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测试卷(1-4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题号 一 二 一 四 五 总分得分一、共赴山水之旅。 (共32分)1.【漫步颐和园】根据拼音,补全下面的文字,并完成练习。(17分)颐和园长廊像一条 bié chū xīn cái( )的美丽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等有机地连 zhuì( )成整体。这里景色迷人, yōu jìng yǎ zhì( ),令人一见 qīng xīn( )。 西堤两岸临水,水面明如bō li( );堤上桃柳夹岸,鹊飞 chán( )鸣。人们流连其中, jǔ sàng( )一扫而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 )(3分)A. 西堤(dī) 桃柳夹岸(jiá) B. 西堤(tí) 桃柳夹岸(jiá)C. 西堤(tí) 桃柳夹岸(jiā) D. 西堤(dī) 桃柳夹岸(jiā)(2)安安“云游”颐和园后,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亭台楼 xiè,各具特色。”他不会写“xiè”字,查阅字典后,他应该选择哪一个字 ( )(3分)下面词语中的“临”与“两岸临水”中的“临”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3分)A.身临其境 B.临危不惧 C.临摹字帖 D.临别之际2.【游览大罗山】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3分)高空 ,大罗山如长龙腾跃在水库之畔,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高傲地 大地。站在山顶向远处 ,青山掩映,绿水环绕。 此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A.俯视 鸟瞰 眺望 凝望 B.俯视 眺望 鸟瞰 凝望C.眺望 俯视 鸟瞰 目睹 D.鸟瞰 俯视 眺望 目睹3.【打卡九寨沟】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8分)五花海,色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孔雀河道,两岸层林尽染,像是孔雀开屏时艳丽的尾巴□珍珠滩瀑布,水珠飞溅,阳光下如珍珠般闪耀□打卡九寨沟,每一步都是一幅画,每一步都让人流连忘返□九寨沟的美丽不仅源于自然的造化,更是当地人民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结果。(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2)上面这段话没有运用哪种修辞手法 ( )(3分)A. 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反复(3)用上画“ ”部分的写法写一句话,赞美你心中的一处美景。(3分)4.【览诗词之景】沐清风,辛弃疾漫步乡间,感受“明月别枝惊鹊, ”的清幽景色;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 ,江清月近人”勾起了孤寂心绪;惜友情,孟浩然应友人邀请,欣赏到了“绿树村边合, ”的乡村风光。(4分)二、共赴交友之旅。 (共9分)1.【人物事迹】读到“坚如磐石”一词,文文想到的画面中最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3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老支书镇定指挥村民过桥。B.狼牙山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撤离。C.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队伍位置,忍受烈火烧身之痛。D.风雨交加的夜晚,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孩子,等丈夫回家。2.【人物精神】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下列名句中最适合形容夏明翰革命气节的是哪一项 ( )(3分)A.位卑未敢忘忧国。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红色路线】下面是与革命先辈相关的红色打卡地点,哪一项拼音拼写正确 ( )(3分)三、共赴星空之旅。(共9分)1.【太空授课】在阅读有关星空的文章时,网页推荐了“太空授课”视频。下面是李明在观看视频后写的日记片段,老师提了修改建议,请你根据老师的建议帮他修改。(6分)只见王亚平老师开始往水膜中加水,水膜会破吗 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水膜不仅没破,还变厚了。王亚平老师又把一朵粉色的小纸花放在水膜上,花朵竟然“开放”了。李虹说( ):“真是太漂亮了!”王超说( ):“花朵怎么会在水膜上旋转 ”(1)可以通过描写大家的动作、神态等,把“聚精会神”写得具体、生动一些。(4分)修改后:(2)可以联系语境,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说”的意思,改写在括号里。(2分)2.【开启旅途】云游星空后,你对神秘的太空产生了兴趣,想参加学校的天文社团,请说服妈妈支持你。(用分条列举的方式说明理由,回应妈妈可能有的顾虑)(3分)四、共赴虚幻之旅。(共20分)三 轮 车 夫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车好吗 我孩子病得不轻,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说:“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二十块钱,我就拉谁!”“你这不是宰人吗 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二十,心也太黑了!”“别啰唆,上不上 ”车夫不耐烦了。 “太贵了,能不能少点儿 ”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二十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二十就二十。”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呢 ”“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儿钱补贴家用。”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你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二十块吗 ”“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 ”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只见他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1.梳理小说内容,补全思维导图。(8分)2.从全文角度来看,第1自然段写街灯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分)A.表明灯照亮黑夜、给人温暖的作用。B.暗指车夫的行为像街灯一样给人温暖。C.突出小城夜晚的寂静。D.描写小城宁静、美好的温馨画面。3.画“ ”的句子是对车夫家庭状况的介绍, (可以 不可以)删去,因为 。 (5分)4.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谈谈这样结尾的好处。(4分)五、 记录我的旅途。(共3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与他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请从你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一篇习作。习作要表达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左右。参考答案一、1.别出心裁 缀 幽静雅致 倾心 玻璃 蝉 沮丧解析 注意:“丧”不要多写一撇。(1)D解析 “堤”只有一个读音,读dī。“夹”是多音字,在表示“处在两者之间,两旁有东西限制住;从两面来的;胳膊向胁部用力,使腋下放着的东西不掉下;掺杂;夹东西的器具”时读 jiā,表示“两层的(衣被等)”时读jiá。“桃柳夹岸”指桃柳在河两岸, “夹”读 jiā。(2)C解析 根据“亭台楼 xiè”这个词语可知 xiè是一种建筑物,因此本题选C。(3)B解析 “两岸临水”的“临”意思是面对。据此分析题目选项。A项,“身临其境”中“临”义为“到、来”,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B项,“临危不惧”中“临”义为“面对”,与“两岸临水”中“临”的意思相同。C项,“临摹字帖”中“临”义为“照着字画模仿”。D项,“临别之际”中“临”义为“将要”,表示临近分别的时候。本题选B。2. D解析 “鸟瞰”“俯视”都有从高处往下看的意思,“鸟瞰”适合在高空往下看;“眺望”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目睹”的意思是“亲眼看到”。结合语境可知,高空应“鸟瞰”,大罗山像长龙“俯视”大地,站在山顶应“眺望”远处,“目睹”此奇景发出感叹。3. (1)示例:; ; ……解析 分析句子结构,“五花海……”“孔雀河道……”“珍珠滩瀑布……”是并列的景物描写,中间用分号分隔。这样的列举可能还有其他,所以第三空可用省略号。“打卡九寨沟……”是总结句,句尾用句号。(2)C解析 题中将五花海比作调色盘等内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个并列的景物描写句构成了排比;“每一步都是一幅画,每一步都让人流连忘返”中“每一步”重复出现,是反复。题中没有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 C。(3)示例:打卡桂林山水,每一眼都是一幅青绿的山水长卷,每一眼都让人心旷神怡。解析 用上画“ ”部分的写法,也就是使用反复的手法写一句话,选择一处美景进行赞美,表达清晰、语言通顺即可。4.清风半夜鸣蝉 黑云翻墨未遮山 野旷天低树 青山郭外斜解析 在背诵诗词的基础上完成本题,注意书写要正确、工整。二、1. D解析 “坚如磐石”中“磐石”指厚而大的石头,“坚如磐石”的意思是像厚而大的石头一样坚固,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这个词语引申到人物描写上,用于形容他们坚定不移的意志。A、B、C三项都体现了人物面临危难之时,为了他人(集体)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崇高品格,他们的意志坚定不移,均符合“坚如磐石”的意思。桑娜在等待丈夫回家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她经历了一番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心理斗争,最终冒险收留了孤儿,小说着重体现的是她身上的善良,不符合“坚如磐石”的意思。因此,本题选 D。2. B解析 夏明翰的《就义诗》体现了革命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A项指具有强烈的爱国责任感;B项指捐躯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C项指捍卫国土,分毫不让;D项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的奉献精神。所以,本题选B。3. B解析 完成本题,需要了解路牌上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①全部用大写字母,并且不标声调;②对于特指某一地方的(即专名),要作为词语连写;③对于一些通用的名称,如“山、路、湖”等,要单独写。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项拼写正确。三、1. (1)示例:同学们纷纷站起了身,伸长了脖子,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老师。解析 “聚精会神”是中心词,落到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会有哪些表现呢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想象,再写下来。(2)示例:忍不住拍起手来 一脸疑惑解析 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说”的意思,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用表示“说”的词语替换“说”字,如叫嚷、讨论、争辩、报喜、议论纷纷等;②用人物动作描写替换“说”字;③用人物神态描写替换“说”字;④用人物心理描写替换“说”字。根据具体语境,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说”的意思。2. 示例:妈妈,我想参加学校的天文社团: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能在这个社团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二,我可以在天文社团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三,我会协调好学习和社团活动的关系,不会因此影响学习。妈妈,请支持我吧!解析 与人交流时要先称呼对方,说明交流的目的;交流时要注意有礼貌。作答时注意语句通顺、简洁,突出中心,明确目的。分条表述时,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或“一是……二是……三是……”来表述。四、1.(从上到下)车夫加价,女人上车 到达医院,拒收车费 焦急 踏实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小说情节和人物心情的能力。通读全文,可以按寻车、上车、下车来梳理故事情节,并根据情节变化分析女人心情。2. B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通读全文后,回顾第1 自然段写街灯“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的内容,会发现街灯的表现与车夫的行为(帮助女人、拒收车费)是相互呼应的,暗指车夫如街灯般给人温暖。3.不可以 介绍车夫生活不易的家庭状况,让他主动放弃收车费的行为更出人意料,从而更加凸显其善良、无私的品质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细节的能力。判断句子能否删去,需看其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的作用。介绍车夫家庭状况,能够体现他生活的不易,但他却愿意放弃收取车费,无私地帮助女人。这种细节让车夫的形象更加高大了。4.①前文着力描写车夫“加价”,结尾却笔锋一转,产生强烈的意外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②尽管车夫生活艰难,但他仍保持着善良与无私,这让车夫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车夫作为一个生活不易的普通人,仍乐于付出爱、帮助他人,这样的结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善良,使小说的内涵更具深度和感染力。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结尾作用的能力。作答时,可以从这样结尾对小说的吸引力、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起到的作用角度展开分析,说明这个结尾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引人深思的效果所在。五、略解析 要读懂习作的要求:①文体是记叙文;②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③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主题;④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推动故事情节,凸显人物形象;⑤表达真情实感;⑥自拟题目。读懂习作的要求后,要根据“关心”“帮助”的主题回忆生活和学习情景,选择切合主题的事例,并按照内容法、中心法或内容加中心法拟定题目,然后把事例中的人物、事件列出来,确定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进行详写和略写的预设。习作创作时,注意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也可适当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同时在字里行间表达真情实感。习作完成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