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7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出版的《双城记》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
思考:狄更斯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由农业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化过程。
一、人·数量之变
【自主思考】
1.观察图表,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结合时间信息分析左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数量变化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1、医疗条件的改善
2、农业的发展
3、政局稳定
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结合材料,分析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增长
二、人·结构之变
【自主学习】阅读图表及材料,说出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
材料二:(1839年大不列颠工业企业工人)在棉纺织工厂里,女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里占70.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一
变化①:农业劳动力减少,工商业劳动者人数增加。
变化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影响②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
影响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结合教材P24,思考工业生产不同于劳动繁重的农业生产,它对劳动者有什么新要求?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①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③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表现:
影响:
图为近代法国课堂
图为晚清私塾
近代法国和晚清进行教育的相同目的是什么( )
A . 缓和阶级矛盾 B .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 推动城市化发展
B
自然科学
四书五经
适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城乡结构
【合作探究】
1.描述图表中的现象。
2.图表中的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当时政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人·结构之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就是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在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
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王旭《美国城市史》
工业化
城市化
推动
促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关系:
【相关史事】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美国大城市处理污物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
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环境差。
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城市环境和家庭卫生条件改善。
人们开始用砖块、石子铺设城市的街道。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马车曾经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案》:鼓励各城镇在当地建立健康委员会以改善贫窟、下水道、屠宰场和供水系统的状况。
1875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案》:强制规定每座新房子必须有自来水和排水设备。
1890年英国《住房与城市规划法》:责成地方政府关闭潮湿的地下室 ,拆毁不透气的房屋。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
环境污染
财富结构
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二、人·结构之变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人生活愈加贫困。例如工人每天要劳动15到16个小时,没有星期天等节假日,工资却少得可怜,难以维持一日三餐……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样悲惨,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岁就被迫给资本家当童工,任其宰割。
——纪录片《马克思主义诞生》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出现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①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②社会劳动力结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③促使妇女角色转变,为妇女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④推广大众教育,提高欧美各国大众文化水平;
⑤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贫富分化加剧;
③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双刃剑”
对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评价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
“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加重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激化了社会矛盾;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灾难。
结合材料,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第45位:贝多芬
第16位:达尔文
第2位:牛顿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领域 人物 主要成就/代表作 影响/地位
科学大家
文学巨匠
艺术大师
牛顿
打破了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之父;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万有引力定律 、光学分析和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达尔文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任务: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巴尔
扎克
小说集“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贝多芬
梵高
《向日葵》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为什么画的是半人半猴的形象?
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他的观点受到了当时鼓吹“上帝造人”观点的封建教会势力的攻击。
观点:生物进化论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知识拓展
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身上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 “磨工”, 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敢于向世俗挑战,追求真理,乐于探索;
我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家国情怀
勤于思考,大胆创新,谦虚谨慎,注重实践;
巴尔扎克的小说,刻画了两三千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贝姨》、《邦斯舅舅》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没落,《农民》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斗争。
《人间喜剧》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知识拓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他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通过描绘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了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深刻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农奴制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反映了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知识拓展推动17--19世纪欧洲社会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原因?
1.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资产阶级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3.工业革命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4.科学家们辛勤的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