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的社会化》教案学科 政治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人的社会化》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它承接了个人成长的话题,深入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材通过具体案例和理论阐述,让学生明白社会化的过程和意义,为后续学习亲社会行为等内容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但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较浅。他们身心快速发展,渴望融入社会,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困惑。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突破对社会化抽象概念理解的障碍。课时教学目标政治认同1. 树立积极生活态度,主动关注、了解和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2. 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道德修养1. 初步培养亲社会意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 努力做社会的好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良好道德风貌。法治观念1. 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2. 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健全人格1.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2.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实现个人价值做准备。责任意识1. 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和社会。2. 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志愿者和社区服务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 掌握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扮演社会角色的内容。3. 明确社会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难点1. 深入理解社会化的抽象概念,体会其伴随一生的特点。2. 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化的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3. 帮助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1) 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心挑选的视频《狼孩毛克利》。在播放前,提醒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留意狼孩的生活状态和行为表现。(2) 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观察学生的反应,确保学生专注于视频。(3)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暂停片刻,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4)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等。(5) 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想法。(6)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的社会化”做好铺垫。(7) 向学生解释,狼孩由于缺乏人类社会的环境和教育,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行为规范和生活技能,这体现了社会化对人的重要性。(8) 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了解人的社会化对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的意义。 1. 认真观看视频,观察狼孩的生活和行为。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3. 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 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和教师的总结。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思考活跃度:☆☆☆发言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狼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社会化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精心探讨 活动一:分析雷军的成长历程 介绍案例(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雷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雷军的成长经历。从他出生于湖北仙桃一个小山村,到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期间编写杀毒软件赚取第一桶金。(2) 讲述雷军毕业后加入金山软件,从程序员逐步做到CEO的奋斗过程。(3) 提及他相继创办卓越网、小米科技,提出“互联网 + 硬件”模式,以高性价比智能手机颠覆行业的成就。(4) 强调2018年小米港股上市,成为全球最年轻世界500强之一的辉煌成果。(5) 引导学生思考雷军的成功离不开哪些因素,让学生分组讨论。(6)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7)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8) 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指出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雷军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也说明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 认真倾听教师对雷军成长历程的介绍。2. 分组积极讨论雷军成功的因素。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4. 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和教师的总结。评价任务 讨论参与度:☆☆☆观点创新性:☆☆☆总结准确性:☆☆☆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雷军的成功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理解社会化过程中外界因素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精心探讨 活动二:解读社会化的概念 讲解概念(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并进行详细解释。(2) 举例说明,我们呱呱坠地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生物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逐渐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的。(4) 介绍家庭、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5) 引用《论语》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性相近”反映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所共有的基本属性,“习相远”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塑造作用。(6) 提出问题“是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写字、吃饭、穿衣呢?”引发学生深入思考。(7) 播放视频《山东兄妹居深山20年近乎失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8) 组织学生讨论视频内容,加深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 1. 认真听讲,理解社会化的概念。2. 思考自己成长中的社会化过程。3. 观看视频,分析视频中兄妹的情况。4.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社会化的认识。评价任务 概念理解度:☆☆☆思考深度:☆☆☆讨论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概念、引用名言和播放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社会化概念,让学生明白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精心探讨 活动三:探究社会化的内容 学习生活技能(1) 教师提出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学习生活技能的?”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2) 举例说明,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3) 讲述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4) 强调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5) 播放视频《懂礼仪的全红婵》,让学生观察全红婵在生活中展现出的良好生活技能和礼仪。(6) 组织学生讨论,从全红婵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生活技能和品质。(7)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技能过程中的难忘经历。(8)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生活技能。 1.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自己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2. 观看视频,观察全红婵的表现。3.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4. 分享自己学习生活技能的难忘经历。评价任务 回忆清晰度:☆☆☆讨论参与度:☆☆☆分享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经历和观看视频,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感恩意识。精心探讨 活动四:学习行为规范 讲解规范(1) 教师引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强调学习行为规范的重要性。(2) 举例说明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3) 讲述通过学习行为规范,我们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 播放视频《扮演各类角色的全红婵》,让学生观察全红婵在不同角色中是如何遵守行为规范的。(5) 组织学生讨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6)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7)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遵守行为规范是我们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行为规范。 1. 理解教师讲解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2. 观看视频,分析全红婵的行为。3.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行为规范的认识。4.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评价任务 规范理解度:☆☆☆讨论参与度:☆☆☆思考深度:☆☆☆设计意图 通过引用名言、播放视频和组织讨论,让学生明白学习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精心探讨 活动五: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引导思考(1) 教师提出问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需要扮演哪些社会角色?”引发学生思考。(2) 举例说明,在家庭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社会上,我们是公民等。(3) 强调在不同的角色中,我们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4) 播放视频《全红婵是中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学生观察全红婵在不同角色中的表现。(5)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胜任多种社会角色。(6)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7)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为社会做出贡献。 1.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列举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2. 观看视频,学习全红婵的角色表现。3.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4. 思考未来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评价任务 角色认知度:☆☆☆讨论参与度:☆☆☆思考前瞻性:☆☆☆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精心探讨 活动六:认识社会化伴随一生 讲解意义(1) 教师向学生强调,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2) 举例说明,如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等,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 指出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也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4) 讲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的道理,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5) 组织学生讨论,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持续学习,促进自我发展。(6)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7)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肯定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社会化对我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断提升自己。 1. 理解教师讲解的社会化伴随一生的意义。2.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3. 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和教师的点评。4. 明确自己在未来生活中的学习方向。评价任务 意义理解度:☆☆☆讨论参与度:☆☆☆计划可行性:☆☆☆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目标。巩固练习 布置练习(1)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精心挑选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社会化的概念、内容、意义等。(2) 向学生说明练习题的要求和答题时间限制,提醒学生认真审题,仔细作答。(3) 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观察学生的答题进度和遇到的问题。(4) 对于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5) 答题时间结束后,教师收回学生的答题纸。(6) 对练习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每道题的考点和解题思路。(7)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8)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认真阅读练习题,独立思考并作答。2. 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请教。3. 倾听教师对练习题的讲解,纠正自己的错误。4. 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方法。评价任务 答题正确率:☆☆☆疑问解决度:☆☆☆知识巩固度:☆☆☆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题,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书面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社会化概念和内容的理解。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扮演社会角色的。3. 收集一个体现社会化重要性的案例,并简要分析。实践作业1. 参加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打扫卫生、关爱孤寡老人等,感受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2. 观察身边的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人的社会化一、概念生物个体 → 社会人二、内容1. 学习生活技能2. 学习行为规范3.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三、意义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四、伴随一生持续学习、适应变化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播放视频、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2. 结合实际案例,如雷军的成长经历、全红婵的事迹等,让抽象的社会化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3.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不足之处1. 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未能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2.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最后实践作业的布置略显仓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和讨论。3.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