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2课时(课件 20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2课时(课件 20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二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核心概念:
能量与信息传递:声波在回声定位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环境:噪声污染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方法
跨学科概念:
工程与技术:声学技术在建筑(隔音设计)、医疗(B超)中的应用。
历史与科学:中国古代声学成就(如编钟、回音壁)与现代声学技术的联系。
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1. 理解回声定位的原理及其在声呐、B超等领域的应用。 2. 掌握噪声控制的三种方法(源头、传播、接收)。
科学思维 1. 分析音乐厅声学设计的科学原理(反射、吸声材料)。 2. 比较动物(蝙蝠、海豚)与人类利用声波的异同。
探究实践 1. 设计实验模拟回声定位,计算距离。 2. 调查校园噪声分布,提出改进方案(如隔音措施)。
态度责任 1. 树立噪声污染防治的社会责任意识。 2. 通过中国古代声学成就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流程设计
1. 导入 提问:“声音能做什么?”
情境创设:播放蝙蝠捕食视频,提问:“蝙蝠如何在黑暗中导航?”引导学生思考声波的作用。“蝙蝠真的用“眼睛”锁定猎物吗?如果把你蒙上眼,你能像蝙蝠一样避开障碍吗?”从蝙蝠到B超,从编钟到降噪耳塞(3 秒动态声波线)
课件展示:回声定位原理动态图(标注声波发射与接收)
发射→碰撞→反射
① 0.00 s 蝙蝠发出超声波(40 kHz)
② 0.02 s 声波碰猎物返回
③ 计算示例:t = 0.04 s,v = 340 m/s → S = 6.8 m
提问:如果时间缩短到 0.01 s,猎物距离?
2. 新课讲授
(1)回声定位与应用(科学观念)
实验模拟:
材料:秒表、卷尺
操作:
学生A站17 m外拍手;学生B计时回声延迟
现场输入数据 → PPT 表格自动生成距离
注意:现场若噪音大,可改用“爆破气球”声源。
安全提示:不要面向墙体大声喊叫,保护听力。公式应用:计算距离 S=1/2vt
科技应用:展示声呐测绘海底地形的示意图,结合视频《声呐如何发现泰坦尼克号》。
B超成像原理(对比蝙蝠回声定位、汽车定位、渔船定位)
“科学不是复制自然,而是向自然借智慧。”
情景:蛇、大象、蚂蚁的“震动朋友圈”
左:青蛙鼓膜震动慢动作 右:大象跺脚产生 15 Hz 地震波动图
互动:让学生轻敲桌面,同桌用手背感受→引出“固体传声 > 空气传声”
小结:“声音不只在空气中跳舞,它在大地的脉搏里共振。”
(2)噪声控制(态度责任)
0 dB 极限听觉 → 55 dB 白天居住区上限 → 85 dB 马路 → 120 dB 飞机起飞
现场小实验:用手机分贝计 App,实时测量教室开窗/关窗数值(投屏)。
提问:为什么学校规定走廊不能大声喧哗?用数据说话。
案例讨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先问三个‘在哪儿’——产生在哪?经过哪?影响谁?”
交通噪声:禁鸣喇叭(源头控制)。
高架隔音屏:阻断传播路径(传播控制)。
防噪耳塞:保护人耳(接收控制)。
数据对比:展示不同环境的分贝值(图书馆60dB、马路80dB),讨论噪声危害。
(3)中国古代声学(科学思维)
文物探秘:
河姆渡骨笛:播放骨笛演奏音频,说明其音律与现代音乐的关联。
编钟:对比中西音律体系(课件展示十二平均律与编钟音阶)。
建筑声学:天坛回音壁剖面图分析声波反射原理。
3. 实践活动
分组测量教室、操场、走廊的分贝值,记录数据。工具:分贝仪(已校准)
步骤:
① 4 人一组,测 4 个地点② 现场填写在线表单
③ 自动生成热力图回传大屏
改进方案:讨论并设计静音措施(如铺设地毯、种植绿化带)。
自制乐器展示:
任务 B:8只水瓶乐器 DIY→吹奏《小星星》
用8个水瓶调节水位,制作简易乐器演奏音阶,联系声波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评价量规:音准、响度、创意
安全:吹奏后及时擦嘴,讲究卫生。4. 总结提升
1. 回声定位:蝙蝠→声呐→B超
2. 噪声控制:源头→传播→接收
3. 声学传承:骨笛→编钟→回音壁
课堂辩论:围绕“科技发展是否必然导致噪声污染加剧?”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四、板书设计
1.3.2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1. 回声定位
原理:S=1/2vt
应用:声呐测绘、B超诊断
2. 噪声控制
源头:消音器 传播:隔音墙 接收:耳塞
3. 声学智慧
骨笛(7000年前) 编钟(十二律)
五、教学资源
课件图片:
蝙蝠回声定位示意图、天坛回音壁声波反射动态图、分贝测量仪使用图。
天坛回音壁声波反射动态图
分贝测量仪使用场景图 实验工具:分贝仪(提前校准)、水瓶乐器材料。
拓展视频:《声呐如何发现泰坦尼克号》《编钟演奏赏析》。
六、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古今声学对比体现STEM教育理念;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改进:增加虚拟实验室模拟噪声控制实验(如隔音材料效果测试)。
注意事项:分贝测量活动需提前校准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共20张PPT)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第一单元 对环境的察觉】
八年级上册
音乐厅内的墙壁为什么凹凸不平?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人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大于O.1s)回到耳边,人们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当障碍物离人较近时,声音被很快反射回到耳边,此时,人们区分不出回声和原声。为获得更好的声音感觉,音乐厅中常采用消除回声的设计,使听众获得更好的听觉感受。
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它的视觉较差,但从来不会撞到树枝等障碍物,并且能够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原来,蝙蝠在飞翔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猎物时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回声传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猎物的方位及距离。蝙蝠采用的定位方法叫作回声定位。
S=1/2vt
物体和障碍物之间位置没发生变化
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测量海洋的深度,绘制海底的地形图。渔船可以利用声呐获得鱼群的信息。汽车上安装的倒车雷达,也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1)B超检查: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图像,以获得人体内部病变的准确信息,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超声波的应用
(2)“B超”也检查孕妇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
医生用一个小小的探头在胎儿所在的位置慢慢移动,探头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接收仪,通过处理就会形成一幅超声波扫描图。医生就可以在屏幕上观察胎儿发育的情况。
(3)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如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牙刷等
(4)日常用品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超声波
超声波牙刷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动物利用大地振动波互相联络
动物通过探测土壤、植物茎叶的小振动产生的波来识别环境、定位猎物、防备捕食者。对大地振动波敏感的动物有蛇、青蛙、蟾蜍、鸟、大象、蠕虫,以及大多数昆虫。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青蛙对大地振动波特别敏感,这是由于其内耳中的特殊器官(球囊),以及连接内耳和胸带的一系列肌肉和骨骼。很多昆虫的腿部都有探测振动的特殊器官。一些哺乳动物,例如大象和猫,都有肥厚的脚垫,这有助于将振动信息传输到它们的大脑中。
很多动物能用大地振动波与其他动物联络。它们用各种方式产生振动,包括敲打(用身体某一部分有节奏地轻拍或重击物体)、抖动(全身振动)和刮擦(身体不同部位摩擦)等。动物产生的大地振动波通常专属于相应物种,能用来确认和追求潜在配偶、警告同伴附近存在捕食者、声明领地,或者协调社会成员的活动等。
三、噪声及其控制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
1、定义:
环保角度:影响人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
2、标准:
我国政府规定居民居住区的躁声,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控制噪声的措施。
声源处减弱
轻声关门、降低音响音量;给机器加润滑油减少摩擦,使用低噪声设备。
传播过程中减弱
关闭窗户阻隔马路噪音,铺设地毯吸收脚步声;在工厂车间安装隔音墙或吸音材料。
人耳处减弱
戴耳塞睡觉或学习;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将以上具体措施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方面,如何进行分类?
控制噪声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控制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人耳。
3、控制噪声的措施: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交通繁忙地区禁止鸣喇叭
摩托车的消音器
在传播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防噪声耳罩
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捂住耳朵
控制噪声的措施: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在传播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我国古代在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古代在声学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出土一批文物,其中有大量完整的骨哨和骨笛,至今仍能吹奏出和谐的旋律。据测定,这批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制品,距今已有7000多年。这表明我国人民在史前时期对声学就有深刻的认识。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们已能系统地掌握乐器的制造方法和相应的乐律规律等,能制造弦乐器和管乐器,以及钟磬等打击乐器。例如,近代出土的编钟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的,能敲出高低不一而和谐的音调。我国古代对乐律的研究比西方早得多。
我国古代工匠在建筑声学技术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例如,北方城镇中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对于隔离喧闹的生活噪声是很有效的。又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巧妙地利用声的反射和聚焦现象,使声音能沿着环形壁面传播很远,并且在回音壁中心的三音石附近能清晰地分辨出三次回声。这个奇特的建筑声学设计,是天坛引起人们浓厚旅游兴趣的原因之一。
1.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增大声音三要素中的哪个要素?
2.如果小号和单簧管发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都相同,那么你能通过声音的什么特性来区别它们?
3.调查校园或你家周围的噪声情况,分析校园或你家周围受噪声影响的程度,并提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措施。写调查报告,和同学进行交流。
4.制作一件乐器。如在8只相同的空瓶子里倒入不同量的水,带到班里进行演奏,看谁制作的乐器好,谁演奏得好,并选出两件作品,完成表。
乐器名 制作材料 发音部件 响度调节方法 音调调节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