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伦市第一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期末试卷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三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指出:农业一旦产生,定居就一定出现。一旦定居,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随着人口增加,生存的压力就会增大,农业于是向四处扩张,逐渐传播到四面八方。作者意在强调()A.农耕文明的扩张特性B.农业对文明起源的作用C.文明扩张的多元方式D.人地矛盾推动文明交流2,古希腊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往往都是大气端庄、面向公众的,没有太多为了渲染统治者或神灵地位的神秘性,而且建筑的比例也深受理性思维(体现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如下图),这对此后整个欧洲的建筑产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影响。这表明,古希腊()A.数学物理知识丰厚B,建筑融合东西方的特色C.建筑技术领先世界D,建筑具有人文主义色彩3.据史书记载,楚国接受中原文化,将“南蛮”纳入中国范围。箕子率商人远赴,成为箕子朝鲜。另外,沿印度河口至波斯湾,再到红海,甚至到地中海和黑试卷第1页,共8页海,莫不有腓尼基人、埃及人、犹太人等殖民据点建立。材料意在说明(A.古代人类的迁徙活动相当频繁B.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大C.人类迁徙带来不同文化的认同D.不同地区文明相互影响4.在查理曼帝国分裂之后,封建采邑实际上已成为封建主们的自治领地。后来多数城市的自治权都是由领主主动授予的。封建领主授予城市的自治特许状就是城市市民与封建领主达成的一种类似于封建契约的东西。由此可见()A.封建领主是推动城市兴起的主要力量B.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的削弱C.政治传统对城市自治产生过积极影响D.契约精神广泛维系社会关系5,中世纪欧洲某修道院的记录显示:“本院修士不仅抄写保存古典文献,还开办学校教授文法、修辞和算术。同时,本院定期接收领主捐赠的土地,并为周边农民提供庇护。”这一现象说明(A.基督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B.修道院兼有文化和经济功能C.领主通过捐赠控制修道院D.教会维护了农民的政治权益6.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大宪章》限制君主专制的思想,同时体现了议会主权(某种程度上的人民主权)思想:1789年法国颁布的《人权宜言》,则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些法律文件(A.助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奠定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D.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7.美国宪法授予联邦的权力主要是全国性的和对外的,诸如战争、和平、谈判和对外贸易等:而保留于各州的权力则涉及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因此,人民可以把“重大的和总体的利益”托付给全国立法机关的选民集团,把“地方的和特别的利益”托付给州或地方政府立法机关的选民集团。据此可知,美国的这种制度设计()A.旨在平衡联邦权威与各州自治权B.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高效性C.侧重于消除各州间的法律差异D.试图通过分权防止多数人的暴政8.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英、美、德三国的棉纺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中的占有情况,其中,甲、乙、丙对应的国家准确的是(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分39%36%32%28%18%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