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课题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学习目标
1.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和实行该制度的原因。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意义。
3. 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表现及意义。
4. 居民收入的获取途径。
5. 正确对待劳动。
6.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要求。
活动方案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材料二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及实行该制度的原因。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某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红红火火,每年的集体分红让人羡慕。村民不仅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而且在村办企业领着一笔不菲的工资。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该村富裕后,还不忘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富裕。
(1) 该村实行了怎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2) 这种分配方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3) 实行这种分配方式有何意义?
2. 连一连。
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唯一的分配方式。
(3) 只要是劳动所得就是按劳分配。
(4)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政治条件决定的。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某在某民营企业工作,他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分红获得3 000元,他还以专利技术入股该公司,年终又获得32 00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52 000元,奖金14 000元。
(1) 有哪些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有何意义?
材料二 小张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年工资收入60 000元,奖金12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20 000元;其妻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年工资收入50 000元;家中有房屋出租,年收入40 000元。
(2) 小张夫妻两人的收入中,哪些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2. 下列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1) 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属于________;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属于_____________。
(2) 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所得收入属于________;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____________。
(3) 王某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工,每月拿工资。同时他还以技术入股,年底参与分红。他的收入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表: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较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不同点 存在范围
分配依据
相同点
4.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当中。
(2)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小吕一家人的收入中,哪些属于劳动性收入,哪些属于财产性收入?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在新时代,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劳动?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李斌同学及其家庭部分成员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观点:
①妈妈:我要吐槽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的私企老板很凶,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不如老板一个小时赚得多。
②奶奶:我所在的集体企业因“大锅饭”快要倒闭了,连职工的养老保险都快交不上了。
③婶婶:个体企业的老板最近给我技术入股,凭股份我又多了一份分红收入。我的纳税金额要增加了,才不学我那老板做假账、偷税漏税。
(1) 请在下列选项中分别找出李斌同学及其家庭部分成员谈到的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A. 分配秩序不规范问题
B. 初次分配、再分配机制问题
C. 收入分配不同步问题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性和措施。
初次分配主要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由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形式进行,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如学校)的需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等。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领域。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社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
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小王家的月收入情况是:父亲是国有企业的职工,月工资4 500元;母亲是学校的老师,月工资3 500元;小王在私企工作,月工资4 000元;爷爷是退休职工,每月养老金有2 750元。
小王家的月收入中,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分别是多少?
课题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活动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活动二
1. (1) 按劳分配。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
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 (1) 错误。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 错误。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3) 错误。劳动所得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4) 错误。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活动三
1. (1) 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入分配。②意义:这种分配方式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 小张夫妻两人的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是小张的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小张妻子的年工资收入、出租家中房屋获得的收入。
2. (1)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2)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要素)。(3)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技术要素)。
3.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不同点 存在范围 公有制经济 各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依据 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
相同点 ①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②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4. (1) 错误。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中。
(2) 正确。
活动四
①劳动性收入:小吕爸爸的工资、奖金,小吕妈妈的工资,小吕的工资和发明专利收入。②财产性收入:小吕妈妈持有的公司股票分红、家庭投资理财(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收益)、小吕叔叔转让自家承包地经营权的收入。
活动五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活动六
1. (1) ①C ②B ③A
(2) 必要性: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措施: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②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2. 小王家的月收入中,初次分配收入是4 500+3 500+4 000=12 000元,再分配收入是2 750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