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些文明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统一性与多样性 B.差异性与排他性 C.同源性和封闭性 D.一致性和互鉴性2.雅典公民大会规定,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与讨论和表决城邦事务。但在实际运作中,有人为了获得支持,会用礼物、宴请等方式拉拢选民。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与自由 B.容易导致权力的不正当使用C.保证了决策的公平和公正 D.保障居民都能参与政治生活3.《西方社会史》中写道:“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段叙述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 )A.庄园与农奴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不断强大的王权 D.城市自治运动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与“646年”“孝德天皇即位”“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 )A.幕府统治 B.武士集团 C.大化改新 D.不输不入5.13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心灵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D.启蒙思想深入人心6.“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成为城市贵族。”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封建领主支持商业发展 B.租地农场的建立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D.新航路的开辟7.人们在欣赏达·芬奇的画作时发现:他画的植物表现了他的确有植物学方面的才能,他画的风景则表现了他地理学上的敏锐感觉。这说明达·芬奇的艺术创作( )A.受进化论影响 B.宣扬享乐主义 C.践行启蒙思想 D.融入科学探索8.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这一现象客观上推动了(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地理学的发展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新航路的开辟9.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任何一个单一政府部门是不可以获得太多的权力去支配其他部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他意在说明( )A.强化中央权力的迫切性 B.构建制衡体制的必要性C.公民权力应该受到尊重 D.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10.19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 D.赫鲁晓夫的改革11.玻利瓦尔以解放祖国为己任,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当地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 )A.埃及华夫脱运动 B.南美洲独立运动C.非洲解放运动 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2.1878年,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声称,国际交往全靠兵力强弱,“大炮弹药,不是为主张已有之理而备,而是用来创造未有之理”。该言论反映出当时日本(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幕府势力依然强大C.地方割据势力削弱 D.大化改新成效显著13.南北战争后,北方的资本、技术与理念开始大规模涌入南方,南方大面积的种植园转型为资本主义大农场,南方开始为北方工业提供原材料,北方的产品也大量销往南方。据此可知,美国南北战争( )A.使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使南方工业水平超过北方 D.彻底消除了南北方经济差异14.1896年,马可尼发明了一台无需导线即可发射和接收信息的设备。然而,他的这项发明是在英国物理学家提出电磁波理论,以及德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之后才得以实现的。这说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英、德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新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变革 D.科学理论推动了技术发明15.漫画以其生动形象的插图,能够很好地再现历史事件的场景。同学们为右面的漫画适配了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的话:“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据此判断,“想挤牛奶”的国家主张( )A.用德国牵制法国 B.争夺世界新霸权 C.彻底把德国肢解 D.拥立美国当霸主1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地区出现新变化: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这些变化反映了亚非拉地区( )A.殖民统治得到强化 B.开创国家干预模式C.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民族矛盾彻底消除17.“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被突破,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覆灭。”这一论述主要强调( )A.莫斯科战役的战略意义 B.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C.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决策 D.柏林战役的最终影响18.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电影,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利用电影对柏林人进行意识形态宣传。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B.电影艺术上的文化较量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竞争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19.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国家不约而同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到1980年,部分国家这方面的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这一现象( )A.适应了社会保障需要 B.反映出世界格局改变C.导致了社会秩序恶化 D.体现出民众生活富足20.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的理念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单边主义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对外扩张政策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计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帝国的繁荣】材料一 拜占庭的国内外贸易相当发达。它不仅有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作基础,而且拜占庭和其他国家的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向东方和西方运销各种商品……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文化上承袭古希腊,政府结构原则大致源于古罗马法律和官僚制度,是从罗马帝国晚期直接演化而来的。所以马克思把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称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摘编自朱迪期·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拜占庭帝国兴盛的原因以及其在东西方世界的地位。(6分)【帝国的法制】材料二 6世纪相继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2分)【帝国的衰亡】材料三 拜占庭所起的作用按恰当的词意来说,是保守的……它的命运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和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他们中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却为数极少。——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命运注定是守旧”中的“守旧”指的是什么?(2分)(4)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深刻的教训?(2分)22.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但丁(1)据材料一,列举出世界史中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一个重要史实。(2分)指出“人心的改变”所提倡的核心思潮是什么?(2分)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英国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社会变革?(2分)并为此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4分)材料四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为应对材料四中“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什么改革?(2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1902年左右,英德之间展开了军备竞赛。这种海军军备竞赛迅速升级到了一个十分“昂贵”的临界点,给英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这也使他们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放弃当时英国海军政策奉行的“双强标准”即:建设一支超过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海军力量总和的海军部队……军备竞赛使得英德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最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后果。——摘编自甘星《论20世纪初期(1900﹣1922)英美海上霸权和平转移》(1)如图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考虑放弃“双强标准”的原因。(4分)说明“不可避免的后果”指的是什么?(2分)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材料二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联合国家宣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2分)写出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2分)从经济角度分析苏联在二战前拥有强大军事工业的原因。(2分)(3)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4)说一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贡献。(2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2分)2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 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际大事件(节选)时间 事件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 法国大革命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9世纪50年代 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 美国内战1868年 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19世纪70年代 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世纪初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C C A D D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B D B C B C A A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60分)21.(1)原因:国内外贸易发达;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的文明继承者和保存者;其位于亚、欧两洲的交界处,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答出两点即可)地位: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2)地位: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守旧”:固守欧洲古典文化传统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4)主要原因:四处征讨,国力损耗;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教训:开放宽容带来文明的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言之有理即可)22.(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2)政治领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权利法案》。(3)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或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4)罗斯福新政。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23.(1)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英国实力相对衰弱,财政负担较重;德国、美国的海军实力发展迅速,英国已无力保持绝对领先。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时间:1942年。地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并优先发展重工业,经过多次五年计划积累起雄厚的工业基础。(3)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团结一致协同作战。(4)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坚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联合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24.(1)两次工业革命都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示例1:观点: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拓展。阐述:19世纪60-70年代,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张,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分别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以西方为榜样,开始明治维新,此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结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观点示例2:观点:技术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面貌。阐述: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结论:技术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面貌,促进了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docx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