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华容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卷高 一 历 史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75分钟,共100分。答题前,考生要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条形码横向平整地粘贴在规定区域。2. 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3.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有学者指出,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绵延3000余年,用不同形态的楔形文字书写的语言原创多达十几种,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天文、教育等,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宝库。这表明,该学者认为( )A. 楔形文字存在着不可替代性 B. 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C. 文字传播促进人类文明传承 D. 苏美尔人开创了西亚文明波斯御道是古代波斯帝国用于连接帝国内部的各个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塞,向西到达小亚细亚,向东到达波斯波利斯(今天伊朗西南部的法尔斯省)。该材料可印证古代( )A. 军事征服推动技术传播 B. 区域性贸易的发展C. 宗教成为文化交流媒介 D.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战舰和游艇,有中国的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斯塔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是马坚翻译《阿拉伯通史》的一段材料,下列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的是( )A. 阿拉伯商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B. 阿拉伯文明融合了东西方文明C. 阿拉伯帝国与欧洲和东亚有贸易往来D. 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西班牙人第一次看到美洲某地时,非常震惊,他们记述道:“我们看到很多城市和村庄建在水上,看到通往墨西哥的笔直而平坦的堤道,我们感到震惊……因为巨大的塔楼、庙宇和建筑物都是从水上升起的,而且都是用石头建造的”。据此判断,生活在该地的人是( )A. 印加人 B. 桑海人 C. 玛雅人 D. 阿兹特克人16世纪中叶,西班牙传教士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痛斥殖民者的暴行,赞美印第安人“如亚当般纯真,天然具备基督徒的美德”;而同时期的法国学者博丹却称美洲原住民“无法律、无信仰,与野兽无异,理应由文明种族驯化”。这两种评价( )A. 反映了欧洲内部的文化差异 B. 服务于欧洲殖民扩张的需要C. 基于对美洲社会的客观认知 D. 源于基督教不同教派的教义16至17世纪,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特征的是( )A. 大西洋贸易欧洲以火器、纺织品换取美洲黑奴,导致美洲原住民锐减B. 西班牙主导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美洲白银经菲律宾换取中国丝绸瓷器C. 马铃薯、玉米从欧洲传入美洲,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力并促进人口增长D. 奥斯曼帝国垄断印度洋香料贸易,推动葡、西开辟绕过非洲的新航路18世纪,法国建筑师布雷建造了系列建筑,特征是采用圆柱体、方锥体、圆锥体、球体和半球体等几何体,建筑空间尺度异常巨大而令人震撼。布雷宣称,我们喜爱巨大的形象,因为我们的灵魂渴望着拥抱宇宙。据此可知,布雷( )A. 专注技术发明创作 B. 关注产业技术革命C. 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重视科学实验方法美国《1787年宪法》中有关于保留奴隶制的内容,如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在计算众议院的席位和直接税时黑人奴隶按3/5的人口计算;第一条第九款规定允许奴隶贸易继续存在至1808年。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保留奴隶制符合美国南北方共同利益B. 美国建国初期南北方的政治妥协C. 允许奴隶贸易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原则D. 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下表是出自《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序言中的论断。“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872年德文版序言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精神的历史基础。” 1883年德文版序言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 倡导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B. 诞生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环境C.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开放性 D. 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棉纺厂通过珍妮纺纱机将生产效率提升40倍,其棉布成本较印度手工纺织下降90%。当英国纺织机吞噬印度手工织布业时,印度织工数量从1800年的150万锐减至1850年的3万。这说明工业革命( )A. 促进世界产业分工 B. 传播先进生产方式C. 刺激民族工业发展 D. 密切全球经济联系右表为苏联(俄)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量(单位:万吨)。据此可推知,苏联(俄)( )种类 1918年 1922年 1928年 1937年谷物 180 690 1080 3190籽棉 12 7 79 258制糖用甜菜 320 180 940 2140向日葵 17 20 110 110亚麻纤维 0.0003 7.4 17.3 27.6土豆 42 20 110 700A. 经济政策具有连续性 B. 生产关系调整服务国家战略C. 苏联模式已积重难返 D. 农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这反映出当今世界A. 发达国家大势已去 B. 发展中国家科技领先C. 金砖国家成为主导 D. 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用结构图做的历史学习笔记。在“③”处应该填入的是( )A. 世界银行的成立B. 美国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C. 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D. 社会信息化以下对右边漫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B. 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C. 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D. 美、两伊、以、巴、黎主导当今多极化世界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看,“奏”蕴含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 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 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C. 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 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 扩大地方权力 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 健全中央机构 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提炼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6分)(2)请从中任意择取两个主题并分别列出符合该主题的史实序号。(8分)(3)就第(2)小题中选取的主题,请分别补充一个史实。(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文艺复兴的发生,彰显了新兴资产阶级希望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对追求财富的限制,其对封建社会的批评大多限于具体的人和事,宗教改革则直指罗马教廷。科学革命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知识领域的延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从多个方面冲击了中古时期以来传统的世界观,也开始构建新的世界体系。启蒙思想家最大的贡献,正是对新时代的设想和新制度的设计,我们需以此视角观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而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结果之一,就是资本主义在西欧获得快速发展。——摘编自晏绍祥等《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制度变革”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当奥斯曼帝国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时,葡萄牙已经有几十年的探险历史了。实际上传统商路……只是被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他们建立起中世纪以来的贸易秩序和贸易规则,这种特殊的贸易秩序很难打破,商路运输有严格规则秩序并且很难被打破……因此要获得财富就得另辟蹊径。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反基督教文明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西欧知识分子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其实欧洲人对土耳其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了解很少,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并不像宣扬的那样。例如,奥斯曼帝国没有强迫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伊斯兰化,而且,帝国征收的赋税不重,这些是历史事实。宣传与实际的不相符,表明西方人是有意为之。 ——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材料二:图一 15世纪以前的古代传统贸易路线图图二 新航路开辟以后的航海贸易路线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否定“土耳其人阻断商路”的依据。你认为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因素有哪些。(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传统商贸与近代商贸的不同。(8分)华容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63分,共48分)1-4.CADD 5-8.BBCB 9-12.CABD 13-16.DCBA1.【答案】C【解析】楔形文字用不同形态书写多种语言,文献涵盖多领域,是最早文化宝库,这说明文字传播使得众多知识得以保存和传承,故选C项;楔形文字虽历史悠久且影响广泛,但材料未将其与其他文字比较,无法得出其不可替代的结论,排除A、B项;苏美尔人是楔形文字的发明者,但材料未提及其开创整个西亚文明,西亚文明包含多个民族和文化的共同贡献,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波斯御道连接重要城市与军事要塞,这种交通建设极可能与军事征服相关,军事需求推动道路修筑等技术传播,波斯御道加强帝国内部连接,军事征服情境下技术得以在广阔区域传播,故选A项;材料强调御道的军事功能,未提及贸易活动或经济交流,区域性贸易并非其主要作用,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宗教相关内容,波斯御道与宗教传播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陆路交通,与海上贸易无关,排除D3.【答案】D【解析】材料提到巴格达市场汇集了中国、印度、马来群岛、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非洲东部等地的商品,但仅能证明阿拉伯帝国与这些地区存在贸易往来,未明确说明帝国领土范围是否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地跨三洲需以政治疆域为依据,而材料仅反映贸易网络,无法直接推断疆域规模,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国、印度、欧洲等地的商品通过阿拉伯商人中转,体现其在东西方贸易中的纽带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同地区商品汇聚巴格达,反映阿拉伯文明吸收多元文化并融合创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瓷器、丝绸与欧洲蜂蜜、毛皮等物品的输入,明确显示阿拉伯帝国与东亚、欧洲存在直接或间接贸易联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很多城市和村庄建在水上”“墨西哥”等信息可知,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天的墨西哥地区,其中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位于特斯科科湖的岛上,它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在该地生活的是阿兹特克人,故选D项;印加人主要活动于南美安第斯山区,以马丘比丘等山地要塞和巨石建筑闻名,与水上城市无关,排除A项;桑海人属于西非帝国,地理范围与美洲无关,材料中的墨西哥明确指向美洲文明,排除B项;玛雅文明是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的雨林文明。它属于石器文明,没有使用青铜器或铁器,玛雅人不符合“巨大的塔楼,庙宇和建筑物都是从水上升起的”信息,且玛雅文明在西班牙人到达前已衰落,与材料中“水上城市”“通往墨西哥”不符,排除C项。5.【答案】B【解析】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批判殖民暴行的同时强调印第安人的“纯真”与“基督徒美德”,目的是推动殖民者以温和手段传播基督教,减少暴力但仍服务于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长远利益;博丹将美洲原住民贬低为“野兽”则是为法国等殖民者提供“文明驯化野蛮”的理论依据,两者的对立观点看似矛盾,实则共同为欧洲殖民扩张的正当性辩护,故选B项;两人分属西班牙和法国,但当时欧洲殖民国家在扩张目标上并无本质差异,其评价差异源于殖民策略而非文化差异,排除A项;卡萨斯的美化与博丹的贬低均带有强烈主观意图,均未客观反映美洲社会的真实面貌,排除C项;两者观点差异与基督教教派无关,卡萨斯作为天主教传教士与博丹的世俗学者身份并不涉及教义分歧,排除D项。6.【答案】B【解析】16至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确将美洲白银经菲律宾运往中国换取丝绸瓷器,这反映了全球联系初步建立后地区间经济交流,故选B项;大西洋三角贸易中,欧洲以工业品换取非洲奴隶运往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主因是欧洲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等疾病而非奴隶贸易,且黑人奴隶主要来自非洲而非美洲,排除A项;马铃薯、玉米原产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传入欧亚,促进欧洲和亚洲农业与人口增长,而非从欧洲传入美洲,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垄断的是传统地中海—西亚陆路商道,促使葡萄牙开辟绕过非洲至印度洋的新航路,西班牙则是向西航行开辟美洲航线,且垄断印度洋香料贸易的是阿拉伯和印度商人而非奥斯曼帝国,排除D项。7.【答案】C【解析】18世纪法国建筑师布雷的设计强调几何体的纯粹性和巨大体量,并宣称通过巨大形象满足灵魂对宇宙的渴望,启蒙运动在18世纪盛行,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对自然秩序的追求,布雷对几何形式的推崇和对宇宙的宏大想象,契合启蒙思想中理性、自然与人类精神升华的理念,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技术发明或创新,其重点在于建筑理念而非技术突破,排除A项;产业技术革命主要指工业革命,而18世纪法国尚未大规模开展工业革命,布雷的设计与生产技术革新无关,排除B项;科学实验方法强调实证和可重复性,布雷的设计更偏向哲学与美学表达,材料未体现实验性,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美国建国初期,南方种植园经济依赖奴隶制,北方工商业经济虽不需要,但为达到政治统一,双方在制宪会议上进行妥协,在宪法中保留奴隶制相关条款,这体现了南北方的政治妥协,故选B项;南方依赖奴隶制经济而北方多主张废奴,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存在根本利益冲突,妥协是政治手段而非共同利益驱使,排除A项;奴隶贸易与奴隶制本身违背自由平等原则,宪法条款仅是暂时性安排而非肯定其合理性,排除C项;3/5条款仅将黑人作为财产折算人口,未赋予选举权等公民权利,宪法原文更明确将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和其他人(指黑人)排除在公民范畴之外,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1872年德文版序言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需结合具体历史条件灵活运用,体现了理论随着实践发展的开放性;1883年版序言指出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是历史的基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两者共同说明马克思主义兼具科学性与开放性,故选C项;国际工人联合是《共产党宣言》正文内容,而材料的序言没有提及该观点,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属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而帝国主义时代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聚焦理论应用方法和历史观基础,没有涉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新社会”的使命表述,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曼彻斯特棉纺厂因珍妮纺纱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棉布成本骤降,直接冲击印度手工纺织业,导致其织工数量从150万锐减至3万,这一现象反映英国凭借技术优势主导工业生产,而印度被迫沦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形成“英国制造—殖民地提供原料”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故选A项;先进生产方式传播需以技术转移或主动学习为前提,但材料仅体现印度手工业被摧毁,未提及英国技术传入印度或当地主动效仿,排除B项;民族工业发展需要本土产业崛起,但印度在殖民统治下传统纺织业崩溃,且未出现近代机器工业替代,排除C项;全球经济联系强调贸易网络扩大或相互依存,但材料聚焦于英国工业品对印度手工业的单向摧毁,未涉及双方经济互动或全球贸易体系深化,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1918到1937年间,苏联(俄)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不同阶段农产品收购量有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与当时国家建设需求相关,反映出生产关系的调整服务于国家战略,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经济政策经历多次转折而非延续,排除A项;1937年苏联模式刚确立并推动工业化取得成效,尚未达到积重难返程度,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机制,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分配,与市场联系被切断,排除D项。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C【解析】根据漫画信息看出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导致地区冲突增加,反映出“冷战”结束后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加上大国的插手导致整个国际局势动荡,C项正确。D项两伊、巴勒斯坦等都是地区行为体,不具备“极”的全球影响力。故D错误。15.【答案】B【解析】解析据材料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称“奏”,具有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故选B项。16.【答案】A【解析】张载以分封制举例,认为统治者要减少对地方的控制,不必事事亲自过问,这说明张载看到了过分集权的弊病,进而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故选A项;题干主张恢复“分封制”,而不是郡国并行制,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扩大地方权力,不是健全中央机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简化官员选任程序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17. (1)主题:①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②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③社会主义运动发展;④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⑤近代科学技术发展。(3个主题得6分)(2)主题与序号:(任意两个主题及相应的史实序号得8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①③;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⑥⑦;社会主义运动发展:②④;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⑤⑧。(3)主题:(符合题意即可得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补充史实: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两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中国的辛亥革命。18. 示例一:论题: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奠定基础。(2分)阐述:文艺复兴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借复兴古典文化宣扬人文主义,冲击封建神学,肯定了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的正当性,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思想氛围。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廷权威,新教伦理将获取财产合法化,英国清教徒海外扩张推动资本积累。科学革命动摇神学世界观,为启蒙运动提供理性基础。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人民主权”等理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美国1787年宪法践行三权分立原则,法国《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平等,均是启蒙思想的实践。(12分)总之,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冲击封建传统,为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动力,推动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与发展,印证了精神变革对制度演进的重要作用。(2分)示例二:论题:思想解放与生产力的协同演进推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阐述:14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意大利率先兴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批判封建神权,倡导人性解放与理性探索,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道德基础。文艺复兴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更通过推崇商业和财富积累,颠覆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宗教改革进一步打破罗马教廷的权威,新教伦理将财富获取与道德正当性结合,为资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合法性。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系统设计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思想家们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论,为推翻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率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相继建立共和政体,资产阶级通过代议制民主巩固了政治权力。这些革命不仅终结了封建等级制度,也为近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分)总之,思想解放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协同作用,不仅塑造了近代西方的政治经济结构,更通过阶级斗争推动制度调整,推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与经济的深层互动,为现代化提供了历史范式。(2分)(“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评分标准:水平等级 分值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4 13-16 紧扣材料、明确、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 10-12 紧扣材料、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2 6-9 扣材料、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1 0-5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未结合,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19. (1)依据:葡萄牙人有探索的历史传统;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传统商路;传统商路贸易规则难以打破;西欧出于利益和意识形态做的恶意宣传。(一点2分,共4分)因素:传统商路受阻;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大;《马可·波罗行记》的诱导;传播天主教;人文主义影响,欧洲人冒险精神;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地理知识、航海技术的进步。(一点2分,共6分)(2)任意比较两个方面得8分。比较 传统贸易 近代贸易范围 以欧亚大陆为主/区域化 范围扩大,波及全世界/全球化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兼海上丝绸之路 大西洋航线、太平洋航线、印度洋航线为主参与者 亚洲主导,欧洲边缘化 欧洲主导,全球参与商品种类 奢侈品为主(香料、丝绸、瓷器) 商品种类多样化(奢侈品、白银、奴隶、工业品、世界各地物产等)贸易方式 分段式贸易(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影响 促进欧亚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殖民扩张,加强世界联系高一历史答题卡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每小题3分,共48分)1 5 9 132 6 10 143 7 11 154 8 12 16二、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共52分)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1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docx (2025年6月)高一期末答题卷 历史(A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