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海 陆 变 迁 教 学 设 计
基本信息
授课人 单 位 授课内容
人教版地理学 七年级上册 第3章第3节 海陆的变迁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放在大洲和大洋、大陆漂移学说后进行,前一节为本节课的部分内容做了基础。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板块构造说,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第一、二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能够将部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具备了读图、析图的能力,这为第三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分布图等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本素养,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海陆变迁中地壳运动是学生在这部分学习的一个难点,六大板块的分布,各大洲在六大板块中的位置,以及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时注意应用地图,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1.学生能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及板块的运动,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学生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初步认知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形成原因。3.学生能通过相关地震资料,学习科学避震方法,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教学难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地震监控录像》,吸引学生观看,引出问题:“积石山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进而导入板块的运动。 [思维热身]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体会地震灾害的危害性,直观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并思考地震的形成过程,为新课开展做准备。 通过积石山地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明确感受板块的运动带来的后果,同时激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带着问题开展课程,更快的进入课程学习,初步建立地震防震意识。
明确学习目标 PPT呈现本节课的素养目标 学生齐声朗读 让学生眼中有教材、心中有目标
六大板块 [布置任务]任务一:阅读课本61-62页内容,结合图3.26,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全球主要分为几大板块,分别是哪些?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哪个?3.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那个板块?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本勾画关键词句。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勾画关键词句。[学生展示]邀请单个学生上黑板完成板块匹配,并指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以及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的板块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勾画关键词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熟悉度;同时,通过对地图的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块的运动形式 [布置任务]任务二:1.观察课本图3.26中板块交界处,同向和异向的箭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会产生什么现象?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课本63页活动题: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地中海、红海将来的变化趋势。 [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书本为实验器材,模拟板块的碰撞挤压以及张裂运动,并思考它们分别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时,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下,思考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地中海、红海的变化趋势。[学生展示]邀请不同小组成员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明确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则形成裂谷和海洋。并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补充和评价。 通过地图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学生敢于表达内心想法,通过和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不断迸发新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拓宽学生思维;而小组成员的展示,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火山地震带 [布置任务]任务三:1.提问:张裂产生的裂谷和海洋以及碰撞挤压产生的山脉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并播放板块运动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结合图3.27思考,从而引出两大火山地震带。 2.举例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并解释原因。 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观察,回答共同特征为这些运动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并举例多地震和多火山的国家,尝试分析其原因,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通过视频简化较难知识的讲授,具体的实例分析则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记忆,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小结 展示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引导学生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对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进行整合。
学以致用 回顾课堂导入问题,“甘肃省积石山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并请学生回答。 学生单个总结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做补充和完善。 回收导入留下的伏笔,将课堂中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
课堂总结 PPT展示知识框架图 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课堂练习 展示题目 完成题目 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达成目标。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对应内容,并思考地震、火山带来的影响。 完成课后任务 巩固课堂所学,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