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板块专训(2)世界古代史非选择题1.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延续和变异中不断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二 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东罗马(拜占庭),东罗马人带着大批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材料三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人文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古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2)根据材料二,归纳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这种“变异”对欧洲社会进程有何重大影响?(4)综上所述,你对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认识 2.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材料二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材料三 大约在14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1)材料一中的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材料三中表明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4)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属什么性质?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2)材料二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4)综上所述,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材料三 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罗马法曾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1)材料一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材料二表述“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达到顶峰?请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政治民主性的两点表现(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这一文献对当时罗马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4)罗马法在“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他命人编撰的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具有怎样的地位?(5)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琴海上散落着数百座岛屿,如同点点星火一般,终于孕育出了欧洲文明的火炬。海洋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正如母亲与儿女,乳汁与生命的关系……而亚历山大大帝则以创立帝国的方式,将希腊文明之花播撒到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所谓“希腊化世界”,正是希腊文明的世界。——《古希腊:欧洲文明的火炬》材料二: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腊文明产生的特点。(2)阅读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当时主政的是谁 (3)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认识。6.一起走进古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材料三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明扩展的两种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主要有哪些政治、经济制度。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摘编自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材料二 见下列示意图材料三 近代早期的世界,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也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的新航路开辟。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是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过渡;从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是各文明圈之间突破了相对闭塞、隔绝的状态,从分散走向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急剧扩大,人们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加,历史逐渐向世界历史迈进。——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世纪西欧庄园生产经营方式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西方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联系。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材料二 萌萌同学学完欧洲古代史后,对欧洲的古典文化很感兴趣,想写一本《欧洲文化史》的书 ,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材料三 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重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多姿多彩,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整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初中历史课本(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文明古国地理环境的共同点。并写出材料一中任意两个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成果各一例。(2)你参照第一章第一、二节示例,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三节内容。(3)根据本书的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标题及小节目录。(至少写出两节内容)(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人类文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不同的文明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9.重视文化和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伯里克利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希腊许多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一册)材料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自治城市的出现,大学成为中世纪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到中世纪末,欧洲大学已发展成为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机构。中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大学无疑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种创举。正是由于大学的出现,西方在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才得到了确定材料三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1)伯里克利时代是希腊古典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古代希腊在文学、雕塑、建筑方面的成就各一例;选取其中一例进行简单评述。(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大学诞生的条件,并归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阿拉伯人“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10.古代罗马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千年的历史画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下为古罗马部分大事记年代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年代尺中①②指代的历史事物。并指出“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材料二 万神庙顶部的悬空半圆结构直径达43米,从神庙的剖面图来看,其顶部半圆与底部空间恰好构成一个完美圆形。这个穹顶建成后长达1400年没有对手,稳居世界第一,其单纯就靠拱结构技术及来自火山灰泥的黏性混凝土构成,实在让人惊叹不已。万神庙整体传达出的气场让我们发现罗马建筑艺术中的雄伟感是古希腊时期不可企及的。(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材料三(3)材料三图示人物查士丁尼一世担任东罗马帝国皇帝时期,主持汇编了四部法律文献,任举其中的一部。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简述其历史地位。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的兴盛时期,……依靠的是广大自耕农和城市工商业者,兵源充足,税源充足。然而到了……佩利奥洛格斯王朝(1261—1453年),拜占庭政府既不能保护自耕农的权益,又不能保护城市工商业者,兵源和税源都枯竭了,拜占庭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动摇了、瓦解了。奥斯曼帝国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灭掉拜占庭帝国的。——厉以宁《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4)根据材料四,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参考答案1.(1)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说明: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等。(2)作用: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3)“变异”:提出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的人文主义思想(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重大影响: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4)认识:文明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有碰撞也有传承。2.(1)方式:赎买自治特许状;武装起义赢得自治。(2)原因: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表现:免除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3)方式: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4)性质:资本主义性质。3.(1)①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②实行公职薪给制;③建立陪审团制度;④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两点即可)(2)改革:大化改新。影响: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一点即可)(3)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4)示例: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一点即可)4.(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伯里克利。表现: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成员由抽签产生。(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4)《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5)民主与法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民主与法律制度是在不断完善的;要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5.(1)特点:希腊文明产生于沿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2)主政者:伯里克利。(3)认识: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建立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6.(1)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建有防御设施;拥有宗教中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以城市为中心,包含农村地区。(2)文明扩展的两种方式:和平方式,如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暴力方式,如亚历山大的征服。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3)政治、经济制度:封建制度;庄园制度;农奴制度;贵族等级制度。7.(1)社会特点: 严格的阶级划分 ;奴隶制度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2)具体表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主要是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 3到1/ 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3)联系: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文明圈之间相对闭塞、隔绝的状态,从分散走向整体;新航路开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历史逐渐向世界历史迈进。8.(1)共同点:都位于大河流域。成果: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的楔形文字(2)补充: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3)第二章标题:罗马古典文化。目录:第一节:罗马建筑;大竞技场、凯旋门;第二节: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万民法(4)特点:多样性和独特性。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9.(1)举例:《荷马史诗》;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评述:①《荷马史诗》是宝贵的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②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③《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④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帕特农神庙等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条件:商品经济发展;自治城市出现。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培养人才;确定了西方在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中的领先地位。(3)原因: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阿拉伯人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贡献:改造了古印度人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10.(1) ①:罗马共和国;②:屋大维。原因:罗马陷入长期的大危机。(2) 特点:石材建筑;廊柱结构;有拱门和穹顶;气场雄伟等。(任答两点)(3) 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任答一部)历史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 原因:经济凋敝;政府无力保护民众权益;兵源枯竭。(任答一点)影响:拜占庭帝国灭亡以后,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促使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