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1课时(课件 23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1课时(课件 23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声波的产生与传播特性
能量转化与守恒:声能的形式与传递
跨学科概念:
模式与规律:声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的量化规律
技术与工程:声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1.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2.理解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科学思维 1.通过波形图分析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对比不同乐器发声原理,归纳音色的影响因素。
探究实践 1.设计实验探究钢尺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用示波器观察不同声音的波形特征。
态度责任 1.认识噪声危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关注声学技术在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流程与课件内容对应
1. 导入
课件内容:对比鸟鸣与电锯声的音频片段。
提问:"这两种声音给你的感受有何不同?为什么?"
图片:声波对比图(舒缓波形vs尖锐波形)。
2. 新课讲授
(1)音调与频率(科学观念)
实验1:钢尺振动实验(对应课件内容):
操作:改变钢尺伸出长度,对比音调高低。
结论: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课件动画:齿轮划过硬纸片实验(频率可视化)。
拓展:人声频率范围(85Hz-1100Hz)与动物听觉对比图。
(2)响度与振幅(探究实践)
实验2:音叉轻触乒乓球(课件实验):
观察:用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弹开幅度更大。
结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生活案例:分贝等级表(课件内容),讨论图书馆与工地噪声差异。
(3)音色的本质(科学思维)
课件展示: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的波形图。
分析:音色由发声体材料、结构决定。
应用案例:声纹锁原理(音色识别,课件选择题)。
3. 拓展应用
科技应用:超声波(B超、声呐)与次声波(地震预警)的用途(课件图表)。
态度责任:
讨论:如何减少校园噪声污染?
4. 总结与练习
声音三要素:音调→频率(Hz) 响度→振幅(dB) 音色→发声体特性
课堂练习(课件题目):
扩音设备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答案:B.响度)。
声纹锁识别主人的依据是______(答案:C.音色)。
四、板书设计
1.3.1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1.音调→频率(Hz)→振动快慢
实验:钢尺长度→音调变化
2.响度→振幅(dB)→振动幅度
分贝等级:30dB(安静)~120dB(疼痛)
3.音色→发声体特性
应用:声纹锁、乐器鉴别
五、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钢尺、音叉、乒乓球、示波器。
课件图片:
钢尺振动实验示意图(标注长度与频率关系)。
不同声音的波形对比图(密集vs稀疏)。
分贝等级情境图(图书馆vs建筑工地)。
六、教学反思
重点:通过实验将抽象的声学概念具象化。
难点:音色的波形分析(需结合示波器演示)。
改进:可增加学生模仿不同音调的互动游戏。(共23张PPT)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一单元 对环境的察觉】
八年级上册
悠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尖锐的汽笛声,嘈杂的机器轰隆声,会让人焦躁不安。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
(一)音调
1、概念:
声音的高低
听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
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1.保持速度快慢不变,硬纸片接触不同齿轮,
听它们发出声音的差别。
当齿轮多(划过速度快)时,声音的音调高
当齿轮少(划过速度满)时,声音的音调低
一、声音的特性
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钢尺的振动快慢,听听它发出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伸出短,振动快(频率大),声音的音调高;
伸出长,振动慢(频率小),声音的音调低。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量。
伸出短振动快,声音的音调高
伸出长振动慢,声音的音调低
1.取一套音叉。音又上的数据表示该音又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敲击不同的音又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听一听,音又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
2.把音又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声音的频率越高,波形就越密集;声音的频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
唱歌或演奏乐器时,需要经常改变音调。唱歌时,肺部的空气向上流过气管,使声带产生振动,形成声波,发出声音。当演唱不同的音符时,人需要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判断哪几幅波形图表示的音调相同?
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调比成年男性高。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之间。人唱歌时,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
3、一些声音的频率
一般人发声频率:
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65赫 —— 1100赫之间
20赫 —— 20000赫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大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比人类高得多的频率的声音。下表列出了人和一些动物能够听到和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
1、一只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听不到。
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
4、超声波、次声波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超声产生的波叫超声波。
次声产生的波叫次声波。
如B超、超声探伤仪、声呐、碎结石、清洗牙齿和眼睛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如预报地震、海啸、台风
(这些自然灾害中伴有次声波)探知核爆炸、导弹发射情况
1.如图,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从观察到的现象,能否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又发出声音,听到的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能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响度
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1、概念:
2、与响度有关的因素:
A、声源的振动幅度;
B、人距离声源的远近。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单位:分贝,符号:dB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们对声音的强弱的主管感觉。不同的人对声音强弱的感觉是不同的。
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也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波散播开来,声音就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科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的环境中对听力会造成损伤,大于120dB的声音则会导致耳朵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
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戴上听力防护设备。
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
牛叫声低沉,音调低, 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2、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
男中音响度大而女高音响度小;
女高音音调高,男中音音调低。
1、比较牛叫声和蚊子的声音,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判断哪几幅波形图表示的响度相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时,即使它们发出的响度与音调相同,仅凭听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音色。
2、影响音色的因素: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
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
音叉 钢琴 长笛
判断哪几幅音调、响度相同,但音色不同?
1. 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 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加大声音的速度
B
2、有一种新型的声纹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依据--------------( )
A. 声速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振幅不同
C
3、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声音的目的?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决定因素
声音的高低
振动频率大小(振动快慢)
声音的强弱
振幅大小与距离声源远近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乐 器
弦乐器:吉他、二胡、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短而细的弦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长而粗的弦振动的频率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压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高低。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
管乐器:有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之分。小号和长号等铜管乐器,演奏者对着乐器的吹口吹气,使乐器内空气柱振动,通过按压活瓣或移动拉管来调整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长笛等木管乐器,演奏时管子中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而发声,演奏者通过堵住和放开特定的音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长笛产生不同的音调。空气柱越长,音调就越低。
打击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鼓皮张得越紧,打击时振动得就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