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二道大题,总分10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 核分人得分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5分)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④情绪波动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小辉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和别人交往。可是后来,他渐渐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看到同学们在一块有说有笑,他又不由得既羡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似乎别人也不喜欢同他说话。为此,他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上网,在 “微信”“QQ” 上终日与网友聊天。小辉的经历告诉我们( )A. 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一定会拓展我们的交往圈B. 网上交友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我们要学会在网络中交友C. 互联网有时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D. 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一切心理需要下列对 “行己有耻” 理解错误的是( )A.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B.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C. 一个人做事,可以一往无前,毫无顾忌 D. 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 )A.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B. 我们要乐于实践,敢于尝试C. 我们要为了证明自己而肆意放纵 D. 违反规则和界限的事可以尝试着去做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下列体现自强的是( )A. 小涛身有残疾,仍坚持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B. 小丽对期末考试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C. 小强早上按时起床,从不让父母操心D. 小亮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下关于情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情绪是天生的,无法改变 B. 情绪只有喜、怒、哀、惧四种C.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 D. 情绪对人只有积极影响当我们看到别人遭遇不幸、难过得痛哭失声的时候,心情会显得特别沉重或难受。如果在别人高兴的面前,而我们却沮丧着脸,闷闷不乐时,别人的心理肯定不好受。这说明(A. 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 B. 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C.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D. 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下列属于正面情感体验的是( )A. 信任感 B. 恐惧感 C. 羞耻感 D. 挫败感我们要在实践中培养情感互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懂得有意识地理解情感,有意识地表达情感。这说明( )①与人交往,可增加对情感的体验 ②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③情感与情绪紧密相连 ④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下列行为中,体现关爱他人的是( )A. 小明在考试时给同学传答案 B. 小辉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C. 小敏对同学的请教置之不理 D. 小宇为了不被老师批评,抄袭作业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只对违法犯罪的人有约束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江多次拨打 119 谎报火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A. 16 B. 18 C. 20 D. 2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 )①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 ②人民法院成立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③学校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 ④商贩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设法稳住歹徒 ②记住歹徒的相貌 ③了解歹徒的去向 ④及时拨打 “110” 报警电话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得分 评卷人 二、综合题(共55分)16.(12 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漫画中男孩的行为体现了青春期的什么心理?(4 分)请你对漫画中男孩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8 分)17.(12 分)材料一:小明在学校里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很少与同学交流。但是在网络上,他却非常活跃,结交了很多朋友。他觉得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被嘲笑。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 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8 分)18.(13 分)在学校组织的 “青春飞扬 筑梦远航” 主题活动中,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故事一:小宇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在学校的科技社团中,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断探索创新。经过努力,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故事二:小萱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成绩一度下滑。但是她没有气馁,而是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她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小宇和小萱的故事分别体现了青春的哪些品质?(6 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些品质。(7 分)19.(18 分)2024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1)教育部为什么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手机的管理?(6 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手机?(6 分)(3)如果你的同学违反了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规定,你会如何劝说他?(6 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一、选择题A 2. C 3. C 4. A 5. A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A 12. B 13. B 14. A 15. D二、非选择题16.(1)漫画中男孩的行为体现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4 分)(2)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2 分)但是,逆反心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与父母的关系,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3 分)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克服逆反心理。(3 分)17.(1)材料一说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4 分)(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 “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每点 2 分,共 8 分)18.(1)小宇的故事体现了青春的创新品质;小萱的故事体现了青春的自强品质。(6 分)(2)培养创新品质: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3 分)培养自强品质: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4 分)19.(1)①中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沉迷于手机,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②加强对中小学生手机的管理,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健康成长。(6 分)(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手机,利用手机获取有益的信息,促进自己的学习和成长。②我们要学会 “信息节食”,不沉迷于手机,不浏览不良信息。③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利用手机传播谣言、侮辱他人等。(6 分)(3)同学,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规定是为了我们好,是为了让我们能在学校专心学习,保护我们的视力。违反规定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可能会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把手机交给学校统一保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6 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册试卷.docx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