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学高效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0)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课时 主备人 执教人
教学课题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 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素养目标 1.理解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因果联系,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基本要素。(唯物史观) 2.利用地图和年代尺演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行军路线图,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展示秦朝暴政的各种表现,引导学生得出秦的暴政的结论,学会根据史料得出结论。(史料实证) 4.理解秦末农民起义与刘邦项羽楚汉之争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分析历史事件。(历史解释) 5.通过对秦因暴政速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讨论,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的关系。刘邦项羽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秦朝灭亡前后,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 学 设 计
【创设情境】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世代代相继,传之万世。所以就自称始皇帝,后面就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万世皇帝,无穷无尽传承下去。当你对一件事情满怀希望的时候,现实世界就会狠狠给你一巴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只传了二世存在十五年。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 【精讲点拨】 一、秦的暴政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思考老师之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 导学思路: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 2.引导: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 秦朝推行暴政,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 3.引导:很好。那么秦的暴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为了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300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归纳:回答得很全面,现在我们在黑板上归纳一下。 (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继位,后称秦二世。他的统治更加残暴,连秦始皇都望尘莫及。他和赵高狼狈为奸,任意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埋葬秦始皇时殉葬大量宫女和修墓室的工匠。这一系列的暴政,最后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陈胜、吴广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生自主阅读陈胜、吴广起义,找出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起义原因 ①根本原因:教师引导总结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②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900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到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者要被处斩。 时间、地点 学生答: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了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3.起义过程 起义发生后,起义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接连攻下了几座县城,在陈建立了政权,国号称为“张 导学思路:
楚”。陈胜自立为王,接着就派主力军向秦朝的都城咸阳方向进攻,秦二世紧急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到半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陈胜、吴广也相继被部下杀害。 4.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过渡:这次起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各地的农民并没有从此屈服。其中,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三、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率30万大军围攻在巨鹿的起义军。起义军向集结在彭城的义军求援。彭城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7万解巨鹿之围,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挺进。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 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归纳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知道了秦王朝衰亡的史实。如果有一时空隧道能够穿越回当时的秦朝,你想成为哪一历史人物?你将怎样做来改变历史,使历史不断进步? (综合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拓展提升】 1.【2023江苏常州期中】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然而在一次出巡途中,发生了行刺事件,后又出现了刻有“始皇死而地分”文字的陨石。这说明秦朝( )。 A.统治危机严重 B.各地起义不断 C.政治统治稳定 D.中央集权加强 2.【2024陕西商洛期中】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应该出现在下图年代尺的(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根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换算为世纪年代时,后两位数字表示年代,公元前的数字越大年代越早,数字越小年代越晚,公元后反之;去掉后两位的数字(可以是0)加1表示世纪。因此,公元前209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末。故选A。 导学思路:
3.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匈奴南下 B.秦灭六国 C.秦的暴政 D.遇雨误期 4.【2023山东临沂期中】《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在大泽乡建立政权 B.因秦军反击而失败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5.【2024广东深圳期末】《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反对实行郡县制 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得到了广泛响应 6.【2023四川雅安中考】下面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7.【2023广东中考】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参考答案:AACBD BA 导学思路:
【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 2.秦二世暴政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背景(原因) 2.过程 3.意义 三、朝秦的灭亡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