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初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11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7题,共34分,第Ⅱ卷为18-19题,共36分。全卷共计70分。考试时间历史+道法合卷共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2B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计3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 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准确预测泛滥日期,古埃及人开展天文研究。为测量尼罗河水位,古埃及人会进行精确记录和计算,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解决办法。据此可知,古埃及人( )
A. 擅长推理证明 B. 以农耕经济为主
C. 崇尚实用精神 D. 尊崇法老的权威
【答案】C
2. 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款。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条文( )
条目 内容
第55条 自由民开启其渠,不慎而使水淹其邻人之田,则彼应按照邻区之例,以谷为偿。
第56条 自由民如果放水,水淹其邻人业已播种之田,则彼应按一布耳凡十库鲁之额,赔偿谷物。
A.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说明古巴比伦经济以农耕为主
C. 旨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D. 注重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答案】D
3. 解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对以下国家疆域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帝国最鼎盛时期地中海已经成为其内湖
B. 图二帝国建造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
C. 图三帝国的首都是由查士丁尼指定并建造的
D. 图四帝国疆域在8世纪中期是世界上最大的
【答案】D
4.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东西方先后出现一批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中国的老子、孔子提出各家学说古希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
A. 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 由于统治者重视而产生
C. 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因东西方的交流而繁荣
【答案】A
5. “日本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并在7、8世纪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材料中的“新”表现为( )
A. 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答案】B
6.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理大帝划分教区,设置什一税;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强礼。 查理大帝时期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B 封君需要时候,封臣要无偿服兵役,提供金钱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兵役
C 庄园法庭由领主和他的管家主持 庄园法庭不能维护佃户的利益
D 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中世纪大学脱离了教会而存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7. 有学者在评价西欧社会时指出,“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站起来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之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 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B. 城市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C. 租地农场的出现瓦解了庄园制度
D. 教师行会推动大学自治
【答案】B
8.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对图1到图2的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不断兴起 B. 伊斯兰教的传播
C.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D. 人文主义的盛行
【答案】D
9. 地图集《寰宇大观》自1570年问世受到世人关注后,到1612年,相继推出荷兰语、西班牙语、英语在内的32个语言版本,所收录的地图数量从53张扩充到167张。它的发行( )
A. 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B. 适应了欧洲殖民扩张的需要
C. 促进了欧洲印刷术的进步
D. 标志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答案】B
10. 以下两幅选自九上历史课本中的图片反映出英国政治转型的特点是( )
A. 保守与落后 B. 传承与创新 C. 彻底与激进 D. 妥协与倒退
【答案】B
11. 1796年,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华盛顿完成了第一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两者都( )
A. 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 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 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
【答案】C
12. 美国独立之初,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国、法国、西班牙在周边虎视耽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这表明,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 )
A. 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B.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体制 D. 反抗殖民统治压迫
【答案】B
13. 以下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 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推翻封建专制的压迫 D. 冲破殖民统治的枷锁
【答案】A
14. 《拿破仑法典》不仅继承了罗马法的精髓,而且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融入其中。所有词文条目都由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修饰,被视为法文写作的典范。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有力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 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C. 首次将启蒙思想付诸法律实践
D. 是欧洲法律智慧的集中体现
【答案】D
15. 九年级一班各小组在进行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时,运用“构建关联法”对以下各史实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并进行汇报。他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启蒙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拿破仑战争
A. ②是最早践行①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
B. ③期间发表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①的思想
C. ②的进程鼓舞了③的兴起
D. ④磨灭了②的成果
【答案】B
16.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某一历史时期,英语中的industry(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以上的词汇变化体现的时代背景是( )
A. 启蒙运动解放全球思想 B. 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化 D.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答案】C
17. 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促成了马克思对《共产党宣言》的“唯一”修改:在1872年6月,为《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撰写的序言中,两位作者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 B.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 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D
第Ⅱ卷(本卷共计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小切口,大历史。棉花可以作为透镜来对全球历史的发展进行研究。
材料一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夹生跨区域的影响力。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非等地就已经形成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称“棉花部落”。1497年,抵达印度,对这片土地开始了暴力掠夺。后来棉纺织品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贸易货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强国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着掠夺的财富,再到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作为“殖民商品”的棉花开始在欧洲大陆全面蔓延开来。
——摘编自张弛《长在树上的羊毛——细数棉花往事》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印度的棉布进入英国市场,迅即对传统的羊毛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出于对传统羊毛业的保护,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棉布进口。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棉纺织业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流入新建的工厂操作生产棉线和布料的机器。18世纪末,英国国内制造商对于棉花的需求急剧增加,但英国并不出产棉花,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埃及、印度以及中国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而英美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棉花:理解资本主义的最佳作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棉花生产贸易的主要特点。列举棉花种植起源地的一个古代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文明成就。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根据材料二,分析十五世纪前后的棉花贸易发生的变化。请结合所学,全面分析棉花成为“殖民商品”对美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棉纺织工业全球领先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棉花的发展史反映出了怎样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答案】(1)主要特点:分散、隔绝,并未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古代文明:古代印度;文明成就:古印度人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数字符号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深远。
(2)人物:达●伽马。变化:由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到广泛种植;由区域内贸易到全球贸易;由和平友好的商业贸易到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影响:积极方面:促进了美洲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洲的发展。消极方面: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大量土地被侵占,原著居民遭到追害,资源被掠夺,破坏了美洲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
(3)外部因素:印度棉布进入英国市场,对传统羊毛业产生冲击,促使英国进行变革;政策因素:英国议会颁布法富限制棉布进口,保护本国产业。技术革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棉纺织业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展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4)进程:反映了世界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逐渐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发展进程;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影响;体现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 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格局的改变;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9. 学校正在举办体育文化节,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世界体育发展史进行项目式合作探究。请你根据各小组搜集的素材卡,共同参与探究。
第一组素材卡 自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古希腊共举行293届古代奥运会。运动会前一个月各邦进入“神圣休战期”,停止纷争。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具有纯希腊血统且未受过刑法的自由人。妇女不能参赛,也不能到场观看。
第二组素材卡 教皇奥古斯丁认为身体是囚禁灵魂的监狱,禁欲主义身体观使体育运动在中世纪受到摧残而无法开展,进而严重损害了体育的正当价值和功能。
第三组素材卡 意大利的弗吉甲奥(1349—1420)高度赞扬了古希腊城邦教育,他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
第四组素材卡 1762年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体育”这-新概念,提出培养自然人、自主人、尊重儿童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征的体育教育观。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物质基础。
第五组素材卡 19世纪,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建设了各种体育场馆。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更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
——摘编自李骄阳《欧洲近代早期体育思想研究》、孙葆丽《世界体育史》等
(1)对比第三组和第四组素材卡,分析弗吉里奥与卢梭的理念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试说明他们代表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第五组素材卡,概括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3)请根据本次探究活动搜集到的素材卡,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两个以上素材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答案】(1)相似之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繁荣;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2)趋势:体育场馆数量增长迅速;体育运动逐渐走向大众化等。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近代交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民主政治的发展等。
(3)
观点:体育运动在近代欧洲受到重视。
论述: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体育活动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意大利的弗吉甲奥高度赞扬了古希腊城邦教育,他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自主人、尊重儿童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征的体育教育观。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物质基础。这说明随着步入近代社会,体育运动在重新焕发出光彩,受到人民的重视。2024年初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11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7题,共34分,第Ⅱ卷为18-19题,共36分。全卷共计70分。考试时间历史+道法合卷共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2B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计3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 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准确预测泛滥日期,古埃及人开展天文研究。为测量尼罗河水位,古埃及人会进行精确记录和计算,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解决办法。据此可知,古埃及人( )
A. 擅长推理证明 B. 以农耕经济为主
C. 崇尚实用精神 D. 尊崇法老的权威
2. 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款。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条文( )
条目 内容
第55条 自由民开启其渠,不慎而使水淹其邻人之田,则彼应按照邻区之例,以谷为偿。
第56条 自由民如果放水,水淹其邻人业已播种之田,则彼应按一布耳凡十库鲁之额,赔偿谷物。
A.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说明古巴比伦经济以农耕为主
C. 旨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D. 注重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3. 解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对以下国家疆域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帝国最鼎盛时期地中海已经成为其内湖
B. 图二帝国建造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
C. 图三帝国的首都是由查士丁尼指定并建造的
D. 图四帝国疆域在8世纪中期是世界上最大的
4.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东西方先后出现一批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中国的老子、孔子提出各家学说古希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
A. 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 由于统治者重视而产生
C. 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因东西方的交流而繁荣
5. “日本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并在7、8世纪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材料中的“新”表现为( )
A. 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6.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理大帝划分教区,设置什一税;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强礼。 查理大帝时期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B 封君需要的时候,封臣要无偿服兵役,提供金钱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和兵役
C 庄园法庭由领主和他的管家主持 庄园法庭不能维护佃户的利益
D 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中世纪大学脱离了教会而存在
A. A B. B C. C D. D
7. 有学者在评价西欧社会时指出,“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站起来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之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 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B. 城市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C. 租地农场的出现瓦解了庄园制度
D. 教师行会推动大学自治
8.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对图1到图2的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的不断兴起 B. 伊斯兰教的传播
C.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D. 人文主义的盛行
9. 地图集《寰宇大观》自1570年问世受到世人关注后,到1612年,相继推出荷兰语、西班牙语、英语在内的32个语言版本,所收录的地图数量从53张扩充到167张。它的发行( )
A. 新航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B. 适应了欧洲殖民扩张的需要
C. 促进了欧洲印刷术的进步
D. 标志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0. 以下两幅选自九上历史课本中的图片反映出英国政治转型的特点是( )
A 保守与落后 B. 传承与创新 C. 彻底与激进 D. 妥协与倒退
11. 1796年,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华盛顿完成了第一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两者都( )
A 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 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 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
12. 美国独立之初,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国、法国、西班牙在周边虎视耽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这表明,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 )
A. 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B.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体制 D. 反抗殖民统治压迫
13. 以下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 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推翻封建专制的压迫 D. 冲破殖民统治的枷锁
14. 《拿破仑法典》不仅继承了罗马法的精髓,而且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融入其中。所有词文条目都由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修饰,被视为法文写作的典范。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有力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 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C. 首次将启蒙思想付诸法律实践
D. 是欧洲法律智慧的集中体现
15. 九年级一班各小组在进行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时,运用“构建关联法”对以下各史实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并进行汇报。他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启蒙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拿破仑战争
A. ②是最早践行①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
B. ③期间发表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①的思想
C. ②的进程鼓舞了③的兴起
D. ④磨灭了②的成果
16.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某一历史时期,英语中的industry(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以上的词汇变化体现的时代背景是( )
A. 启蒙运动解放全球思想 B. 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化 D.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17. 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促成了马克思对《共产党宣言》的“唯一”修改:在1872年6月,为《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撰写的序言中,两位作者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 B.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 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第Ⅱ卷(本卷共计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小切口,大历史。棉花可以作为透镜来对全球历史的发展进行研究。
材料一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夹生跨区域的影响力。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非等地就已经形成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称“棉花部落”。1497年,抵达印度,对这片土地开始了暴力掠夺。后来棉纺织品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贸易货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强国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着掠夺的财富,再到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作为“殖民商品”的棉花开始在欧洲大陆全面蔓延开来。
——摘编自张弛《长在树上的羊毛——细数棉花往事》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印度的棉布进入英国市场,迅即对传统的羊毛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出于对传统羊毛业的保护,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棉布进口。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棉纺织业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流入新建的工厂操作生产棉线和布料的机器。18世纪末,英国国内制造商对于棉花的需求急剧增加,但英国并不出产棉花,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埃及、印度以及中国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而英美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棉花:理解资本主义的最佳作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棉花生产贸易的主要特点。列举棉花种植起源地的一个古代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文明成就。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根据材料二,分析十五世纪前后的棉花贸易发生的变化。请结合所学,全面分析棉花成为“殖民商品”对美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棉纺织工业全球领先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棉花的发展史反映出了怎样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19. 学校正在举办体育文化节,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世界体育发展史进行项目式合作探究。请你根据各小组搜集的素材卡,共同参与探究。
第一组素材卡 自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古希腊共举行293届古代奥运会。运动会前一个月各邦进入“神圣休战期”,停止纷争。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具有纯希腊血统且未受过刑法的自由人。妇女不能参赛,也不能到场观看。
第二组素材卡 教皇奥古斯丁认为身体是囚禁灵魂的监狱,禁欲主义身体观使体育运动在中世纪受到摧残而无法开展,进而严重损害了体育的正当价值和功能。
第三组素材卡 意大利的弗吉甲奥(1349—1420)高度赞扬了古希腊城邦教育,他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
第四组素材卡 1762年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体育”这-新概念,提出培养自然人、自主人、尊重儿童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征的体育教育观。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物质基础。
第五组素材卡 19世纪,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建设了各种体育场馆。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更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
——摘编自李骄阳《欧洲近代早期体育思想研究》、孙葆丽《世界体育史》等
(1)对比第三组和第四组素材卡,分析弗吉里奥与卢梭的理念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试说明他们代表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第五组素材卡,概括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3)请根据本次探究活动搜集到的素材卡,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两个以上素材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