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1.4给植物画张“像”核心概念:(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 学生能认识到植物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如叶片形状、花朵颜色)。学生能理解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如花盆、土壤)。2. 科学思维 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如吊兰的细长叶、月季的花朵)。学生能用简单语言描述植物的显著特征(如“绿萝有长叶子”)。3. 探究实践 学生能通过绘画记录植物的外形和生长位置(如“画出植物长在哪里”)。学生能持续观察并记录自家植物的变化(如叶子生长、开花)。4. 态度责任 学生能养成认真观察植物的习惯(如“给植物画张‘像’”)。学生能意识到要爱护植物(如“家里植物怎样保护”)。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准确描绘植物的主要特点(如叶片、花朵等),并用绘画和文字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位置及外形特征。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植物的显著特征进行真实描绘,并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观察结果,理解爱护植物的意义。教学准备:观察记录单 (教材提供的空白记录单,含“植物名称”“日期”填写栏)。绘画工具 :铅笔、橡皮、彩笔(用于给植物画“像”)。 教材中的植物图片(向日葵、吊兰、月季、绿萝等)或实物盆栽(如绿萝、吊兰)。教师提前绘制的植物观察记录卡范例(含名称、生长位置、外形特点)。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辅助观察讨论)。教学过程:一、聚焦(5分钟)故事引入 :教师扮演一位神秘的 “植物王国信使”,走进教室,手中拿着一封 “植物王国的来信”。信的内容大致为:“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是植物王国的居民,有向日葵姐姐、绿萝弟弟、月季妹妹等等。最近,我们的王国要举办一场‘植物画像大赛’,可是我们没有手,画不出自己的样子。我们听说地球上的小朋友很聪明,想请你们帮帮忙,给我们画张像,让更多的朋友认识我们。你们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预设:学生乐于参加这个任务)引出课题:给植物画张“像”(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是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感到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角色扮演和互动元素增加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特征,同时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探索(20分钟)活动一:认识植物特征(5分钟)视频展示 :播放一段 “植物王国” 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各种植物在王国里快乐地生活,它们互相介绍自己的样子,比如向日葵姐姐说:“我有圆圆的脸蛋,头上顶着金灿灿的头发。” 绿萝弟弟说:“我的叶子又大又绿,像一个个小手掌。”提问:关于这些植物,你还知道什么?(预设: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所知,对植物进行描述,重点描述颜色、叶片形状、生活环境等因素)分组与任务分配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种 “植物王国” 的植物(提前准备好带有植物名称的卡片,如向日葵组、绿萝组、月季组等)。(预设:每组学生在教室各个角落均匀分布观察,每个小组至少观察两种植物)各小组拿到任务后,教师展示相应植物的实物,并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方便小组观察。(预设:学生观察,并用贴纸方式记录观察所得)(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认识植物特征。分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植物,亲自记录和描述植物特征,加深对植物结构和特性的理解,同时培养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活动二:“植物王国” 绘画大赛(15分钟)1.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植物的哪些部分是它最明显的特征呢?”(预设:学生根据前面的科学课所学回答问题)2.追问:如果我们要把植物画出来,你们觉得应该先画哪一部分呢?为什么?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是怎样的?(预设:学生以绿箩为例,说出绿箩这种植物的特征)3.提问:现在要给植物画一张画像了,你们猜猜我先画的是哪一部分?我为什么要先画这部分呢?这对我们画植物画像有什么帮助?(预设:因为我们看到的植物就是这样的/帮助我们从上到下观察)4.追问:画完植物的主要部分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来完成这幅画像呢?为什么在画像上写上植物的名字很重要?这能帮助我们做什么?(预设:如果画的不好,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我们画的是什么/也可以让别的同学评价一下到底画的对不对)5.在画植物画像时,我们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来确保画像的科学性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科学绘制一张植物画像的关键步骤是什么?(预设:认真观察,有顺序地观察,从上到下,从外到里)6.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绘画作品。(预设: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和保持画面整洁。)(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追问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结构和特征,明确绘画顺序和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绘图技能。小组合作促进交流讨论,增强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绘画活动加深对植物特征的理解,确保画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讨:植物画像分享评析(10分钟)提问:在我们展示作品之前,你们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植物画像呢?(预设:颜色、形状、是不是完整……)当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植物画像时,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他们的画作呢?(预设:画的像不像/能不能依靠这个画像找到相应的植物?)追问:准确性、创造性和美观性,你们觉得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预设: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植物科学绘画准确性要高)4.学生小组汇报分享5.你认为他们的画像中哪些地方做得特别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预设:学生自由评论)(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作品,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拓展:(4分钟)提问:虽然我们已经完成了植物画像,但我们对植物的了解和探索可以就此停止吗?为什么?追问:同学们觉得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继续了解和帮助我们的植物朋友?(预设:在家里种植)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植物王国’,帮助那里的植物居民画了像,还学会了如何爱护它们。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植物的很多特点,并且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了下来。(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持续探索植物世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通过提问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激发他们继续了解和关爱植物的兴趣。同时,通过提及在家种植植物,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情感的升华。)作业布置(1分钟)完成家庭中一幅植物画像的绘制板书设计:1.4给植物画张“像”教学反思:优点:1.情境创设有效:通过“植物王国”的情境引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植物的特征。2.互动性强:教学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和评价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缺点:时间管理有待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由于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导致部分环节时间控制不够精准,有些学生在绘画环节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教学改进建议:优化时间分配: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精确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特别是在学生绘画和讨论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完成活动。可以考虑使用计时器来帮助管理时间,或者在课前进行一次时间模拟,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课后作业设计:1.在画植物画像时,我们应该先画植物的哪一部分?A. 叶子B. 花朵C. 茎D. 根2.为什么在植物画像上写上植物的名字很重要?A. 因为这样可以让画看起来更漂亮B. 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植物的名字C. 因为这样可以让植物感到高兴D. 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种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