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物质的构成、化学式及其计算--【暑期进阶练--复习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5物质的构成、化学式及其计算--【暑期进阶练--复习部分】

资源简介

05物质的构成、化学式及其计算--【暑期进阶练--复习部分】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嵊州期末)如图为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根据图中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Al和O 组成的化合物是 AlO
C.地壳中的铁元素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
D.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的总含量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硅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Al和O 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B错误;
C、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由图示可知,氧元素和硅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仅仅这两种非金属元素在饼状图中所占面积最大,故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5八下·舟山期末)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关系,为化学研究、科学理论发展及工业应用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X代表的元素信息空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内有17个中子 B.氟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元素与氟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横行为同一周围。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解答】A、由图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7,可知是氯元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中子数约为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可知中子数不为17,故A错误;
B、氟和硫均不是“钅”字旁的,说明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X和氟在同一列,属于同一族,故C错误;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5八下·苍南期末)我国的动力锂电池技术持续引领全球发展。锂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模型能表示锂原子结构的是(  )
模型 说明: 质子 中子 电子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由图可知,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可知其含有三个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核外电子为3,相对原子质量约为7,可知中子数为7-3=4,综上所述,能准确表示锂原子的是A。
故答案为:A。
4.(2025八下·柯桥月考)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已知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下列有关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
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3CO2,A正确;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B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可表示为,C错误;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金属钠是单质,钠元素的化合价应为0,表示为,D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5八下·舟山期末)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三个钠离子的是()
A.Na3- B.3Na+ C.3Na+1 D.3Na-
【答案】B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表示离子随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1“省略不写。
【解答】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离子符号前面,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可知三个钠离子的表示方法为:。
故答案为:B。
6.(2025八下·苍南期末)航天公司在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时,经常使用氯化钛(TiCl4)作为原料。氯化钛中 Cl的化合价为-1,则Ti的化合价为()
A.- 3 B.- 1 C.+1 D.+4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答】钛的化合价为,解得x=+4。
故答案为:D。
7.(2025八下·嵊州期末)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科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B.科学思难:通过分析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推测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C.探究实践:将呼出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会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D.态度责任: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容器,清洗干净并整理好仪器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倒入指定容器内。
【解答】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故B正确;
C、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整理仪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5八下·拱墅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单质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3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0g-26g=14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0g-14g=16g,则乙也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50g-20g=30g,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属于化合反应,甲是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故A错误;
B.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B错误;
C.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g:16g=7:8,故D错误。
故选C。
9.(2025八下·永康期末)下图所示的模型中,黑圈和白圈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D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即由不同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A和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即由同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由于分子又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则属于单质,故AB不合题意;
C中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即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4八下·萧山期中)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氮的化合价
B.相对分子质量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不带电,单质的化合价均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解答】A、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N2为单质,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 x+(-2)×3=0,得x=+5价,氨气、氮气、二氧化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4、+5,即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故A正确;
B、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2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对分子质量的顺序为:N2<空气<O2,故B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C错误;
D、在Fe3O4、Fe2O3、FeO 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Fe6O8、Fe6O9、Fe6O6,可见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Fe2O3、Fe3O4、FeO,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5八下·湖州期末)下面关于化学符号、含义和模型的建构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符号 含义 模型
A Cl 一个氯元素
B Cl2 两个氯原子
C 2Ne 两个氖原子
D 2 Ne2 两个氖分子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2.(2024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即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则20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3.(2025八下·新昌期末)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 Mg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
D.镁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A.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B.比较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二氧化碳作灭火剂是有条件的。
【解答】 A.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肯定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反应前Mg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Mg的化合价为+2,故B错误;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支持镁燃烧,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故D错误。
故选C。
14.(2025八下·新昌期末)辅酶Q-10(化学式为C85H20O4)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下列关于辅酶Q-10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个氧气分子
C.一个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辅酶Q-10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B.根据辅酶Q-10的微观构成分析;
C.根据1个辅酶Q-10分子的构成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 A.辅酶Q-10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辅酶Q-10是由辅酶Q-10分子构成的,不含氧气分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1个辅酶Q-10分子中含有59个碳原子、90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则1个辅酶Q-10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辅酶Q-10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1×90):(16×4)=354:45:32,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2025八下·拱墅期末)铁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会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铁锈的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和种类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解答】 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其化学式为Fe2O3。
故选B。
16.(2025八下·金华期末)已知碳-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a/b B.b/a C. D.
【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计算公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12 原子质量×1/12) 。
【解答】由于
故答案为:C。
17.(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杭州盛产茶叶,“西湖龙井”“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含 76个碳原子
C.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D.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B.根据单宁酸的微观构成分析;
C.根据单宁酸的微观构成分析;
D.根据1个单宁酸分子的构成分析。
【解答】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单宁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76个碳原子,故B错误;
C.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则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故D正确。
故选D。
18.(2025八下·温州期中)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是2: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B B.AB3 C.AB2 D.A2B3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设物质的化学式为,则有,解得,因此物质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C。
19.(2020八下·西湖开学考)下列化合物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C2H2 B.C2H4 C.C2H6 D.CH4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含碳的质量分数对比即可。
【解答】将C2H2、C2H4、C2H6、CH4中碳原子都变为1,则化学式变为CH、CH2、CH3、CH4,分子相同,分母最小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因此C2H2最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025八下·杭州月考)折叠手机是智能手机的一种造型,对屏幕材料要求较高,化学物质吡唑啉(C3H8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D.吡唑啉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指某元素的质量占该化合物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元素质量比是指在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总质量与其他元素的总质量相比所得到的比值。计算元素质量比时,通常需要考虑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解答】A. 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组成,A错误;
B. 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正确;
C. 吡唑啉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2:8=9:2,C错误;
D. 一个吡唑啉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2025八下·苍南期末)现代工业中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在高温下分解制取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上看,CaCO3和CaO都属于纯净物中的   。
(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答案】(1)化合物
(2)分解反应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2)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
【解答】(1)由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均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可知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可知属于分解反应。
22.(2025八下·苍南期末)“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如图为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
(1) 图中①处表示的是   。
(2)若图中的物质1是氯化钠(NaCl),它是由钠离子 (Na+)和氯离子(Cl-)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钠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钠离子
B.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
D.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
【答案】(1)元素
(2)B;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①是元素,②是原子。
(2)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①处表示的是元素。
(2)A、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是由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故A错误;
B、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是由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B正确;
C、一个钠离子含有11个质子,一个氯离子含有17个质子,可知两种离子的质子数不同,故C错误;
D、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氯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3.(2025八下·新昌期末)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甲元素的名称是   ;乙元素的符号是   ;丙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
【答案】氮;A1;氧气或臭氧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碳元素可以组成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
【解答】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
则甲为氮元素,乙为铝元素,化学式为Al;丙为氧元素,单质为氧气或臭氧 。
24.(2025八下·湖州期末)2025年4月25日,神舟十九号与二十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六次太空会师,也是两位指令长时隔三年再聚“天宫”。
(1)长征二号 F 遥二十运载火箭主发动机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 和四氧化二氮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空间站内空气组成要与地球上的空气组成基本一致。下面是四幅表示空间站中空气组成的微观示意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3)空间站中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再对水进行电解,产生的氧气供航天员呼吸使用。如图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的微观示意图,则此化学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答案】(1)H2O
(2)B
(3)4:1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5.(2025八下·浙江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H   He
Li     ①   ③ F Ne
②           ④ Ar
(1)③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④代表的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
(3)小海同学根据元素周期表,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其中正确的为(  )。
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B.每一周期结尾都是非金属元素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铜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1)8
(2)MgCl2
(3)B;D
(4)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构成原子的结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注意:中子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整个原子显不显电性,也决定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解答】(1) ③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因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2) ④代表的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MgCl2;Mg是+2价,Cl是-2价,
(3) 小海同学根据元素周期表,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其中正确的为 B 每一周期结尾都是非金属元素 ,B正确。A是错误的,H是非金属;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质子数,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D正确;
(4)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铜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故答案为:(1)8(2)MgCl2(3)BD(4)B
26.(2024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1个铁原子   ; 2个镁离子   ; 3个氯分子   ;
(2)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
【答案】(1)Fe;2Mg2+;3Cl2
(2)N2;P2O5;Ca(OH)2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为多个分子。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
【解答】(1)1个铁原子表示为Fe;
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3个氯分子表示为3Cl2。
(2)氮气化学式为N2;
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
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7.(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2024年10月 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圆满完成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
(1)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其反应会生成三种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没有污染的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四氧化二氮常温下就能转化成二氧化氮(NO2),下列关于NO2与N2O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都属于氧化物
B.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相同
C.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一个N2O4分子由两个 NO2分子构成
(3)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为减小震动以保证安全,设置了电磁阻尼器,它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 ab 边中会产生电流,同时 ab 边受到向右的阻力 F,以减缓靠近速度。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   。
【答案】(1)
(2)A
(3)电磁感应
【知识点】电磁感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氧化物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子构成以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分析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解答】(1) 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其反应会生成三种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没有污染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A.NO2和N2O4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一个NO2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为3,一个N2O4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为6,故B错误;
C.NO2和N2O4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因此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
D.一个N2O4分子不是由2个NO2分子构成,N2O4分子中不含NO2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阻碍线圈的运动,因此ab边受到向右的阻力F。
28.(2025八下·杭州月考) 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写名称)
【答案】BCE;D;11:14;水分子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CO2和2CO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和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等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化学式可知,CO2和2CO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44:(28×2)=11:14。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瓶中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三、综合题
29.(2025八下·诸暨期中)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
请计算:
(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1)338
(2)12:1
(3)碳元素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
【解答】(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30.(2025八下·苍南期末)尿素[CO(NH2)2]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据图分析,反应过程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2)尿素易溶于水且含氮量高,是广泛使用的氮肥。请列式计算:一袋60kg的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3)有人建议可以大量施用尿素来提高产量,但农业专家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有____。(多选)
A.过量施用尿素会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导致土壤板结和作物烧苗
B.尿素在土壤中经历一定的转化后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
C.不同作物和生长期对氮肥需求量不同,盲目施肥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D.尿素价格相对便宜,农民可以承受大量施用的经济成本
E.过量的尿素容易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
【答案】(1)2:1
(2)
(3)A;C;E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或书写方程式判断甲和丙的个数比。
(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
(3)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吸收观点,即认为大量使用尿素是弊大于利的观点。
【解答】(1)由图可知,方程式为,可知甲和丙分子个数比为2:1。
(3)A、土壤板结和烧苗不利于植物生长,可知该观点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A正确;
B、 尿素在土壤中经历一定的转化后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有利于植物生长,可知是支持大量使用尿素的,故B错误;
C、不同植物需求不同,大量使用不一定达到最佳效果,可知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C正确;
D、尿素价格相对便宜,农民可以承受大量施用的经济成本,可知是支持大量使用尿素的,故D错误;
E、水体富营养化可能会导致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可知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E正确。
故答案为:ACE。
31.(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营养全面,水果中的苹果就是不错的选择。苹果中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其中富含的苹果酸还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已知:苹果酸的化学式为 C4H6O ,相对分子质量是 134,请计算:
(1) x=   。
(2)苹果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3)26.8g苹果酸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
(2)8:1
(3)解:26.8g苹果酸中含碳元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1)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6Ox,相对分子质量是134,则:12×4+1×6+16x=134,解得:x=5。
(2)苹果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6)=8:1。
32.(2025八下·温州期末)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是当今全球加速开发的重点之一,2025年2月北京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历时十年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可将乙醇(C2H5OH)直接转化为氢气,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
(1) 乙醇(C2H5OH)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2)根据氢气的微观模型,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是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判断“反应物2”的模型为(  )。
A. B.
C. D.
(4)传统方式同样利用乙醇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如下: 请列举一个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   。
【答案】(1)碳元素
(2)氢分子
(3)B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根据氢气的组成的知识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测反应物2的模型;
(4)可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温度高低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12×2):(1×6):(16×1)=24:6: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根据图片可知,构成氢气的微观离子是氢分子;
(3)根据模型图得到:6H+2C+1O+x=8H+2C+2O,解得:x=1O+2H=H2O,则模型图为:,故选B。
(4)根据反应的产物和条件可知,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
33.(2025八下·义乌月考)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下表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 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 Vc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3)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60mgVc,这些 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答案】(1)3:4:3
(2)氧
(3)2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组成某个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加和,多以符号Mr表示;元素质量分数是指某元素的质量占该化合物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公式为: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例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B的相对原子质量×n)。
【解答】(1) 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4:3;
(2) Vc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氧元素,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
(3)每片100mg,含Vc不少于10%,所以Vc的含量为10mg; 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60mgVc, 需要吃6片,分成三餐吃,每餐吃2片;
故答案为:(1)3:4:3;(2)氧(3)2
34.(2025八下·金华期末)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四季豆中存在皂苷和红细胞凝集素这两种天然毒素,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造成损伤,但这两种物质均有不耐高温的特点。
(1)皂苷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830毫克皂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3)为避免食物中毒,对四季豆的食用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324:43
(2)96mg
(3)高温煮熟后食用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
(2)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食用方法。
【解答】 (1)皂苷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3)=324:43。
(2)830毫克皂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皂苷(C27H43O3)有不耐高温的特点。为避免食物中毒,对四季豆的食用提出一条建议是高温煮熟后食用。
1 / 105物质的构成、化学式及其计算--【暑期进阶练--复习部分】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嵊州期末)如图为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根据图中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Al和O 组成的化合物是 AlO
C.地壳中的铁元素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
D.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的总含量
2.(2025八下·舟山期末)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关系,为化学研究、科学理论发展及工业应用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X代表的元素信息空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内有17个中子 B.氟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元素与氟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3.(2025八下·苍南期末)我国的动力锂电池技术持续引领全球发展。锂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模型能表示锂原子结构的是(  )
模型 说明: 质子 中子 电子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4.(2025八下·柯桥月考)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已知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下列有关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
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5.(2025八下·舟山期末)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三个钠离子的是()
A.Na3- B.3Na+ C.3Na+1 D.3Na-
6.(2025八下·苍南期末)航天公司在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时,经常使用氯化钛(TiCl4)作为原料。氯化钛中 Cl的化合价为-1,则Ti的化合价为()
A.- 3 B.- 1 C.+1 D.+4
7.(2025八下·嵊州期末)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科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B.科学思难:通过分析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推测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C.探究实践:将呼出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会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D.态度责任: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容器,清洗干净并整理好仪器
8.(2025八下·拱墅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单质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3
9.(2025八下·永康期末)下图所示的模型中,黑圈和白圈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0.(2024八下·萧山期中)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氮的化合价
B.相对分子质量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
11.(2025八下·湖州期末)下面关于化学符号、含义和模型的建构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符号 含义 模型
A Cl 一个氯元素
B Cl2 两个氯原子
C 2Ne 两个氖原子
D 2 Ne2 两个氖分子
A.A B.B C.C D.D
12.(2024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13.(2025八下·新昌期末)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 Mg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
D.镁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14.(2025八下·新昌期末)辅酶Q-10(化学式为C85H20O4)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下列关于辅酶Q-10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个氧气分子
C.一个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5.(2025八下·拱墅期末)铁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会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2
16.(2025八下·金华期末)已知碳-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a/b B.b/a C. D.
17.(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杭州盛产茶叶,“西湖龙井”“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含 76个碳原子
C.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D.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18.(2025八下·温州期中)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是2: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B B.AB3 C.AB2 D.A2B3
19.(2020八下·西湖开学考)下列化合物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C2H2 B.C2H4 C.C2H6 D.CH4
20.(2025八下·杭州月考)折叠手机是智能手机的一种造型,对屏幕材料要求较高,化学物质吡唑啉(C3H8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D.吡唑啉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21.(2025八下·苍南期末)现代工业中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在高温下分解制取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上看,CaCO3和CaO都属于纯净物中的   。
(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2.(2025八下·苍南期末)“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如图为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
(1) 图中①处表示的是   。
(2)若图中的物质1是氯化钠(NaCl),它是由钠离子 (Na+)和氯离子(Cl-)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钠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钠离子
B.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
D.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
23.(2025八下·新昌期末)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甲元素的名称是   ;乙元素的符号是   ;丙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
24.(2025八下·湖州期末)2025年4月25日,神舟十九号与二十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六次太空会师,也是两位指令长时隔三年再聚“天宫”。
(1)长征二号 F 遥二十运载火箭主发动机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 和四氧化二氮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空间站内空气组成要与地球上的空气组成基本一致。下面是四幅表示空间站中空气组成的微观示意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3)空间站中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再对水进行电解,产生的氧气供航天员呼吸使用。如图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的微观示意图,则此化学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25.(2025八下·浙江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H   He
Li     ①   ③ F Ne
②           ④ Ar
(1)③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④代表的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
(3)小海同学根据元素周期表,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其中正确的为(  )。
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B.每一周期结尾都是非金属元素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铜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26.(2024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1个铁原子   ; 2个镁离子   ; 3个氯分子   ;
(2)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
27.(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2024年10月 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圆满完成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
(1)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其反应会生成三种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没有污染的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四氧化二氮常温下就能转化成二氧化氮(NO2),下列关于NO2与N2O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都属于氧化物
B.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相同
C.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一个N2O4分子由两个 NO2分子构成
(3)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为减小震动以保证安全,设置了电磁阻尼器,它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 ab 边中会产生电流,同时 ab 边受到向右的阻力 F,以减缓靠近速度。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   。
28.(2025八下·杭州月考) 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写名称)
三、综合题
29.(2025八下·诸暨期中)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
请计算:
(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30.(2025八下·苍南期末)尿素[CO(NH2)2]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据图分析,反应过程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2)尿素易溶于水且含氮量高,是广泛使用的氮肥。请列式计算:一袋60kg的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3)有人建议可以大量施用尿素来提高产量,但农业专家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有____。(多选)
A.过量施用尿素会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导致土壤板结和作物烧苗
B.尿素在土壤中经历一定的转化后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
C.不同作物和生长期对氮肥需求量不同,盲目施肥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D.尿素价格相对便宜,农民可以承受大量施用的经济成本
E.过量的尿素容易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
31.(2025八下·余杭、临平期末)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营养全面,水果中的苹果就是不错的选择。苹果中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其中富含的苹果酸还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已知:苹果酸的化学式为 C4H6O ,相对分子质量是 134,请计算:
(1) x=   。
(2)苹果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3)26.8g苹果酸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请写出计算过程)
32.(2025八下·温州期末)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是当今全球加速开发的重点之一,2025年2月北京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历时十年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可将乙醇(C2H5OH)直接转化为氢气,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
(1) 乙醇(C2H5OH)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2)根据氢气的微观模型,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是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判断“反应物2”的模型为(  )。
A. B.
C. D.
(4)传统方式同样利用乙醇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如下: 请列举一个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   。
33.(2025八下·义乌月考)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下表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 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 Vc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3)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60mgVc,这些 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34.(2025八下·金华期末)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四季豆中存在皂苷和红细胞凝集素这两种天然毒素,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造成损伤,但这两种物质均有不耐高温的特点。
(1)皂苷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830毫克皂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3)为避免食物中毒,对四季豆的食用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硅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Al和O 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B错误;
C、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由图示可知,氧元素和硅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仅仅这两种非金属元素在饼状图中所占面积最大,故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横行为同一周围。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解答】A、由图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7,可知是氯元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中子数约为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可知中子数不为17,故A错误;
B、氟和硫均不是“钅”字旁的,说明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X和氟在同一列,属于同一族,故C错误;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由图可知,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可知其含有三个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核外电子为3,相对原子质量约为7,可知中子数为7-3=4,综上所述,能准确表示锂原子的是A。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3CO2,A正确;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B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可表示为,C错误;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金属钠是单质,钠元素的化合价应为0,表示为,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表示离子随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1“省略不写。
【解答】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离子符号前面,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可知三个钠离子的表示方法为:。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答】钛的化合价为,解得x=+4。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倒入指定容器内。
【解答】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故B正确;
C、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整理仪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0g-26g=14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0g-14g=16g,则乙也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50g-20g=30g,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属于化合反应,甲是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故A错误;
B.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B错误;
C.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g:16g=7:8,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D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即由不同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A和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即由同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由于分子又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则属于单质,故AB不合题意;
C中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即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不带电,单质的化合价均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解答】A、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N2为单质,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 x+(-2)×3=0,得x=+5价,氨气、氮气、二氧化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4、+5,即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故A正确;
B、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2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对分子质量的顺序为:N2<空气<O2,故B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C错误;
D、在Fe3O4、Fe2O3、FeO 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Fe6O8、Fe6O9、Fe6O6,可见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Fe2O3、Fe3O4、FeO,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2.【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即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则20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A.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B.比较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二氧化碳作灭火剂是有条件的。
【解答】 A.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肯定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反应前Mg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Mg的化合价为+2,故B错误;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支持镁燃烧,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辅酶Q-10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B.根据辅酶Q-10的微观构成分析;
C.根据1个辅酶Q-10分子的构成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 A.辅酶Q-10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辅酶Q-10是由辅酶Q-10分子构成的,不含氧气分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1个辅酶Q-10分子中含有59个碳原子、90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则1个辅酶Q-10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辅酶Q-10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1×90):(16×4)=354:45:32,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铁锈的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和种类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解答】 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其化学式为Fe2O3。
故选B。
16.【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计算公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12 原子质量×1/12) 。
【解答】由于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B.根据单宁酸的微观构成分析;
C.根据单宁酸的微观构成分析;
D.根据1个单宁酸分子的构成分析。
【解答】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单宁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76个碳原子,故B错误;
C.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则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设物质的化学式为,则有,解得,因此物质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含碳的质量分数对比即可。
【解答】将C2H2、C2H4、C2H6、CH4中碳原子都变为1,则化学式变为CH、CH2、CH3、CH4,分子相同,分母最小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因此C2H2最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指某元素的质量占该化合物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元素质量比是指在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总质量与其他元素的总质量相比所得到的比值。计算元素质量比时,通常需要考虑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解答】A. 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组成,A错误;
B. 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正确;
C. 吡唑啉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2:8=9:2,C错误;
D. 一个吡唑啉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21.【答案】(1)化合物
(2)分解反应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2)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
【解答】(1)由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均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可知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可知属于分解反应。
22.【答案】(1)元素
(2)B;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①是元素,②是原子。
(2)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①处表示的是元素。
(2)A、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是由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故A错误;
B、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是由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B正确;
C、一个钠离子含有11个质子,一个氯离子含有17个质子,可知两种离子的质子数不同,故C错误;
D、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氯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3.【答案】氮;A1;氧气或臭氧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碳元素可以组成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
【解答】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
则甲为氮元素,乙为铝元素,化学式为Al;丙为氧元素,单质为氧气或臭氧 。
24.【答案】(1)H2O
(2)B
(3)4:1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5.【答案】(1)8
(2)MgCl2
(3)B;D
(4)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构成原子的结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注意:中子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整个原子显不显电性,也决定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解答】(1) ③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因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2) ④代表的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MgCl2;Mg是+2价,Cl是-2价,
(3) 小海同学根据元素周期表,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其中正确的为 B 每一周期结尾都是非金属元素 ,B正确。A是错误的,H是非金属;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质子数,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D正确;
(4)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铜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故答案为:(1)8(2)MgCl2(3)BD(4)B
26.【答案】(1)Fe;2Mg2+;3Cl2
(2)N2;P2O5;Ca(OH)2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为多个分子。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
【解答】(1)1个铁原子表示为Fe;
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3个氯分子表示为3Cl2。
(2)氮气化学式为N2;
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
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7.【答案】(1)
(2)A
(3)电磁感应
【知识点】电磁感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氧化物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子构成以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分析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解答】(1) 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其反应会生成三种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没有污染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A.NO2和N2O4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一个NO2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为3,一个N2O4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为6,故B错误;
C.NO2和N2O4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因此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
D.一个N2O4分子不是由2个NO2分子构成,N2O4分子中不含NO2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阻碍线圈的运动,因此ab边受到向右的阻力F。
28.【答案】BCE;D;11:14;水分子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CO2和2CO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和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等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化学式可知,CO2和2CO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44:(28×2)=11:14。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瓶中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9.【答案】(1)338
(2)12:1
(3)碳元素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
【解答】(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30.【答案】(1)2:1
(2)
(3)A;C;E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或书写方程式判断甲和丙的个数比。
(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乘积。
(3)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吸收观点,即认为大量使用尿素是弊大于利的观点。
【解答】(1)由图可知,方程式为,可知甲和丙分子个数比为2:1。
(3)A、土壤板结和烧苗不利于植物生长,可知该观点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A正确;
B、 尿素在土壤中经历一定的转化后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有利于植物生长,可知是支持大量使用尿素的,故B错误;
C、不同植物需求不同,大量使用不一定达到最佳效果,可知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C正确;
D、尿素价格相对便宜,农民可以承受大量施用的经济成本,可知是支持大量使用尿素的,故D错误;
E、水体富营养化可能会导致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可知是支持专家反对随意大量施用尿素的,故E正确。
故答案为:ACE。
31.【答案】(1)5
(2)8:1
(3)解:26.8g苹果酸中含碳元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1)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6Ox,相对分子质量是134,则:12×4+1×6+16x=134,解得:x=5。
(2)苹果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6)=8:1。
32.【答案】(1)碳元素
(2)氢分子
(3)B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根据氢气的组成的知识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测反应物2的模型;
(4)可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温度高低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12×2):(1×6):(16×1)=24:6: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根据图片可知,构成氢气的微观离子是氢分子;
(3)根据模型图得到:6H+2C+1O+x=8H+2C+2O,解得:x=1O+2H=H2O,则模型图为:,故选B。
(4)根据反应的产物和条件可知,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
33.【答案】(1)3:4:3
(2)氧
(3)2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组成某个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加和,多以符号Mr表示;元素质量分数是指某元素的质量占该化合物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公式为: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例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B的相对原子质量×n)。
【解答】(1) 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4:3;
(2) Vc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氧元素,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
(3)每片100mg,含Vc不少于10%,所以Vc的含量为10mg; 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60mgVc, 需要吃6片,分成三餐吃,每餐吃2片;
故答案为:(1)3:4:3;(2)氧(3)2
34.【答案】(1)324:43
(2)96mg
(3)高温煮熟后食用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
(2)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食用方法。
【解答】 (1)皂苷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3)=324:43。
(2)830毫克皂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皂苷(C27H43O3)有不耐高温的特点。为避免食物中毒,对四季豆的食用提出一条建议是高温煮熟后食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