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单项选择题1.(2025·南京)阅读以下关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资料,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考古资料: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这些石器类型多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还出土了超过10万件石片,其原料主要为脉石英、砂岩等。遗址中存在多个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其中包含大量烧骨、烧石,经鉴定,烧骨种类有鹿、牛、马、猪等多种动物骨骼。A.打制石器类型多样,表明北京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劳动分工B.大量石片的出土,说明北京人主要以制造石器为生活来源C.从灰烬层及其中包含物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且能保存火种D.遗址中发现多种动物烧骨,证明北京人只吃熟食2.(2025·苏州) 陶寺遗址的考古成就:1985年,发掘9座大墓,80余座中型墓,610余座小型墓,研究表明极少数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和拥有权力,90%的墓主没有任何随葬品;经世纪之交三年的发掘,一座面积达280多万平方米的都城展露真容。这些表明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 )A.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 B.开始有原始农耕生活C.已产生阶级和早期国家 D.拥有成熟的文字系统3.(2025·扬州)五六千年前,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随后不同部落人群不断融入,逐渐演化为后来的( )A.华夏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D.蒙古族4.(2025·连云)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发掘出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同时,出土了骨耜等工具。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知道使用火 B.会简单制衣C.已有了原始农业 D.建立了早期国家5.(2020·淮安)“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D.项羽和刘邦6.(2024·苏州) 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A.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B.还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C.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D.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7.(2024·扬州) 在扬州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 )A.古邗沟遗址 B.龙虬庄遗址 C.唐城遗址D.瓜洲古渡8.(2024·盐城)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在该遗址可发现( )A.用火遗迹 B.骨针化石 C.炭化稻粒D.陶器葬品9.(2024·连云)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10.(2023·常州)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下列劳动工具中,最能直接证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A.石器 B.骨耜C.铜铲 D.铁铧11.(2022·无锡)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2.(2023·连云)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 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13.(2022·徐州)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如图)可用于研究( )A.人类的起源 B.禅让的形成 C.农业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14.(2022·苏州)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日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15.(2022·扬州)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A.高邮 B.江都 C.邗江D.仪征16.(2025·连云模拟)“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是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与材料有关的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D.城濮之战17.(2025·苏州模拟)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评价)A 北京人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B 河姆渡人 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C 黄帝 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D 尧舜禹 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A.A B.B C.C D.D18.(2025·泰兴模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与材料中的“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对应的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禅让制 B.禅让制、郡县制C.禅让制、世袭制 D.分封制、郡县制19.(2025·宝应模拟)下面两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少数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 D.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2024·连云港模拟)北京人遗址发掘出土了5个猿人头盖骨,40多个个体直立人化石,以及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A.人类起源 B.文明产生 C.部落联盟D.早期国家二、非选择题21.(2024·常州)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 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请回答:(1)结合所学,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具体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2024七上·南京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1)活动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D.出土的稻谷 E.建筑复原图 F.出土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器(2)活动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在我国多个地区,约有一万多处。上图所列考古发现及复原图属于同一历史遗址,请写出该遗址的距今年代和发现的具体地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三个角度分别解说该处远古先民的生活状况。__________遗址 _________遗址该处遗址发现于浙江杭州(长江下游),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这些发现反映了该地区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贵族们墓地里的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说明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该处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黄河中游),距今约4300—4000年。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城内有的贵族墓地还发现用人殉葬的现象,说明阶级分化严重。(3)活动三写出上面两处遗址的名称,概括这两处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4)综上所述,请你为这次历史探寻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参考答案1-10 CCACA ABABB11-20 CBADA BDCAA21.(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特点: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2)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实行郡县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 抵御外来侵略,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等。具体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做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22.(1) C A(2) 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解说:发现的稻谷证明他们种植农作物水稻;干栏式房屋复原图说明他们会建造房屋;出土的象牙雕刻器说明他们学会运用雕刻技术。(3)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重要意义: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陶寺古城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4300-4000年,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4)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