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7.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他“飞之城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
A.四大发明影响世界
B.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2025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在灭宋之战中对岳飞庙等祭祀场所予以保护。岳飞受
C.传统医学成就突出
D.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到尊崇和怀念是因为他
16.有感于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七年级(3)班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戏曲知识竞赛,下
七年级历史
A.力促宋辽和谈
B。些死尽电报国
C.组织军队抗元D.秉持廉洁奉公
面是同学们展示的知识卡片。据此可知,京剧最鲜明的特点是
8.2024年10月,中国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发表所谓“双十”讲话,
全篇充斥逻辑混乱
题号
总分
认知错乱的“·台独'怪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微

班陆处入北文
清楚。历史上元彻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刷目、曲
得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安西都护府
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9.按右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A.废除丞相制度
→(股→(
C.生净末,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污
B.实行“八股取士”
是品符合颗目要求的)
题号
C.设立锦衣卫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
4
6
1
8
D.设立“三司”
南糊白南朝→宋相→明朝
答案
17.(16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
0
10
1
13
14
15
16
10.自嘉靖元年(1522年)罢市舶,凡番(指日本)货至,辄赊于奸商。久之,奸商欺冒,不肯偿
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答案
番人泊近岛,遣人坐索不得,出没海上为盗。久之,百余艘,盘踞海上,日掠我海隅不肯去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
·隋文帝建国后“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扶戎夷”,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但场
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
帝即位后,“外征四夷,内穷嗜欲,兵革岁动,赋敛滋繁,”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
材料反映了明朝出现了什么问题
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襟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
A.领土沦丧
B.统治腐败
C农民記义不新D.桥度得相
王朝最终瓦解。材料现象反映出
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木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
A.猪场帝继承了隋汇帝的治国理念
B.武力开疆拓域,方能成就帝王伟业
1.在起义的过程中,起义军领神提出“均田免粮”“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当时还流行“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其部队逐渐
钱移《同史大纲》
C.隋朝和秦朝都是历经二世而亡
D.统治政策是王朝兴衰的主要原因
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材料中的“起义”
(1)材料一中的“此制”指什么?据材料一概括其蕴含的选拔人才的智慧。(4分)
2.唐太宗即位后曾付大臣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
A,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安全
腹,腹饱而身毙。”太宗认为“致安之木,惟在得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B。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C.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出现了什么样的治世局面
D.沉重打击荷兰殖民者
使民衣食有余。
12明太祖废除承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贵: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A声视之治
B文号之治
C光武中
D开元成出
这些史实反映了明清时期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
3.生产工具的改进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下四幅图中出现在唐代的是
A.中央权力趋于集中
B.思想控制日益加深
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知力,成为“不完善
C.经济发展日趋衰退
D.君主专制不析强化
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夹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
13.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
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都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人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
一袁行需、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那么多交易。”与这段描述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弱化地方权力的主要措施。元朝为了使“中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铁制农具
A.闭关自守
B.文化专制
C轻摇薄赋
D.自由贸易
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创新。(4分)】
(唐)权德舆《论江淮水灾上疏》: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
,衣冠南走
14.明朝中后期,《华夷风物商程一览》等读物以阐述商业规范、经商经验、水陆交通指南等
述内容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为主要内容,以商人为主要阅读群体,在民间大规模刊印并广为流传。这种“商书现象
A.文帝改革
三国鼎立
C.淝水之战
D.安史之乱
的出现话应了
5.唐潮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A.海防意识的增强
B.政治制度的完备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亨
C.商帮发展的需求
D.治炼技术的发:
【探究二经济篇】
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下列史实属于唐朝对外交流的是
15.历史图片包含者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
材料三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鉴真东波日本
C.马可波罗来华
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五代十国时期是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
征伐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
A.分裂中孕育者统
B.动荡不安
C.武将专权
D.民族政权更替频繁
《伤寒杂病论》书影
“五禽戏”(想象图)
《本草纲目》书影
图一南宋海船
国二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3页(共6页)■
2025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答题卡
七年级历史
姓名
准考证号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注意事
2.
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正确
3.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填涂
贴条形码区
4.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正面朝上,切匆贴出发线方板】
5.
示例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4一此方框为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
10.[A][B][c][D]
15.[a][B][c][D]
二、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17.(共17分)
(1)(4分)
(2)(4分)
(3)(2分)
(4)(2分)
(5)(4分)
(6)(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18.(共13分)
(1)(4分)
(2)(2分)
(3)(5分)
(4)(2分)
19.(共12分)
(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3分)
(6)(1分)
20.(共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2页)吉首市2025年春七年级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 分)
1、D 2、A 3、C 4、D 5、B 6、A
7、B 8、C 9、B 10、D 11、B 12、D
13、A 14、 C 15、 C 16、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共17分) (1)制度:科举制(2分)。智慧:自由报考,公平竞争;营造文化
氛围,培植爱国情怀;巩固统治;教化百姓。(任答2点,2分) (2)措施: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频繁调动州
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 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分)(答对任
意两点即可)
创新:实行行省制度。(2分) (3)①手工业方面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分);②
商业方面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1分)。 (4)认识: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2分)
(5)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4分) (6)要善于学习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成果,从中汲取智慧;要有敢
于质疑和突破传统观念的勇气;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 索和创新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分)
18.(共13分) (1)成熟办法: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
(2分,任答一点)
(2)特点:互相吸收。(1分) 相同之处:创制文字,发展生产。
(1分,任答一点) (3)最高行政长官:西藏——驻藏大臣,(2分)新疆——伊犁将
军(2分)
作用: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
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1分) (4)认识: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要维
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言之有理即可,一点1分,满分2分)
19.(共12分)
(1)历史悠久;规模巨大;艺术价值高(一点1分,共2分)
(2)苏轼、李清照、辛弃疾。(1分,任答一个)
原因:商业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人们对文娱生
活的追求。(1分,任答一点) (3) 《资治通鉴》(2分); (4)明成祖朱棣(1分);故宫或称紫禁城。(1分) (5)曹雪芹(1分);突破才子佳人模式;真实描写日常生活(2分

(6) 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其内涵、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以新颖有趣的 方式传播文化遗产。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
护活动。(言之有理即可,1分)
20.(共10分)
【示例】
观点:中外友好交流,促进文明进步。
论述: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 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 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
,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 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1405 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增进了中国 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
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综上所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评分标准】
水平参考
等级 分值 选择的观点 论述
4 8-10 分 明确 紧扣选择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两个以上的
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5-7 分 比较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史实,但不够充
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 2-4 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史实不充分,或史论结合
不充分
1 0-1 分 没有观点 无观点或无史实,论述与观点无关,或仅重
复材料中的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