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及发明成就,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出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2.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其成就。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导入知识回顾二、新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经济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科学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突出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电的应用——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2)电器的发明和应用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发明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名称内燃机 1786 德国 奥托 煤气内燃机1883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德国 迪赛尔 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2)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意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诺贝尔 瑞典 1867年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厄特 美国 1869年 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夏尔多内 法国 1884年 人造纤维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有哪些?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点拨:(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拓展归纳】1.用表格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2.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人类历史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内燃机的发明,为交通领域的变革创造了条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总的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四、板书设计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石油化学工业(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大发展;垄断组织,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扩张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