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7月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7月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阜阳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统测
地()
A资本主义萌芽较快发展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走向解体


C政府大力扶植棉纺织业
D.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结合
5.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清帝退位诏书言:“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命可知。”但是革命党人章太炎叹曰:“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天下纷纷,官僚之属未易更也。”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料反映出辛亥革命(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A.因列强十涉未能改变社会性质
B.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目标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C.在形式上终结了君主专制政体
D.结束了中国长期存在的封建制度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6.191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边区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保障军需民用。”这一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逐步展开
B.巩固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基础
一、选择题(1一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C.促进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建立
D.加速了国统区经济模式的转型
1.2021年10月,河姆渡遗址人选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代表性文物有扁平穿孔石斧、
7.下图所示是1954年著名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画面中的老年妇女手拿
长条形带脊石锛、双孔骨耜和木耜、细颈盘口釜、折腹小罐。遗址中还发掘出一幢干栏式的建
选民证。这幅画作可以印证当时(
筑,长度超过23米。据此可知(
A.长江流域已具备农业生产能力
B.剩余产品推动早期国家的出现
C.原始农业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D.手工业分工具有专业化的特征
2.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六次币制改革。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进行了第四次
币值改革,废三铢钱,铸五铢钱,钱文首创“五铢”,令郡国铸造,称为郡国五铢,各地郡国五铢
重量不一、形制不一。据此可知,郡国五铢钱的铸造()
A.基层群众日治制度不断健全
B.政治协商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A.加速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B.无法适应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D.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
C标志着统一货币的发端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手段
8.下表是1980年经济特区与其他地区的部分经济政策对比表,据此可知,经济特区的设
3.下面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寓言九首》(其四),诗句体现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王安石变法中体
立(
现这一理念的措施()
经济政策领域
经济特区
其他地区
寓言九首(其四)
外资企业税收负担
15%企业所得税
30%企业所得税
宋王安石
进出口管理
自主审批
国家统一审批
婚丧孰不供,贷钱免尔萦。耕收孰不给,倾栗助之生。
土地使用
可对外资企业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
土地国有,禁止转让使用权
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后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
A.推动了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B.有利于恢复传统经济模式
【注解】萦:困扰;区区挫兼并: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C.削弱了国有企业主导地位
D.旨在加速重工业快速发展
A.改变了宋代积贫积弱局面
B.弥合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9.乌鲁克是早期苏美尔人的主要城邦之一,是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发源地,大约公元前2700年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形成了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
吉尔伽美什统治了乌鲁克。在遭到另一城邦基什人侵时,主战的首领吉尔伽美什先召集贵族
4.康熙年间的《邹县志》记载,山东邹县“妇女不勒纺织,坐而待哺”。乾隆年间的《五台县志》记
会议商议,贵族主张投降,他又召集人民大会,人民大会支持吉尔伽美什,最终他做出了抵抗
载,山西五台县“地不产棉,妇女不知纺织,虽尺布亦取给于市肆”。据此可推知,当时两
人侵的决定,并成功保卫了城邦。这反映出当时乌鲁克()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