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 1 课时 地球 “发烧” 了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觉?这就像地球发了‘高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地球‘发烧’的秘密。同学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你们是否感受到了地球的痛苦与挣扎?这就像地球发了高烧,情况危急!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一起深入探究地球“发烧”的秘密,共同寻找降温的良方,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讲授新课第一模块:地球“发烧”了候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感受到了吗?最近晚上怎么总停电啊?天气持续高温,近几年一到夏天就闹电荒。气象台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了。因连续 40摄氏度高温天气,高速路旁的一块广告牌发生了自燃。你还知道哪些地球“发烧”的症状呢?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洪水与干旱交替,动植物栖息地受损导致物种灭绝风险增加,这些都是地球“发烧”的明显症状,警醒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2013年 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观测和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 1880— 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 0.85℃。1979— 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 10年 3.5% 4.1%的速度减少。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因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还有:暴雨洪涝频发,暖湿空气容纳水汽多,易形成强降雨;森林火灾风险增高,高温干旱使植被干燥易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物种栖息地改变、生存周期紊乱 。你还知道哪些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的灾害吗?想一想: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几十天都是 40℃左右的高温。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 30天都是 45℃高温,会有什么后果?地球“发烧”与什么有关呢?科学观测发现,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但“温室气体”却相当委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大家好!我们是“温室气体”,我们与其他很多兄弟一起组成了地球的大气层,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地表吸收,地表也向大气层辐射热量。这些热量能被我们吸收,留在大气层里,保持大气的温度。适宜的温度给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现代人不断制造我们的同伴,打破了大气系统的平衡。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多,吸收地表热量就越来越多,就像暖房的玻璃罩一样,热量难以散发,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原来,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在生活中,你见过哪里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我家附近电厂的大烟囱每天都在制造“温室气体”。我们村这几年摩托车、拖拉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它们只要一发动,就会制造“温室气体”。地球变暖不仅与这些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还与人类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关。因为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2014年 11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已成为自 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016年“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 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 4℃。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 4℃,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后果将不堪设想!地球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边缘,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急剧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极端天气频发,农业生产受阻,粮食危机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人类生存基础。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挑战!课堂练习判断题 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暂时的,不会带来严重危害。( ) 答案:× 解析:气候变暖是持续的,会带来诸多严重危害,该说法错误。 汽车尾气排放会增加 “温室气体”,加剧地球 “发烧”。( ) 答案:√ 解析:汽车尾气是 “温室气体” 的来源之一,该说法正确。 保护森林可以帮助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暖。( ) 答案:√ 解析: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保护森林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该说法正确。 课堂练习判断题 废旧物品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当垃圾扔掉。( ) 答案:× 解析: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如塑料瓶做花盆,该说法错误。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可以变成有机肥料,造福庄稼。( ) 答案:√ 解析:这是厨余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方式,该说法正确。 减少垃圾只是大人的事,小学生做不了什么。( ) 答案:× 解析:小学生也能做到减少垃圾,如节约用纸、垃圾分类等,该说法错误。课堂总结同学们,地球“发烧”了,气候在变暖,这会带来很多灾害。这和我们排放温室气体、砍伐树木有关。我们要关注气候,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让它慢慢“退烧”。 课堂总结12.低碳生活每一天地球 “发烧” 了 症状:气温升、海冰减、灾害多 危害:环境糟、生活难 原因:温室气体多、森林被砍伐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以 “地球‘发烧’了” 为主题,是第 12 课的开篇内容。教材先通过生活场景引出气候的变化,如高温、停电等地球 “发烧” 的症状;结合 “知识窗” 中联合国报告,明确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包括温度上升、北极海冰减少等数据;阐述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混乱异常,加剧洪涝、干旱等灾害,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探讨地球 “发烧” 的原因,指出与 “温室气体” 增加和森林砍伐有关,并引用相关报告说明其严重性。教材旨在让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危害及成因,树立气候危机意识。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高温、极端天气有直观感受,但对 “气候变暖” 的概念及深层关联认识不足。他们对 “温室气体” 等专业术语理解困难,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的关系缺乏认知。通过本课时学习,需结合生活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地球 “发烧” 的含义、危害及成因,培养关注气候问题的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各国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和应对,认识到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态度,增强对国家环保政策的认同。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质,认识到保护气候是每个人的责任,从自身做起,践行环保行为,提升社会责任感。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与环境保护、减少 “温室气体” 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规范人类活动对气候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在认识气候变暖危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全球视野和共情能力,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促进健全人格发展。 责任意识:认识到地球 “发烧” 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减少 “温室气体” 排放是对地球和未来负责,培养对环境和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 “发烧” 的症状,即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表现。 帮助学生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包括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知道地球 “发烧” 与 “温室气体” 增加、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有关。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 “温室气体” 等抽象概念,明白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引导学生将气候变暖的危害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真正树立危机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高温天气、极端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全球温度上升、北极海冰减少的数据图表,“温室气体” 形成及影响的动画,森林砍伐的场景图片等。 症状卡片:写有地球 “发烧” 的各种表现,如高温、冰山融化等,供学生分类讨论。 数据资料卡:印有联合国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上升幅度、海冰减少速度等。 情景模拟道具:模拟 “温室效应” 的简易装置(透明罩、光源、温度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高温天气的图片(如烈日下的街道、干涸的土地),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觉?这就像地球发了‘高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地球‘发烧’的秘密。”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地球 “发烧” 的症状 教师活动:发放症状卡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卡片内容,识别地球 “发烧” 的症状,如高温预警、广告牌自燃、停电等。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全球温度上升、北极海冰减少的数据图表和视频,结合 “知识窗” 内容,说明气候变暖是事实。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卡片,分享生活中经历的类似现象,如夏天越来越热、暴雨越来越多。观看视频和图表后,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认识到地球 “发烧” 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认识地球 “发烧” 的症状,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 教师活动:提问:“地球‘发烧’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展示洪涝、干旱、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设置情景:“如果夏天连续 30 天 45℃高温,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图片,讨论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如动物失去家园、土地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用水困难、农作物减产。结合情景想象高温带来的后果,如无法正常上学、动植物死亡等,深刻感受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影像和情景想象,让学生理解气候变暖的多方面危害,将抽象危害与生活联系,增强危机意识。 第三部分:探究地球 “发烧” 的原因 教师活动:用简易装置模拟 “温室效应”(透明罩内温度升高),讲解 “温室气体” 的作用及过量的危害。展示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森林砍伐的图片,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增加 “温室气体”、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引用报告数据,强调原因的严重性。 学生活动:观察模拟实验,理解 “温室气体” 过多会使地球温度升高。讨论图片内容,认识到工厂、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以及乱砍树木都会导致地球 “发烧”,明白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图片分析,让学生理解地球 “发烧” 的成因,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因果联系,培养责任意识。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地球 “发烧” 症状的是( ) A. 北极海冰面积不断减少 B.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 C. 冬天变得越来越寒冷 答案:C 解析:A、B 选项是气候变暖的表现;C 选项与地球 “发烧” 相反,不属于其症状。 地球 “发烧” 主要与大气中增加的( )有关。 A. 氧气 B. 温室气体 C. 氮气 答案:B 解析:温室气体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即地球 “发烧”,A、C 选项不符合题意。 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加剧地球 “发烧” 的是( ) A. 大量砍伐森林 B. 种植更多树木 C.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答案:A 解析:B、C 选项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A 选项会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加剧地球 “发烧”。 判断题 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暂时的,不会带来严重危害。( ) 答案:× 解析:气候变暖是持续的,会带来诸多严重危害,该说法错误。 汽车尾气排放会增加 “温室气体”,加剧地球 “发烧”。( ) 答案:√ 解析:汽车尾气是 “温室气体” 的来源之一,该说法正确。 保护森林可以帮助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暖。( ) 答案:√ 解析: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保护森林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该说法正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地球 “发烧” 了,气候在变暖,这会带来很多灾害。这和我们排放温室气体、砍伐树木有关。我们要关注气候,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让它慢慢 “退烧”。 板书设计地球 “发烧” 了 症状:气温升、海冰减、灾害多 危害:环境糟、生活难 原因:温室气体多、森林被砍伐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认识了地球 “发烧” 的症状、危害和原因。但 “温室气体” 等概念较抽象,部分学生理解不深。后续可开展 “气候小侦探” 活动,让学生记录身边的相关现象,加深理解。同时,结合环保节日,组织宣传活动,强化责任意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 1 课时 地球 “发烧” 了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 1 课时 地球 “发烧” 了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地球发烧了.mp4 视频素材:地球发烧症状.mp4 视频素材:极端灾害视频.mp4 视频素材:高温天气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