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三原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1.C2.D3.B4.A5.C6.D7.A8.C9.B10.C11.D12.A13.C14.B15.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55分)16.(17分)(1)唐本草:(2分)诗仙:(2分)司马光:(2分)京戏(京剧)。(2分)(2)特点:整体发展放缓:部分成就突出;总结性著作较多;引入西方科技成果;逐渐落后于西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变化: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答卷文体形式必须采用“八股文”(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以及文意,都有严格规定,一篇文章须分为八个部分,其中后面的四个部分各有两股对仗文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3)做法: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雨陶:好好学习,利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机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17.(18分)(1)表现: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坊市制度崩遗):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草市进一步发展:集市贸易发展;出现定期集市(形成地区、全国、国际性的定期商品交易会):开始使用纸币。(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3分)(2)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推动了中外贸易发展: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政策:闭关政策(2分)(3)原因: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大量开垦荒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政府赋税政策的调整(“永不加赋”和“摊丁人亩”的实行)。(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影响:人口大量流向边疆地区,开荒垦田,发展生产,极大促进了边疆的社会繁荣: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造成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压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18.(20分)(1)表现:视各民族为一家,重视民族平等:很少使用武力,主要采取安抚和和亲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设“羁骤”府州,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历史贡献: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3分)(2)特点:开设在边境地区;北宋主要出售农产品:辽主要出售的是牲畜和手工业品:交易时受到官府的严密监督;榷场场址多次迁移:贸易额客观。(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盟约:“澶渊之盟”。(2分)(3)举措:清军留守台湾:清廷在台湾设立府、县机构:轻赋薄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地区:西藏地区。(2分)(4)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管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和民族政策结合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不新创新国家治理方式: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和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团结,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维护国家主权也是边疆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三原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A-答案-1(共1页)0试卷类型:A三原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未综合素质调研测试08088七年级历史试题088注意事项:8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考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名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赞颂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A.明长城B.紫禁城C.隋大运河D.敦煌莫高窟级2.以下列举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一些举措。据此可知,她在“建言十二事”中,把“劝农桑,薄赋徭”列为第一条,并诏令全国施行;把“田畴(田地)屋辟,家有余粮”作为升奖地方官员的主要标准之一;当政期间,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最大的工程流经许多地区,可灌溉农田9万多亩。号A.提高官员选拔标准B.强化地方监察C.注重文教广纳才俊D.重视农业生产3.安史之乱后,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由此可知,安史之乱致使唐朝A.直接灭亡B.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场C.出现内重外轻的局面D.社会遭受了空前的浩劫4.依靠可信史料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史料中,研究“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可信度最高的是001.20A.唐墓壁画客使图B.玄奘西行求法C.《马可·波罗行纪》D.小说《西游记》装(邮票)oo(译本)三原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A-1-(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型:A5.下列改革中,通过实行“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募役法”等措施,来增加政府收人,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是tA.商鞅变法B.范仲淹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6.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出行省制度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B.对后世影响力非常大试时C.根除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下图数据直接反映出两宋时期生名、200■两宋市舶司收入(万缗)150注:市舶司设在广州、100泉州、明州等地50977年1053年1076年1140年1159年19A.海外贸易发达B.文化交流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造船技术先进是8.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孙思邈编著《千金方》B郭守敬编成《授时历》C.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D.王祯发明活字转轮排字盘二9.明太祖经十余年我马征战,建立起统一的明王朝后,推行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下列属于他采16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制度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又③打响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④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3④D.②③④10.下列是一副歌颂戚继光的对联。联中“武威贯东南”是指他度最武威贯东南,海晏河清,赖将军手提三尺;义举铸春秋,兰薰柱馥,感赤子心仪十分。A.在郾城收复失地B.打败了荷兰殖民者C.在闽浙粤抗击倭寇D.与俺答汗订立和议1.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据此可知,明朝逐步走向覆亡的重要原因是》A.思想固化B.财政危机C.农民起义D.政治腐败三原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A-2-(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七历.pdf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三原专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