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力(第2课时)【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④会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知道测量工具是测力计及其原理;认识弹力,能列举。2.科学思维:能分析弹簧测力计计刻度均匀的原因,以及影响测量结果的常见原因。3.探究实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弹簧测力计。4.态度责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例举弹力。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认识和使用一种工具来解决问题,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大象举起粗大的树干要用力,蚂蚁搬动轻小的树叶也要用力,但两个力的大小可谓天壤之别。 日常生活中,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有大小。那么,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它们的大小又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 引入课题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与长度一样,比较大小要有单位,力的单位是什么?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感受力的大小:手托2颗鸡蛋的力约为1牛;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20牛;体重 50千克的八年级男生的握力约为400牛。 提出问题:测量力的大小是测力计,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由什么作用? 思考讨论: 观察测力计: 归纳提升: 探索活动 1.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指针、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①弹簧秤上的单位是 。 ②指针有没有对准零刻度? ③量程是 牛,最小刻度为 牛。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感受 1 牛和 5牛力的大小。 3.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挂文具盒或课本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 提出问题:面板上的刻度有什么特点?测量的是拉环上的力还是挂钩上的力?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刻度均匀。测量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力。 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探索活动 1.如图所示,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用手向下拉弹簧的下端,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这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弹簧拉得更长,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撤去拉力,弹簧的长度将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 归纳结论: 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反抗拉伸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提出问题:举例生活生产中的弹力。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属于弹力。物体反抗弹性形变的力是弹力。 探索活动 将一弹簧挂在铁架台上,在弹簧的后面立一贴白纸的木板,用笔记下指针所在的位置。分别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用笔记下此时指针所在的位置,比较三次的伸长量,发现有什么规律。 结论:弹簧的伸长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F与Δl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提出问题:你认识哪些弹簧测力计?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圆筒测力计,条形测力计,演示测力计,手握测力计,手柄式测力计。 不同形状的弹簧测力计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但本质上,弹簧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实践活动 自制测力计 1.如图2.1-14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 O刻度线。 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 5.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课本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 将科学与生活联系,激发兴趣。 观察、使用,为纠错、规范使用准备。 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挂钩上的拉力使弹簧伸长。 强调弹性形变--力的作用效果。 从定性上升到定量,探索中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训练动手能力,对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以及提高精确度的方法。课后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力(第2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下列哪个是力的单位( )A.千克 B.牛顿 C.米 D.千克/米32.1 N的力大约是托起下列哪种物体所用的力 ( )A.一只鸡蛋 B.两只鸡蛋 C.一本科学书 D.一瓶500 mL矿泉水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反抗形变的力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5.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如图,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6.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5.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 B.10N C.35N D.20N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C.使用前轻轻拉几下挂钩,看是否被卡住 D.使用前必须校正指针对准零刻度线8.要选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6N的力,下列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最合适的是( )A.量程为0-15N,分度值为0.5N B.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C.量程为0-10N,分度值为0.2N D.以上三种规格均可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拉力。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它的量程是____,最小刻度是____。若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为3.2牛,请在图中标出指针的位置。核心素养提升10.有一只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线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测力计示数为4N,则手拉挂钩的力是(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11.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B. C. D.12.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 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 N B.3 N C.6 N D.12 N1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6牛。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秤钩固定,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2.6牛 B.等于2.6牛 C.小于2.6牛 D.等于5.2牛创新素养应用1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利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的可行性。 【器材准备】铁钉、直橡皮筋、细棉线、白纸、记号笔、刻度尺、钩码若干。【装置组装】用小铁钉把白纸钉在墙上,橡皮筋一端拴在钉子上,另一端用细棉线拴住,在线的尾端结一个圈,用来挂钩码。(如图)【实验步骤】①用记号笔在白纸上标出铁钉位置、橡皮筋自由下垂时下端打结处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两位置之间的距离,记录在表格内。②在细线圈上挂上质量为10克的钩码,待钩码静止后,用记号笔在白纸上标出橡皮筋下端打结处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其与铁钉处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③以10克为一个梯度,改变细线圈上悬挂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②。④整理器材。悬挂钩码的质量/克 0 10 20 30 40 50 60橡皮筋长度/厘米 13.0 13.4 14.2 15.0 15.8 16.9 18.1(1)当悬挂钩码的质量为20g时,橡皮筋的伸长为 厘米。(2)改变橡皮筋所受拉力大小,除了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也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请评价使用钩码的优缺点: 。(3)为了更直观地表示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请绘制出图像。(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可以用橡皮筋来自制测力计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B 2.B 3.B 4.A 5.B 6.D 7.A 8.C 9.4N 0.2N 略核心素养提升10.C 11.D 12.C 13.C 14.A创新素养应用15.(1)1.2;(2)便于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但拉力的变化量是固定的;(3)图略;(4)可以,橡皮筋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其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第1节 力(第2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上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有大小。那么,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它们的大小又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 大象举起粗大的树干要用力,蚂蚁搬动轻小的树叶也要用力,但两个力的大小可谓天壤之别。谁使的力大-“大巫见小巫”探究实践跟测量长度需要规定长度的单位一样,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也需要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它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手托2颗鸡蛋的力约为1牛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20牛体重 50千克的八年级男生的握力约为400牛探究实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它的内部装有可以伸缩的弹簧,其结构如图所示。弹簧拉环指针拉杆面板秤钩便于手握反映力的大小指示力的大小连接弹簧与秤钩标示出单位、量程和分度值挂被测物体面板探究实践1.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指针、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①弹簧秤上的单位是 。②指针有没有对准零刻度?③量程是 牛,最小刻度为 牛。牛(N)指针未对准零刻度时,要调零。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感受 1 牛和 5牛力的大小。3.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挂文具盒或课本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探索活动测量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力刻度均匀探究实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校零。(2)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3)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若竖直使用应在竖直状态下调零:若水平使用应在水平状态下调零:看拉弹簧调零测不超量程读记有单位探究实践探索活动1.如图所示,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用手向下拉弹簧的下端,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这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弹簧拉得更长,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撤去拉力,弹簧的长度将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弹簧的弹力弹簧伸长,手受到拉力作用弹簧伸长越长,手受到拉力更大恢复原状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反抗拉伸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探究实践下列物体的弹性形变:橡皮筋弓弦撑杆共同点跳板①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②都有弹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③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属于弹力。探究实践探索活动将一弹簧挂在铁架台上,在弹簧的后面立一贴白纸的木板,用笔记下指针所在的位置。分别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用笔记下此时指针所在的位置,比较三次的伸长量,发现有什么规律。结论:弹簧的伸长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刻度均匀,F与Δl成正比。探究实践如图2.1-15所示是实验室和生活中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条形测力计演示测力计手握测力计手柄式测力计不同形状的弹簧测力计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但本质上,弹簧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探究实践1.如图2.1-14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 O刻度线。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实践活动自制测力计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探究实践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5.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课本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自制测力计将每一大格均分1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0.1N。探究实践科学阅读牛 顿牛顿(1643-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从青少年时代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习非常勤奋。他喜欢通过实验来取得真知,并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了许多机械装置和用品。牛顿在研究中十分投入,而且常常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这些都培养和锻炼了牛顿的科学精神,为其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科学的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力学方面,他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方面,他发现了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从而确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在热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另外,牛顿与菜布尼茨各自独立发展创造了微积分,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虽然牛顿对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总是谦逊地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样看我,不过,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美丽的贝壳,而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迁移应用1.用手托起一本七年级下册《科学》课本所用的力大约是 ( )A.0.3 N B.3 N C.30 N D.300 NB2.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B. 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C. 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D.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B3.测一个约6 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 ( )A.0~10 N,0.2 N B.0~5 N,0.1 NC.0~15 N,0.5 N D.以上三个都可以A迁移应用4.下列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最大范围B.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要先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不是应该矫正后再测量D.弹簧秤只能测量竖直方向的力D5.有关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不是均匀的B.只要弹簧不断,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力C.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D.在量程范围内,弹簧伸长越多,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D板书设计第1节 力(第2课时)力弹力: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力的单位:牛(N)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力(第2课时) (共18张ppt).pptx 第2章 第1节 力(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x 考试这样考--第1节 力(第2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