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A.旨在消除曹魏土地兼并问题
B.推动了鲜卑农耕经济的发展
C.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D.阻碍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一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4.图2为出土于西安市的唐宰相韩休夫妇合葬墓东壁的西域胡旋舞壁画。这可用于探究
唐代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中吸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图2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长安商业贸易的繁荣
B.西域艺术深受民众喜爱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D.丝路宗教画的生活气息
5.《宋史·职官志》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又设通判,州府长官文移,必与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符合题目要求的。
这些举措
1.图1是殷墟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这些可用来研究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增强了地方军力
D.提升了地方官的行政效率
6.《金史·食货志》记载:“州县民户计口授田,岁输租税;猛安谋克户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
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诸猛安谋克户与州县民户,若杂处同村,皆从州县官一体

拘催租税。”金朝这些举措
青铜熊
和田玉玉晓人
青铜牛享
A.实现了黄河流域赋税制度的统一化
B.借鉴了辽代“南北面官”制度
图1
C.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D.导致了“民田多为势家所占”
A.商人的审美观念
B.牛耕技术的发展
7.明太祖规定:“每里置申明亭一所,民间词讼,除犯十恶及杀人者须送官处决,其户婚、田土、
C.贵族生活的腐化
D.奴隶制的残酷性
钱债、斗殴等事,俱付里甲老人理辨。”“凡申明亭榜示罪名,皆刑部议定,监察御史、按察司
2.西汉时期,昭君出塞后,匈奴贵族服饰从皮毛向丝绸转变,民众开始学习汉式纺织工艺:张
官体覆无异,然后书写榜文,张挂各州县乡村。”据此可知,明代基层治理
骞通西域使“井渠法”解决了绿洲农业的灌溉难题:迁往巴蜀的豪族带去的中原礼乐文化使
A.实行法治原则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B.呈现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特点
得巴蜀之地“箫鼓歌吹,击钟肆悬”。这体现了当时
C.建立了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A.民族融合与边疆开发同步推进
B.技术交流加速了区域文化的认同
8.明清时期,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西方一些天文历法知识经传教士传入中国,后因
C.豪族势力主导了文化传播方向
D.中原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合华夏旧制”而未被广泛采用。这反映出明清之际
3.《魏书》记载:“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
A.中学西传引发西方启蒙运动
B.文化传播受本土思想观念影响
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这一举措
C.中西方文化交流呈现单向性
D.传统科技阻碍了西学对华传播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