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心中有数上职场学习目标1. 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 熟悉劳动者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活动方案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1月19日,一博主采访一位在某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保洁阿姨,阿姨开心地表示公司福利特别好,月薪7 000元,有五险一金,每周二休息,每年还有一个月休假。对此,有不少网友羡慕不已,评论道:她上班的时候眼里有光。(1)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主要享有哪些权利?(2) 请评析材料中网友的观点。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某服装有限公司 乙方(职工):王某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平等协商,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签订本合同。 一、 合同期限 从2024年2月26日起至2027年2月25日止。 二、 工作内容及要求 1. 乙方根据甲方要求,从事服装加工工作。 2. 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甲方依法制定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 工作时间 1. 每日工作10小时,一周工作6天。 2.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要求加班加点,乙方都要无条件服从,否则作旷工处理或者给予罚款。 四、 劳动报酬 1. 甲方付给乙方的工资为5 600元/月。 2. 甲方安排乙方加班,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 五、 社会保险 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所有社会保险费都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扣除。 …… 甲方:(盖章) 略 乙方:(签名)略 2024年2月25日 2024年2月25日你认为上述劳动合同存在什么问题?3.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某公司员工易某上班时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被部门领导通报批评。此后,易某又两次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公司人事部门对易某作出记过失3次的决定。两个月后,公司以易某12个月内累计 3次过失为由,解除与易某的劳动合同。易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公司提出,《员工日常管理奖惩条例》中明确规定,若员工12个月内累计3次过失,则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易某已阅读该条例并签字承诺自愿遵守,故公司拒绝支付赔偿金。(1) 你支持易某的主张还是公司的主张?为什么?(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应该履行哪些义务?4.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经营状况不理想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两日。(3)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4) 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劳动报酬。1. 我国法律关于工资的规定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 我国法律关于加班及加班报酬的规定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 我国法律关于休息休假权的规定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4.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蔡某只好在家等候上班通知。3个月后,蔡某得知餐厅因拖欠工程款暂时无法开业,且在家等候期间不发工资。蔡某找到餐厅经理,表示1个月后如果餐厅还不开业就解除劳动合同。1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餐厅不同意解除,并拒绝交出蔡某的档案。蔡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返还档案,但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蔡某直接起诉维权?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某矿区的职工张先生,在矿区工作五年,因用人单位一直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一次体检中他和数十名工友都被查出患有尘肺病。张先生和工友多次到厂长那里协商并讨要说法,但都无果……请为张先生和他的工友们寻找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案。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以及买卖、租赁、借贷等关系,都属于劳动争议。(2) 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解协议、调解协议书和仲裁裁决书不具有约束力。(3) 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仅供劳动者维权使用的途径。1. 劳动者的维权路2. 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维权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3. 易错提醒(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2) 和解协议不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只能靠双方自觉;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 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4)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劳动仲裁是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所以劳动者不能随意越过仲裁这一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让人民法院作出公正判决。(6)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这些途径并不仅仅是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也是用人单位的维权途径。课题2 心中有数上职场活动一1. (1) ①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②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③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④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⑤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2) 保洁阿姨在公司工作,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休息休假等权利,提升了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她上班的时候眼里有光。2. ①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该合同规定工作时间较长,而且要求乙方因生产(工作)需要,无条件服从公司加班加点的要求,否则作旷工处理或者给予罚款,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②甲方安排乙方加班,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③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费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该合同规定所有社会保险费都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扣除,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3. (1) 支持公司的主张。①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易某在上班时间玩游戏、擅自离岗等行为违反劳动纪律,没有履行作为劳动者的义务,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公司所作出的解除合同的决定是合情合理合法的。(2)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4. (1) 错误。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 错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3) 错误。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但是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4) 错误。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活动二1. ①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蔡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②蔡某应该在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蔡某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蔡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张先生和他的工友们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①协商解决。②申请调解。③申请劳动仲裁。④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具体来说:①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②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③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途径: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 (1) 错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2) 错误。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解协议不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只能靠双方自觉;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3) 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 错误。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为了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这些途径并不仅仅是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也是用人单位的维权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