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学习目标1. 理解结婚的内涵和要求,了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2. 了解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登记程序,认识结婚登记的意义。3. 理解离婚要慎重的原因。4. 了解离婚的条件与方式。活动方案活动一:理解结婚的内涵和要求,了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登记程序,认识结婚登记的意义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某村女青年小梅家境贫寒,父母强迫她嫁给同村的男青年小建。小梅不同意,父母便威胁和她断绝关系。小梅被迫和小建结婚,其父母收取了10万元彩礼。婚后,小建经常打骂小梅,小梅提出离婚,招致两家人反对,她只好诉至法院。(1) 结婚的内涵、要求分别是什么?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 上述婚姻违背了结婚的什么原则?违反了结婚的什么法定条件?材料二 孙某与赵某相恋2年后,在老家举办了传统婚礼,但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礼后第二年,在孙某生下女儿后,重男轻女的赵某就再没有给过她好脸色。在与邻居的闲聊中,孙某才知道丈夫已有了“相好”,但她还没来得及向丈夫讨说法,赵某就把与同事李某的结婚证摆在了她的面前,并称与孙某的婚姻无效。孙某一气之下,以赵某犯重婚罪为由将其告到法院。(4) 孙某与赵某的“婚姻”是否受法律保护?为什么?(5) 合法婚姻对人生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三 18岁的王某(女)为达到与25岁的雷某(男)结婚的目的,竟然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婚姻登记机关骗取了结婚证。A省B县法院判决了这起用假身份证登记结婚的案件,宣告王某与雷某的婚姻无效,依法收缴了双方的结婚证。(6) 法院判决王某与雷某的婚姻无效的依据是什么?(7) 为什么要严肃对待婚姻?2.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婚姻自由就是结婚自由。(2) 法律规定了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3) 只要举行了婚礼,就是确定了合法的婚姻关系。(4) 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一般按照夫妻关系处理。当事人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5) 办理结婚登记可以由父母或他人代替。1. 同居关系(1) 同居关系的两种情况:①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但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②夫妻双方离婚后,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又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2) 同居关系的遗产继承:当事人不是夫妻关系,不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同居期间当事人各自继承的财产,一般按照个人财产处理。2. 非法同居关系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已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与他人持续、稳定地同居,会构成重婚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3. 同居关系和非法同居关系是否受到法律保护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非法同居关系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只有经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婚姻才会受法律保护。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结婚要慎重,如果婚姻存在问题,离婚也应慎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该规定中的“三十日”在实践中被称为“离婚冷静期”。(1) 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为什么又反对轻率离婚?(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冷静期”有什么意义?材料二 王某(男)与李某(女)于2021年5月1日举行婚礼并同居生活。2021年8月,李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住房一套。2021年10月,王某与李某办理了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2024年2月,李某生下一子。其间,王某向朋友借款2 000元用于购买各种母婴用品,还瞒着妻子向朋友借款3 000元帮胞弟购房。2024年10月,王某和李某因感情不和闹离婚。王某认为李某继承的房产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自己所欠的5 000元债务也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李某不同意,王某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据查实,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未作任何约定。(3) 王某提出离婚诉讼,法院是否应受理?(4) 离婚的方式有几种?2.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因此离婚不受限制。(2)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人民法院判决。1. 调解无效,准予离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 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 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2. 探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3.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条件“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实践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诉离婚,而起诉离婚是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课题1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活动一1. (1) ①内涵:结婚是夫妻关系的起点,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②要求:结婚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身份关系,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还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对自己负责、对配偶和子女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③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2) 结婚的法定条件:①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民法典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③符合一夫一妻制。④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结婚的登记程序为:申请、审查、登记。(3) 上述婚姻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违反了结婚必须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法定条件。(4) 不受法律保护。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必经的法律程序。孙某与赵某虽然举办了传统婚礼,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他们所谓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5) 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必经的法律程序。只有履行结婚登记程序,才能确立合法的夫妻关系,这样才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的稳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6) 王某在与雷某登记结婚时才18岁,其用虚假身份证骗取结婚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的规定。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的规定,宣告王某与雷某的婚姻无效。(7) 结婚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身份关系,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对自己负责、对配偶和子女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2. (1) 错误。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2) 错误。法律规定了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3) 错误。只有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4) 错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一般按照同居关系处理。当事人不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5) 错误。办理结婚登记必须由本人申请,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不可以由父母或他人代替。活动二1. (1) 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发生矛盾,但双方都应彼此忠诚,珍惜夫妻感情,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2) ①设置“离婚冷静期”,可以避免轻率离婚和冲动离婚,有利于家庭稳定,更有利于离婚后的夫妻更好地面对生活。②设置“离婚冷静期”,可以促使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冷静思考、妥善抉择,既能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又能保障双方当事人作出正确的抉择,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3) 法院应不予受理。我国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4) 离婚的方式有两种:①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时起,解除夫妻关系。②裁判离婚,是由人民法院管辖和处理的离婚。2. (1) 错误。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法律对离婚自由有一定的限制: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2) 错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