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教学设计
章节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课题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逻辑”的多种含义对于把握逻辑要义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第二课时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理清思维的含义和形态具有巩固作用,对于科学思维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第一课关于思维的一些了解,所以在学习第二课第一框的时候不至于很懵懂。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归纳推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够较快上手。但是学生可能对“逻辑”的应用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概念进行联系和对比,帮助他们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学习目标: 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 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逻辑的基本含义,明确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把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区分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导入语:特朗普在竞选时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制造业回流成为关键策略。他坚信,通过一系列政策促使制造业回归,能重振美国经济。上台后,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加征关税,试图逼企业回美国设厂。其中,中美贸易战尤为瞩目,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强硬回击。美国关税调整、贸易规则制定等举措背后,有着怎样的 “逻辑” 呢?这里的 “逻辑” 是指规律,还是思维方法,亦或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透过中美贸易相关现象来探寻答案
议学活动1:议题一:从电池关税看美逻辑
教师活动1: 1.播放《美国电池关税相关内容》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景。 2.展示议学材料,,创设议学情景。 在过去短短10天内,美国关税政策经历了空前的混乱。政策的频繁反转导致同一类商品在进入美国时面临的关税税率不断发生变化:4月3日以来,美国对进口手机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最新一次关税税率调整后,美国学者以进口电池为例,指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之荒谬:中国产电池直接出口到美国,需要被征收145%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安装在中国产笔记本电脑里出口到美国,面临20%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如果安装在越南产笔记本电脑里输美则无需缴纳关税。 展示议学问题:请你结合材料,分析美国对于同一类商品(电池),出现不同的税率,这一个关税政策体现什么的逻辑漏洞? (议学提示:1、美国关税政策对同一中国产电池因出口形式不同(直接出口、安装在国产或越南产笔记本电脑中)征收差异极大的关税(145%、20%、0%)。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本质属性(产地、功能)未改变,但美国仅因“是否组装成整机”“组装地不同”而改变税率,导致同一商品被差异化对待,本质是“偷换标准”的逻辑谬误。 2、从思维方法角度,美国制定关税政策时思维片面且短视。其仅从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等单一目的出发,没有综合考虑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身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等多方面因素。这种思维方法忽视了美国本土企业可能因高关税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削弱产品竞争力,还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最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是一种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思维方式。 3、美国关税政策的混乱,反映出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没有运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来合理确定关税税率和政策调整。例如,在调整进口手机关税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就随意变动税率,导致政策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不符合逻辑学对理性决策和有效论证的要求。) 4.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本框知识回答问题,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 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主要介绍逻辑的四种不同含义,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对于“逻辑”没有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呈现美国关税政策在短期内的混乱变化,进口手机关税大起大落,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政策变动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让学生明白,合理的关税政策应顺应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规律,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健康发展,而美国政策与之相悖,帮助学生理解 “逻辑” 的多种含义 。
议学活动2:狭贸易政策的逻辑缺失
教师活动2: 1.播放《美国贸易战的目的》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景。 2.展示议学材料: 美国政府近期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其目标之一是让制造业回流。这背后,是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困境以及重振制造业的野心。美国想借加征关税逼迫企业到本土设厂,以解决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但现实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久,劳动力素质和数量不足,基建也难以支撑大规模制造业重启。而且,从工厂建设到产能形成耗时久,政策不稳定又让企业投资踌躇。 3.展示议学问题: ①美国认为加征关税就能让制造业回流,这一推理过程符合形式逻辑规则吗? ②阐述美国重振制造业的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矛盾? (学生回答:1、美国认为:关税施压→企业赴美设厂→制造业复兴→就业增加、逆差缩减。但是没有考虑到制造业回流仅需政策干预,无视其它因素(如劳动力素质、供应链缺失)。 2、美国将“制造业回流”简化为关税问题,忽视了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如全球分工、产业生态)。这种“割裂式思维”违背了广义逻辑学中“矛盾统一性”原则——试图用单一手段(关税)解决多重矛盾(逆差、就业、产业升级),必然因逻辑不自洽而失败。) 3.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第二环节通过通过美国关税目的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形式逻辑。通过分析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逻辑问题,让学生理解形式逻辑的推理和核心任务等内容,并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1.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以下各项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A.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B.逻辑学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去 C.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D.逻辑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答案】D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ABC: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去,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这三项都说明了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逻辑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强调的是逻辑学的分类,而没有强调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下列选项中关于“逻辑”的用法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的进步逻辑 B.“因为担心失衡跌倒,我们的思想紧紧抓住逻辑这个扶手” C.“举一反三”是一种类比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D.“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不看,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答案】A 【详解】A:材料中“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逻辑”指的是客观规律;“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的进步逻辑”中的“逻辑”也指的是规律,A符合题意。 B:“逻辑这个扶手”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B不符合题意。 C:“逻辑方法”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C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及规则,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奥古斯丁曾说“逻辑学是一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价值的学问,因为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更理智地思考。”逻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当今时代仍发挥着重要价值。下列关于逻辑学说法错误的是( ) ①逻辑学将“规律”和“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作为研究对象 ②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是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③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④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能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①:“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错误,入选。 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②正确,不能入选。 ③: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③错误,入选。 ④: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④正确,不能入选。 故本题选A。
2 / 2(共24张PPT)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 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逻辑的基本含义,明确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总议题:从美国关税政策探究逻辑的含义
议题一:从电池关税看美方逻辑
议题二:从贸易政策看逻辑缺失
议题一:从电池关税看美方逻辑
议学情境一
在过去短短10天内,美国关税政策经历了空前的混乱。政策的频繁反转导致同一类商品在进入美国时面临的关税税率不断发生变化:4月3日以来,美国对进口手机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最新一次关税税率调整后,美国学者以进口电池为例,指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之荒谬:中国产电池直接出口到美国,需要被征收145%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安装在中国产笔记本电脑里出口到美国,面临20%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如果安装在越南产笔记本电脑里输美则无需缴纳关税。
议学任务一:请你结合材料,分析美国对于同一类商品(电池),出现不同的税率,这一个关税政策体现什么的逻辑漏洞?
议学提示:
出口形式不同
直接出口——145%
安装在国产——20%
越南产笔记本电脑中——0%
思维方法角度
美国制定关税政策时思维片面且短视。其仅从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等单一目的出发,没有综合考虑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同一商品被差异化对待,本质犯了“偷换标准”的错误,要遵循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关税政策的制定缺乏系统辩证的科学论证,违背了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 (逻辑知识)
四种用法 的关系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规律
思维方法
为把握规律服务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所有科学
的研究对象
“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要遵守逻辑规律与规则)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有正确错误之分)
作为一门
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
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
黑李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个大黑痣,因此他是黑李 ;弟弟没有那么个记号,所以是白李 ;这在给他们送外号的中学生们看,是很合逻辑的。
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面对经济下行,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复苏经济。
不要指望俄乌战争快速结束,毕竟普京有普京的逻辑,泽连斯基有泽连斯基的逻辑,达成共识不容易!
俄乌战争不是谁想结束就结束的,战争自有它的逻辑
一个剧情可以逻辑地引起第二个剧情。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判断,下列内容分别属于哪种“逻辑”?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议题二:从贸易政策看逻辑缺失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形式
逻辑
议学情境二
美国政府近期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其目标之一是让制造业回流。这背后,是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困境以及重振制造业的野心。美国想借加征关税逼迫企业到本土设厂,以解决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但现实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久,劳动力素质和数量不足,基建也难以支撑大规模制造业重启。而且,从工厂建设到产能形成耗时久,政策不稳定又让企业投资踌躇。
议学任务二:请你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美国认为加征关税就能让制造业回流,这一推理过程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吗?
2、阐述美国重振制造业的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矛盾?
前提1:加征关税会提高进口成本;
前提2:企业为降低成本,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
结论:制造业因此回流,贸易逆差减少。
议学提示: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逻辑
前提1:加征关税会提高进口成本;
前提2:企业为降低成本,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
结论:制造业因此回流,贸易逆差减少。
但材料指出以下关键矛盾:
前提2不成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基建滞后,企业即使面临关税压力,也可能因本土生产条件不足而放弃转移(例如转向越南等第三国组装),或承受更高成本。
结论与前提脱节:
关税仅改变贸易路径(如“迂回出口”),未必减少逆差;甚至可能因本土产能不足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反而加剧通胀和消费者负担。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2)推理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结论
前提1:加征关税会提高进口成本;
前提2:企业为降低成本,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
结论:制造业因此回流,贸易逆差减少。
大前提
小前提
示例评析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结合教材思考: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相同点: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概念
判断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公式表示:所有M都是P
S是M
所以,S是P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思考: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小明
小芳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探究与分享
问题分析
小明推理:
【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前提】所有白马都是马,
【结论】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小芳推理:
【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前提】所有牛都不是马
【结论】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真前提
真结论
真前提
假结论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1)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2)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课堂小结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形式逻辑)
1.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以下各项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A.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B.逻辑学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去
C.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D.逻辑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学以致用
D
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下列选项中关于“逻辑”的用法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的进步逻辑
B.“因为担心失衡跌倒,我们的思想紧紧抓住逻辑这个扶手”
C.“举一反三”是一种类比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D.“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不看,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学以致用
A
3.奥古斯丁曾说“逻辑学是一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价值的学问,因为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更理智地思考。”逻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当今时代仍发挥着重要价值。下列关于逻辑学说法错误的是( )
①逻辑学将“规律”和“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作为研究对象
②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是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③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④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能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学以致用
A
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我国坚守立场,坚决反对这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中国始终认为,平等对话与协商才是化解经贸分歧的正途,贸易战损人不利己,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倡导各国携手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