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 )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提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6.经济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科技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 )提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2025·南京高三期中,2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重大意义 根据事件和时间对照分析2025·常州高三期中,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丰富和发展 围绕引文创设的情境、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2025·宿迁高三期中,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围绕引文创设的情境、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考点1 伟大的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进程(1)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历程阶段 内容起步阶段(1978—1992年) 对内改革 1978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外开放 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 内容进入新阶段(1992—2012年) 对内改革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年部署建立—2003年部署完善对外开放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阶段 内容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后) 对内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外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提醒:我国改革的性质在不改变我国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不是对我国各项制度的根本性变革。2.改革开放的意义和要求(1)地位、目的、意义、成就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的 ①生产力角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制度角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党的角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历史)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大飞跃”)意义(现实)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宝”、“一路”、“两招”)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要求: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知识串联:其他模块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1)必修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改革内容,目的在于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必修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意在提高国家治理水平。(3)必修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通过改革这一直接动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4)选择性必修1: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时政术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摘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公报)考向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重大意义典题1 (2025·南京高三期中,2)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分别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批准在深圳设置了经济特区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典题2 (2025·泰州中学期中)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这说明改革开放( )A.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B.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A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错误。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不选。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不选。]知识点透:关于我国改革的性质和作用(1)我国的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我国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2)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我国的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考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提出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世界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3)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国情相融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5)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创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②基础:立足基本国情③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出发点: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回答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③结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集中体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重要性: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③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提醒: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带领人民坚定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越性。(5)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6)遵循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向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典题1 (2025·常州高三期中,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前景。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最能支持“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C.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B [A强调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作用,即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不符合题意。B强调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即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B符合题意。C强调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精神力量, D表述错误。]典题2 (2025·江苏黄桥中学高三期末调研,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以来,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成为无数人的观察样本,“中国为什么能”也成为无数人要探寻的答案。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B.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C.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D.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A [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A正确。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是中国的发展奇迹的表现,而设问指向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了什么,B不选。设问指向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了什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什么,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指向新时代的特征,C不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D不选。][变式训练] 如果把D改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能否入选?提示:不能。改革开放是我国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抉择,但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考向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典题3 (2025·宿迁高三期中,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属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是( )A.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B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有优秀的也有庸俗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说法太笼统,A不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B正确。C、D属于制度自信, 不选。]典题4 (2025·泰州中学期中)2024年9月 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后续将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我国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A.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制度自信B.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C.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D.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C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应坚定理论自信,A排除。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对应坚定制度自信,B排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对应坚定道路自信,C正确。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对应坚定文化自信,D排除。]题号13524687910111213课时分层作业(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151614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南京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B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B正确。材料未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大业,A排除。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国大业,C排除。材料未体现新时代开启的强国大业,D排除。]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2.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A.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B.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C.改革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D错误。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精神基础,A正确,B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3.(2025·徐州高三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表是党的几次“三中全会”的简要回顾:召开时间 会议 中心议题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2024年7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A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③错误。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④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4.(2025·南京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 )A.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B.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C.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D.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完善和革新各方面制度机制√B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A错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B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C错误。材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并未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D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5.(2025·靖江中学高三期末调研)改革开放事业浩浩荡荡,书写着当代世界的中国奇迹。但改革开放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改革( )A.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B.推动发展的实践任务永无止境C.使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D.需要接力奋斗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A中“高度发达”说法错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B正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C排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但“解决所有问题”说法错误,D排除。]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6.(2025·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由此可知( )A.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C.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不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是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B不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正确。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不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7.(2025·淮安高三期中)在主题为“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篇章”的演讲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了如下两则素材: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没有战略决策,就没有今天的伟大成就C.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D.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D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属于新中国成立得出的历史真理,A不符合题意。战略决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表述的是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改革;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体现了对外开放。这说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四个基于”深刻揭示了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下列关于“四个基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基于”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B.第二个“基于”说明了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C.第三个“基于”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第四个“基于”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邓小平同志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敢地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毅然决然地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正确,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说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而不是说明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B错误,符合题意。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果断实行改革开放,因此,“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C正确,与题意不符。 “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D正确,与题意不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 ②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指导思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①②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0.“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透过这首《沁园春·国庆》,我们可以感悟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D.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错误。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B正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1.(2025·无锡高三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B.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C.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D.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合时代并取得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C错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走这条路而没有别的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民族复兴,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2.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这告诉我们( )A.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先进的理论B.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成立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我国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D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这说明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而不是先进的理论,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道路问题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系,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说明我们有高度的道路自信,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经过比较、鉴别、选择的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版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合乎历史规律、人民主体选择、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体系。这表明( )A.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B.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C.中国特色社会优秀文化具有巨大优越性D.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D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作用和理论自信,A、B不选。材料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产生的,符合中国国情实际,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D正确,C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4.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才会具有科学性B.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的巅峰终结阶段C.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D.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被实践检验过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没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时它也具有科学性,A错误。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C错误。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说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不是巅峰终结阶段,D符合题意,B错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5.(2024·河北保定二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①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③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B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③不符合题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①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16.(2024·山西临汾二模)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 )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它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果④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但不是最高成果,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②④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4课时分层作业(三)1.B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B正确。材料未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大业,A排除。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国大业,C排除。材料未体现新时代开启的强国大业,D排除。]2.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D错误。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精神基础,A正确,B错误。]3.A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③错误。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④错误。]4.B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A错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B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C错误。材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并未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D不符合题意。]5.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A中“高度发达”说法错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B正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C排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但“解决所有问题”说法错误,D排除。]6.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不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是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B不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正确。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不选。]7.D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属于新中国成立得出的历史真理,A不符合题意。战略决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表述的是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改革;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体现了对外开放。这说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D正确。]8.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邓小平同志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敢地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毅然决然地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正确,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说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而不是说明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B错误,符合题意。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果断实行改革开放,因此,“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C正确,与题意不符。 “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D正确,与题意不符。]9.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①②符合题意。]10.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错误。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B正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错误。]11.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C错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走这条路而没有别的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民族复兴,D正确。]12.D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这说明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而不是先进的理论,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道路问题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系,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说明我们有高度的道路自信,D正确。]13.D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作用和理论自信,A、B不选。材料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产生的,符合中国国情实际,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D正确,C不符合题意。]14.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被实践检验过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没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时它也具有科学性,A错误。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C错误。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说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不是巅峰终结阶段,D符合题意,B错误。 ]15.B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③不符合题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①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④正确。]16.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但不是最高成果,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②④正确。]课时分层作业(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南京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2.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A.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B.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C.改革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3.(2025·徐州高三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表是党的几次“三中全会”的简要回顾:召开时间 会议 中心议题1978年 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13年 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2024年 7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2025·南京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 )A.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B.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C.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D.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完善和革新各方面制度机制5.(2025·靖江中学高三期末调研)改革开放事业浩浩荡荡,书写着当代世界的中国奇迹。但改革开放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改革( )A.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B.推动发展的实践任务永无止境C.使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D.需要接力奋斗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6.(2025·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由此可知( )A.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C.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7.(2025·淮安高三期中)在主题为“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篇章”的演讲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了如下两则素材: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没有战略决策,就没有今天的伟大成就C.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D.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四个基于”深刻揭示了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下列关于“四个基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基于”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B.第二个“基于”说明了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C.第三个“基于”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第四个“基于”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 ②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指导思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透过这首《沁园春·国庆》,我们可以感悟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D.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1.(2025·无锡高三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B.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C.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D.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合时代并取得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12.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这告诉我们( )A.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先进的理论B.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成立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我国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经过比较、鉴别、选择的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版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合乎历史规律、人民主体选择、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体系。这表明( )A.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B.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C.中国特色社会优秀文化具有巨大优越性D.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14.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才会具有科学性B.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的巅峰终结阶段C.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D.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5.(2024·河北保定二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①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③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6.(2024·山西临汾二模)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 )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它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果④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提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6.经济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科技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提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 伟大的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进程(1)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历程阶段 内容起步阶 段(1978 —1992年) 对内 改革 1978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外 开放 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进入新 阶段 (1992— 2012年) 对内 改革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年部署建立—2003年部署完善对外 开放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深 化阶段 (2012年 以后) 对内 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外 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提醒:我国改革的性质在不改变我国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不是对我国各项制度的根本性变革。2.改革开放的意义和要求(1)地位、目的、意义、成就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的 ①生产力角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制度角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党的角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 (历史)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大飞跃”)意义 (现实)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宝”、“一路”、“两招”)伟大 成就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要求: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知识串联:其他模块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1)必修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改革内容,目的在于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必修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意在提高国家治理水平。(3)必修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通过改革这一直接动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4)选择性必修1: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时政术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摘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公报)考向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重大意义典题1 (2025·南京高三期中,2)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分别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批准在深圳设置了经济特区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典题2 (2025·泰州中学期中)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这说明改革开放( )A.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B.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A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错误。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不选。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不选。]知识点透:关于我国改革的性质和作用(1)我国的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我国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2)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我国的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提出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世界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3)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国情相融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5)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创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和完 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道路 ①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②基础:立足基本国情 ③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体系 ①出发点: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回答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结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制度 ①集中体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重要性: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提醒: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带领人民坚定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越性。(5)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6)遵循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向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典题1 (2025·常州高三期中,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前景。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最能支持“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C.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B [A强调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作用,即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不符合题意。B强调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即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B符合题意。C强调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精神力量, D表述错误。]典题2 (2025·江苏黄桥中学高三期末调研,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以来,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成为无数人的观察样本,“中国为什么能”也成为无数人要探寻的答案。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B.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C.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D.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A [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A正确。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是中国的发展奇迹的表现,而设问指向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了什么,B不选。设问指向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了什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什么,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指向新时代的特征,C不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D不选。][变式训练] 如果把D改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能否入选?提示:不能。改革开放是我国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抉择,但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考向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典题3 (2025·宿迁高三期中,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属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是( )A.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B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有优秀的也有庸俗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说法太笼统,A不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B正确。C、D属于制度自信, 不选。]典题4 (2025·泰州中学期中)2024年9月 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后续将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我国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A.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制度自信B.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C.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D.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C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应坚定理论自信,A排除。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对应坚定制度自信,B排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对应坚定道路自信,C正确。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对应坚定文化自信,D排除。]课时分层作业(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南京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B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B正确。材料未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大业,A排除。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国大业,C排除。材料未体现新时代开启的强国大业,D排除。]2.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A.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B.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C.改革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D错误。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的命运齿轮飞转,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精神基础,A正确,B错误。]3.(2025·徐州高三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表是党的几次“三中全会”的简要回顾:召开时间 会议 中心议题1978年 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13年 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2024年 7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性质,③错误。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④错误。]4.(2025·南京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 )A.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B.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C.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D.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完善和革新各方面制度机制B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A错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B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C错误。材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并未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D不符合题意。]5.(2025·靖江中学高三期末调研)改革开放事业浩浩荡荡,书写着当代世界的中国奇迹。但改革开放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改革( )A.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B.推动发展的实践任务永无止境C.使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D.需要接力奋斗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A中“高度发达”说法错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B正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C排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但“解决所有问题”说法错误,D排除。]6.(2025·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由此可知( )A.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C.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不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是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B不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正确。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不选。]7.(2025·淮安高三期中)在主题为“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篇章”的演讲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了如下两则素材: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没有战略决策,就没有今天的伟大成就C.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D.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D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属于新中国成立得出的历史真理,A不符合题意。战略决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表述的是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改革;共建“一带一路”,深受国内外欢迎体现了对外开放。这说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D正确。]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四个基于”深刻揭示了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下列关于“四个基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基于”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B.第二个“基于”说明了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C.第三个“基于”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第四个“基于”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邓小平同志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敢地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毅然决然地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正确,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说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而不是说明改革开放是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B错误,符合题意。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果断实行改革开放,因此,“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C正确,与题意不符。 “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阐释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D正确,与题意不符。]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 ②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指导思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要求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①②符合题意。]10.“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透过这首《沁园春·国庆》,我们可以感悟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D.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错误。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B正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C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错误。]11.(2025·无锡高三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B.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C.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D.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合时代并取得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行动指南,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C错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走这条路而没有别的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民族复兴,D正确。]12.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这告诉我们( )A.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先进的理论B.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成立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D.我国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D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这说明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而不是先进的理论,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道路问题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系,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说明我们有高度的道路自信,D正确。]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经过比较、鉴别、选择的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版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合乎历史规律、人民主体选择、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体系。这表明( )A.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B.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C.中国特色社会优秀文化具有巨大优越性D.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D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作用和理论自信,A、B不选。材料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产生的,符合中国国情实际,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D正确,C不符合题意。]14.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才会具有科学性B.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的巅峰终结阶段C.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D.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被实践检验过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没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时它也具有科学性,A错误。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C错误。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伟力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说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不是巅峰终结阶段,D符合题意,B错误。 ]15.(2024·河北保定二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①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③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家的基本国情,③不符合题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①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④正确。]16.(2024·山西临汾二模)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 )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它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高成果④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但不是最高成果,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体推进,②④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2.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3.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 )4.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6.经济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科技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伟大的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进程(1)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历程阶段 内容起步阶 段(1978 —1992年) 对内 改革 1978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外 开放 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进入新 阶段 (1992— 2012年) 对内 改革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年部署建立—2003年部署完善对外 开放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深 化阶段 (2012年 以后) 对内 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外 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提醒:我国改革的性质在不改变我国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不是对我国各项制度的根本性变革。2.改革开放的意义和要求(1)地位、目的、意义、成就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的 ①生产力角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制度角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党的角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 (历史)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大飞跃”)意义 (现实)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宝”、“一路”、“两招”)伟大 成就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要求: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知识串联:其他模块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1)必修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改革内容,目的在于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必修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意在提高国家治理水平。(3)必修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通过改革这一直接动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4)选择性必修1: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时政术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摘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公报)考向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重大意义典题1 (2025·南京高三期中,2)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分别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批准在深圳设置了经济特区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典题2 (2025·泰州中学期中)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这说明改革开放( )A.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B.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点透:关于我国改革的性质和作用(1)我国的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我国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2)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我国的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提出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世界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3)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国情相融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5)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创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和完 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道路 ①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②基础:立足基本国情 ③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体系 ①出发点: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回答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结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制度 ①集中体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重要性: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提醒: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带领人民坚定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越性。(5)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6)遵循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向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典题1 (2025·常州高三期中,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前景。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最能支持“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C.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典题2 (2025·江苏黄桥中学高三期末调研,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以来,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成为无数人的观察样本,“中国为什么能”也成为无数人要探寻的答案。中国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B.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C.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D.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变式训练] 如果把D改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能否入选?考向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典题3 (2025·宿迁高三期中,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属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是( )A.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典题4 (2025·泰州中学期中)2024年9月 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后续将进入北斗四号的部署。我国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A.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制度自信B.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C.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D.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学案.docx 2025秋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学案(学生用).docx 2025秋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课件.ppt 2025秋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的相关内容)(学生用).docx 课时分层作业(3)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