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学科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时,最可靠证据是A.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小说B.历史论著中对朝鲜战争的描述C.上甘岭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D.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2.如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从表中反映的信息可知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A.经济实力要妊郝印度、美国B.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C.设立新项目健全工业门类D,实现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3.1955年3月24日,天津华威钟表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块手表。这是一只15钻的机械表,表盘上镀有“中国制”三个金字和五颗金星,被定名为“五星”牌,1957年手表易名为“五一”牌。这块手表的制造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B,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1“天津中考历史深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主集中制。一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A.起临时宪法的作用B.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都制定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D.都代表人民的利益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B.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6.1956年,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主要任务是A.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践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8.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党的历史上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A.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B.系统纠正了党内的主观主义C.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的通过标志着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C.改革开放开始D,中国共产党在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10.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C.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