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9道*3分=57分)1.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下列属于古代西亚文明成果的是( )①建造宏伟壮观的金字塔②颁布《汉谟拉比法典》③创作史诗《吉尔伽美什》④希罗多德首创“历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在早期的人类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通过对日月星辰运行轨迹、水土自然特性及气候现象的长期观察与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科学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B.文明的进步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C.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偶发性 D.农业生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分工3.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于830年设立“智慧宫”,系统翻译波斯、印度、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著作,并在此过程中融合古希腊逻辑思辨方法。至12世纪,西欧学者在西班牙托莱多建立翻译中心,大量阿拉伯文保存的古希腊文献及阿拉伯学者的原创成果被译为拉丁语。这反映了( )A.希腊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B.古典文化在西欧全面复兴C.文明在交流中传承发展 D.阿拉伯垄断古典学术资源4.维系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和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A.契约 B.土地 C.血缘 D.基督教5.据记载,中世纪时期,西欧庄园“生产大部分自己需要的物品。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A.农奴拥有人身自由 B.司法权力相对独立C.农民无需缴纳租税 D.自给自足特征明显6.近代美国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指出:白人、威士忌和外来疾病直接损害印第安人的健康,殖民者无情地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家园,迫使印第安人在更荒凉的地域避难,而这些地方通常远离水源,食物供应紧张。由此可见,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主义者的奴役掠夺 B.外来物种和疾病的侵袭C.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盛行 D.美洲生存环境趋于恶化7.16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的五分之一,安特卫普港口胡椒堆积,佛罗伦萨商人纷纷抛售囤积的东方丝绸;与此同时,西班牙塞维利亚的铸造厂每年将超200吨美洲白银铸币,致使十年间一袋小麦价格上涨数倍,贵族依靠地租的收入难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这些现象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 )A.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殖民掠夺加剧了贵金属外流危机C.商业格局与社会结构的双重变革 D.价格革命的冲击使贵族阶级消亡8.在17世纪前的西欧,糖的价格曾用一定量的金和银来衡量。17世纪时,糖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普通商品。糖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糖的过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变化C.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D.价格革命推动商品价格变化9.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波士顿公报》多次刊登英国《权利法案》《大宪章》条款,并附读者评论称“这些法令是自由的基石,明确保障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此类引用常省略了英国法律中“效忠君主”等条款。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试图构建联邦制共和体制 B.为民族独立寻求法律支持C.秉持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D.废除君主制成为人民共识10.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1867年议会改革让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71年通过取消对工会活动限制的法案,提高工会的法律地位;1875年修改“主仆法”,承认工人和雇主地位的平等。这些举措( )A.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 B.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D.旨在提高无产阶级政治地位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 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 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12.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是“普通工人第一次敢于侵犯他们的‘天然尊长’的执政特权,在空前艰难的条件下虚心、诚恳而卓有成效地进行他们的工作”。其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开启了工人政治斗争 B.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C.制定了科学革命纲领 D.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13.如图是1884—1885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场景。据此可推知,这次会议( )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 B.促进了非洲大陆开发C.废止了黑人奴隶贸易 D.加速了殖民体系形成14.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行土地国有制 D.建立集体农庄15.1912年,俄国才进入工业高涨时期马上又被一战所中断,用列宁的话说“俄国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空前落后、贫穷和半野蛮的国家”。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经过尖锐的交锋,最终作出了发展工业化的选择,不久便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据此可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主要因为( )A.人民建设国家热情日益高涨 B.苏维埃政党缺乏治国理政经验C.历史条件和经济战略的推动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16.1944年10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秘密会晤,斯大林出于各种考虑多次让步,大体接受了丘吉尔提出的瓜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次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为换取苏联对日作战,默许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要求。这些外交行为表明( )A.大国遵循平等协商原则 B.同盟国团结对抗法西斯C.强权政治主导战后安排 D.意识形态分歧不可调和17.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18.如表数据变化反映了美国、日本( )1950年和1990年美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单位:%)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日本农业 1950 12.2 50.71990 2.8 7.2工业 1950 34.7 22.21990 25.8 33.6服务业 1950 48.9 26.61990 71.4 59.2A.实力对比的变化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经济形势的恶化 D.社会结构的变化19.据统计,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案超过10亿美元的仅35起;1998年则有89起,占当年跨国并购总额的3/5左右;1999年增加到109起。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 B.多极化局面基本形成C.和平发展已成为主流 D.西方加剧了经济侵略二、非选择题20.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1)材料一中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2)材料二中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分)(3)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4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简衣(部分)国家 确立方式 确立的政体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美 国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 民主共和制美 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内战)法国 大革命 多次反复,最终确立民主共 和制俄国 农奴制改革 君主立宪制德国 王朝战争 君主立宪制日本 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成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表现.(9分)(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表现。国际格局一旦形成,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持续发挥作用,但国际格局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发端于500年前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轫。这一国际格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发生变化。而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全球治理需要变革,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竞争并加快重组的时期。——摘编自杨洁勉《辩证把握国际格局》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B D A C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答案 A B D B C C A D D20.(1)“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2)武器:理性主义;(3)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1.(1)主要方式: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良;王朝战争。(2)表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发明后,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取代蒸汽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等。(答出其中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定的调节——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也进行新的科技革命;但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等。(答出其中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2.示例论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呈现加速发展。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综合实力不断上升;虽然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霸主地位呈现衰落之势,对世界的控制力下降,许多全球性问题无力单独应对,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不断上演,资本主义阵营的凝聚力逐渐下降,利益冲突增多,部分欧洲强国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此外,第三世界逐步崛起,反对霸权主义、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加强。这些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总之,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注定走向失败。(“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