (填“准确”或“不准确”)。25.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1865年,英国人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银体温计,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甲是现代使用体温计,其中的哪个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答: (填序号)。甲体温计在使用前应该如何操作?答: 。(2)如图乙,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方向观察,这个原理和我们学过的哪种观察工具使用的原理相同?答: 。(3)国家药监局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图丙是电子体温计,用它来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由可能是 (写出一条)。26.如图是市面上的一款布洛芬混悬液及其剂量表,该药主要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其瓶盖上标有刻度可用于测量药剂体积。剂量表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1—3 10—15 44—6 16—21 57—9 22—27 810—12 28—32 10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1)小科今年9岁体重26公斤,他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时一次用量应为 mL。(2)小科使用体温计测量了体温,其结果如图所示,则小科的体温是 。(3)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量杯,你认为其刻度的分布特点是 。27.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1)晨检时测得小安体温如图所示,为 ℃,后未甩此体温计直接依次测量小杨小秋两位同学的体温,小杨为38.6℃,小秋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杨与小秋中一定发高烧,要及时治疗的是 。(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填序号)。①建立假设 ②获取事实与证据 ③制定计划 ④提出问题(3)小安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28.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块玻璃的宽度为0.855米,将这把米尺与标准尺校准时,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4米,如果此同学的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这块玻璃的真实宽度为 米。该同学发现有一只温度计,所标量程为﹣10℃~110℃,刻度是均匀的,但严重不准确。校验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示数为86℃。若用它测得室温为20℃,那么实际温度应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3科学测量(第3课时)(分层练习)-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原卷版.docx 1.2.3科学测量(第3课时)(分层练习)-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