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姓 名
考 号
班 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实现共产主义 D. 人民民主专政
2.下图是我国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③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监督人民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宪法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小梅: “宪法只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
②小刚: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③小丽: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
④小海: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下侧漫画《有权不可任性》说明了( )
权力如果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
国家公职人员需依法行使权力
滥用权力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5.以下内容适合填在 A 处的有 ( )
①受教育 ②财产权 ③劳动 ④依法纳税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 以下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为了要回欠款,张某将欠钱不还的赵某关在自己家中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人身 自 由
② 林某用自 己的合法收入为家庭添置了一辆轿车,方便家庭出行 林某享有财产权
③ 王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 王某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 小博同学将自己的压岁钱捐 助给山区儿童上学 小博行使物质帮助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23 年央视3.15 晚会曝光了免费 WiFi 不仅连不上,还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对此,有同学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把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问题写入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正确态度是( )
A. 不赞成,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宪法已包含了所有法律内容
B. 不赞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 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惩治一切领域的违法犯罪
D. 赞成,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8.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幸福人生提供保障。那么,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财产权
9.下列行为既能体现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又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
A.小邱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
B.小夏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赠送给了学弟学妹们
C.小李通过努力考到了某国有银行,月末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
D.小明发现并举报了两名窥探军事基地、偷拍部队演习的间谍
10. 小张购买了某著名品牌的电池,使用后发现电池并不耐用,他将电池外皮撕去后章发现里面是其他品牌的电池。面对这样的消费问题,下列依次处理此事的方式中最佳的是( )
A.与商家协商和解﹣找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
B.求助当地媒体﹣与商家协商和解﹣向人民检察院起诉
C.与商家协商和解﹣在网络上发布商家的负面信息﹣向人民法院起诉
D.求助当地媒体﹣与商家协商和解﹣找消费者协会调解
1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学习宪法,就应当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是(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所有权利,其实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是相互促进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A B
D
C D
13.公民权利是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的保障。下列关于公民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平等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言论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④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4.2023 年 11 月 14 日,一名乘客在地铁 10 号线上因纠纷堵门,导致 10 号线外环全线延误 8 分钟,白某因妨碍列车正常行驶,被北京公交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由此可见, 白某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了(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道德义务
15.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属于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是( )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依法纳税 ④选举与被选举权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共40分)
31.(10分)材料一:2023年12月 4 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宪法主题学习活动。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②_________________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1).请将材料中的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材料二: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2).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我国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的,反映了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材料四:宪法是温暖的,保障着公民的尊严和幸福。宪法又是刚性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扎牢制度的笼子。
(4).材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2分)
材料五:"从呱呱坠地,到朱颜鹤发;从黎明破晓,到甜美梦乡;从日常生活,到劳作生产……宪法守护着我们的权益,保障着我们的安。
(5).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增强宪法意识?(2分)
32.(10分)材料一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贵州后接到首个投诉举报电话。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贵州后的信访举报电话公布后2分钟,接线员就接到了第一个投诉举报电话。电话中,群众反映遵义某地堆存大量建筑垃圾,扬尘及噪音扰民的问题。
材料二: 每天至少5000吨生活污水排入地下溶洞!贵州毕节被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12月1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发现,毕节市及有关县区对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生活污水直排污染环境问题突出。
(1).请你就解决这些问题也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至少三条)(3分)
(2).同学们向市政府递交调查报告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一权利还有哪些途径?(3分)
(3).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这一权利有何意义?(2分)
(4).从这些同学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2分)
33.(10分)材料一:2024年7月19日20时40分许,陕西商洛市炸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因山洪暴发发生垮塌,导致一些车辆坠河。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务之急是全力抢险救援,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材料二 :我国不断完善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将民生底线兜得更牢。与此同时,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包括哪些方面。(4分)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务之急是全力抢险救援,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这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宪法的基本原则?(1分)
(4).我国是如何践行宪法这一基本原则的?(从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守法中任选三个方面回积答。(3分)
34.(10分)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以下是小德和家人生活中的两个镜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镜头一: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深入各街道,逐户开展选民登记。初中生小德的爸爸、妈妈向工作人员出示自己的信息,并做好登记。小德非常想参与,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登记他的选民信息。
(1).镜头一反映了小德爸爸妈妈享有什么权利?(2分)
(2).你觉得工作人员是否会给小德登记选民信息?为什么?(3分)
镜头二: 小德表哥买了一双皮鞋,回家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他立即返回鞋店找店主赵某协商解决该问题,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盛怒之下的表哥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赵某品行不端,作风不检点"的虚假污蔑视频,致使赵某遭受网暴,表哥因此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5日。
(3).除和解外,请你向小德表哥再介绍两种正确的维权方式。(2分)
(4).表哥发布虚假污蔑视频的行为侵犯了店主赵某的哪一权利?(1分)
(5).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镜头二启示我们,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