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飞跃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然.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玉器过万件。在诸多的墓葬中,出土了高级、精美玉器的只有几十个,多数墓葬中只有石器、陶器,偶有简单玉器,这些玉器缺少纹饰,材质、工艺与精美玉器差别很大。这反映出A.阶级分化特征明显B.国家形态初具雏形C.社会步入文明时代D.手工业发展程度高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赵国颁布了《国律》;魏国有《大府之宪》;楚国有《宪令》;秦国则有《秦律》;韩昭侯重用申不害,颁布大量的法令,“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A.反映阶级关系的新变动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缓和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3.西汉开创了在地方建造帝庙的先河: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在各郡国建立文帝庙;武帝驾崩后,其巡幸过的郡国均建武帝庙;到汉元帝时期全国68个郡国共建立167座帝庙。建造帝庙意在A.巩固儒家学说正统B.强化皇权尊崇地位C.改变郡国并行制度D.通过祭祀监察地方4.唐玄宗时,第五琦提出:“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唐德宗时,权德舆说:“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懿宗时,王式提出:“国家用度尽仰江淮。”据此可知,唐朝中后期4.唐玄宗时,第五琦提出:“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唐德宗时,权德舆说:“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懿宗时,王式提出:“国家用度尽仰江淮。”据此可知,唐朝中后期A.南方经济实力渐超北方B.赋税制度改革势在必行C.东南藩镇维护中央权威D.中央政府财政危机严重5.下图是汾河中游地名关键字统计情况(截至明清时期)。其中的地名信息彰显了A.宗法观念逐渐复苏B.天灾人祸与环境变迁C.社会经济僵化衰退D.民众愿景与传统伦理6.下表为1871-1873年和1891-1893年部分商品出口统计表。据表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B.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在加深D.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7.辛亥革命后,实行内阁制还是总统制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实行内阁制需要有发展比较成熟的两大政党相代为用,揆诸国内实际很难找到两个有完全不同政纲的政党,所谓政党即“争党也”,无非“要革去他人饭桶,扩张我的饭桶”。这反映出A.政党之争是动荡之源B.总统制更适合于中国C.政党建设是当务之急D.国情制约了政治发展8.下图是1942年7月7日发行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封面与封底(照片拍摄于1937年10月)。这可用于印证A.国共合作前积极营造舆论氛围B.中共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C.中国由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D.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9.下表为1950-1956年中国科普协会相关工作数据。时间 1950年8月-1953年2月 1953年3月-1954年12月 1955年1月-1956年2月科学演讲(场) 15 000 21 000 12 000科学展览(次) 450 1 450 1 200宣传品种类(种) 120 1 051 1 849表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科教兴国战略的践行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工业化建设大力推进10.1979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向中央“要权”,提出让广东“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中央高度重视这一申请,多次讨论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上举措A.扩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权限B.践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体现了经济特区外向型战略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1.据传,执政官梭伦为雅典立法之后,制定了“防护性条例”以保护既存的法律制度。雅典政治领袖克里昂指出“最可怕的事情,是我们不能为我们所制定的法律确立一种牢固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与一个虽然有好的法律但这种法律缺乏权威的城邦相比......具有稳定性的城邦更强大有力”。雅典政治领袖的这些言行旨在A.限制公民大会的立法权B.维护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稳定C.调整城邦既有司法程序D.批判和弥补直接民主的不足12.麦哲伦远征队的环球航行历时三年,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在远征队最初的五艘船中,只有维多利亚号成功地返回了西班牙。维多利亚号带回来381袋丁香,重52.4吨,维多利亚号带回来的货物足以抵消整个航行的花费。该材料可用来说明A.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C.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D.欧洲海外市场不断扩大13.1764年,法国高等法院的法官们在给国王的抗议书中写道:“每一个公民,自从其降生于一个君主国,就拥有他合法的自由权......这一自由是与财富或等级身份一样真实的遗产,但自由比它们更加珍贵。”这说明,当时法国A.民主政治成为主流B.封建等级制度废止C.君主制被彻底否定D.启蒙思想影响深刻14.1865年,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其中“种姓”和职业、宗教一样都是独立的统计项。1901年的人口普查中,又将种姓体系应用于英属印度的全部印度教人口并对这些种姓的“社会地位”进行高低排序。由此可推知,英国A.加强对印度的文化侵略B.注重殖民方式的本土化C.推动印度社会的世俗化D.重视印度文化的认同感15.梅兰芳剧团成员郭建英于1935年赴苏联演出,他在回国后撰写的文章中大量描述了苏联的建设情况。他看到行驶于西伯利亚的每列火车上都悬挂着五年计划的图表,认为这“给予乘客对社会主义苏联的认识”。该记载A.可用于印证苏联经济建设取得成就B.凸显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D.折射出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社会舆论16.联合国全球契约倡议创始人格奥尔格·克尔指出,在我们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如果我们要确保和平与繁荣,除了合作之外别无选择。这一观点A.尊重了人类文明多样性B.致力于重塑世界新秩序C.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突出了国家实力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休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成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投壶源自射礼,常见于诸侯相会或贵宾宴饮。先秦时投壶先要准备好壶、矢、鼓、瑟、等各种器具,安排好司射、司正等活动参与者。接着,主人开始邀请宾客参与,宾客要先推辞两次再接受邀请;然后司射摆好各种器具并宣布投壶规则,随后乐工奏《狸首》,投壶正式开始。宾主双方在司射的引导下轮流投壶,负者饮酒,三局结束。战国以来,投壶从仪式中走出,逐渐成为一种宴会游戏,频频出现在平民宴会上。到汉代时,投壶程序有所简化,但投壶仍须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对修习儒术的士人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士人而言,投壶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有利于调养身心。邯郸淳《投壶赋》云:“惟兹巧之妙丽,亦希世之寡俦。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摘编自陈树淑《汉代休闲生活研究》材料二汉代,蹴鞠被引入军中,成为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下面为汉代文献中关于蹴鞠的内容:(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至汉代投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8分)(2)结合所学,解读材料二中蹴鞠“成为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的历史现象。(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材料二11世纪时,西欧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庄园发生不小变化。原来的庄园上有不少奴隶,主要是用作庄园上之磨面劳动,这时因水磨的推广使用,不再需要很多奴隶。这一时期,牛轭的推广使用(原来的缰绳拴在牛角上,不得力)、马蹄铁的推广使用和挽具的改良,使得畜力比以前大为有效,奴隶劳动则不再需要。-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三13世纪以后,不断出现的农奴解放运动有时施之于整个村落,这使法国和意大利的农奴数量大大减少。此外,在法国,农奴制存留下来的地方也逐渐脱离旧的人身束缚形式。此后农奴佃领地出现,拥有它便使一个人成为农奴,而放弃它有时则使人获得自由。在一些省份,一些重要的特定义务被废除。新的标准产生了。从前无数的租佃人被任意征税;当时,一些人虽然仍为农奴,但所负担的义务却以契约为基础。此后,领主任意征税至少被认为是农奴制的妄想。摘编自(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庄园的基本情况。(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庄园经济出现衰落趋势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11-13世纪庄园经济下农奴地位的变化及影响。(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鸦片战争中出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如果说林则徐的作为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外国侵略的抗御,那么三元里和其他地区以义勇自命的人们则代表了中国民众在炮口震撼下的自发抵拒。这是中西民族冲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两端的最初反应。两者之间的感应和同一是明显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结合材料,围绕“广东与近代思想解放”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出现了美国是否衰落的辩论。现在美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美国并没有衰落。美国的制度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历史上呈现过多次。-摘编自陶文钊《建交以来的中美关系:回顾与思考》材料二中华文化崇尚“和”“合”,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摘编自张东刚、林尚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6分)(2)就材料二所示中国的某一角色进行论述。(要求:指明所选角色,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8分)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飞跃考试历史答案注意事项:1.本答案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阅卷老师应严格按照此答案进行阅卷,必要时可增加答案要点,但应该提前与阅卷组组长沟通并通知阅卷组。3.请各位考生按照答案中评分标准认真核对。4.阅卷结束后,阅卷老师请与阅卷公司核对阅卷结果是否已经上传,无误之后即可结束阅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A A B A D C D B9 10 11 12 13 14 15 16D B B B D B A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参考答案】(1)变化:娱乐性增强;程序渐趋简化;参与群体扩大;等级色彩淡化。(5分)背景:汉代国家大一统;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儒士地位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3分)(2)解读:蹴鞠历史悠久,且可能源于战争;蹴鞠寓教于乐,能提振士气,增强军队战斗力。(6分)【评分标准】(1)变化:5分,任答3点即可。答出娱乐性增强、程序简化、群体扩大、等级色彩淡化等关键信息即可得分。背景:3分。答出大一统、重视儒学、经济发展等关键信息即可得分。(2)6分。答出源于战争、寓教于乐、增强战斗力等关键词即可得分。若答出蹴鞠是一种选拔士兵的手段也可得分。18.【参考答案】(1)基本情况: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庄园自给自足,多种经营,封闭独立;宗教有特殊地位;庄园主行使司法管理权维护庄园秩序。(3分)(2)原因:劳动力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等。(4分)(3)变化:农奴地位得到一定提高。(1分)影响:农奴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为城市的兴起奠定基础。(4分)【评分标准】(1)基本情况:3分,任答2点即可。答出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分自营地和份地、自给自足、宗教地位、司法管理权等关键词即可得分。(2)原因:4分,任答2点即可。答出劳动力增加、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等关键词即可得分。(3)变化:若答出农奴得到一定自由也可得分。影响:4分,任答2点即可。答出积极性提高、生产力进步、城市兴起等关键词即可得分。19.【参考答案】示例论题:广东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前沿阵地。阐述: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在广州开办译馆,翻译书籍,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斗争,展现了广东人民的爱国之心。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广东籍的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思想,发动戊戌维新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广东香山出生的孙中山较早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领导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1923年,中共中央从上海迁驻广州,同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结论:广东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前沿阵地,在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分)20.【参考答案】(1)史实及影响:《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这极大巩固了独立之初美国的统治,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以联邦政府的胜利结束,维护了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进而维护了美国的民主。(6分)(2)示例选择:世界和平的建设者。(1分)1945年,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宪章》,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积极参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会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等,中国通过外交途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6分)总之,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分)【评分标准】(1)史实3分,分析影响3分,共6分。(2)论述按不同层次进行赋分。层次一:未能指明角色,或指明角色但未能围绕该角色论述,泛泛而谈,逻辑混乱,2-4分。层次二:指明角色,能围绕所选角色论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逻辑清晰,6-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