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安市2025年春季高一期末考试生物参考答案1-5:BDBCC6-10:DDCAC11-15:ADBAC16.(11分)(1)⑥(1分);2(1分);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2分)(2)a、b(2分);受精作用(1分)(3)父本(2分)(4)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2分)17.(12分)(1)碱基排列顺序(和数量)(1分);四种核糖核苷酸(1分);A-U(1分)(2)相同(1分);780(2分)(3)甲硫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2分);密码子具有简并性(2分)(4)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抑制miR-223与ARC的mRNA结合,使得基因ARC的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因子增多,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2分)18.(11分)(1)B(1分);IV、V组小麦未感染条锈病(2分)(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2分)(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2分)(4)Ttr(1分);ttRr(1分);3/16(2分)19.(10分,每空2分)(1)B/b红眼和白眼个体进行正反交,后代表型不同。(2)方法一:选择灰身长翅(AACC)和黑身残翅(aacc)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个体进行测交实验,获得足够的后代,而后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1:1:1: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方法二:选择灰身长翅(AACC)和黑身残翅(aacc)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足够的后代,而后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9:3:3: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3:120.(11分)(1)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1分);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或环境不断变化,适应原环境的性状或基因不能适应新环境)(合理即可)(2分)(2)基因重组、表观遗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的影响(答出2点即可)(2分)(3)共同的原始祖先(1分);亲缘关系的远近(1分)(4)70%(2分);山高谷深易形成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易于新物种的形成(2分)广安市2025年春季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5年,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而科学的减肥方式至关重要。研究发现“8+16”限时进食(每天只允许在8小时内进食,剩下16小时禁食)减肥方式会诱导已被激活的毛囊干细胞(HFSCs)发生凋亡,从而抑制毛囊细胞的再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毛囊细胞的再生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B.HFSCs形成毛囊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8+16”限时进食方式引起HFSCs凋亡由遗传机制决定D.“8+16”限时进食方式可能导致体重变轻的同时发量减少正常人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细胞核内的DNA通过半保留复制,形成92条脱氧核苷酸链B.前期:每条染色体进行复制,形成了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C.后期: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两极D.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大数据时代,全球每天产生海量数据,预计2040年需一百万吨硅基芯片才能储存全球一年产生的数据。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尝试运用DNA来储存数据。我国科学家已经将汉代拓片、熊猫照片等文化数据写入DNA,实现数据长期保存。下列叙述中,DNA可以作为存储介质的优点不包括()A.DNA具有可复制性,有利于数据的传播B.可通过DNA转录和翻译传递相应数据信息C.DNA长链中碱基排列的多样化,为大量数据的存储提供可能D.DNA作为存储介质体积小,为数据携带和保存节约了大量空间关于豆细胞核中淀粉酶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完全不同B.根据三个过程的产物序列均可确定其模板序列C.RNA聚合酶与核糖体沿模板链的移动方向不同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1个tRNA结合位点同源四倍体植物减数分裂联会时,同源区段配对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进而产生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配子,如图(短箭头表示在细胞分裂后期相应着丝粒移动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物种,可培育同源四倍体B.1个四价体和2个二价体均可实现同源染色体的均等分配C.图示1个三价体包含3条同源染色体、3个DNA分子D.图示解释了同源四倍体通常可育,但育性却有所降低某种鸟(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和F、f控制,眼色决定方式如图所示,F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绿色到红色的转变。现有白色鸟与褐色鸟杂交,后代为绿色和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代白色雌鸟基因型为eeZfWB.F 中褐色和红色个体共有2种基因型C.F 随机交配,F 中白色雄鸟所占比例为1/8D.F 随机交配,F 群体中F基因频率为1/4玉米粒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玉米粒的形状由基因B/b控制,现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 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 自交得到F ,F 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66%:黄色皱缩9%:白色饱满9%:白色皱缩16%。下列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F 测交后代表型之比可能为4:1:1:4D.基因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咨询中需要根据遗传规律对一些咨询结果提出诊断结论,下列与遗传咨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该夫妇可能均为杂合子B.一对夫妻没有携带致病基因,生了患遗传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可能产生了染色体异常的配子C.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D.妻子家族成员都正常,丈夫表现正常但他弟弟患红绿色盲,他们的孩子不需要进行红绿色盲基因诊断如图表示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第一步是用 S标记噬菌体,则一般情况下,②处的放射性很高B.若第一步是用 P标记噬菌体,则一般情况下,③处的放射性很低C.①是搅拌离心,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的作用D.无论标记的是 S还是 P,若混合培养后保温时间过长,则③处的放射性均会增强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原理如图所示。某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N可代表碱基A、G、C、T)提供一个相应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子链上的同时,会产生一分子的焦磷酸(PPi),一分子的PPi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荧光素发出一次荧光,通过检测荧光的有无可推测模板链上相应位点的碱基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序过程中dNTP可以为反应提供能量B.单分子荧光测序需要在DNA复制过程中进行C.测序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4种dNTPD.利用该技术测序时可能会连续多次出现荧光现象某种小鼠的黄体毛受显性基因A控制,黑体毛受隐性基因a控制。纯合的黄体毛小鼠与纯合的黑体毛小鼠杂交,F 出现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A基因的前端有一段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简称P序列),P序列中的碱基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体毛颜色就越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基因复制时,甲基化的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B.碱基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但会影响生物表型C.P序列中碱基甲基化程度与A基因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D.F 小鼠的体毛颜色虽然不同,但相关的基因型相同科研人员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两种突变类型,这两种基因突变前后的碱基变化及对蛋白质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 蛋白质变化基因1 C→T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玉米短基因2 CTT→TGG 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玉米不同A.两种突变类型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基因1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基因1和基因2都由玉米的原基因突变而来,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高频性D.玉米原基因突变为基因2后,突变基因中嘌呤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近年来,广安市以油菜花为主题,推进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油菜花色是油菜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表型特征。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了桔色、紫色、白色等花色的油菜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花色的油菜品种间没有生殖隔离B.不同品种的油菜花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油菜花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诱变处理油菜种子获得多种花色的油菜品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某学生重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取一粒黄色圆粒F 种子(YyRr),培养成植株,成熟后随机取4个豆荚,所得32粒豌豆种子表型计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性状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个数(粒) 25 7 20 12A.不同批次随机摘取4个豆荚,所得种子的表型比会有差别B.实验结果说明含R基因配子的活力低于含r基因的配子C.32粒种子中有18粒黄色圆粒种子,2粒绿色皱粒种子D.该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表型比支持孟德尔分离定律某雌果蝇的一对X染色体均发生了变异,如图所示(图中所示基因只位于果蝇X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对个体和配子存活率的影响,该雌果蝇与一只棒状眼淡红眼的正常雄果蝇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发生了缺失和重复B.亲本雌果蝇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因互换可形成四种卵细胞C.正常情况下F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性染色体结构正常D.若F 出现了淡红眼、眼型野生型的果蝇,一定是基因重组所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11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图甲、乙、丙是某个小鼠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丁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图戊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在图戊中的______(填序号)阶段;乙细胞含有______个四分体;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在图丁的a-e五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填字母)。(2)图戊中A和B两个生理过程对于维持小鼠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其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是______。(3)实验过程中,发现一只雄性小鼠(AaX Y)与一只雌性小鼠(aaX X )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AaX X Y的变异个体。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经分析发现是______(“父本”或“母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4)小鼠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二是______。(12分)正常成年人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过程会产生许多小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等影响心肌细胞的数量。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miR-223基因过度表达,使凋亡抑制因子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1)ARC基因和另两种基因的______不同使得3种基因具有特异性。过程①(转录)需要的原料是______,与基因ARC相比,过程①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2)过程②(翻译)中,最终合成的T 、T 、T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过程②合成的一条肽链共199个肽键,控制翻译该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A和U占35%,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情况下,则控制转录该mRNA的基因中,C和G至少共有______个。(3)若ARC基因中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3'-TACAGAGAAG-5',则凋亡抑制因子中对应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为______(已知密码子(5'→3')和对应的氨基酸如下:CUU-亮氨酸、C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AUG-甲硫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如果ARC基因突变,导致编码正常的凋亡抑制因子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凋亡抑制因子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开发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据图分析其依据是______。(11分)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实验 编号 接种 方式 植株密度 (×10 株/公顷) 白粉病感染程度 条锈病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产量A品种 B品种I 单播 4 0 - +++ +II 单播 2 0 - ++ +III 混播 2 2 + + +++IV 单播 0 4 +++ - +V 单播 0 2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据表回答:(1)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3)Ⅰ、Ⅱ、Ⅴ三组相比,第Ⅰ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 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 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 无病植株 的比例(%) F 植株 无菌水 以条锈菌 进行感染 以白粉菌 进行感染 以条锈菌 +白粉菌 进行双感 染甲 100 25 0 0乙 100 100 75 75丙 100 25 75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19.(10分)在遗传学的研究中,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在果蝇中黑身和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白眼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小组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P F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填“A/a”或“B/b”),判断依据是______。(2)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A/a与C/c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从现有灰身长翅(AACC)、黑身残翅(aacc)、灰身残翅(AAcc)为材料选择,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F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A/a与C/c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若F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A/a与C/c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0.(11分)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且有一定的区域交叉,典型的褐花杓兰,花是深紫色的;典型的西藏杓兰,花是紫红色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植物能够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西藏杓兰由熊蜂传粉。(1)不同地域的同种兰花种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种群内的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间出现这些差异的实质是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兰花形成了一定的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然而,适应依然具有相对性,根本原因是______。(2)两种兰花杂交后代花色与典型亲本有一定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2点)。(3)科学家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家族。不同种兰花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其中,共同点揭示了它们有______,而差异性的大小则体现了这些品种______,以及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4)某兰花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由A和a基因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仅保留显性性状,让其自交,则F 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我国西南地区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溪流密布,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从物种形成的角度解释卧龙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是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答案.docx 高一生物.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