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材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金属材料

资源简介

17金属材料--【暑假进阶练--预习部分】
一、选择题
1.(2025九上·诸暨期末)下列生活常见物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金属的是
A.易拉罐 B.塑料袋 C.玻璃杯 D.陶瓷碗
2.(2025九上·温岭期末) 新型材料N10675主要由镍构成,添加了钼、铬等元素。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可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航天航空、电子等行业,该材料属于()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合成纤维 D.金属材料
3.(2025九上·余杭期末)近日,有报道称,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高锰钢”是指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一般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C.合金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
D.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4.(2024九上·浙江期末) 在低温环境下,锡会发生“锡疫”现象,质地变脆易碎,这一现象与锡的金属活动性有关。但锡与铜等金属制成的合金纽扣不易变质,锡铜合金可以改善锡的性能。那么锡铜合金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5.(2018九上·湖州期中)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6.(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主会场“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形酷似莲花,又被市民亲切称为“大莲花”,其结构的主材料为钢。设计者选择钢作为主材料的依据有()
① 耐腐蚀 ② 易导电 ③ 硬度大 ④ 易导热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② D.③ ④
7.(2019九上·义乌月考)如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不锈钢外壳 B.酚醛塑料手柄
C.纯铜导线 D.聚氯乙烯线
8.(2025九上·诸暨期末)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用木炭和锡砂(主要含SnO2)共同加热产生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最关键一步是“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炼锡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C.“点铅勾锡”是利用制成合金后熔点降低
D.我国古代也曾用铜置换锡的方法进行湿法冶炼
9.(2025九上·海曙期末)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收获了91枚奖牌。每一枚奖牌中央都镶嵌着一块意义非凡的“铁块”,它是早期用于建造埃菲尔铁塔的低碳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低碳钢属于化合物
B.切割低碳钢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该低碳钢的硬度比纯铁更小
D.该奖牌可以在潮湿环境中长期保存
10.(2025九上·杭州期末)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材料:飞船外壳用到的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的特点
B.服装材料:舱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胶作为一种合成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
D.能源系统: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舱内各种电子设备使用
11.(2025九上·永康期末)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2024年2月正式开站,其主体采用轻质高强的钢材,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是一种铁铝合金
B.钢中加入铬、钨、镍等元素可提高钢的耐蚀性
C.钢是纯净物
D.钢是有机合成材料,且硬度、强度、熔点都高于铁
12.(2025九上·婺城期末)如图是一款“摩飞多功能锅”,因轻盈易携带、加热快而深受大众喜爱。锅盘是用某种金属经特殊工艺制成,通电后与底座接触,可迅速达到预设温度。据此推断该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低 B.易腐蚀 C.导热快 D.密度大
13.(2024九上·金华月考)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 。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是:①2FeTiO3+6C+7Cl22FeCl3 + 2TiCl4 + 6CO;②2Mg+TiCl4 = 2 M g C l2 +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FeTiO3 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①中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D.TiCl4中 ,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4
14.(2024九上·萧山月考) 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细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电路中与金属相连的电铃接通,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可锻性
15.(2024九上·柯桥月考)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16.(2024九上·瑞安月考)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B.
C. D.
17.(2024九上·吴兴月考)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彩漆鸳鸯形盒的木料 B.四羊方尊中的青铜 C. C919飞机外壳中的铝锂合金 D.宇航服中的合成纤维
A.A B.B C.C D.D
18.(2024九上·临平区期中)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以下五个因素中: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与金属冶炼先后顺序无关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9.(2024九上·瑞安月考) 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硬度高、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耐腐蚀
20.(2024九上·诸暨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二、填空题
21.(2024九上·鄞州期中)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如图所示:
(1)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号卫生标准的铝箔,用铝压制而成。此事实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性。
(2)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转化为内能。
22.(2020九上·杭州期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2025九上·椒江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火炬外形设计是以水为灵感,圆润线条、水波纹图案同时体现了平等与和平的要素。内部燃料是生物质丙烷,它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如植物、农业废弃物、木材等)通过特定的化学或生物过程转化而来的丙烷。
(1)外部的金属材料能铸造成独特的水波纹图案,体现金属具有良好的   。
(2)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使用生物质丙烷的好处是   。 (写出一点即可)
24.(2025九上·椒江期末)三星堆相继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和青铜面具(如图1),还有象牙、玉璋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土文物中,青铜面具属于 ____ (填字母)。
A.合金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查阅资料发现,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其结构如图2所示。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碱式氯化铜属于   (选填“无害锈”或“有害锈”)。
25.(2025九上·江北期末)成语是我国文化瑰宝,回答下列问题:
(1)“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不符合   (填科学原理),现今比喻修改文章或运用文辞时能化腐朽为神奇。
(2)“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   元素的含量。
26.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 再加入 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   。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③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7.(2024九上·义乌月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个新时代青年都有一个中国梦。
(1) 航母梦:钢铁是制造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主要材料,与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   (填“大”或“小”)。
(2) 强军梦:国产C919飞机采用了铝合金材料。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保护膜。
(3)飞天梦:神舟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   能转化来。
(4) 环保梦: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8.椒江二桥是连结椒江南北两岸的跨江通道,也是椒江打卡点之一。
(1)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面的主体部分是索钢,钢是一种   (选填“合金”或“合成”)材料, 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铬和镍,是通过改变金属的    来达到防锈的目的。
(2)桥上装设有LED 夜景灯、长杆路灯等设施。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绣,这是利用铜的   七性。
三、实验与探究题
29.(2025九上·东阳期末)研习小组为了验证金属与非金属会发生反应,将少量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置于如图甲所示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待加热到一定程度,试管内发光发热,移去酒精灯,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结束后,将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发现该黑色固体能被吸引,和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预期”基于的假设是   。
(2)反应后所得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组讨论后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改进装置图。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其目的是   ;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面以下的作用是   。
(4)为确保实验后所得黑色固体用磁铁吸引与预期一致,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   。
四、综合题
30.(2025九上·鹿城期末)近年来预制菜因食用方便快捷而受欢迎,但其单一的营养成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请据此回答。
(1)右图为一份红烧肉预制菜的配料表,其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纤维素
(2)预制菜产品直接加热后即可食用,因此常选择铝箔包装。这是由于铝箔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较小的密度
C.良好的导热性 D.较小的硬度
31.(2025九上·黄岩期末)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使用到金属材料的是____。 (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纤维增强塑料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2)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而成,炼铁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若用CO 还原Fe2O3,炼出含铁96%的生铁1120吨,如果高炉气体不加处理,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多少吨
32.(2025九上·东阳期末)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按一定比例形成的合金,常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管等。当黄铜含锌量不同时,性能不同(如表1)。现有20g某黄铜样品,小东用足量的稀硫酸对其进行探究,有关数据见表2。
表1
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 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表2
  1 2 3 4
硫酸的质量/g 40 80 120 160
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g 59.9 M 139.8 179.8
(1) 表2中, M的值为   。
(2)第3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3)请通过计算并结合表1,判断该合金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33.(2025九上·黄岩期末)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使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纤维增强塑料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2)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而成,炼铁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若用CO 还原Fe2O3,炼出含铁96%的生铁1120吨,如果高炉气体不加处理,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多少吨?
34.(2024九上·衢州月考)在探索宇宙的壮丽征途中,航天器与火箭的制造离不开高性能的金属材料。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在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中使用了铝、铁、铜等金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铝丝表面变黑,溶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而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2) 单质钨(W)通常从钨矿中冶炼出来,原理为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金属防锈的重要性:航天器上的精密金属部件若出现微量的锈蚀也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填字母)。
A.金属部件涂刷油漆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
C.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部件表面干净
35.(2024九上·衢州月考)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 如下图所示的用品中,主要利用导电性的是____ 。
A.
B.
C.
(2) 金属钛(Ti)可以用二氧化钛与硅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3)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的电池。金属锂是银白色的金属,在室温下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氮化锂(Li3N)。已知氮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化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和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解答】A、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属于金属,故A正确;
B、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B错误;
CD、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熔点低、硬度大。
【解答】 镍、钼、铬等都属于金属元素,所以该材料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材料以及合金,故A不正确;
B、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材料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故B正确;
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C不正确;
D、合金用一定方法合成的,其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单质: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该物质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保护单质和化合物。
【解答】锡铜合金中含有金属锡和金属铜,含有多种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分析硬币应具有的特点要求,特别是其耐腐蚀、硬度、及价值的相关因素。
【解答】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可知:铸造出的硬币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硬度较大且硬币价值与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属的导电性不是铸造硬币所考虑的因素。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及合金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钢具有①耐腐蚀的性质,不易生锈,具有③硬度大的性质,耐磨;所以体育场结构的主材料为钢。与②易导电、④易导热无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叫合金。
【解答】A.不锈钢外壳,是由钢和铬等金属组成的,因此属于合金,故A正确;
B.酚醛塑料手柄属于合成塑料,故B不合题意;
C.纯铜导线,只包含一种金属铜,不是合金,故C不合题意;
D.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是合金,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金属可以将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
【解答】A、置换反应的特点为:单质和化学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由题中点的方程式可知,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碳能抢夺氧化锡中的氧,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比纯金属熔点低,所以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C不符合题意;
D、锡的活动性比铜强,用不能通过湿法冶炼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碳钢是一种合金,属于混合物。
【解答】A.低碳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切割低碳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低碳钢的硬度大于纯铁的硬度,故C错误;
D.该奖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要克服大气阻力做功,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飞船变形,应选用熔点高的材料,同时为了减轻船体质量,根据分析解答;
(2)根据材料的分类判断;
(3)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A、根据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要克服大气阻力做功,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飞船变形,应选用熔点高的材料,同时为了减轻船体质量,根据,可得,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飞船大量使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能减轻船体质量,综合可知飞船外壳用到的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的特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航天员舱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牛肉富含蛋白质,蔬菜富含维生素C,因此蔬菜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舱内各种电子设备使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A.根据钢是铁的一种合金进行解答;
B.根据钢的组成进行解答;
C.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进行解答;
D根据钢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A.钢是一种铁碳合金,故A错误;
B.钢是铁碳合金,其中加入铬、钨、镍等元素可提高钢的耐腐蚀性,故B正确;
C.钢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钢属于合金,是一种无机材料,硬度、强度、熔点都高于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解答】锅盘是用某种金属经特殊工艺制成,通电后与底座接触,可迅速达到预设温度。据此推断该金属具有的性质是导热快,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氧化物
【解析】【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FeTiO3是由铁、钛、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钛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一种金属单质,故B错误;
C.反应①中,碳夺取了FeTiO3中的氧元素,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故C正确;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8:(35.5×4)=24:71,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 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解答】 当玻璃没有碎时,警报系统不报警,而被击碎时,就会报警,说明没有击碎时,警报系统发生短路,不工作,而玻璃碎了时,金属线开路了,警报系统得到电压而工作,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合金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塑料属于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钛合金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氧化铜作催化剂,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分析;
【解答】A、黄金首饰是利用了黄金的金属光泽和经济价值高;
B、铝蒸锅是利用了铁良好的导热性;
C、铁锤利用了金属的硬度;
D、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彩漆鸳鸯形盒中的木料,属于天然材料,故A错误;
B.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对比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联系,同时不同时期人们对金属的冶炼方法和水平不同,也导致人们使用的金属材料不同。
【解答】 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
那么与金属冶炼先后顺序无关的是②③④。
故选D。
19.【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答】强度高、熔点低、密度小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青铜的物理性质。而耐腐蚀性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D。
20.【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要求“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铁,并除去尾气中的CO,”,分析操作装置的作用,对装置进行顺序连接。
【解答】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甲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丙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最后再通过甲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气囊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C。
21.【答案】(1)延展
(2)化学
【知识点】内能;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延展性好的物质发生形变时2不容易断裂。
(2)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吸热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答】(1)铝块可以压成薄薄的铝箔,说明铝的延展性好,容易发生形变。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米饭的温度升高而被煮熟。
22.【答案】(1)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
(2)CaO+H2O=Ca(OH)2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柔”和“钢”指的是金属的硬度,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据此解答;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
(2)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23.【答案】(1)延展性
(2)节约成本、减小化石能源消耗可以保护环境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2)根据生物乙烷的制取方法分析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分析。
【解答】(1) 部的金属材料能铸造成独特的水波纹图案,体现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根据题意可知,生物丙烷是由植物、农业废弃物和木材等转化而来,那么使用生物丙烷的好处是:节约成本、减小化石能源消耗可以保护环境。
24.【答案】(1)A
(2)无害锈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分析;
(2)根据铜锈的结构分析。
【解答】 (1)出土文物中,青铜面具属于合金材料,故选A。
(2)碱式碳酸铜是致密的结构,能防止内部的铜锈蚀,属于无害锈。
25.【答案】(1)质量守恒定律
(2)碳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2) 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 2% - 4.3% 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 - 2% 之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看似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碳(或C)元素的含量。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 2% - 4.3% 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 - 2% 之间;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碳(或C)元素的含量。
26.【答案】(1)金属材料
(2)A
(3)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的防锈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不反应,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不能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再加入CuCl2溶液,能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都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但不能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故选A。
(3)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可以使金属抗腐蚀性增强,不容易生锈;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金属不容易生锈;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防止生锈。
故选①②③④⑤。
27.【答案】(1)大
(2)Al2O3
(3)化学
(4)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铝能够抗腐蚀的原因进行解答;
(3)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钢铁是铁的一种合金,因此相比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大;
(2)由于铝在空气中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即Al2O3,阻止氧气与铝继续反应;
(3)神舟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4)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其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大;(2)Al2O3;(3)化学;(4)。
28.【答案】(1)合金;内部结构
(2)导电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解答】(1)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铬和镍,是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2)桥上装设有LED 夜景灯、长杆路灯等设施。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绣,这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29.【答案】(1)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小于7:4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空气的利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黑色固体被磁铁吸收,不符合预期,说明原来的假设是给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资料可知,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接触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3)由(2)可知氧气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先通氮气除去氧气。
(4)通过方程式计算铁和硫的质量比,由于铁单质也能被磁铁吸引,也会干扰检测,所以应确保铁完全被消耗,可以加入稍过量的硫。
【解答】(1)实验的结果是黑色固体能够被吸引,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此可知,假设是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于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黑色固体能够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是为了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以下,是为了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故答案为: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由于在FeS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56:32=7:4,为了使铁粉能够完全反应,应使硫粉过量,因此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小于7:4。
故答案为:小于7:4。
(1)实验的结果是黑色固体能够被吸引,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此可知,假设是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故填: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于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黑色固体能够被磁铁吸引。故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是为了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以下,是为了使硫蒸气凝华成硫。故填: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由于在FeS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56:32=7:4,为了使铁粉能够完全反应,应使硫粉过量,因此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小于7:4。故填:小于7:4。
30.【答案】(1)D
(2)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预制菜产品直接加热后即可食用,选择铝箔包装,需要考虑铝箔的某种特性与加热食用这一特点相关。
【解答】(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因此配料表中块小的营养素是纤维素,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A.良好的导电性与预制菜加热食用并无直接关联,铝箔包装主要目的不是利用其导电性能,故A错误;
B.较小的密度与能否方便加热食用没有直接联系,密度小不是选择铝箔包装预制菜用于加热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良好的导热性使得铝箔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便于预制菜均匀受热,满足直接加热后食用的需求,故C正确;
D.较小的硬度对预制菜加热食用没有实质性帮助,硬度小不是选择铝箔包装预制菜用于加热的关键因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1.【答案】(1)A
(2)解:设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的质量为x,
112 132
1120t×96% x
;;
解答:x=1267.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 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解答 。
【解答】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故B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故C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C。
32.【答案】(1)79.8
(2)硫酸锌、硫酸
(3)设合金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
则含锌量为:,由此可知,该合金材料的性能为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可用它来做阀门、水管等。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锌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及加入硫酸的质量得出第几次锌完全反应掉,据此解答。
【解答】(1)从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4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质量为:20g+40g-59.9g=0.1g,第3次加入12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120g-139.8g=0.2g,由此可知,生成氢气的最大质量为0.2g,则加入8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则第2次加入80g稀硫酸,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0g+80g-0.2g=79.8g,则M=79.8;
(2)由于第二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则锌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第三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硫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
(3)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从而得出含锌量,从而得出该合金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33.【答案】(1)A;C
(2)设:向大气中排放CO2质量为x。
x=1267.2t。
答:向大气中排放CO2质量为1267.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金属材料的概念: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常见的如铁、铝等纯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特性。
(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计算:用CO还原Fe2 O3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结合已知生铁的质量,可计算出排放CO2的质量。
【解答】(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故选AC;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故选AC;
(2)见答案。
34.【答案】(1)AI> Fe> Cu
(2)变大
(3)A;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推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1)在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中使用了铝、铁、铜等金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铝丝表面变黑,溶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铁,而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故答案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
(2)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氧元素变成水减少,钨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3)A、金属部件涂覆油漆可以隔绝金属与空气、水蒸气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可以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达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
C、用湿布擦拭会加快金属的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35.【答案】(1)C
(2)置换
(3)-3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1)铜制成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C。
(2)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TiO2+Si=SiO2+Ti属于置换反应;
(3)Li3N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3+x=0,解得x=-3。
1 / 117金属材料--【暑假进阶练--预习部分】
一、选择题
1.(2025九上·诸暨期末)下列生活常见物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金属的是
A.易拉罐 B.塑料袋 C.玻璃杯 D.陶瓷碗
【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和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解答】A、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属于金属,故A正确;
B、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B错误;
CD、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九上·温岭期末) 新型材料N10675主要由镍构成,添加了钼、铬等元素。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可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航天航空、电子等行业,该材料属于()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合成纤维 D.金属材料
【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熔点低、硬度大。
【解答】 镍、钼、铬等都属于金属元素,所以该材料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D。
3.(2025九上·余杭期末)近日,有报道称,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高锰钢”是指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一般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C.合金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
D.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材料以及合金,故A不正确;
B、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材料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故B正确;
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C不正确;
D、合金用一定方法合成的,其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4九上·浙江期末) 在低温环境下,锡会发生“锡疫”现象,质地变脆易碎,这一现象与锡的金属活动性有关。但锡与铜等金属制成的合金纽扣不易变质,锡铜合金可以改善锡的性能。那么锡铜合金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单质:只含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该物质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保护单质和化合物。
【解答】锡铜合金中含有金属锡和金属铜,含有多种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D。
5.(2018九上·湖州期中)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分析硬币应具有的特点要求,特别是其耐腐蚀、硬度、及价值的相关因素。
【解答】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可知:铸造出的硬币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硬度较大且硬币价值与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属的导电性不是铸造硬币所考虑的因素。
故答案为:B
6.(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主会场“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形酷似莲花,又被市民亲切称为“大莲花”,其结构的主材料为钢。设计者选择钢作为主材料的依据有()
① 耐腐蚀 ② 易导电 ③ 硬度大 ④ 易导热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② D.③ ④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及合金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钢具有①耐腐蚀的性质,不易生锈,具有③硬度大的性质,耐磨;所以体育场结构的主材料为钢。与②易导电、④易导热无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19九上·义乌月考)如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不锈钢外壳 B.酚醛塑料手柄
C.纯铜导线 D.聚氯乙烯线
【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叫合金。
【解答】A.不锈钢外壳,是由钢和铬等金属组成的,因此属于合金,故A正确;
B.酚醛塑料手柄属于合成塑料,故B不合题意;
C.纯铜导线,只包含一种金属铜,不是合金,故C不合题意;
D.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是合金,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2025九上·诸暨期末)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用木炭和锡砂(主要含SnO2)共同加热产生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最关键一步是“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炼锡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C.“点铅勾锡”是利用制成合金后熔点降低
D.我国古代也曾用铜置换锡的方法进行湿法冶炼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金属可以将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
【解答】A、置换反应的特点为:单质和化学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由题中点的方程式可知,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碳能抢夺氧化锡中的氧,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比纯金属熔点低,所以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C不符合题意;
D、锡的活动性比铜强,用不能通过湿法冶炼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2025九上·海曙期末)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收获了91枚奖牌。每一枚奖牌中央都镶嵌着一块意义非凡的“铁块”,它是早期用于建造埃菲尔铁塔的低碳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低碳钢属于化合物
B.切割低碳钢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该低碳钢的硬度比纯铁更小
D.该奖牌可以在潮湿环境中长期保存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碳钢是一种合金,属于混合物。
【解答】A.低碳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切割低碳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低碳钢的硬度大于纯铁的硬度,故C错误;
D.该奖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5九上·杭州期末)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材料:飞船外壳用到的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的特点
B.服装材料:舱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胶作为一种合成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
D.能源系统: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舱内各种电子设备使用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要克服大气阻力做功,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飞船变形,应选用熔点高的材料,同时为了减轻船体质量,根据分析解答;
(2)根据材料的分类判断;
(3)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A、根据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要克服大气阻力做功,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飞船变形,应选用熔点高的材料,同时为了减轻船体质量,根据,可得,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飞船大量使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能减轻船体质量,综合可知飞船外壳用到的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的特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航天员舱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牛肉富含蛋白质,蔬菜富含维生素C,因此蔬菜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舱内各种电子设备使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5九上·永康期末)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2024年2月正式开站,其主体采用轻质高强的钢材,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是一种铁铝合金
B.钢中加入铬、钨、镍等元素可提高钢的耐蚀性
C.钢是纯净物
D.钢是有机合成材料,且硬度、强度、熔点都高于铁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A.根据钢是铁的一种合金进行解答;
B.根据钢的组成进行解答;
C.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进行解答;
D根据钢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A.钢是一种铁碳合金,故A错误;
B.钢是铁碳合金,其中加入铬、钨、镍等元素可提高钢的耐腐蚀性,故B正确;
C.钢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钢属于合金,是一种无机材料,硬度、强度、熔点都高于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5九上·婺城期末)如图是一款“摩飞多功能锅”,因轻盈易携带、加热快而深受大众喜爱。锅盘是用某种金属经特殊工艺制成,通电后与底座接触,可迅速达到预设温度。据此推断该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低 B.易腐蚀 C.导热快 D.密度大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解答】锅盘是用某种金属经特殊工艺制成,通电后与底座接触,可迅速达到预设温度。据此推断该金属具有的性质是导热快,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4九上·金华月考)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 。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是:①2FeTiO3+6C+7Cl22FeCl3 + 2TiCl4 + 6CO;②2Mg+TiCl4 = 2 M g C l2 +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FeTiO3 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①中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D.TiCl4中 ,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4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氧化物
【解析】【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FeTiO3是由铁、钛、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钛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一种金属单质,故B错误;
C.反应①中,碳夺取了FeTiO3中的氧元素,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故C正确;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8:(35.5×4)=24:71,故D错误。
故选C。
14.(2024九上·萧山月考) 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细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电路中与金属相连的电铃接通,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可锻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 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解答】 当玻璃没有碎时,警报系统不报警,而被击碎时,就会报警,说明没有击碎时,警报系统发生短路,不工作,而玻璃碎了时,金属线开路了,警报系统得到电压而工作,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故选B。
15.(2024九上·柯桥月考)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合金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塑料属于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钛合金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氧化铜作催化剂,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6.(2024九上·瑞安月考)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分析;
【解答】A、黄金首饰是利用了黄金的金属光泽和经济价值高;
B、铝蒸锅是利用了铁良好的导热性;
C、铁锤利用了金属的硬度;
D、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B。
17.(2024九上·吴兴月考)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彩漆鸳鸯形盒的木料 B.四羊方尊中的青铜 C. C919飞机外壳中的铝锂合金 D.宇航服中的合成纤维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彩漆鸳鸯形盒中的木料,属于天然材料,故A错误;
B.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8.(2024九上·临平区期中)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以下五个因素中: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与金属冶炼先后顺序无关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对比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联系,同时不同时期人们对金属的冶炼方法和水平不同,也导致人们使用的金属材料不同。
【解答】 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
那么与金属冶炼先后顺序无关的是②③④。
故选D。
19.(2024九上·瑞安月考) 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硬度高、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耐腐蚀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答】强度高、熔点低、密度小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青铜的物理性质。而耐腐蚀性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D。
20.(2024九上·诸暨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要求“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铁,并除去尾气中的CO,”,分析操作装置的作用,对装置进行顺序连接。
【解答】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甲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丙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最后再通过甲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气囊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1.(2024九上·鄞州期中)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如图所示:
(1)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号卫生标准的铝箔,用铝压制而成。此事实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性。
(2)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转化为内能。
【答案】(1)延展
(2)化学
【知识点】内能;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延展性好的物质发生形变时2不容易断裂。
(2)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吸热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答】(1)铝块可以压成薄薄的铝箔,说明铝的延展性好,容易发生形变。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米饭的温度升高而被煮熟。
22.(2020九上·杭州期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
(2)CaO+H2O=Ca(OH)2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柔”和“钢”指的是金属的硬度,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据此解答;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
(2)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23.(2025九上·椒江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火炬外形设计是以水为灵感,圆润线条、水波纹图案同时体现了平等与和平的要素。内部燃料是生物质丙烷,它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如植物、农业废弃物、木材等)通过特定的化学或生物过程转化而来的丙烷。
(1)外部的金属材料能铸造成独特的水波纹图案,体现金属具有良好的   。
(2)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使用生物质丙烷的好处是   。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延展性
(2)节约成本、减小化石能源消耗可以保护环境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2)根据生物乙烷的制取方法分析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分析。
【解答】(1) 部的金属材料能铸造成独特的水波纹图案,体现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根据题意可知,生物丙烷是由植物、农业废弃物和木材等转化而来,那么使用生物丙烷的好处是:节约成本、减小化石能源消耗可以保护环境。
24.(2025九上·椒江期末)三星堆相继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和青铜面具(如图1),还有象牙、玉璋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土文物中,青铜面具属于 ____ (填字母)。
A.合金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查阅资料发现,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其结构如图2所示。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碱式氯化铜属于   (选填“无害锈”或“有害锈”)。
【答案】(1)A
(2)无害锈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分析;
(2)根据铜锈的结构分析。
【解答】 (1)出土文物中,青铜面具属于合金材料,故选A。
(2)碱式碳酸铜是致密的结构,能防止内部的铜锈蚀,属于无害锈。
25.(2025九上·江北期末)成语是我国文化瑰宝,回答下列问题:
(1)“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不符合   (填科学原理),现今比喻修改文章或运用文辞时能化腐朽为神奇。
(2)“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   元素的含量。
【答案】(1)质量守恒定律
(2)碳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2) 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 2% - 4.3% 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 - 2% 之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看似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碳(或C)元素的含量。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 2% - 4.3% 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 - 2% 之间;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碳(或C)元素的含量。
26.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 再加入 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   。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③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答案】(1)金属材料
(2)A
(3)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的防锈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不反应,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不能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再加入CuCl2溶液,能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都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但不能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故选A。
(3)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可以使金属抗腐蚀性增强,不容易生锈;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金属不容易生锈;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防止生锈。
故选①②③④⑤。
27.(2024九上·义乌月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个新时代青年都有一个中国梦。
(1) 航母梦:钢铁是制造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主要材料,与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   (填“大”或“小”)。
(2) 强军梦:国产C919飞机采用了铝合金材料。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保护膜。
(3)飞天梦:神舟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   能转化来。
(4) 环保梦: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答案】(1)大
(2)Al2O3
(3)化学
(4)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铝能够抗腐蚀的原因进行解答;
(3)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钢铁是铁的一种合金,因此相比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大;
(2)由于铝在空气中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即Al2O3,阻止氧气与铝继续反应;
(3)神舟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4)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其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大;(2)Al2O3;(3)化学;(4)。
28.椒江二桥是连结椒江南北两岸的跨江通道,也是椒江打卡点之一。
(1)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面的主体部分是索钢,钢是一种   (选填“合金”或“合成”)材料, 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铬和镍,是通过改变金属的    来达到防锈的目的。
(2)桥上装设有LED 夜景灯、长杆路灯等设施。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绣,这是利用铜的   七性。
【答案】(1)合金;内部结构
(2)导电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解答】(1)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铬和镍,是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2)桥上装设有LED 夜景灯、长杆路灯等设施。电路中使用的是铜芯绣,这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三、实验与探究题
29.(2025九上·东阳期末)研习小组为了验证金属与非金属会发生反应,将少量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置于如图甲所示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待加热到一定程度,试管内发光发热,移去酒精灯,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结束后,将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发现该黑色固体能被吸引,和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预期”基于的假设是   。
(2)反应后所得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组讨论后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改进装置图。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其目的是   ;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面以下的作用是   。
(4)为确保实验后所得黑色固体用磁铁吸引与预期一致,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   。
【答案】(1)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小于7:4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空气的利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黑色固体被磁铁吸收,不符合预期,说明原来的假设是给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资料可知,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接触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3)由(2)可知氧气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先通氮气除去氧气。
(4)通过方程式计算铁和硫的质量比,由于铁单质也能被磁铁吸引,也会干扰检测,所以应确保铁完全被消耗,可以加入稍过量的硫。
【解答】(1)实验的结果是黑色固体能够被吸引,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此可知,假设是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于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黑色固体能够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是为了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以下,是为了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故答案为: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由于在FeS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56:32=7:4,为了使铁粉能够完全反应,应使硫粉过量,因此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小于7:4。
故答案为:小于7:4。
(1)实验的结果是黑色固体能够被吸引,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此可知,假设是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故填: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2)由于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黑色固体能够被磁铁吸引。故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3)图乙在实验前要用“充满氮气的气球”先通氮气,是为了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右侧装置干燥管下端要插入蒸馏水以下,是为了使硫蒸气凝华成硫。故填: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避免生成四氧化三铁,影响实验结果;使硫蒸气凝华成硫。
(4)由于在FeS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56:32=7:4,为了使铁粉能够完全反应,应使硫粉过量,因此铁粉与硫粉的质量比应小于7:4。故填:小于7:4。
四、综合题
30.(2025九上·鹿城期末)近年来预制菜因食用方便快捷而受欢迎,但其单一的营养成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请据此回答。
(1)右图为一份红烧肉预制菜的配料表,其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纤维素
(2)预制菜产品直接加热后即可食用,因此常选择铝箔包装。这是由于铝箔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较小的密度
C.良好的导热性 D.较小的硬度
【答案】(1)D
(2)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预制菜产品直接加热后即可食用,选择铝箔包装,需要考虑铝箔的某种特性与加热食用这一特点相关。
【解答】(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因此配料表中块小的营养素是纤维素,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A.良好的导电性与预制菜加热食用并无直接关联,铝箔包装主要目的不是利用其导电性能,故A错误;
B.较小的密度与能否方便加热食用没有直接联系,密度小不是选择铝箔包装预制菜用于加热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良好的导热性使得铝箔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便于预制菜均匀受热,满足直接加热后食用的需求,故C正确;
D.较小的硬度对预制菜加热食用没有实质性帮助,硬度小不是选择铝箔包装预制菜用于加热的关键因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1.(2025九上·黄岩期末)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使用到金属材料的是____。 (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纤维增强塑料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2)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而成,炼铁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若用CO 还原Fe2O3,炼出含铁96%的生铁1120吨,如果高炉气体不加处理,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多少吨
【答案】(1)A
(2)解:设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的质量为x,
112 132
1120t×96% x
;;
解答:x=1267.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 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解答 。
【解答】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故B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故C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C。
32.(2025九上·东阳期末)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按一定比例形成的合金,常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管等。当黄铜含锌量不同时,性能不同(如表1)。现有20g某黄铜样品,小东用足量的稀硫酸对其进行探究,有关数据见表2。
表1
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 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表2
  1 2 3 4
硫酸的质量/g 40 80 120 160
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g 59.9 M 139.8 179.8
(1) 表2中, M的值为   。
(2)第3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3)请通过计算并结合表1,判断该合金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答案】(1)79.8
(2)硫酸锌、硫酸
(3)设合金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
则含锌量为:,由此可知,该合金材料的性能为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可用它来做阀门、水管等。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锌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及加入硫酸的质量得出第几次锌完全反应掉,据此解答。
【解答】(1)从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4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质量为:20g+40g-59.9g=0.1g,第3次加入12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120g-139.8g=0.2g,由此可知,生成氢气的最大质量为0.2g,则加入8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则第2次加入80g稀硫酸,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0g+80g-0.2g=79.8g,则M=79.8;
(2)由于第二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则锌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第三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硫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
(3)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从而得出含锌量,从而得出该合金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33.(2025九上·黄岩期末)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使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纤维增强塑料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2)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而成,炼铁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若用CO 还原Fe2O3,炼出含铁96%的生铁1120吨,如果高炉气体不加处理,理论上会向大气中排放CO2多少吨?
【答案】(1)A;C
(2)设:向大气中排放CO2质量为x。
x=1267.2t。
答:向大气中排放CO2质量为1267.2t。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1)金属材料的概念: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常见的如铁、铝等纯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特性。
(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计算:用CO还原Fe2 O3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结合已知生铁的质量,可计算出排放CO2的质量。
【解答】(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故选AC;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A、锰钢铁轨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车头前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错误;
C、铝合金车厢属于合金,正确;
D、车厢内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故选AC;
(2)见答案。
34.(2024九上·衢州月考)在探索宇宙的壮丽征途中,航天器与火箭的制造离不开高性能的金属材料。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在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中使用了铝、铁、铜等金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铝丝表面变黑,溶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而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2) 单质钨(W)通常从钨矿中冶炼出来,原理为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金属防锈的重要性:航天器上的精密金属部件若出现微量的锈蚀也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填字母)。
A.金属部件涂刷油漆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
C.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部件表面干净
【答案】(1)AI> Fe> Cu
(2)变大
(3)A;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推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1)在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中使用了铝、铁、铜等金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铝丝表面变黑,溶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铁,而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故答案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
(2)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氧元素变成水减少,钨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3)A、金属部件涂覆油漆可以隔绝金属与空气、水蒸气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可以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达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
C、用湿布擦拭会加快金属的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35.(2024九上·衢州月考)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 如下图所示的用品中,主要利用导电性的是____ 。
A.
B.
C.
(2) 金属钛(Ti)可以用二氧化钛与硅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3)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的电池。金属锂是银白色的金属,在室温下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氮化锂(Li3N)。已知氮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化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答案】(1)C
(2)置换
(3)-3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1)铜制成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C。
(2)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TiO2+Si=SiO2+Ti属于置换反应;
(3)Li3N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3+x=0,解得x=-3。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