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学高效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8)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课时 主备人 执教人教学课题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 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知道东晋、南朝兴亡的基本史实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素养目标 1.通过历史资料与时间轴了解东晋的建立与南朝的政权更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教材与史料归纳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教 学 设 计【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江南的美,承载着令人唏嘘的历史美,遍布着如诗如画的风景美,孕育着温婉秀丽的女子美。那你知道江南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精讲点拨】 一、东晋的兴亡 1.教师讲述: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在长江下游的西晋皇族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阅读教材第104页,将表格填充完整。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2.材料展示: 材料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实际上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政治上怎样的特点 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 学生回答:反映了东晋政权主要依靠世族大家的拥戴和支持。“王与马,共天下”表明王氏的代表人物把持东晋政权。 导学思路:3.教师讲述: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南迁的北方人希望恢复中原,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祖逖。你认为祖逖的北伐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4.教师讲解: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那么,东晋是怎样灭亡的呢 学生回答: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教师讲述: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教师讲解:宋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的、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阅读下面材料,分析这一政权统治时期民殷国富的原因。 材料 学生回答:宋武帝和宋文帝在位时期,采取开明的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赋轻役稀,整顿吏治,所以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3.材料展示: 材料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摘自《南史》 教师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南朝后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你认为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南朝后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你认为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社会状况:千里绝烟,人迹罕见。原因:梁武帝夺得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高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材料展示: 材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羮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摘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导学思路:教师提问:阅读材料,你认为秦汉时期的江南是怎样的 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学生回答: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摘自《宋书》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摘自《资治通鉴》 教师提问: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迁的北方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3.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106-107页,归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表现农业(1)______________不断增加 (2)兴修了很多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有了很大的改进 (4)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显著发展商业繁荣,南朝时的________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知识点,我们要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赶上北方,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拓展提升】 1.(2022年湖北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2022年江苏盐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是( )。 导学思路: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北齐 3.(2022年河南)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4.(2022年山东临沂)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5.【2024山东青岛期末】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东晋王朝。有人说东晋的建立标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个说法的依据是( )。 A.单一汉民族形成 B.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同一 C.国家的完全统一 D.于战乱中取得相对稳定 6.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7.【2024辽宁沈阳模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这说明( )。 A.国家统一促进人口迁徙 B.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C.人口迁徙影响区域开发 D.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答案提示:CBABD AC 导学思路:【板书设计】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