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20分)
1、考古学家发现二里头遗址木结构排水暗沟,偃师商城有石砌排水暗沟,安阳殷墟有陶土排水管道, 周原有卵石排水暗沟等。这些先奏时期排水设施的发现说明 ( )
A. 先秦时期各地存在密切联系 B. 先秦时期农业灌溉技术发达
C. 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很先进 D. 先民重视对环境的改造利用
2、西周时期,相比甲骨文,金文的字数大增。如甲骨文中的"衣"字,在金文中发展为 12个字;关于" 住宅" 的字,也由甲骨文的 12个字发展成36个字。这反映了当时 ( )
A. 书法艺术的创新 B. 社会生活的发展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造纸术的进步
3、从出土的云梦秦简看,秦国对各个生产领域的管理指标十分具体详细,从粮食生产、加工,到劳动 者饮食标准、衣物的供给等,都有精确的规定。这表明当时秦国 ( )
A. 注重经济管理 B. 法律法规严苛 C. 奠定统一基础 D. 人民负担沉重
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 “ 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 “ 巴波特” (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 )
A. 丝绸之路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5、隋定都大兴,对南方实行有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同时,隋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以防御 北部少数民族,这些军队的粮饷也要依靠江淮供应。为此,隋朝 ( )
A. 修建都江堰 B. 修建灵渠 C. 开凿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度
6、下图是陈列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陶俑,从左至右分别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
人和拿着钱袋的商人,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 宋代的手工艺水平高超 B. 科举制发展加强中央集权 C. 国家政策影响了价值取向 D.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7、郑和整支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是在统一号令下进行的,白天升旗为号,夜间
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 良时 ,则用吹喇叭、敲锣打鼓的方式。材料说明郑和船队 ( )
A. 规模宏大 B. 航海技术高超 C. 弘扬国威 D. 军事实力强大
8、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随后,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 军,成功收复新疆。此事件 ( )
A. 有利于加强我国东南海防 B. 标志着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体现了洋务运动 “ 自强 “ ” 的口号
9、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 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 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 就会上浮, 反之则会
下沉。与下图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A.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 ) B.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中国近代史纲》中学者郭廷以写到"20世纪初,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各不相属的革 命团体由此统一 ,青年的力量意志由此集中,为统一目标而奋斗" ,这一"组织"是 ( )
A. 强学会 B. 兴中会 C. 华兴会 D. 同盟会
11、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 "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过去我们 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 " 中国共产党 " 自己写字"开始于 ( )
A.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12、延安、井冈山、瑞金、遵义、西柏坡,被誉为我国革命的五大红色圣地。其中,延安够入选的原 因是 ( )
A.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三军会师,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
C. 中共七大,指明抗战胜利后的奋斗方向 D. 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13、新华社 2024年 11月28日电,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3 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 495件遗物由中国空军运-20专机从韩国接回并护送至辽宁沈阳。这些革命先烈留 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 ( )
A. 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 B.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C.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D. 英勇顽强 舍生忘死
14、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说:“ 在澳门回归祖国 25周年之际,我再到濠江之畔,新发展新 变化令人欣喜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进入世界前列。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
A. “ 九二共识” 的达成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 方针
15、右图是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该图可用来研究古希腊时期( )
A. 雕刻艺术的高超 B.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 理性主义的起源 D. 城邦政治的繁荣
16、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 1500 年,全欧已有 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人文主义发展 C. 自治城市的发展 D. 庄园经济兴起
17、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 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了海上霸业。由此可知“ 它” ( )
A.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B.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使英国扩张为 “ 日不落帝国” D.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8、下表是 19世纪 50年代末美国部分经济数据的比较,表中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 )
工业产值 铁路里程 生铁 纺织品 食品
北方 90% 70% 93% 94% 67%
南方 10% 30% 7% 6% 33%
A. 内战前夕南北方的矛盾 B. 工业革命的扩展 C. 内战中北方获胜的原因 D. 邦联体制的弊端 19、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 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
A.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 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 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 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20、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 态,各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可见,电子通信等技术推动了 ( )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化
二、非选择题(共 5小题, 30分) ·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唐人气魄大,对外来事物广泛包容,取长补短。在服饰方面,当时出现了崭新的风貌。自盛唐 以来,妇女多喜爱穿着色彩更为浓艳之裙。开元初,宫人骑马戴胡帽,靓妆露面,士庶皆效仿之。天 宝年间,士流之妻穿起丈夫的服装。 ——摘编自孙机《华夏衣冠》
材料二 下表为宋、金时期部分阶层服饰及说明
服饰图片 说明
案 例 一 杂剧一般在“ 勾栏” 中演出。杭州众安桥北瓦子有勾栏十三座,可以上 演十三种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节目(图片服饰说明:左侧人物帽子为黑色, 衣服主体是土黄色,袖口等部分为大红,裤子白底蓝格。右侧人物衣服 帽子浅黄,上衣红色、有赭色装饰,裤子白色,裤腿处白底蓝花。)
案 例 二 宋金政权并立时期,金代武将戎装,与宋军戎装几乎没有区别。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唐朝妇女服饰出现 “ 崭新风貌”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分)
(2) 从材料二中任选 1个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2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价值。(2分)
22、阅读某老师制作的学习资料卡片,完成任务。(6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部分) 天下为公 :强调人人为公的公共意识与公共道德。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亡有责,承 担社会责任等。 民为邦本 :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得天下,强调民心是政治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 与民同忧乐,重视民生等。
请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方面,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 想论述的观点,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 理清楚)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时期 国际形势 外交策略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断定美国必将与新中国为敌 向苏联 “ 一边倒”
20世纪 70年代 美苏争霸、中国面临安全威胁 形成 “ 一条线、 一大片” 战略
20世纪 80年代 邓小平断定世界大战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 全方位外交
材料二 中国外交发展概括
时期 安全观演变历程 外交活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以国家政治及军事安全为主 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 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强调 对外合作,共同发展 中美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既强调对外安全,也重视内部安 全,同时统筹安全与发展 提出 “ 一带一路” 倡议、 “ 人类 命运共同体” 理念
(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参照下列示例,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安全解读中国的外交活 动(3分)
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解读: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 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区域性争端、 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活动所彰显的中国智慧和担当。( 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所属美洲殖民地白银相关数据表(单位:百万银元)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600 11- 14 10 4. 4
1650 10- 13 8-9 6
1700 12 10- 12 8. 5
1780 22 18-20 14. 7
——摘编自后智钢《16-19世纪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
材料二 1816年后,英国依靠殖民地的金矿与工业革命打造了一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欧洲其他国家 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引进资本,与此同时英国在亚、非、美洲的经济活动加速了英镑成为全球货币 的进程。至 19 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已覆盖全球,世界经济进入英镑时
代。 ——摘编自巴里 · 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西属美洲白银的流动趋势,并分析流动产生的世界影响。(2分)
(2)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分析 "世界经济进入英镑时代" 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际货币流通和地位演变的因素。(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 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 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 -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回首最近 100多年的历史 ……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 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 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 大合作、共同发展"。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基本遵循"。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 逞雄的国 家 ……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什么 行动?后来在军事和政治上分别有何体现(各举一例)(3分)
(3)综合材料,请你为当今世界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拟一个时代主题。( 1分)月考卷答案
1——5 :DBAAC 6——10:CBDD 11——15:CCDDB 16:——20 :CBCCB
21、(1)表现:喜爱色彩浓艳之裙;骑马戴胡帽,靓妆露面;士流之妻穿丈夫的服装。成因: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唐朝文化昌盛,思想开放包容,对外来文化广泛吸收;实行宽松的社会政策;
(2)选取案例一 :宋代杂剧演出图。历史信息:城市娱乐文化繁荣;宋代服饰文化的特色;社会经济的发展。 选取案例 二:金代武将浮雕图。历史信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宋金的政治局势;
(3)反映古代政治统治的规范或秩序;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反映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融合。
22、观点: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
论述:面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局面,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前途和命运,充分展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0 世纪 30 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 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结论:由此可见,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 的政治理想,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观点 2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土地政策: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和耕者有其田 观点 3 :为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任
23、(1)外交策略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外交策略的制定密切结合国际形势;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答出 两点即可,每点 1 分,共 2 分)
( 2 )【示例一】选择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 分)
解读:美苏冷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的全面遏制战略,我国同苏联等十 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 立封锁中国的政策。(2 分)
【示例二】选择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 分)
解读: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中, 美国优势地位逐渐遭到削弱,苏联积极推进扩张政策,中美关系出现新转机,以中 共十一届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认识到发展经济是维护 国家安全的关键,注重加强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分)
(3)顺应自身发展需要和国际形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 分)
24、(1)趋势:流向欧洲和东方的白银数量呈上升趋势。影响:为欧洲带来大量财富,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对美洲 白银的掠夺,加剧了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 2 )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3) 因素:综合国力;货币价值;经济全球化。
25、(1)举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企图争夺世界霸权,结果:战败,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严惩 ;
二战中的德国、日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转嫁危机,形成欧亚两个战役策源地,挑起二战,结果战败,受到同盟国 的严惩;
二战后的苏联,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结果导致苏联解体等。(国家 1 分,导致的严重后果 1 分,注意准确)
(2)行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 分,)
军事:美英法诺曼底登陆;政治:雅尔塔会议召开、波茨坦会议召开(符合题意的其他也可)
(3)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