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2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资源简介

学生版:七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生物学《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
2. 准确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能说出食物链的特点。
3. 清晰说明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食物链的概念、书写及特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规律。
2. 难点
理解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复杂的营养关系。
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过程
1. 趣味导入: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场景。在一片草原上,青草茂盛,兔子在欢快地吃草,突然一只狼出现,兔子吓得拼命逃窜,最后还是被狼抓住吃掉了。思考一下,这三种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 自主预习
食物链的形成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什么是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通过什么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的实质是什么?
食物网的形成
继续阅读,想一想:什么是食物网?它和食物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食物网的实质又反映了生物之间怎样的关系?
3. 合作探究
探究食物链
观察“草→兔→狐”这条食物链,思考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书写食物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从起点、箭头方向、包含的生物成分等方面思考。
探究食物网
观察课本上的食物网图,数一数其中有多少条食物链?找出最长和最短的食物链。
讨论分析:在食物网中,如果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对其他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探究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思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什么?能量是如何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分析课本中关于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讨论物质和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能不能逆转?
4. 知识总结
与小组成员一起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特点,以及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规律。
思考并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5. 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组内互相批改,针对错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四、课后拓展
1. 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如公园、小区花园等,画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或一个简单的食物网。
2. 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有哪些具体事例,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教师版:七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生物学《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举例说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达成率预期85%以上。
2. 准确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能说出食物链的特点,达成率预期80%以上。
3. 清晰说明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达成率预期75%以上。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食物链的概念、书写及特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规律。
2. 难点
理解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复杂的营养关系。
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过程
1. 趣味导入: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场景。在一片草原上,青草茂盛,兔子在欢快地吃草,突然一只狼出现,兔子吓得拼命逃窜,最后还是被狼抓住吃掉了。思考一下,这三种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描述,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引导学生初步思考生物之间的关系。
2. 自主预习
食物链的形成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什么是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通过什么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联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的实质是生物之间被食与取食的捕食关系 。
答案解析:考查学生对食物链基本概念的理解,课本中有明确阐述,通过阅读可以直接获取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对食物链的定义有初步认知。
食物网的形成
继续阅读,想一想:什么是食物网?它和食物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食物网的实质又反映了生物之间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会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这就是食物网;区别在于食物链是单链状,食物网是多条食物链交错;联系是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实质反映了生物之间复杂的捕食关系 。
答案解析:引导学生对比食物链和食物网,深入理解两者概念,通过分析课本内容总结得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合作探究
探究食物链
观察“草→兔→狐”这条食物链,思考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参考答案:一般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草是生产者,兔和狐是消费者 。
答案解析:结合之前学习的生态系统组成知识,分析食物链中生物类别和生态系统角色,加深对食物链组成的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书写食物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从起点、箭头方向、包含的生物成分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答案解析:通过讨论总结书写规则,强化学生对食物链书写规范的认识,避免书写错误。
探究食物网
观察课本上的食物网图,数一数其中有多少条食物链?找出最长和最短的食物链。
参考答案:根据具体食物网图而定,引导学生按找食物链的方法(从生产者开始,沿捕食关系找)去数;最长的食物链环节最多,最短的环节最少 。
答案解析:考查学生对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熟悉食物网结构。
讨论分析:在食物网中,如果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对其他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如果某种生物数量减少,以它为食的生物可能因食物短缺数量减少,而被它捕食的生物可能数量增加;如果某种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捕食的生物数量减少,而它的天敌可能因食物充足数量增加 。
答案解析:培养学生分析食物网中生物相互关系和影响的能力,理解食物网中生物的相互依存性。
探究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思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什么?能量是如何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参考答案:根本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答案解析:考查学生对能量来源和流动特点的掌握,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最初源头,能量流动特点是重点知识。
分析课本中关于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讨论物质和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能不能逆转?
参考答案:物质可以循环,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流动不能逆转,因为捕食关系是单向的 。
答案解析:通过分析示意图,直观理解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强调能量流动不可逆的原因。
4. 知识总结
与小组成员一起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特点,以及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规律。
思考并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平衡,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进行 。
答案解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重点知识,思考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形成整体知识框架。
5. 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组内互相批改,针对错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小组批改和讨论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解决疑惑。
四、课后拓展
1. 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如公园、小区花园等,画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或一个简单的食物网。
设计意图: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加深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有哪些具体事例,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