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1924年)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创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缔造苏维埃政权,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材料一:
种类 增长
棉纺织品 76%
生铁 190%
熟铁 116%
煤炭 131%
铁路 增加到32000千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1/5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发展状况
任务: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
经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仍相对落后。
材料三: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军事:一战俄国接连失利,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五
经济
政治
军事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打倒沙皇统治
要面包、要土地
要和平,反对战争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的统治提出怎样的诉求?
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二月革命
1、时间:
2、地点:
3、目的:
4、结果:
5、性质:
1917年3月
(俄历2月)
彼得格勒
推翻沙皇统治
①推翻了沙皇统治。
②出现了两个并立政权,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尼古拉二世
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
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掌握全国政权
练习: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人民需求
临时政府举措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我们要和平!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饥荒来了,每人能有一小块面包就不错了!
正打仗呢,你还想种田?!拒绝土地改革。
列宁(1870-1924),他的父亲是一位拥有先进民主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1887年,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谋刺沙皇的行动被反动当局逮捕杀害。
1893年,他在彼得格勒参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他将分散的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列宁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
列宁1870-1924
1.列宁回国:
十月革命
2.四月提纲指方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提出《四月提纲》。核心内容是解决政权问题,列宁主张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党以夺取政权为革命最终目的,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起到指导作用。
和平转移
3.七月流血抛幻想:
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战败。秋天,首都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约110克面包。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遭到血腥镇压。死伤四万余人,搜捕列宁,布尔什维克被迫转入地下。
七月流血事件
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和平转移
武装夺权
十月革命
4.十月革命爆发:
时间:
领导者:
地点:
总指挥部:
结果:
性质:
1917年11月7日
列宁
彼得格勒
斯莫尔尼宫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与近代中国的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思考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
会议内容
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③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会议
崭新苏维埃国家的诞生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 列宁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经济上: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
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军事上:
外交上: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红军
布列斯特条约签订现场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本政府决心根据上述对一切民族都公正的条件,立即签订合约,终止这场战争……所批准和地接的全部秘密跳跃,本政府宣布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的田庄 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连同所有耕畜、农具、农用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实行土地、森林等资源国有化。
——《土地法令》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上: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2.苏维埃巩固政权的措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外:帝国主义势力
联合起来
国内:俄国封建残余势力、资本家
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实行高度集中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⑴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⑵商业: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 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
⑶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评价:
(积极)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这个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许多弊端 。
原因:制度不同和单独退出一战。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
------《全球通史》
材料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
-----毛泽东
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3、对外: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
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书刊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848《共产党宣言》
1871巴黎公社
1917俄国十月革命
1949新中国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知识结构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各种矛盾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并立
十月革命
建立苏维埃政权
一战
斗争
胜利
时间 性质 结果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1917.3
1917.
11.7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任务
疑难突破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1.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A
课堂随练
2.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