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人类”是怎么来的?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玉米造人
木雕造人
蜥蜴造人
乌龟造人
“人类”是怎么来的?
怎么证明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
达尔文进化论
600万年前,有一只母猿产下两个女儿,一个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另一个则成了所有人类的祖奶奶。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古猿
300万年左右
能人
200万年左右
直立人
180万年左右
智人
20万年左右
“人类”是怎么来的?
一、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二、找到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石的地点。
①分布广泛;
②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
直立人:①元谋人②蓝田人
③郧县人④和县人⑤南京人
⑥北京人
早期智人:①金牛山人②丁村人③长阳人④马坝人
晚期智人:①山顶洞人②左镇人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节

访











“人类”是怎么来的?
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复制品)
1973年云南元谋大那乌出土的石器
元谋人
思考:为什么说元谋人是“人”不是“猿”?
1、发现地点:
2、距今时间:
3、地位:
云南省元谋县
约170万年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4、生产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类”是怎么来的?
郧县人
(头骨化石)
蓝田人
(复原铜像)
蓝田人
(头骨化石)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节

访











预习北京人的相关信息
比较 北京人
进化阶段
生活区域
生活年代
体貌特征
生 产 生 活 制作工具
用火情况
生产方式
社会组织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1921-1926年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两枚疑似人类牙齿的化石。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1929年
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北京人”化石从第十一层至第三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一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一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
——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上肢短下肢长;
能够直立行走
化石证明了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外形特征
保留了猿类的特征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
①学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刮削器
砍砸器
尖状器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
①学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②已经学会使用火
灰烬层
烧石
烧骨
燃烧物堆积在一起
用火、制造和使用工具完善了北京人作为“人”的特征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思考:北京人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剑齿虎
复原图
肿骨大角鹿复原图
那玛
古菱齿象
虎头骨及
下颌化石
变异狼头骨
化石
生产方式:采集狩猎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思考:北京人能单独对抗野兽吗?
剑齿虎
复原图
肿骨大角鹿复原图
那玛
古菱齿象
虎头骨及
下颌化石
变异狼头骨
化石
社会组织:群居,共同劳动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①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③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思考: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进化阶段 直立人
生活区域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年代 距今约70万-20万年
体貌特征 直立行走 保留了猿的部分特征
生 产 生 活 制作工具 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
用火情况 学会使用火
生产方式 采集狩猎
社会组织 群体生活
观念
晚期智人(现代人)
距今约3万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继续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学会缝制衣服
采集、狩猎,捕鱼
人工取火
具有爱美意识;埋葬死者
集体生活;相互交流
松散
血缘凝聚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燧石
骨针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猜猜哪一个是山顶洞人?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距今约
300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距今约5000年
距今约
170万年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距今约
3万年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40个个体中,三分之一的寿命不到14岁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第一课,讲述了历史学科中“人”的关键作用,“人”的起源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命题。人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分为三个子目: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遗存可以论证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了解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和生理特征,可以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情况。通过山顶洞人的生产情况,了解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进化演变。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初中历史的第一课。从知识上看,学生对原始社会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铺垫;从能力上看,学生尚未接触学习历史的方法,材料分析与信息提取的能力都较为欠缺,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引导;从情感思维上看,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仍旧偏向于感性化,对于本节课涉及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情境、举例等帮助其理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遗存,能够证实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存在,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学习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了解中国境内典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山顶洞人的分布情况,得出分布特点和规律;
3、了解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学习考古发现论证北京人遗址的发现重要意义、北京人的面部特征和生活情况以及山顶洞人的生活技能,论从史出,了解人类起源过程中,生产劳动的重要意义。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人类活动
难点:考古遗址对发现古人类的重要意义
六、新授课
环节一:导入
教师提问:“人类”是怎么来的?
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问:怎么证明达尔文是正确的?
预设回答:考古发现。
教师提问: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
教师提问:找到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石的地点。
预设回答:北京
环节二:探访中国境内原始居民——元谋人
学生活动:补全元谋人的基本信息。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元谋人是“人”不是“猿”?
预设回答: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环节三:探访中国境内原始居民——北京人
出示表格:
比较 北京人
进化阶段
生活区域
生活年代
体貌特征
生 产 生 活 制作工具
用火情况
生产方式
社会组织
教师讲授:北京人的发现过程。1921—1926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两枚疑似人类牙齿的化石。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出示材料:
“北京人”化石从第十一层至第三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一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一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个体。
——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教师总结:化石证明了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
预设回答:学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
教师总结:用火、制造和使用工具完善了北京人作为“人”的特征。
出示图片:
化石及远古动物复原图
教师提问:北京人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预设回答:采集狩猎
教师提问:北京人能单独对抗野兽吗?
教师讲授:北京人的社会组织:群居,共同劳动
教师提问: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①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②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提问: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预设回答:从生产生活上看,他们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学会缝制衣服等。从观念上看,他们具有爱美意识,会埋葬死者。
出示图片: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教师提问:猜猜哪一个是山顶洞人?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讨论,结合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
环节三:总结
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
元谋人、北京人及山顶洞人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因此他们生活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那么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
出示材料:
据考古发现,北京人的40个个体中,三分之一的寿命不到14岁。
教师提问:
请你们推测北京人寿命短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