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课题1 认识调解与仲裁
学习目标
1. 了解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2. 了解调解和调解制度。
3. 理解人民调解的组织、原则、法律效力。
4. 了解仲裁的种类。
5. 了解商事仲裁制度及其特点。
活动方案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在长期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哪些纠纷解决方式?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1) 事例中的哪种纠纷解决方式更好?为什么?
(2) 我国调解制度中的调解包括哪些种类?
(3) 简要谈谈你对人民调解的认识。
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某化工厂排放废水,污染了甲、乙、丙、丁四位农民的农田,使四位农民所种庄稼分别减产40%、50%、60%和65%。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四位农民先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审判员的调解,该化工厂同甲、乙、丙三人达成赔偿协议。当人民法院向丁送达调解书时,丁以未参加调解和赔偿数额偏低为由不服,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调解书对丁是否有效?
(2) 丁是否有必要再次提起诉讼?
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国家行政机关。
(2) 人民调解协议一经双方签字,就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3) 人民调解就是“和稀泥”,当“和事佬”。
1. “枫桥经验”
追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是人民调解方式的典型代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得到新发展,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
2. 正确区分调解与和解
(1) 调解是在有关组织、机关或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属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不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
(2)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与判决书、调解书同等法律效力。
3. 诉讼调解与诉讼外调解
种类 主持者 效力 优点 缺点
诉讼外调解 人民 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具有主动性、简捷性、及时性、广泛性等优点 程序不规范、调解员队伍不稳定且素质不齐
行政 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 经行政机关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符合国情、具有专业性、综合性 独立性欠缺、效力不足
仲裁 调解 仲裁机构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专业性高、一裁终局、保密性强 一裁终局
诉讼调解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素质高、程序规范、法律效力高 程序复杂、周期长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王某在正常条件下使用电炒锅炒菜时,电炒锅突然发生爆炸,造成王某严重烧伤。王某与电炒锅生产厂家交涉,要求赔偿。经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件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厂家一次性向伤者支付医疗赔偿费共11万元。
(1) 上述案例属于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哪一种方式?谁应该承担王某被烧伤的法律责任?
(2) 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哪种仲裁?
(3) 仲裁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有什么特点?
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材料二 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材料三 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
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为什么?
3.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2019年1月,李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所签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为2024年 3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但李某仍继续在该公司工作,直到2024年6月28日,该公司才向李某发出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表示不再与李某续签劳动合同。该公司将李某的工资支付到2024年7月。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7 000元。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该公司支付李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 5 000 元。
上述裁决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李某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应该怎么办?
4.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仲裁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仲裁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2) 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可以同时选择加以适用。
(3) 仲裁审理一般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1. 不适用仲裁的纠纷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 “一裁终局”
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3. 仲裁协议
(1) 仲裁协议的形式:书面形式。
(2) 仲裁协议的相关规定:①仲裁的意思表示须协商一致、真实、自愿。在欺诈、胁迫、误解等情形下作出的仲裁意思表示无效。②明确约定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仲裁事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③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4. 比较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适用 范围 解决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 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
与诉讼 的关系 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 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劳动仲裁的申请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
课题1 认识调解与仲裁
活动一
在长期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
活动二
1. (1) 调解的方式更好。调解是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2) 我国调解制度中的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两大类: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3) ①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②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③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④此外,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 (1) 该调解书对丁无效。因为调解必须在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达成的调解协议才会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丁既未参加调解,也不同意调解协议确定的赔偿数额,该化工厂同甲、乙、丙三人所达成的协议对丁不具有法律效力。
(2) 丁没有必要再次提起诉讼。因为丁已经就该化工厂污染造成其庄稼损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所以丁不必再次提起诉讼。
3. (1) 错误。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2) 错误。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3) 错误。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国内被称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认为“人民调解就是‘和稀泥’,当‘和事佬’”的说法是错误的。
活动三
1. (1) 案例中解决纠纷的方式属于仲裁;电炒锅生产厂家应该承担王某被烧伤的法律责任。
(2) 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3) 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 ①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所以小何与开发商的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因此,小郭与小慧的纠纷、某企业与行政机关的争议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3. 本案中的裁决属于劳动争议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李某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1) 错误。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 错误。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3) 错误。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