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放大镜镜片截面形状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其截面特征为中间厚、边缘薄,这种结构能使光线会聚从而放大物体。2.(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份土壤,看到的视野范围( )。A.肉眼最大 B.放大镜最大 C.显微镜最大 D.一样大【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肉眼观察时,光线直接进入眼睛,视野范围最大;放大镜放大倍数低,视野范围次之;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放大,放大倍数高但视野范围最小。观察同一份土壤,工具的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故肉眼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选 A。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借助观察工具在潮湿的土壤中发现图中的微生物,这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新月藻 D.线虫【答案】B【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柔软无固定形态,可通过伪足移动和摄食,常在潮湿环境的土壤或水中出现。图中微生物若呈现不规则形态、边缘模糊且有伸出的伪足结构,则符合变形虫特征。草履虫有固定草鞋形和纤毛,新月藻为新月形藻类,线虫是线性蠕虫,均与变形虫形态不同,故判断为 B。4.(2024六上·官渡期末)一年中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C.太阳运动 D.月球运动【答案】B【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四季变化主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约 23.5°)且方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热量集中;冬季直射南回归线,热量分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太阳和月球运动与四季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5.(2024六上·官渡期末)课堂上我们研究四季变化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观察实验 D.析因实验【答案】A【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研究四季形成时,因无法直接操控地球公转与地轴倾斜,需通过模拟实验 —— 如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演示地轴倾斜公转时直射点移动,观察不同区域 “热量” 分布变化。对比实验需控制单一变量,观察实验侧重直接观测,析因实验探究影响因素,均不如模拟实验贴合,故正确答案为 A。6.(2024六上·官渡期末)地球运动对农作物种植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地球运动可以选用( )。A.地球结构模型 B.地球自转模型C.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D.地质构造模型【答案】B【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其中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与地轴倾斜共同导致四季变化,二者均影响农作物的光照、温度等生长条件。地球自转模型可直观演示昼夜更替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合公转模型能进一步解释四季种植周期。而地球结构、海陆分布、地质构造模型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组成、地表形态或岩层变化,与地球运动对农业的影响关联较小,故正确答案为 B。7.(2024六上·官渡期末)秋分这一天,昆明地区正午时,物体影长最有可能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昆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5°左右,此时太阳高度角适中,物体影长介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影长最短)和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影长最长)之间,且影子朝向正北(因昆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8.(2024六上·官渡期末)下列植物的行为,是受到地球自转影响的现象是( )。A.梧桐树在春天发芽 B.水稻在秋天收获C.西瓜在夏天成熟 D.昙花在夜晚开放【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昙花在夜晚开放是对昼夜节律的适应,受光照周期变化影响,属于自转导致的现象。春天发芽、秋天收获、夏天成熟均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温度、光照周期变化决定,与自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9.(2024六上·官渡期末)大棚会根据日出时间做出光照、温度等调整,如果北京秋分那天日出时间是早上6:10,请问昆明日出时间( )。A.早于6:10 B.同样是6:10 C.晚于6:10 D.无法确定【答案】C【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北京位于东八区(约 116°E),昆明位于东七区(约 103°E),经度相差约 1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昆明位置偏西,日出时间晚于北京。每 15° 经度时差 1 小时,13° 约差 52 分钟,故昆明日出时间晚于北京秋分日的 6:10,正确答案为 C。10.(2024六上·官渡期末)大棚充分体现了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关于工具和技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工具使用的技术都一样 B.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C.同一任务中只能使用一种工具 D.同一任务中只能使用一种技术【答案】B【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工具和技术具有可改进性,B 正确。不同工具可能采用不同技术(如锄头与智能农机),A 错误;同一任务可使用多种工具或技术,如耕地既可用锄头也可用拖拉机,C、D 错误。技术与工具随需求发展迭代,体现进步性,故正确答案为 B。11.(2024六上·官渡期末)温室配置了远程控制系统,信息传播方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革。下列传递方式中,在传递信息量和速度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是( )。A.电报 B.广播 C.书信 D.5G手机【答案】D【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5G 手机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信息承载,可实时传输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内容,传递信息量和速度远超传统方式。电报仅能传输文字代码,书信依赖人工传递,速度慢且信息量少;广播虽传播范围广,但单向传输且信息量有限。故正确答案为 D。12.(2024六上·官渡期末)你还想到了哪些工具或技术,可以帮助兴趣小组更好的种植萝卜 。【答案】合理的密植胡萝卜【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合理密度的种植胡萝卜,能够保证植物有足够的光照。智能土壤监测仪:实时检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及养分,通过 APP 提醒浇水施肥,避免萝卜烂根或营养不足。自动灌溉系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启停,配合滴灌技术节水且精准保湿,适合萝卜苗期需水管理。LED 植物生长灯:阴雨天补光,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尤其适合冬季或大棚种植。育苗盘与基质:标准化育苗提升发芽率,配合穴盘育苗可避免幼苗拥挤,移栽时减少根系损伤。13.(2024六上·官渡期末)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行为。以下行为属于节约能源的是( )。A.人离开教室后不关灯,保持教室明亮B.响应“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C.出行都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粮食生产需消耗耕地、水、能源等资源,节约粮食间接降低能源消耗,属于节约能源行为。不关灯浪费电力,私家车增加燃油消耗,火力发电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且污染大,均不符合节约能源要求。故正确答案为 B。14.(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使用劳动工具时发现锯(如图)的仿生学原型是( )。A.蝴蝶翅膀的鳞片 B.油菜花的结构C.叶边缘齿状结构 D.蝇的眼睛【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锯的设计灵感源于叶边缘的齿状结构。相传鲁班因茅草叶片边缘的细齿划破手指,受启发发明了锯。蝴蝶翅膀鳞片与仿生光学相关,油菜花结构、蝇的眼睛分别对应植物形态和复眼成像技术,均与锯的锯齿设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C。15.(2024六上·官渡期末)搬运种植材料时,小华将木板搭在货车车厢后(如图)形成了 。生活中我还在 见过它的运用。【答案】斜面;公路【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木板搭成的倾斜平面属于 “斜面”,作为简单机械可通过延长距离减少搬运所需力。生活中楼梯台阶通过多级小斜面降低攀爬难度,盘山公路绕山而上缩短车辆爬坡坡度,立交桥引桥帮助车辆平缓上下高架,均是斜面原理的典型应用。16.(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如图情况下将重物运上货车时,( )。A.坡度越小,越费力 B.坡度越小,越省力C.坡度越大,越省力 D.坡度大小对省力情况没有影响【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作为简单机械,省力程度与坡度相关。坡度越小,斜面长度越长,根据功的原理,所需推力越小,越省力;反之坡度越大越费力。A、C、D 均违背斜面省力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B。17.(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用撬棍把有机肥放到小推车上(如图),想要省力应该握住( )。A.点A B.点B C.点C D.点O【答案】A【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撬棍属于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要省力需增大动力臂。图中 O 为支点,阻力作用在靠近 O 的位置,握住 A点时动力臂(OA)远长于 C、B 点,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握 O 点时动力臂为 0,无法施力,故正确答案为A。18.(2024六上·官渡期末)使用手推车搬运有机肥时,手推车在搬运过程中起到省力作用的是( )。A.扶手 B.车轮 C.车板 D.靠背【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手推车的车轮通过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小阻力,实现省力。扶手主要用于操控方向,车板承载货物,靠背非手推车常见结构,三者均与省力原理无关。滚动摩擦阻力远小于滑动摩擦,故车轮是省力的关键部件,正确答案为B。19.(2024六上·官渡期末)在养护过程中,小芬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如图)观察萝卜病虫害情况。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属于( )A.射电望远镜 B.电子显微镜C.扫描隧道显微镜 D.光学显微镜【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手持式简易显微镜通过光学透镜(如目镜、物镜)折射光线放大物体,属于光学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电磁波,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成像,扫描隧道显微镜基于量子隧穿效应,均需复杂设备,与手持简易显微镜原理不同。故正确答案为 D。20.(2024六上·官渡期末)为了防止大棚周围树木遮挡阳光,以下最适合用于修枝的工具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剪刀【解析】【解答】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修枝剪适用于细枝,高枝锯或电动修枝机适用于粗枝或高处枝条,原理均通过合理设计(如杠杆、机械传动)提升修剪效率并省力。D正确。(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想为温室大棚安装电磁门锁,了解到电磁锁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21.电磁门锁的开关断开,门就可以打开,利用的原理是( )。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B.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使电磁铁磁性增强D.颠倒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式,让磁性消失22.小华想改变装置中电磁铁的磁极,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C.铁芯倒插入线圈 D.改变线圈缠绕方向【答案】21.A22.D【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弱磁力小;电流强则磁力大。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1.电磁锁依靠电磁铁工作,开关闭合时通电产生磁性吸住门,开关断开时电流中断,电磁铁磁性消失,门即可打开。B 选项改变电流方向仅改变磁极方向,不影响磁性有无;C 选项增加线圈匝数增强磁性,与断电失磁无关;D 选项颠倒电池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同样不导致磁性消失。故正确答案为 A。22.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改变线圈缠绕方向(D)会改变磁场方向,从而改变磁极。增加电池数量(A)和线圈匝数(B)只能增强磁性,不影响磁极;铁芯倒插入线圈(C)仅改变磁场分布,磁极方向由电流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与铁芯插入方向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2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制作了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磁力最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甲、丙装置有铁芯,且甲电池节数多余丙,磁力较强;乙装置和丁装置对比,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最少,所以乙磁力最弱。24.(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网上选购电磁门锁,以下不同型号的产品中耗电量最低的是( )。A.KSX-1 B.KSX-2 C.KSX-3 D.KSX-4【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解答】耗电量由功率和使用时间决定,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小,耗电量越低。观察题干,小华在网上选购电磁门锁,题干中不同型号的产品中耗电量最低的是KSX-1,因为它的功率最小。(2024六上·官渡期末)随着气温下降,小华打开了大棚的电暖风机(左图),内有风扇和加热管。右图是电暖风机中“电动机”的拆解结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25.电暖风机工作时,加热管主要是将电能转化成( )。A.光能 B.化学能 C.热能 D.风能26.图中的“?”是外壳中的部件,它是( )。A.电磁铁 B.磁铁 C.铁块 D.塑料垫片27.电动机中具有电磁铁功能的结构是( )。A.外壳 B.转子 C.后盖 D.电刷【答案】25.C26.B27.B【知识点】电动机;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它们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是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25.电暖风机的加热管工作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使电能转化为内能(热能),从而产生热量提升环境温度。2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其结构通常需要永磁体或电磁铁提供磁场。图中 “?” 位于外壳中,作为产生磁场的部件,应为磁铁。27.电动机中,转子通常由线圈缠绕在铁芯上构成,通电后可形成电磁铁。当电流通过转子线圈时,产生磁场并与外壳中的永磁体相互作用,驱动转子转动。外壳(A)多为固定结构,后盖(C)起保护作用,电刷(D)负责传导电流,三者均不直接具备电磁铁功能。故正确答案为 B。28.(2024六上·官渡期末)从秋分播种到冬至收获,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位置是从图中 位置到 位置(填序号)。【答案】②;③【知识点】四季的特征;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从秋分(9 月 23 日左右)到冬至(12 月 22 日左右),地球公转位置对应图中从②位置到③位置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对应公转轨道中昼夜平分的节点;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轨道上距太阳相对较远且北半球倾斜背向太阳的位置。29.(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用收获后的萝卜制作了各种美食,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了微生物的是( )。A.泡菜萝卜 B.萝卜炖牛肉 C.萝卜瘦肉汤 D.炒萝卜丝【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泡菜萝卜的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菌是一种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萝卜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使泡菜具有独特风味,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而 B 萝卜炖牛肉、C 萝卜瘦肉汤、D 炒萝卜丝的制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加热烹饪改变食材性状,未涉及微生物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A。30.(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用显微镜观察萝卜根尖细胞,发现光线太暗,应调整( )。A.反光镜 B.目镜 C.镜臂 D.物镜【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主要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当光线太暗时,应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聚光)或遮光器的大光圈(增加通光量)。目镜和物镜用于放大物像,镜臂起支撑作用,均与光线调节无关。因此正确操作是调整反光镜,选 A。31.(2024六上·官渡期末)下面最可能是小芬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根尖细胞包括分生区、伸长区等,特点为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具分裂能力。D正确。32.(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想用收获的萝卜刻出一个的印章,应选择的字模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要刻 “哥白尼” 印章,需考虑印章字模的正反特性 —— 印章盖印时字体会正向呈现,故字模应是反字。C符合。3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将印章送给了小华,向她介绍了哥白尼提出的理论( )。A.地心说 B.日心说C.天圆地方说 D.大陆漂移假说【答案】B【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其提出的 “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 “地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天圆地方说”是古代朴素宇宙观,“大陆漂移假说”由魏格纳提出。故正确答案为 B。1 / 1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放大镜镜片截面形状是( )。A. B.C. D.2.(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份土壤,看到的视野范围( )。A.肉眼最大 B.放大镜最大 C.显微镜最大 D.一样大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雨借助观察工具在潮湿的土壤中发现图中的微生物,这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新月藻 D.线虫4.(2024六上·官渡期末)一年中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C.太阳运动 D.月球运动5.(2024六上·官渡期末)课堂上我们研究四季变化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观察实验 D.析因实验6.(2024六上·官渡期末)地球运动对农作物种植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地球运动可以选用( )。A.地球结构模型 B.地球自转模型C.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D.地质构造模型7.(2024六上·官渡期末)秋分这一天,昆明地区正午时,物体影长最有可能是( )。A. B. C. D.8.(2024六上·官渡期末)下列植物的行为,是受到地球自转影响的现象是( )。A.梧桐树在春天发芽 B.水稻在秋天收获C.西瓜在夏天成熟 D.昙花在夜晚开放9.(2024六上·官渡期末)大棚会根据日出时间做出光照、温度等调整,如果北京秋分那天日出时间是早上6:10,请问昆明日出时间( )。A.早于6:10 B.同样是6:10 C.晚于6:10 D.无法确定10.(2024六上·官渡期末)大棚充分体现了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关于工具和技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工具使用的技术都一样 B.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C.同一任务中只能使用一种工具 D.同一任务中只能使用一种技术11.(2024六上·官渡期末)温室配置了远程控制系统,信息传播方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革。下列传递方式中,在传递信息量和速度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是( )。A.电报 B.广播 C.书信 D.5G手机12.(2024六上·官渡期末)你还想到了哪些工具或技术,可以帮助兴趣小组更好的种植萝卜 。13.(2024六上·官渡期末)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行为。以下行为属于节约能源的是( )。A.人离开教室后不关灯,保持教室明亮B.响应“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C.出行都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14.(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使用劳动工具时发现锯(如图)的仿生学原型是( )。A.蝴蝶翅膀的鳞片 B.油菜花的结构C.叶边缘齿状结构 D.蝇的眼睛15.(2024六上·官渡期末)搬运种植材料时,小华将木板搭在货车车厢后(如图)形成了 。生活中我还在 见过它的运用。16.(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如图情况下将重物运上货车时,( )。A.坡度越小,越费力 B.坡度越小,越省力C.坡度越大,越省力 D.坡度大小对省力情况没有影响17.(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用撬棍把有机肥放到小推车上(如图),想要省力应该握住( )。A.点A B.点B C.点C D.点O18.(2024六上·官渡期末)使用手推车搬运有机肥时,手推车在搬运过程中起到省力作用的是( )。A.扶手 B.车轮 C.车板 D.靠背19.(2024六上·官渡期末)在养护过程中,小芬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如图)观察萝卜病虫害情况。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属于( )A.射电望远镜 B.电子显微镜C.扫描隧道显微镜 D.光学显微镜20.(2024六上·官渡期末)为了防止大棚周围树木遮挡阳光,以下最适合用于修枝的工具是( )。A. B.C. D.(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想为温室大棚安装电磁门锁,了解到电磁锁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21.电磁门锁的开关断开,门就可以打开,利用的原理是( )。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B.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使电磁铁磁性增强D.颠倒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式,让磁性消失22.小华想改变装置中电磁铁的磁极,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C.铁芯倒插入线圈 D.改变线圈缠绕方向2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制作了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磁力最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4.(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华在网上选购电磁门锁,以下不同型号的产品中耗电量最低的是( )。A.KSX-1 B.KSX-2 C.KSX-3 D.KSX-4(2024六上·官渡期末)随着气温下降,小华打开了大棚的电暖风机(左图),内有风扇和加热管。右图是电暖风机中“电动机”的拆解结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25.电暖风机工作时,加热管主要是将电能转化成( )。A.光能 B.化学能 C.热能 D.风能26.图中的“?”是外壳中的部件,它是( )。A.电磁铁 B.磁铁 C.铁块 D.塑料垫片27.电动机中具有电磁铁功能的结构是( )。A.外壳 B.转子 C.后盖 D.电刷28.(2024六上·官渡期末)从秋分播种到冬至收获,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位置是从图中 位置到 位置(填序号)。29.(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用收获后的萝卜制作了各种美食,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了微生物的是( )。A.泡菜萝卜 B.萝卜炖牛肉 C.萝卜瘦肉汤 D.炒萝卜丝30.(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用显微镜观察萝卜根尖细胞,发现光线太暗,应调整( )。A.反光镜 B.目镜 C.镜臂 D.物镜31.(2024六上·官渡期末)下面最可能是小芬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是( )。A. B.C. D.32.(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想用收获的萝卜刻出一个的印章,应选择的字模是( )。A. B.C. D.33.(2024六上·官渡期末)小芬将印章送给了小华,向她介绍了哥白尼提出的理论( )。A.地心说 B.日心说C.天圆地方说 D.大陆漂移假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其截面特征为中间厚、边缘薄,这种结构能使光线会聚从而放大物体。2.【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肉眼观察时,光线直接进入眼睛,视野范围最大;放大镜放大倍数低,视野范围次之;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放大,放大倍数高但视野范围最小。观察同一份土壤,工具的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故肉眼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选 A。3.【答案】B【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柔软无固定形态,可通过伪足移动和摄食,常在潮湿环境的土壤或水中出现。图中微生物若呈现不规则形态、边缘模糊且有伸出的伪足结构,则符合变形虫特征。草履虫有固定草鞋形和纤毛,新月藻为新月形藻类,线虫是线性蠕虫,均与变形虫形态不同,故判断为 B。4.【答案】B【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四季变化主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约 23.5°)且方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热量集中;冬季直射南回归线,热量分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太阳和月球运动与四季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5.【答案】A【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研究四季形成时,因无法直接操控地球公转与地轴倾斜,需通过模拟实验 —— 如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演示地轴倾斜公转时直射点移动,观察不同区域 “热量” 分布变化。对比实验需控制单一变量,观察实验侧重直接观测,析因实验探究影响因素,均不如模拟实验贴合,故正确答案为 A。6.【答案】B【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其中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与地轴倾斜共同导致四季变化,二者均影响农作物的光照、温度等生长条件。地球自转模型可直观演示昼夜更替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合公转模型能进一步解释四季种植周期。而地球结构、海陆分布、地质构造模型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组成、地表形态或岩层变化,与地球运动对农业的影响关联较小,故正确答案为 B。7.【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昆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5°左右,此时太阳高度角适中,物体影长介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影长最短)和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影长最长)之间,且影子朝向正北(因昆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8.【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昙花在夜晚开放是对昼夜节律的适应,受光照周期变化影响,属于自转导致的现象。春天发芽、秋天收获、夏天成熟均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温度、光照周期变化决定,与自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9.【答案】C【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北京位于东八区(约 116°E),昆明位于东七区(约 103°E),经度相差约 1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昆明位置偏西,日出时间晚于北京。每 15° 经度时差 1 小时,13° 约差 52 分钟,故昆明日出时间晚于北京秋分日的 6:10,正确答案为 C。10.【答案】B【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工具和技术具有可改进性,B 正确。不同工具可能采用不同技术(如锄头与智能农机),A 错误;同一任务可使用多种工具或技术,如耕地既可用锄头也可用拖拉机,C、D 错误。技术与工具随需求发展迭代,体现进步性,故正确答案为 B。11.【答案】D【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5G 手机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信息承载,可实时传输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内容,传递信息量和速度远超传统方式。电报仅能传输文字代码,书信依赖人工传递,速度慢且信息量少;广播虽传播范围广,但单向传输且信息量有限。故正确答案为 D。12.【答案】合理的密植胡萝卜【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合理密度的种植胡萝卜,能够保证植物有足够的光照。智能土壤监测仪:实时检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及养分,通过 APP 提醒浇水施肥,避免萝卜烂根或营养不足。自动灌溉系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启停,配合滴灌技术节水且精准保湿,适合萝卜苗期需水管理。LED 植物生长灯:阴雨天补光,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尤其适合冬季或大棚种植。育苗盘与基质:标准化育苗提升发芽率,配合穴盘育苗可避免幼苗拥挤,移栽时减少根系损伤。13.【答案】B【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粮食生产需消耗耕地、水、能源等资源,节约粮食间接降低能源消耗,属于节约能源行为。不关灯浪费电力,私家车增加燃油消耗,火力发电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且污染大,均不符合节约能源要求。故正确答案为 B。14.【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锯的设计灵感源于叶边缘的齿状结构。相传鲁班因茅草叶片边缘的细齿划破手指,受启发发明了锯。蝴蝶翅膀鳞片与仿生光学相关,油菜花结构、蝇的眼睛分别对应植物形态和复眼成像技术,均与锯的锯齿设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C。15.【答案】斜面;公路【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木板搭成的倾斜平面属于 “斜面”,作为简单机械可通过延长距离减少搬运所需力。生活中楼梯台阶通过多级小斜面降低攀爬难度,盘山公路绕山而上缩短车辆爬坡坡度,立交桥引桥帮助车辆平缓上下高架,均是斜面原理的典型应用。16.【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作为简单机械,省力程度与坡度相关。坡度越小,斜面长度越长,根据功的原理,所需推力越小,越省力;反之坡度越大越费力。A、C、D 均违背斜面省力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B。17.【答案】A【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撬棍属于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要省力需增大动力臂。图中 O 为支点,阻力作用在靠近 O 的位置,握住 A点时动力臂(OA)远长于 C、B 点,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握 O 点时动力臂为 0,无法施力,故正确答案为A。18.【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手推车的车轮通过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小阻力,实现省力。扶手主要用于操控方向,车板承载货物,靠背非手推车常见结构,三者均与省力原理无关。滚动摩擦阻力远小于滑动摩擦,故车轮是省力的关键部件,正确答案为B。19.【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手持式简易显微镜通过光学透镜(如目镜、物镜)折射光线放大物体,属于光学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电磁波,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成像,扫描隧道显微镜基于量子隧穿效应,均需复杂设备,与手持简易显微镜原理不同。故正确答案为 D。20.【答案】D【知识点】剪刀【解析】【解答】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修枝剪适用于细枝,高枝锯或电动修枝机适用于粗枝或高处枝条,原理均通过合理设计(如杠杆、机械传动)提升修剪效率并省力。D正确。【答案】21.A22.D【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弱磁力小;电流强则磁力大。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1.电磁锁依靠电磁铁工作,开关闭合时通电产生磁性吸住门,开关断开时电流中断,电磁铁磁性消失,门即可打开。B 选项改变电流方向仅改变磁极方向,不影响磁性有无;C 选项增加线圈匝数增强磁性,与断电失磁无关;D 选项颠倒电池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同样不导致磁性消失。故正确答案为 A。22.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改变线圈缠绕方向(D)会改变磁场方向,从而改变磁极。增加电池数量(A)和线圈匝数(B)只能增强磁性,不影响磁极;铁芯倒插入线圈(C)仅改变磁场分布,磁极方向由电流和线圈缠绕方向决定,与铁芯插入方向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23.【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甲、丙装置有铁芯,且甲电池节数多余丙,磁力较强;乙装置和丁装置对比,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最少,所以乙磁力最弱。24.【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解答】耗电量由功率和使用时间决定,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小,耗电量越低。观察题干,小华在网上选购电磁门锁,题干中不同型号的产品中耗电量最低的是KSX-1,因为它的功率最小。【答案】25.C26.B27.B【知识点】电动机;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它们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是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25.电暖风机的加热管工作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使电能转化为内能(热能),从而产生热量提升环境温度。2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其结构通常需要永磁体或电磁铁提供磁场。图中 “?” 位于外壳中,作为产生磁场的部件,应为磁铁。27.电动机中,转子通常由线圈缠绕在铁芯上构成,通电后可形成电磁铁。当电流通过转子线圈时,产生磁场并与外壳中的永磁体相互作用,驱动转子转动。外壳(A)多为固定结构,后盖(C)起保护作用,电刷(D)负责传导电流,三者均不直接具备电磁铁功能。故正确答案为 B。28.【答案】②;③【知识点】四季的特征;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从秋分(9 月 23 日左右)到冬至(12 月 22 日左右),地球公转位置对应图中从②位置到③位置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对应公转轨道中昼夜平分的节点;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轨道上距太阳相对较远且北半球倾斜背向太阳的位置。29.【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泡菜萝卜的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菌是一种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萝卜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使泡菜具有独特风味,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而 B 萝卜炖牛肉、C 萝卜瘦肉汤、D 炒萝卜丝的制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加热烹饪改变食材性状,未涉及微生物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A。30.【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主要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当光线太暗时,应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聚光)或遮光器的大光圈(增加通光量)。目镜和物镜用于放大物像,镜臂起支撑作用,均与光线调节无关。因此正确操作是调整反光镜,选 A。31.【答案】D【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根尖细胞包括分生区、伸长区等,特点为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具分裂能力。D正确。32.【答案】C【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要刻 “哥白尼” 印章,需考虑印章字模的正反特性 —— 印章盖印时字体会正向呈现,故字模应是反字。C符合。33.【答案】B【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其提出的 “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 “地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天圆地方说”是古代朴素宇宙观,“大陆漂移假说”由魏格纳提出。故正确答案为 B。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