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13.3 三角形的内角13.3.1 第1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1.学习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重点);2.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验证过程(难点);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你还记得在小学是如何通过剪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吗?下图给出了两种剪拼的方法.从这个操作心得中,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 如图,∠B,∠C分别拼凑在∠A的左右两侧,三个角合起来形成一个平角,出现一条过点A的直线l. 想一想,直线l与△ABC的边BC有什么关系?由这个图,你能想出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吗?从位置关系和角度的大小关系可以看出,直线l与边BC是平行关系.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明:如图,过点A作直线l,使得l∥BC.∵l∥BC,∴∠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3=∠5.∵∠1,∠4,∠5组成平角,∴∠1+∠4+∠5=180°.(平角定义)则∠1+∠2+∠3=180°.(等量代换)你能想出来其他的证明方法吗?方法二 证明:过点C作直线l,使得l // AB,延长BC.∵l // AB,∴∠2=∠A, ∠3=∠B.∵∠1,∠2,∠3构成平角,∴∠1+∠2+∠3=180°.则∠ACB+∠A+∠B=180°. 归纳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作辅助线: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和为180°,通过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把所证问题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等,这种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例1 如图,在△ABC中,∠BAC=40°,∠B=75°,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解:∵∠BAC=4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BAC=20°.在△ADB中,∠B=75°,∴∠ADB=180°-∠B-∠BAD=85°.例2 如图是A,B,C三岛的平面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 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是多少度?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分析:A,B,C三岛的连线构成△ABC,所求的∠ACB是△ABC的一个内角,如果能求出∠CAB,∠ABC,就能求出∠ACB.解:∠CAB=∠BAD-∠CAD=80°-50°=30°,由AD//BE,得∠BAD +∠ABE =180°,∴∠ABE=180°-∠BAD=180°-80°=100°.∴∠ABC=∠ABE-∠EBC=100°-40°=60°.在△ABC中,∠ACB=180°-∠ABC-∠CAB= 180°-60°-30°=90°.答: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是60°,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90°.例2 如图是A,B,C三岛的平面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 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是多少度?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1.在△ABC中,∠C=90°,∠B=46°,则∠A的度数为( ) A.44° B.34° C.54° D.64°.A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则最小的角的度数为( )A.20° B.30° C.40° D.60°A3.如图,在△ABC中,∠ACB=68°,∠1=∠2,则∠BPC=_____.112°4.如图,从A处观测C处时仰角∠CAD=30°,从B处观测C处时仰角∠CBD=45°.从C处观测A,B两处时视角∠ACB是多少?解:在△ACD中 ,∠CAD =30°,∠D =90°.∴ ∠ACD =180°-30°-90°=60°.在△BCD中∠CBD =45°,∠D=90°.∴ ∠BCD = 180°-90°-45°=45°.∴ ∠ACB = ∠ACD -∠BCD = 60°-45°=1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证法作平行线,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