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情境导入
思考:
你认为劳动模范具有什么品质?
提示: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就在4月28日,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场荣耀盛典,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劳模成功背后,
藏着怎样的复合判断推理?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3复合判断的
演绎推理方法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1.阐释联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含义、结构和方法;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 2.能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三种推理的含义和规则。培养学生学习复合判断演绎推理的方法和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明确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循推理规则,正确地运用三种推理方法。
CONTENTS
目录
01
劳模多面优秀,
怎样借联言推理展现?
02
劳模关键决策,
选言推理如何助力?
03
劳模成长进阶,
藏着什么假言秘诀?
总议题:劳模成功背后,
藏着怎样的复合判断推理?
PART
Marketing program background
劳模多面优秀,
怎样借联言推理展现?
01
议学情境一
2025年全国劳模卢跃富,扎根喷粉一线14年,既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改造挂具节省成本,又关爱员工,推动改善工作环境。
议学任务:
1.卢跃富既会搞技术创新,又关心员工,这两件事能一起用来夸他是劳模吗?
2. 光说卢跃富技术厉害,或者只说他爱护员工,能完全说明他为什么是劳模吗?
1. 能。两件事都是劳模重要特质,合起来能全面展现他符合劳模标准。
议学活动一
议学任务:
1.卢跃富既会搞技术创新,又关心员工,这两件事能一起用来夸他是劳模吗?
2. 光说卢跃富技术厉害,或者只说他爱护员工,能完全说明他为什么是劳模吗?
议学提示:
2. 不能。单独一点不全面,需两者结合才能完整解释他成为劳模的原因。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运用联言推理的必要性
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合成式),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分解式)。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2.联言推理的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3.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1)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由个体推出整体)
①推理依据: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②具体形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卢跃富会搞技术创新
卢跃富又关心员工
卢跃富会搞技术创新又关心员工
合成式公式:
p(真)
q(真)
p并且q(真)
个体(前提)
整体(结论)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3.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2)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由整体推出个体)
①推理依据: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②具体形式: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卢跃富会搞技术创新又关心员工
所以,卢跃富会搞技术创新
分解式公式:
p并且q(真)
p(q)(真)
整体(前提)
个体(结论)
知识整合: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形式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合成式 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p q p并且q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分解式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p且q p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并且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所以,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或所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p且q
q
课堂练习
以下联言推理,哪些是合成式联言推理,哪些是分解式联言推理?
1.白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红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黄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所以,白色、红色、黄色的花都让人赏心悦目。
2.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于死刑,所以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3.“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所以,“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4.毛主席曾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学点语法修辞,要学点逻辑,要学点文学,要学点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当干部的要学点逻辑知识。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式联言推理
PART
Marketing program background
劳模关键决策,
选言推理如何助力?
02
议学情境二
2025年全国劳模张黎明带领团队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中面临两种选择:采用传统人工辅助操作模式,或全力研发完全自主作业机器人。前者虽能短期见效,但无法根治工人安全与高强度劳动问题;后者虽困难大,成功后意义重大。张黎明团队放弃传统模式,集中攻坚,40天研发出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成果推广至全国20省,累计替代人工作业1.7万多次。
议学任务:
张黎明团队为什么不把传统模式和新研发一起做,非要二选一?这属于哪种选言推理?
议学活动二
议学提示:
议学任务:
张黎明团队为什么不把传统模式和新研发一起做,非要二选一?这属于哪种选言推理?
张黎明团队不把传统模式和新研发一起做,是因为两种模式在资源分配、技术路线等方面存在冲突,同时进行会分散精力和资源,不利于实现根治工人安全与高强度劳动问题的目标。这属于不相容选言推理,因为两种模式不能同时进行,只能有一个被选择。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的必要性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多种多样,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选言推理的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或者…或者)
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全真全假皆假。(要么…要么)
3.选言推理的种类
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3.分类: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相容的选言推理
含义: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有效式
A.推理依据: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一真则真,全假皆假)
B.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身体不好,或是由于生病,或是由于缺少锻炼,或是由于营养不良,
身体不好,不是由于生病,
所以,身体不好,或是由于缺少锻炼,或是由于营养不良。
(否定前提中一个)
(结论肯定剩下的)
p 或者q
非p
q
(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3.分类: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相容的选言推理
无效式
A.推理依据: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有可能同时存在)。
B.推理结构: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身体不好,或是由于生病,或是由于缺少锻炼,或是由于营养不良,
身体不好,是由于生病,
所以,身体不好,不是由于缺少锻炼和营养不良。
(肯定前提中一个)
(结论不能必然否定剩下的)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3.分类: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2)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含义: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推理依据: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全真。(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不可能全真或者全假)
推理结构(有效式)
A.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B.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这节课,要么数学老师上,要么语文老师上,
这节课是数学老师上,
所以,这个课不是语文老师上。
要么p,要么q 要么p,要么q
p q
非q 非p
(肯定前提中一个)
(否定剩余的前提)
知识整合:选言推理的结构
标准 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
相容的 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
PART
Marketing program background
劳模成长进阶,
藏着什么假言秘诀?
03
议学情境三
2025年全国劳模宗国美把公厕当“会客厅”打扫。她常说:“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于是她规定团队每小时巡查一次,发现污渍立刻清理。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公厕一直干净整洁,成了市民口中的“最美公厕”。宗国美还说:“ 要是坚持高标准,就一定能得到大家夸奖 。”果然,大家都对她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议学任务:
1.“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这里“多检查”和“不脏”是什么关系?
2.宗国美说“坚持高标准就能得到夸奖”,现在她被夸奖了,能确定她坚持高标准了吗?
议学活动三
议学任务:
1.“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这里“多检查”和“不脏”是什么关系?
2.宗国美说“坚持高标准就能得到夸奖”,现在她被夸奖了,能确定她坚持高标准了吗?
议学提示:
1.“多检查”是“不脏”的必要条件,多检查不一定保证不脏,但不检查很难不脏。
2.不能确定。因为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肯定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被夸奖不一定是因为坚持高标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运用假言推理的必要性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假言推理的含义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假言推理的种类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3.假言推理的种类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是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推理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有前必有后)。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无后必无前)。
推理结构
A.正确的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B.不正确的推理结构:
否定前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例如: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
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地面没有湿,所以,天没下雨。√
天没下雨,所以,地面不湿。×
地面湿了,所以,天下雨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3.假言推理的种类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是大前提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推理依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无前必无后)。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有后必有前)
推理结构
A.正确的推理结构:
否定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B.不正确的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例如:只有通电了,才能放电视。
没通电,所以,不能放电视。√
能放电视,所以,通电了。√
通电了,所以,能放电视。×
不能放电视,所以,没通电。×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3.假言推理的种类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是大前提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推理依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同真、同假)
推理结构
A.正确的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B.不正确的推理结构:
肯定某件不能否定另一件。
否定某件不能肯定另一件。
例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是偶数, 所以,这个数能被2整除√
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 所以,这个数不是偶数。√
这个数不是偶数,所以,这个数能被2整除。×
知识整合: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 √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前真后假必假。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前假后真必假。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一真一假必为假。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4.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5.演绎推理的要求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课堂总结
6.3
复合
判断

演绎
推理
方法
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
假言推理
合成式
分解式
p真,q真 则p且q为真;
p且q为真 则p真
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
否定肯定式;肯定否定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课堂练习
1.(2024·天津·高考真题)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据此可以推出( )
A.若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则合同有效
B.若合同有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
C.若合同不是有效的,则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若合同无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
B
课堂练习
2.(2024·江苏·高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
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
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
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
C
课堂练习
3.(2024·甘肃·高考真题)某球队拟选派队员参加省运会,初步人选是小丁和小韩。对于最终人选的确定,甲、乙、丙三位教练意见如下,甲: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乙: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丙: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下列选项中,能同时满足三位教练意见的是( )
A.选小韩不选小丁 B.选小丁不选小韩
C.小丁与小韩都选 D.小丁与小韩都不选
B
课堂练习
4.(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由此可见( )
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
乙:丙是劳动小能手
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
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
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
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
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
B
课堂练习
5.(2024高考·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
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
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
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
C
课堂练习
6.(2024高考·浙江)“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 )
A.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
B.气温没明显下降,那么寒潮没到来
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
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
B
课堂练习
7.(2023·湖南高考)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8.(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①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
②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③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
④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9.(2023·海南高考)小海计划海南两日游。爸爸建议,如果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不去东坡书院;妈妈建议,如果不去东坡书院,就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朋友建议,要么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要么去东坡书院。下列能同时满足三方建议的选项是( )
A.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东坡书院都去
B.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去东坡书院
C.去东坡书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D.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不去东坡书院
B
课堂练习
10.(2023·辽宁高考)雾凇俗称树挂,玉树琼花,宛若仙境。其形成条件严苛,需要独特的气象条件与自然要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
①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
②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③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
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情感提升
劳模的成功绝非偶然,是联言推理下多面优秀的叠加,选言推理时关键抉择的智慧,假言推理中持续奋进的坚持。他们用逻辑与汗水,谱写奋斗华章,激励我们在人生路上无畏前行。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教学设计
章节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课题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三框的内容。本课在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中地位关键,是在学习推理及简单判断演绎推理基础上,对演绎推理的深化拓展。 本框内容分为三目。第一目“联言推理及其方法”,阐述联言推理依据和合成、分解两种方法,助学生把握事物多种属性联系。第二目“选言推理及其方法”,介绍选言推理依据及相容、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和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多种可能中合理抉择。第三目“假言推理及其方法”,讲解假言推理依据和充分、必要、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培养学生依据条件关系进行逻辑推断能力。 通过本框学习,学生能提升逻辑思维,准确把握事物联系和规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更理性思考和决策。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框内容前,学生已掌握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并对复合判断的类型(联言、选言、假言判断)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一定逻辑基础。但复合判断演绎推理规则抽象复杂,联言推理的合成与分解、选言推理的相容与不相容区分、假言推理不同条件规则差异,易使学生混淆。 同时,将推理规则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逻辑问题,对学生仍是挑战。此外,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需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方式,提升其逻辑推导与分析应用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阐释联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含义、结构和方法;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 2.能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三种推理的含义和规则。培养学生学习复合判断演绎推理的方法和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明确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循推理规则,正确地运用三种推理方法。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与分解式;相容、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教学难点: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规则及运用;区分三种假言推理的条件关系并准确判断推理有效性。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就在4月28日,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场荣耀盛典,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观看视频后,根据你的认识,你认为劳动模范具有什么品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们的荣誉称号跟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紧密联系,本节课我们以劳模成功背后,藏着怎样的复合判断推理为总议题来展开学习第六课第三框《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总议题:劳模成功背后,藏着怎样的复合判断推理? 议学活动1:劳模多面优秀,怎样借联言推理展现?
教师活动1: 播放视频:《2025年全国劳模卢跃富》,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2025年全国劳模卢跃富,扎根喷粉一线14年,既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改造挂具节省成本,又关爱员工,推动改善工作环境。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卢跃富既会搞技术创新,又关心员工,这两件事能一起用来夸他是劳模吗? 问题二:光说卢跃富技术厉害,或者只说他爱护员工,能完全说明他为什么是劳模吗? (提示:问题一:能。“技术创新”体现他在专业领域的钻研与贡献,“关心员工”展现他的责任与奉献精神,二者都是劳模的重要特质,用“既……又……”将这两件事组合起来,能够从多个维度展现他符合劳模标准,完整地说明他成为劳模的原因,这正是联言推理中“合成式”的体现。 问题二:不能。单独强调“技术厉害”,只能体现他在工作能力上的突出,缺失了他在团队关怀、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只说“爱护员工”,则无法展现他在专业技术上的卓越贡献。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他被评为劳模的原因,这反映了联言推理中各联言支需共同作用才能得出完整结论的逻辑。) 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上台展示作答,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观看视频与阅读材料,通过关键信息作答正确的答案,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 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议学情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劳模事迹的兴趣,为后续探讨联言推理奠定良好基础。 以全国劳模卢跃富的具体事迹为议学材料,将抽象的联言推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劳模形象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联言推理在描述劳模多面优秀时的应用。 通过两个议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以及联言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联言推理全面、完整地描述事物的多种属性。
议学活动2:劳模关键决策,选言推理如何助力?
教师活动2: 播放视频:《2025年全国劳模张黎明》,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2025年全国劳模张黎明带领团队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中面临两种选择:采用传统人工辅助操作模式,或全力研发完全自主作业机器人。前者虽能短期见效,但无法根治工人安全与高强度劳动问题;后者虽困难大,成功后意义重大。张黎明团队放弃传统模式,集中攻坚,40天研发出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成果推广至全国20省,累计替代人工作业1.7万多次。 展示议学问题: 张黎明团队为什么不把传统模式和新研发一起做,非要二选一?这属于哪种选言推理? (议学提示:张黎明团队不把传统模式和新研发一起做,是因为两种模式在资源分配、技术路线等方面存在冲突,同时进行会分散精力和资源,不利于实现根治工人安全与高强度劳动问题的目标。这属于不相容选言推理,因为两种模式不能同时进行,只能有一个被选择。)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劳模视频,构建真实且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快速代入劳模决策场景,激发学生对选言推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探究兴趣。 以“为何二选一”“属于哪种选言推理”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决策背后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将抽象的逻辑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分析的实际案例,突破选言推理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与中心发言人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加深对选言推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议学活动3:劳模成长进阶,藏着什么假言秘诀?
教师活动3: 播放视频:《2025年全国劳模宗国美》,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2025年全国劳模宗国美把公厕当“会客厅”打扫。她常说:“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于是她规定团队每小时巡查一次,发现污渍立刻清理。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公厕一直干净整洁,成了市民口中的“最美公厕”。宗国美还说:“ 要是坚持高标准,就一定能得到大家夸奖 。”果然,大家都对她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这里“多检查”和“不脏”是什么关系? 问题二:宗国美说“坚持高标准就能得到夸奖”,现在她被夸奖了,能确定她坚持高标准了吗? (议学提示:问题1:在“只有每天多检查几遍,公厕才不会脏”这句话中,“多检查”是“不脏”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要想让公厕不脏,就必须每天多检查几遍,没有多检查这个前提,就很难保证公厕不脏,但仅有多检查这一条件,也不能绝对保证公厕一定不脏,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不过没有它,“公厕不脏”这个结果就难以实现。 问题2:不能确定她坚持高标准了。因为“要是坚持高标准,就一定能得到大家夸奖”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她被夸奖了,只能说明结果出现了,但导致被夸奖的原因不一定只是坚持高标准,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所以不能仅根据被夸奖就确定她一定坚持了高标准。)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劳模视频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劳模成长背后逻辑“秘诀”的探究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 以宗国美管理公厕的日常事例为依托,将抽象的假言判断与推理规则融入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推理规则,突破假言推理这一教学难点。 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条件与结果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假言推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能力。 强化合作与表达:通过小组议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规范使用术语发言,提升学生逻辑知识的运用与表达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输出。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1.(2024·天津·高考真题)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据此可以推出( ) A.若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则合同有效 B.若合同有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 C.若合同不是有效的,则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若合同无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 B【详解】A: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该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只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才有效,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故若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仅满足条件之一),则合同不一定有效,A排除。 B:“只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才有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若合同有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符合“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推理,B正确。 C:“若合同不是有效的,则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反映的前后件关系是“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不符合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结构,C错误。 D:若合同无效,说明“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这几个条件中有一个或者几个或者全部不满足,并不一定是“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D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4·江苏·高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 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 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 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 C【详解】A:属种关系或者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不一定是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种属关系,A错误。 B:题干中的法律规定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此判断进行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该选项属于否定前件式,属于无效式,排除B。 C:依据“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一规定可以推出“所有利用对方……显示公平的裁决是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裁决”,通过换位推理,可以得出“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C正确。 D:该选项可以作为三段论理解,也即是:显示公平的会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可见,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D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4·甘肃·高考真题)某球队拟选派队员参加省运会,初步人选是小丁和小韩。对于最终人选的确定,甲、乙、丙三位教练意见如下,甲: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乙: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丙: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下列选项中,能同时满足三位教练意见的是( ) A.选小韩不选小丁 B.选小丁不选小韩 C.小丁与小韩都选 D.小丁与小韩都不选 B【详解】A: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有效式为否定后件一定能否定前件,即选小韩一定选小丁,因此选小韩不选小丁不能满足甲教练的意见,A排除。 B:甲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即小韩可选可不选,满足甲教练要求;乙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肯定后件,前件不一定,因此可选可不选小韩,满足乙教练要求;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选小丁不选小韩属于肯定否定式的有效推理式,符合丙教练要求,B正确。 C: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小丁与小韩都选不能同时为真,C排除。 D: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必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小丁与小韩都不选不能同时为假,D排除。 故本题选B。 4.(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由此可见( ) 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 乙:丙是劳动小能手 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 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 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 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 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 B【详解】ABCD: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只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且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预测甲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而丁预测甲和丁都不是劳动小能手,因而,甲和丁的预测相矛盾,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而“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这意味着乙和丙的预测中只能有一真。乙预测丙是劳动小能手,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和否定后件式(乙不是劳动小能手,丙是劳动小能手)。假设乙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这会出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即甲或丁中的一人预测为真,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不符合题中“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的设定。而乙的预测为假时,即丙不是劳动小能手,结合丙的预测,则是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即“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只有丙的预测为真,符合乙和丙的预测中只能有一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预测为假,丙和丁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 故本题选B。 5.(2024高考·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 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 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 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 C【解析】A:属种关系或者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不一定是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种属关系,A错误。 B:题干中的法律规定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此判断进行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该选项属于否定前件式,属于无效式,排除B。 C:依据“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一规定可以推出“所有利用对方……显示公平的裁决是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裁决”,通过换位推理,可以得出“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C正确。 D:该选项可以作为三段论理解,也即是:显示公平的会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可见,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D错误。 6.(2024高考·浙江)“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 ) A.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 B.气温没明显下降,那么寒潮没到来 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 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 B【详解】A:“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这是运用了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是错误的推理,A错误。 B:本项是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一种有效的推理,B正确。 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表明“寒潮到来”与“气温明显下降”只能选其一。而“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表明有“寒潮到来”这情况一定会有“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种情况,C错误。 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可推出“只有寒潮到来,气温才会明显下降”,“寒潮到来”是“气温下降”的必要条件,而材料中“寒潮到来”是“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的充分条件,二者表述意思不一致,D错误。 故本题选B。 7.(2023·湖南高考)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解析】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一定不能慰问福利院老人,③排除。 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推理可以得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排除④。 从全班男生角度看,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从全班女生角度看,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 从全班女生角度看,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从全班男生角度看,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故本题选A。 8.(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①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 ②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③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 ④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解析】“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以该判断作为前提的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①肯定了前件“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不能必然肯定后件“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推理结构错误,不符合题意。 ④否定了后件“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不能必然否定前件“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推理结构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9.(2023·海南高考)小海计划海南两日游。爸爸建议,如果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不去东坡书院;妈妈建议,如果不去东坡书院,就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朋友建议,要么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要么去东坡书院。下列能同时满足三方建议的选项是( ) A.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东坡书院都去 B.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去东坡书院 C.去东坡书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D.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不去东坡书院 B【解析】A:爸爸和妈妈的建议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后件假前件一定假,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根据爸爸的建议,去东坡书院可推出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根据妈妈的建议,不去东坡书院就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去东坡书院。但这一结论不符合朋友的建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朋友的建议,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推出不去东坡书院;根据妈妈的建议,前件真后件一定真,不去东坡书院可推出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根据爸爸的建议,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以不去东坡书院,B符合题意。 C:根据妈妈的建议,后件假前件一定假,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据朋友建议,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推出去东坡书院;但这一结论不符合爸爸的建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爸爸的建议,前件真后件一定真,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推出不去东坡书院,但不符合妈妈和朋友的建议,D不符合题意。 10.(2023·辽宁高考)雾凇俗称树挂,玉树琼花,宛若仙境。其形成条件严苛,需要独特的气象条件与自然要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 ①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 ②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③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 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解析】由“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可以看出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②③符合题意。 “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是肯定前件式,①错误。 “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否定后件式,④错误。故本题选C。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