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业一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主干 自主落实1.部门(连一连):2.分布:[动手实践]·填图:在图中数字处填出农区和牧区;·描图: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1)农业生产的东西差异。西部 分界线 东部类型: 业为主 400毫米年等 降水量线 类型: 业、林业和渔业为主自然条件:降水较 , 草原、荒漠广布 自然条件: 条件优越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 灌溉条件的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2)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区域 耕地类型 自然条件 农作物 熟制长城沿线以北 冬寒夏暖, 春播秋收 — 一年 一熟秦岭—淮河以 北到长城沿线 冬寒夏热,降水 集中在夏季 冬小麦、 一年 两熟续表区域 耕地类型 自然条件 农作物 熟制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 以南到南岭 冬温夏热,降水 集中在夏季 、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 两熟南岭以南 冬暖夏热 水稻、 作物 一年 三熟3.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三大主粮。粮食作物 主要产地水稻 和东北平原小麦玉米 和华北平原(2)主要经济作物。经济作物 主要产地棉花油料作物(油菜) 流域糖料作物 云南、广东、知识拓展1.农业的含义: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按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2.坡度与种植业: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 18°的地方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规定,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种植业。漫画助学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地图笔记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特别提醒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山区——林业;平原——种植业;草原——畜牧业;河湖、沿海——渔业。要点归纳我国农业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因素:纬度因素引起的热量差异。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粮食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探究情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和土壤都有密切联系。下面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分析)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1)小麦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气候主要为 气候,地形以 、高原为主。(2)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气候主要为 气候,地形以 、盆地、丘陵为主。(3)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2.(能力探究—实例)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如下图所示:判断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主食的差异。3.(高阶探究—优越性)我国在北纬50°附近的东北平原仍可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则不能种植,分析原因。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读反映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完成1、2题。1.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区域,主要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 B.林业C.畜牧业 D.渔业2.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3.下面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 )4.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关于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B.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D.水稻集中产区分布最广 读我国局部地区部分作物分布图,完成5、6题。5.据图分析我国生产优质菜籽油的原料主要产自(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6.关于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B.甜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C.南方甘蔗,北方甜菜D.南方甜菜,北方甘蔗 (新素材·生活情境)云南省蔬菜品种多、产量高,是我国内地供应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如图为云南蔬菜主要产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云南大量供应港澳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澳门( )A.农业技术落后 B.淡水资源丰富C.环境污染严重 D.耕地面积狭小8.云南地理环境独特,是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该地最适合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是( )A.高海拔山地产区 B.高原坝地产区C.河谷及盆地产区 D.三个产区均可以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云南学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回答9~11题。省级 行政 区 平均 海拔 /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 积/万千 米2 耕地 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 /%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5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06 47.3 20 807 617.69.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10.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1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12.(2024·福建学业考)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植产业。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①②③④⑤补充完整。① ② ③ ④ ⑤(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13.主题:辽阔大地水果香 背景: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种水果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同学们对各种水果的产地和生长环境却了解不多。因此平阴县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辽阔大地水果香”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的具体内容。任务一:收集信息 同学甲:这是我在书籍中看到的哈密瓜主产地及生长习性。哈密瓜主产于吐哈盆地,营养丰富,含糖量最高达21%。哈密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 同学乙:我老家就在砀山,这是我去附近农户家走访,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到的信息。蔡爷爷说:砀山梨树耐旱,黄河北流后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沙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树。王爷爷说:砀山在古代属于沼泽之处,气候湿润,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温差大。 同学丙:这是我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我国主要水果产地分布图及水果糖分积累的自然条件的知识卡片。(1)分别说出三位同学收集资料的方式。同学甲: 、同学乙: 、同学丙: 。(2)根据水果产地分布图,其中椰子属于 水果,苹果属于 水果。(填温度带)任务二:分析探究(3)“瓜中之王黄金龙,香甜奶香味儿浓。”根据同学甲和丙收集的资料分析新疆哈密瓜“香甜”的原因。(4)结合同学乙收集的资料,总结砀山梨树的生长条件。任务三:成果展示(5)归纳我国水果种类繁多的原因。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业一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主干 自主落实1.部门(连一连):2.分布:[动手实践]·填图:在图中数字处填出农区和牧区;·描图: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1)农业生产的东西差异。西部 分界线 东部类型:畜牧业为主 400毫米年等 降水量线 类型: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为主自然条件:降水较少, 草原、荒漠广布 自然条件:水热条件优越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 灌溉条件的绿洲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2)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区域 耕地类型 自然条件 农作物 熟制长城沿线以北 旱地 冬寒夏暖, 春播秋收 — 一年 一熟秦岭—淮河以 北到长城沿线 冬寒夏热,降水 集中在夏季 冬小麦、玉米 一年 两熟续表区域 耕地类型 自然条件 农作物 熟制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 以南到南岭 水田 冬温夏热,降水 集中在夏季 水稻、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 两熟南岭以南 冬暖夏热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 三熟3.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三大主粮。粮食作物 主要产地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 华北平原玉米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2)主要经济作物。经济作物 主要产地棉花 新疆油料作物(油菜) 长江流域糖料作物 云南、广东、广西知识拓展1.农业的含义: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按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2.坡度与种植业: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 18°的地方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规定,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种植业。漫画助学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地图笔记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特别提醒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山区——林业;平原——种植业;草原——畜牧业;河湖、沿海——渔业。要点归纳我国农业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因素:纬度因素引起的热量差异。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粮食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探究情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和土壤都有密切联系。下面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分析)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1)小麦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2)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3)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2.(能力探究—实例)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如下图所示:判断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主食的差异。答: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人们餐桌上的主食为面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人们则以米饭为主食。3.(高阶探究—优越性)我国在北纬50°附近的东北平原仍可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则不能种植,分析原因。答: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读反映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完成1、2题。1.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区域,主要农业部门是(C)A.种植业 B.林业C.畜牧业 D.渔业2.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在(B)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3.下面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D)4.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关于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B.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D.水稻集中产区分布最广 读我国局部地区部分作物分布图,完成5、6题。5.据图分析我国生产优质菜籽油的原料主要产自(B)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6.关于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C)A.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B.甜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C.南方甘蔗,北方甜菜D.南方甜菜,北方甘蔗 (新素材·生活情境)云南省蔬菜品种多、产量高,是我国内地供应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如图为云南蔬菜主要产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云南大量供应港澳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澳门(D)A.农业技术落后 B.淡水资源丰富C.环境污染严重 D.耕地面积狭小8.云南地理环境独特,是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该地最适合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是(C)A.高海拔山地产区 B.高原坝地产区C.河谷及盆地产区 D.三个产区均可以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云南学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回答9~11题。省级 行政 区 平均 海拔 /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 积/万千 米2 耕地 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 /%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5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06 47.3 20 807 617.69.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B)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10.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D)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1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C)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12.(2024·福建学业考)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植产业。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①②③④⑤补充完整。①光照②大③低④夏⑤水源(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答:冬季福建气温比较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生长期内福建降水量大且雨季长,不利于蟠桃树生长。(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答: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引进设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地理实践力项目化学习13.主题:辽阔大地水果香 背景: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种水果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同学们对各种水果的产地和生长环境却了解不多。因此平阴县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辽阔大地水果香”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的具体内容。任务一:收集信息 同学甲:这是我在书籍中看到的哈密瓜主产地及生长习性。哈密瓜主产于吐哈盆地,营养丰富,含糖量最高达21%。哈密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 同学乙:我老家就在砀山,这是我去附近农户家走访,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到的信息。蔡爷爷说:砀山梨树耐旱,黄河北流后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沙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树。王爷爷说:砀山在古代属于沼泽之处,气候湿润,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温差大。 同学丙:这是我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我国主要水果产地分布图及水果糖分积累的自然条件的知识卡片。(1)分别说出三位同学收集资料的方式。同学甲:查看书籍、同学乙:实地考察、同学丙:网络搜集。(2)根据水果产地分布图,其中椰子属于热带水果,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填温度带)任务二:分析探究(3)“瓜中之王黄金龙,香甜奶香味儿浓。”根据同学甲和丙收集的资料分析新疆哈密瓜“香甜”的原因。答: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合作用强;新疆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糖分积累多。(4)结合同学乙收集的资料,总结砀山梨树的生长条件。答:梨树耐旱,适宜种植在沙性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任务三:成果展示(5)归纳我国水果种类繁多的原因。答: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经度大,气候类型多样,为植物生长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地形复杂多样,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第一节 一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学生版.docx 第四章 第一节 一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