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觉世界 能力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感觉世界 能力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 节 感觉世界(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2.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小新参加了百花园的花展,在百花园中小新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
3.“千里飘香”是台州特色菜,主要是由芥菜根腌制而成的菜蒂头,加入豆腐煮沸,闻起来臭,吃起来鲜美。下列关于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  )
A.鼻腔和口腔 B.嗅觉细胞和味觉细胞
C.嗅觉神经和味觉细神经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4.饥饿的时候,小五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 )
A.大脑 B.脊髓 C.胃 D.小肠
5.峰会期间,外国元首对西湖龙井茶赞不绝口。明前茶一般是在清明时节采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很多爱茶之人每年都要品明前茶那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产生在(  )
A.舌 B.口腔 C.大脑皮层 D.小脑
6.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经不能形成嗅觉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触觉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较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7.有关皮肤的结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皮肤的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
B.表皮中的冷敏小体、热敏小体均属于神经组织
C.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D.寒冷时,人的汗毛竖起来,是立毛肌在起作用
8.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之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痛觉形成部位(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为触觉感受器和伤处附近
C.分别为手指受伤处的真皮和表皮 D.分别为手指受伤处和大脑皮层
9.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10.人通过手指触摸“阅读”盲文,有关“阅读”盲文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听觉
B.感觉器官是手指
C.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D.通过手指触摸是因为他对热觉敏感
11.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12.小柯感觉头痛鼻塞,没有胃口,妈妈用手背触碰了小柯的额头,判断他发热了。妈妈带小柯去医院抽血检查、配药,抽血时的疼痛、药物的苦味都让小柯非常难受。于是小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味觉与嗅觉是会相互影响的
B.若没有痛觉,生活将更加方便
C.妈妈用手背感受体温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D.药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苦味
13.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
14.人的感觉器官时刻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利用这些感觉可使人更好地生存。下列有关感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触觉,感知物体形状
B.利用冷热觉,感知冷暖
C.利用味觉,感知气味
D.利用嗅觉,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15.梳洗完毕,和爸妈一起去吃早餐。小扬见桌上放着一瓶蒜酱,闻了一下,觉得很臭。但她听说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16.品酒师都不嗜酒,酒鬼都干不了这个职业,这是因为
A.减少刺激,保持味觉灵敏
B.酒鬼误事
C.酒鬼贪吃
D.酒鬼品行不端正
17.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二、非选择题
18.每天中午经过建兰中学地下餐厅的时候,都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而打扫卫生的阿姨她却说闻不到香味,原来她已经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了,这是由于 中的嗅觉中枢 的缘故,小兰同学因为感冒,导致 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 觉,以至于她一点吃饭的欲望也没有。
19.小明因淋雨感觉不适,妈妈用手背触摸了他的额头后告诉他可能发烧了。去医院检查后,需要挂生理盐水,扎针时小明觉得很痛。请问:
(1)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打针时,小明觉得手痛,痛觉的产生部位在 。
20.如图所示是皮肤的结构及皮肤下组织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 、 ;
(2)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冷、热、触和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内;
(3)皮肤的表皮内不含有 和 ,所以表皮被轻微擦伤后,我们不感觉到痛,也不见流血;
(4)当皮肤擦伤有血流出时,说明已伤及 部分;
(5)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它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
(6)皮下组织主要是 ,能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21.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由此可知: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 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形成的传导通过神经纤维传至 ,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 (填“加重”或“减轻”)。
22.阳光灿烂的五月,浙江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小伟利用假期来到姑姑的桃园里玩,稍微靠近桃园一点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桃香味,真是好闻呀!看这些桃子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他不由自主跳起来摘个桃子吃了起来,感觉又甜又脆,又有点酸,摸着有点凉,味道好极了……
(1)文中小伟用了 等感觉器官。
(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 。
(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
23.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探究“蚂蚁是通过什么来寻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虑味觉、视觉、嗅觉或者其他)
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你的假设是: 。
你的探究方案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 节 感觉世界(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答案】D
【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叫做感觉器官,例如眼、耳。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题干中“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听觉和味觉。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小新参加了百花园的花展,在百花园中小新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
【答案】C
【分析】嗅觉是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
嗅觉的特点: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不同;嗅觉具有适应性;嗅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详解】A.嗅觉具有适应性,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A正确。
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不同,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B正确。
C.嗅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C错误。
D.嗅觉具有适应性,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D正确。
故选C。
3.“千里飘香”是台州特色菜,主要是由芥菜根腌制而成的菜蒂头,加入豆腐煮沸,闻起来臭,吃起来鲜美。下列关于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  )
A.鼻腔和口腔 B.嗅觉细胞和味觉细胞
C.嗅觉神经和味觉细神经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答案】D
【分析】(1)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由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
(2)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详解】嗅觉的形成过程为:刺激物刺激了嗅觉细胞使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从而产生嗅觉;味觉的形成过程为:味蕾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形成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因此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大脑皮层的嗅觉神经中枢和味觉神经中枢。
故选D。
4.饥饿的时候,小五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 )
A.大脑 B.脊髓 C.胃 D.小肠
【答案】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解答即可。
【详解】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所有饥饿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我们有时感觉很撑。但是人体感觉的形成在大脑中的相应神经中枢,人体的摄食中枢位于大脑的下丘脑,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睛】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
5.峰会期间,外国元首对西湖龙井茶赞不绝口。明前茶一般是在清明时节采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很多爱茶之人每年都要品明前茶那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产生在(  )
A.舌 B.口腔 C.大脑皮层 D.小脑
【答案】C
【分析】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
【详解】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即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经不能形成嗅觉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触觉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较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答案】D
【分析】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
【详解】A.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人体嗅觉神经末梢易疲劳,因此,“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错误。
B.麻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辣、酸、甜等味觉等不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错误。
C.痛觉是感觉的一种,是辨别各种刺激对机体伤害程度的感觉。这种感觉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它可以防止机体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错误。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正确。
故选D。
【点睛】明确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7.有关皮肤的结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皮肤的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
B.表皮中的冷敏小体、热敏小体均属于神经组织
C.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D.寒冷时,人的汗毛竖起来,是立毛肌在起作用
【答案】B
【分析】热敏小体、冷敏小体能感受环境中温度变化,属于神经组织,真皮层中还有血液等,属于结缔组织,含有立毛肌等,属于肌肉组织。
【详解】A.皮肤的表皮细胞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A正确。
B.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在真皮层中,属于神经组织,B错误。
C.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C正确。
D.寒冷时,人的汗毛竖起来,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属于肌肉组织,D正确。
故选B。
8.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之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痛觉形成部位(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为触觉感受器和伤处附近
C.分别为手指受伤处的真皮和表皮 D.分别为手指受伤处和大脑皮层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详解】感受器:痛觉感受器位于手指受伤处的真皮层,具体来说是手指受伤处的神经末梢,它们能够感知组织损伤并传递疼痛信号。
痛觉形成部位:痛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中完成的。当感受器接收到伤害性刺激后,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经过处理后才会产生痛觉。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答案】B
【分析】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是皮肤的附属物。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详解】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人通过手指触摸“阅读”盲文,有关“阅读”盲文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听觉
B.感觉器官是手指
C.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D.通过手指触摸是因为他对热觉敏感
【答案】C
【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详解】触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盲文是针对盲人设计的一种“文字”,盲人理解盲文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盲文刺激指尖上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触觉,再在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来理解盲文,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答案】A
【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对温度的感知,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
【详解】甲乙丙三个容器里依次装有冷水、温水和热水,先把左手放入冷水中,感觉冷水的冷热程度,左手很冷;再把右手放入热水中,感觉热水的冷热程度,右手很热。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乙盆温水中,温差很大,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感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小柯感觉头痛鼻塞,没有胃口,妈妈用手背触碰了小柯的额头,判断他发热了。妈妈带小柯去医院抽血检查、配药,抽血时的疼痛、药物的苦味都让小柯非常难受。于是小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味觉与嗅觉是会相互影响的
B.若没有痛觉,生活将更加方便
C.妈妈用手背感受体温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D.药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苦味
【答案】B
【分析】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其他感觉。每种感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这些感觉是我们能够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详解】A.嗅觉是可能会影响味觉的,因为嗅觉和味觉都是神经感觉器官,两者是有一定关联的,A正确。
B.痛觉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与自我保护反应之一。在人体受到不良刺激时,痛觉会提示人体正受到侵害,会提示人体及时防范不良刺激,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如果没有了痛觉,那么人体就会对不良反应的敏感性下降,人体受侵害的就会增加,而且受到侵害自身还不容易察觉,这样对人体的保护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因此若没有痛觉,生活将非常不方便,B错误。
C.皮肤的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故妈妈用手背感受体温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C正确。
D.药物的苦味是药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13.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
【答案】A
【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
【详解】A.在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的实验中,针刺的力度要一致,才具有可比性,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A错误。
B.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确。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指尖感到针触的百分率最高,说明指尖的触觉敏感程度最高,C正确。
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触觉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D正确。
故选A。
【点睛】皮肤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皮肤的图示掌握。
14.人的感觉器官时刻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利用这些感觉可使人更好地生存。下列有关感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触觉,感知物体形状
B.利用冷热觉,感知冷暖
C.利用味觉,感知气味
D.利用嗅觉,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答案】C
【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叫做感觉器官,例如眼、耳。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利用触觉能感知物体形状,利用冷热觉能感知冷暖,利用嗅觉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利用味觉能感知味道而不是气味,可见C错误。
故选:C。
【点睛】冷觉、热觉、痛觉、触觉等感觉都是由皮肤里的感受器感知的。
15.梳洗完毕,和爸妈一起去吃早餐。小扬见桌上放着一瓶蒜酱,闻了一下,觉得很臭。但她听说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答案】D
【分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详解】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点睛】关于感觉器官的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6.品酒师都不嗜酒,酒鬼都干不了这个职业,这是因为
A.减少刺激,保持味觉灵敏
B.酒鬼误事
C.酒鬼贪吃
D.酒鬼品行不端正
【答案】A
【分析】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减少刺激可保持嗅觉和味觉灵敏。
【详解】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的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如果某种物质长期刺激味蕾,则逐渐对某种物质适应。品酒师需要敏锐的感官来品评酒种的差异,如果味觉、嗅觉变得迟钝就难以再胜任品酒工作。因此品酒师都不是嗜酒,酒鬼是干不了这个职业的,这是因为保持味觉灵敏必须减少刺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答案】D
【分析】皮肤的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
【详解】A.皮肤感觉主要包括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四种基本类型,A正确。
B.皮肤可以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B正确。
C.皮肤感受器的分布密度直接影响感觉的灵敏性(如指尖感受器较多,触觉更灵敏),C正确。
D.全身不同部位对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如指尖、嘴唇对触觉敏感,而背部对痛觉更敏感),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8.每天中午经过建兰中学地下餐厅的时候,都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而打扫卫生的阿姨她却说闻不到香味,原来她已经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了,这是由于 中的嗅觉中枢 的缘故,小兰同学因为感冒,导致 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 觉,以至于她一点吃饭的欲望也没有。
【答案】 大脑皮层 已经适应了餐厅的气味 嗅觉 味
【分析】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
【详解】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的阿姨闻不到香味,是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嗅觉中枢已经适应了餐厅的气味的缘故。小兰同学因为感冒导致嗅觉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味觉,吃起食物来会觉得没有味道,故她一点吃饭的欲望也没有。
19.小明因淋雨感觉不适,妈妈用手背触摸了他的额头后告诉他可能发烧了。去医院检查后,需要挂生理盐水,扎针时小明觉得很痛。请问:
(1)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打针时,小明觉得手痛,痛觉的产生部位在 。
【答案】 热觉 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
【详解】(1)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
(2)针扎手后,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递给脊髓,脊髓接到信息后,一边传出指令让手缩回,一边将此信息传给大脑,而前者比后者传递的快,所以先缩手后疼痛,而产生痛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点睛】多种感受器的功能以及多种感觉的形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0.如图所示是皮肤的结构及皮肤下组织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 、 ;
(2)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冷、热、触和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内;
(3)皮肤的表皮内不含有 和 ,所以表皮被轻微擦伤后,我们不感觉到痛,也不见流血;
(4)当皮肤擦伤有血流出时,说明已伤及 部分;
(5)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它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
(6)皮下组织主要是 ,能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答案】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②真皮 血管 神经 真皮 立毛肌 肌肉 脂肪
【分析】皮肤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由图可知,①是表皮,②是真皮,③是角质层,④是生发层,⑤是感觉神经末梢,⑥是皮脂腺,⑦是毛发,⑧是毛细血管,⑨是汗腺,⑩皮下组织。
【详解】(1)由图可知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2)②真皮内含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3)皮肤的表皮内不含有血管和神经,所以表皮被轻微擦伤后,我们不感觉疼痛,也不见流血,它主要起到保护身体和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4)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皮肤擦伤,渗出了一种黄色的液体(组织液),说明伤及了皮肤的表皮;如果出了血,则说明已经伤及了皮肤的真皮。
(5)当外界气温低时,真皮内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由体内带来的热量减少,直接由皮肤散出的热量减少,皮肤对人体(或动物)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在寒冷的天气,汗毛下的竖毛肌收缩,使汗毛竖起来。是皮肤调节体温的表现,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6)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点睛】此题考查了皮肤的结构与功能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21.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由此可知: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 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形成的传导通过神经纤维传至 ,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 (填“加重”或“减轻”)。
【答案】香草酸受体 大脑皮层 加重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反射弧的结构模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流号(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当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因为题目中的信息: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所以此时喝热饮,兴奋传导加快,会加重疼痛。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以及提升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2.阳光灿烂的五月,浙江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小伟利用假期来到姑姑的桃园里玩,稍微靠近桃园一点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桃香味,真是好闻呀!看这些桃子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他不由自主跳起来摘个桃子吃了起来,感觉又甜又脆,又有点酸,摸着有点凉,味道好极了……
(1)文中小伟用了 等感觉器官。
(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 。
(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
【答案】(1)鼻、眼、舌、皮肤
(2)桃香味——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
(3)大脑的嗅觉中枢已对桃香适应的缘故
【分析】视觉器官:眼睛,包括眼球,眼帘,角膜,视网膜等;听觉器官:耳朵;嗅觉器官:鼻子;味觉器官:舌头;触觉器官:皮肤。以上就是常说的五种“感觉器官”。
嗅觉的形成过程:外界气味物质刺激>—>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适应性: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详解】(1)五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小伟在感知桃色桃味中,用到了鼻、眼、舌、皮肤,去看摸闻尝,而未用到耳朵听。(2)根据嗅觉的形成过程:外界气味物质刺激—>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所以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桃香味——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
(3)由于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易适应,所以小伟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这就是嗅觉中枢适应了的缘故。
23.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探究“蚂蚁是通过什么来寻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虑味觉、视觉、嗅觉或者其他)
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你的假设是: 。
你的探究方案是: 。
【答案】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来寻找食物的吗?
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来寻找食物的。
方案:先饲养一窝蚂蚁,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甜食,蚁群中的侦察蚁会进行侦察,在侦察蚁返巢的路线上,事先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洞时,取走或挪动纸片后,观察到它们能不能顺利找到食物。
【分析】此题通过探究“蚂蚁是通过什么来寻找食物的?”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1)根据探究“蚂蚁是通过什么来寻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虑味觉、视觉、嗅觉或者其他),蚂蚁在所经过的道路上释放出化学气息,当蚁群中其他成员用触角探测到这种气息后,就会循着特定的路线找到同伴引导的目标,在这条路线上的蚂蚁越多,留下的气味就会越大,于是,就会有更多的蚂蚁参与进来。所以提出的问题是:蚂蚁是通过气味来寻找食物的吗?
(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问题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来寻找食物的。
(3)探究方案是:先饲养一窝蚂蚁,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甜食,蚁群中的侦察蚁会进行侦察,在侦察蚁反巢的路线上,事先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洞时,挪动纸片后,观察到它们能不能顺利找到食物。
【点睛】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