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观庙高中等多校联考下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古埃及金字塔群南侧的工人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文书,记录内容有:工匠每日领取定量小麦、啤酒和衣物,部分工人因工伤获得额外补偿,甚至有工人“罢工”要求改善待遇的现象。这可用于说明古埃及( )
A.重视改善工人福利 B.文书行政系统完备
C.政府拥有组织能力 D.奴隶集体劳作盛行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某古城遗址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该城的希腊式风格源于( )
A.日尔曼人的迁徙 B.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人的经商活动
3.下面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寓言九首》(其四),诗句体现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王安石变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措施( )
寓言九首(其四) 宋王安石 婚丧孰不供,贷钱免尔萦。耕收孰不给,倾粟助之生。 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后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 【注解】萦:困扰;区区挫兼并: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A.改变了宋代积贫积弱局面 B.弥合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形成了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
4.印加大道举世闻名,印加人赤手空拳,修筑了以首都库斯科为中心通往全国重要地区、总长约2万公里的道路网络,道路两旁设有无数驿站、驻有仓库,供过路官吏尤其信使住宿休息。印加帝国道路系统的建设旨在( )
A.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B.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增强国内外的经济联系 D.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5.1720年,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法庭引用洛克的“未开发土地的自然状态”理论,判定原住民未开垦林地属于“无主财产”,而英国移民的开垦行为是“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的文明行为”。这反映出当时( )
A.土地成为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 B.主权在民思想在殖民地广泛传播
C.英国法律重视保护私有财产权 D.启蒙思想异化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6.1933年2月,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发了《开垦荒地荒田办法》的训令,号召组织开荒队,有计划地到指定地点去开荒,并规定新开垦的土地归开垦人所有,农民开垦的土地免收三年土地税。垦荒运动( )
A.激发苏区群众劳动热忱 B.推动解放区工农业发展 C.保障根据地的粮食安全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这里的“乌木”指的是( )
A.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B.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C.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D.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8.下表是1928—1938年苏联农业生产工具占比情况(%)。据此可知,苏联( )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1938年
春耕用 木犁 9.8 — — —
马犁 89.2 81.0 29.0 28.4
拖拉机犁 1.0 19.0 71.0 71.5
收获用 长镰及草镰 44.4 33.4 10.3 8.1
马拖割谷机 55.4 54.6 43.9 33.1
拖拉机带割谷 — 4.0 39.8 48.4
A.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暴露
C.集体农庄规模扩大 D.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
9.法国革命最为惊世骇俗的地方在于,对于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准则,很快就能得到法国人的青睐并轻易地接受,且在国内民族众多的情况下达成高度的一致。这里“很快得到人们青睐的法则“产生于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0.在攻克巴士底狱后,法国革命派宣布没收教会财产,废除教会的什一税;通过《人权宣言》宣示人生而自由、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制订1791年宪法,取消贵族爵位。这些措施( )
A.彰显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消除了天主教会的影响
C.阻碍了民族国家的构建 D.推动启蒙思想付诸实践
11.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1867年议会改革让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71年通过取消对工会活动限制的法案,提高工会的法律地位;1875年修改“主仆法”,承认工人和雇主地位的平等。这些举措( )
A.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 B.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D.旨在提高无产阶级政治地位
1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给国会的咨文中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说明美国
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 B.以帮助盟友为义务
C.以称霸世界为目的 D.以对抗苏联为根本
13.19世纪末,恩格斯指出,“铁路和海船,现在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这表明恩格斯认识到了( )
A.世界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 B.地理大发现具有广泛的影响
C.新式交通工具进步的原因 D.交通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14.苏联的政治笑话是了解苏联政治和社情民意的窗口。下列两则笑话反映了苏联( )
第一则 “请问,你从哪里弄到的厕纸?”“我去干洗店干洗了一下,然后再重新用。” 第二则 两副骨架在墓地里相遇了。“你是死于食品计划供给前还是在此之后?”“我还活着呢。”
A.物资短缺现象明显 B.指令性经济政策
C.任人唯亲的任命制 D.特权阶层稳固化
15.大津巴布韦的建立与黄金贸易密不可分。在大津巴布韦遗址附近和其他一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中,都发现有古代开采过的矿井、冶炼熔炉和工匠用具,此外,还发现有古代的梯田、用于灌溉的水井、带把的铁锄,以及大量牛骨。由此推知,大津巴布韦( )
A.与欧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B.社会经济结构多元
C.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 D.商业水平超过农业
16.“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目前,“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正在深刻改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版图。这表明“全球南方”国家( )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主导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D.依托经济一体化实现政治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标语口号根据现实需求将政治话语大众化,勾画了国家形象的崭新图景。这一时期的标语口号不仅具有强大的宣传、引导、动员和凝聚功能,还整体上留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号召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记忆,提升了人民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代表性的标语口号。
政治上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坚决镇压反革命”
“实行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外交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济上 “走合作化道路”
文化上 “人人是先生,人人是学生,人人要识字”
材料二 下表为1978—1992年有代表性的标语口号。
①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提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② 1984年,深圳蛇口工业园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变了人们以往闻富色变的态度。
——以上均摘编自孙正《中国共产党标语口号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标语口号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标语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并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意义。(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蔗糖是糖的一种,主要从甘蔗中榨取得到。在公元1000年时,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到1650年时,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变得嗜糖成癖,而蔗糖则频频现身于他们的药品、文学想象以及社会等级的炫耀过程中;最迟到1800年,在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饮食中,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虽然仍是价格不菲的稀缺品;到1900年时,蔗糖在英国人的日常饮食里提供了近1/5的热量。由于糖或者说是因对糖的需求而兴起的庞大市场——百万非洲奴隶到达了新大陆……糖陆陆续续地把一批批不同族群的人们带到了夏威夷,而且至今还让人们在加勒比来回迁徙。甘蔗栽种与甘蔗经过机械或化学的转化而生成蔗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砍伐和榨取、蒸煮和结晶、榨汁间和甘蔗地之间的协调一致才建立起来的。由此上层需要悉心规划劳动安排,对待下层则施以铁的纪律。
——摘编自【美】西敏斯《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阅读材料,围绕“糖与世界发展”自拟—个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又国家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滞胀”现象,即生产停滞和运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发生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扩大社会需求,为此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放松信贷,扩大货币供应量。这些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财政赤字扩大,债务增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和超过了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触发了“滞胀”的全面爆发。同时,“滞胀”也是一次结构性危机,传统产业日益衰落,汽车、电器等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劳动生产率下降。针对“滞胀”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解决对策。
——换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国家应对20世纪70年代“滞账”现象的措施。(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随着16世纪以来的殖民扩张,在全球范围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半中心-边缘”的依附关系,工业革命使欧美殖民宗主国最早成为“发达”国家。一战和二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自然成为“待发展”的国家,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倡导“不结盟运动”,并通过“七十七国集团”推动相互合作。由于相关国家大多处于南半球或者北半球的南部,这种合作也被称为“南南合作”,这也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概念的由来。20世纪90年代,“全球南方”概念提出。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使用此术语。“全球南方”是一个涵盖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同时,它是一个包含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发展水平以及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国家群体。
材料二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自立自强、团结共进的态势更为突出。过去20年,全球南方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
——摘编自张云《从“发展中国家”到“全球南方”国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南方”概念形成的有利因素,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相似的历史经历。(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前世界历史发展现状,请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提出合理建议。(6分)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C 7.C 8.D
9.D 10.D 11.A 12.C 13.D 14.A 15.B 16.C
17.(1)特点:通俗易懂、简短有力;多元视角;与建国初期的形势密切相关。(4分)
(2)历史事件: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示范作用。
意义:
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
②打破了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排头兵,为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8分)
18.示例
论题:蔗糖消费的普及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阐述:中世纪,由于甘蔗产量小,加上欧洲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狭窄,所以当时糖是稀罕珍贵食品,只有少数贵族和精英家庭才能消费得起。15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洲际物种交流额繁,甘蔗在美洲大量种植。种植园经济的繁荣,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使得运往欧洲的蔗糖不断增加,蔗糖的消费量猛增,蔗糖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食品。随着欧洲蔗糖消费的普及,欧洲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后,蔗糖被英国工厂大量生产出来,也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蔗糖生产的日益丰富,使蔗糖不再是欧洲社会上层特有的奢侈品,从而冲击了欧洲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总之:蔗糖消费的日益普及,使欧洲乃至世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步。(12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9.(1)原因: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科技进步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稳定了经济秩序。(6分)
(2)措施:调整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 度;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8分)
20.(1)因素: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亚非拉国家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合作需求;新型国际组织的建立与推动。
经历:都曾受到殖民侵略;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8分)
(2)维护和平,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加强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