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荧光棒 B.月亮 C.日光灯 D.萤火虫【答案】D【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指自身能发光且源于自然的物体。萤火虫通过生物化学反应自主发光,属于自然光源。荧光棒、日光灯是人工制造的发光体,属于人造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线,并非光源。因此只有 D 符合自然光源的定义。2.(2024六上·长春期末)吉林省的查干湖盛产“胖头鱼”,“胖头鱼”用来呼吸的器官是( )。A.鳃 B.鳞片 C.肺 D.尾【答案】A【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胖头鱼” 属于鱼类,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鳃能从水中提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满足鱼类的呼吸需求。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尾鳍用于游泳时控制方向,均与呼吸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A。3.(2024六上·长春期末)在吉林省的秋季,我们能看到( )的画面。A.草长莺飞 B.落叶归根 C.牡丹开花 D.荷花盛开【答案】B【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吉林省秋季气候转凉,落叶乔木的叶片会逐渐枯黄脱落,形成 “落叶归根” 的景象。“草长莺飞” 多形容春季生机盎然;牡丹通常在春季开花,荷花盛开于夏季,均与秋季特征不符。因此 B 选项符合吉林省秋季的自然景观。4.(2024六上·长春期末)以下设计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挖掘机安装履带 B.给乒乓球拍贴上胶皮C.给滑冰鞋安装金属冰刀 D.给汽车安装带花纹的轮胎【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包括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等。金属冰刀表面光滑,与冰面接触时可减小摩擦,利于滑行。A 选项履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B 选项胶皮和 D 选项花纹轮胎均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均不符合题意。故 C 正确。5.(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钢尺 B.塑料杯 C.食盐水 D.铅笔芯【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塑料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典型的绝缘体。钢尺由金属制成,食盐水因含电解质能导电,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是导体,均不符合绝缘体定义。因此 B 选项正确。6.(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 )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A.指南针B.日晷C.地动仪D.浑天仪【答案】B【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影方位来测量时间的工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通过影子移动确定时刻。指南针用于指示方向,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浑天仪则是演示天体运行的天文仪器,均与计时无关。故B为正确选项。7.(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 )的设计是为了用在尽量避免热传递。A.热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B.冬天室内的暖气片C.电饭煲的内胆D.电熨斗的底板【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通过抽真空隔绝空气,减少热传导和对流,同时玻璃表面镀银可反射热量,从而避免热传递以保温。B 选项暖气片通过热辐射和对流散热,C 选项电饭煲内胆需导热加热食物,D 选项电熨斗底板需导热熨烫衣物,均需利用热传递,不符合题意。故 A 正确。8.(2024六上·长春期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燕子的( )行为。A.求偶 B.筑巢 C.产卵 D.育雏【答案】B【知识点】卵生【解析】【分析】诗句中 “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燕子衔取春泥构筑巢穴的过程,属于筑巢行为。求偶多表现为鸣叫、展示羽毛等;产卵与育雏分别对应产卵和喂养幼鸟,均与 “啄春泥” 的筑巢动作无关。该诗句生动体现了鸟类繁殖行为中的筑巢环节,故 B 正确。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是( )。A.松鼠 B.普氏原羚C.鹅 D.蝴蝶【答案】B【知识点】珍稀动物【解析】【分析】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因栖息地破坏等原因数量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松鼠、鹅和蝴蝶均属于常见动物,分布广泛且种群数量较多,不属于珍稀野生动物。因此 B 选项正确。10.(2024六上·长春期末)以下不属于火山为人类带来好处的是( )。A.净化空气 B.预防水土流失C.减少污染 D.火山地热【答案】C【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活动本身不会减少污染,其喷发释放的火山灰、硫化物等气体反而可能加剧大气污染。A 选项中,火山喷发的高温气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分解部分污染物;B 选项火山灰堆积能增强地表抗侵蚀能力,预防水土流失;D 选项火山地热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供暖等。故 C 不属于火山带来的好处。11.(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想知道学校的柳树有多粗,下列测量工具中,最适合选用的是( )。A.卷尺 B.直尺 C.三角尺 D.量角器【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柳树粗细需绕树干一周测量周长,卷尺可灵活弯曲贴合树干,方便读取数据。直尺、三角尺长度有限且无法弯曲,难以准确测量树干圆周;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与长度测量无关。因此卷尺最适合,故 A 正确。12.(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计算工具中,可以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是( )。A.算盘 B.电子计算器C.计算机 D.算筹【答案】C【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计算机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容量,可通过编程批量处理海量数据,支持复杂算法和多任务并行计算。算盘、算筹依赖人工操作,处理效率低且无法应对大数据量;电子计算器功能单一,主要用于简单计算,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处理。故 C 正确。1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的弟弟刚刚学会使用勺子。下列勺子中,最容易被摔坏的是( )。A.木勺 B.不锈钢勺 C.塑料勺 D.陶瓷勺【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陶瓷勺材质坚硬但脆性大,受到碰撞时易碎裂;木勺质地较软且有韧性,不锈钢勺和塑料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均不易摔坏。弟弟刚学会用勺子,使用时可能因抓握不稳导致掉落,陶瓷勺的脆性使其成为最易摔坏的选项,故 D 正确。14.(2024六上·长春期末)冬天长春南湖的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水凝固的过程中,( )。A.体积变小 B.体积变大 C.质量变小 D.质量变大【答案】B【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变成了冰,叫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15.(2024六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冬天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这是吉林雾凇奇观。霜花的物质状态是(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D.固体和液体【答案】A【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凝华形成的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符合固体的特征。其质地疏松多孔,但本质为固态晶体,而非气体、液体或固液混合态。因此 A 正确。16.(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使用了人造材料的是( )。A.石拱桥 B.茅草屋 C.檀木椅 D.玻璃窗【答案】D【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玻璃窗的主要材料玻璃是通过石英砂、纯碱等原料高温熔融后冷却制成的人造材料。石拱桥的石材、茅草屋的茅草、檀木椅的木材均为天然材料,直接取自自然界。人造材料需经人类加工合成,故 D 正确。17.(2024六上·长春期末)长春不仅自然景色优美,地形地貌类型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山地、台地和( ),形成“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A.高山 B.平原 C.高原 D.盆地【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长春的地貌格局为 “一山四岗五分川”,其中 “五分川” 指平原地形。长春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平原面积广阔,与山地、台地共同构成其地貌类型。高山、高原、盆地均不符合长春的实际地貌特征,故 B 正确。18.(2024六上·长春期末)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下列选项中,属于咸水资源的是( )。A.河流 B.海水 C.地下水 D.高山积雪【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海水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 97%,因含有大量氯化钠等盐分,属于咸水资源。河流、地下水(部分咸水层除外,通常以淡水为主)、高山积雪主要为淡水,通过水循环参与淡水资源补给。咸水资源以海洋水为典型代表,故 B 正确。19.(2024六上·长春期末)“惊弓之鸟”主要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的生存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答案】B【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惊弓之鸟” 指鸟因听到弓弦声响而受惊飞逃,这是生物对 “弓弦声” 这一外界刺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该现象未体现生长繁殖、获取营养或排出废物的特征。生物的应激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故 B 正确。20.(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植物种子的是( )。A.绿豆B.马铃薯C.茄子D.菠菜【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绿豆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可用于繁殖。马铃薯是块茎,属于变态茎;茄子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菠菜食用的主要是叶片和茎,它们都不是种子。这道题考查对植物器官的认识,需区分种子与变态茎、果实、叶等不同器官。21.(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华发现家里的物品中,( )通常可以被广泛回收并直接再利用。A.废旧电池 B.厨余垃圾C.破损的塑料袋 D.废纸箱【答案】D【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废纸箱属于可回收物,材质为纸质纤维,经分拣、脱墨等处理后能直接再生为新纸张,回收利用率高。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需特殊处理,不属于直接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属湿垃圾,用于堆肥而非直接再利用;破损塑料袋多因材质污染或破损难以清洁,通常再生处理而非直接再利用。22.(2024六上·长春期末)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 )可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A.电池 B.导线 C.灯泡 D.开关【答案】D【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开关是电路中专门用于控制通断的元件,通过闭合或断开触点来接通或切断电路,实现对电流流通的控制。电池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灯泡是消耗电能的用电器,三者均不具备直接控制电路通断的功能。该题考查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需明确开关的核心功能。2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向装有少量沙粒、食盐、小苏打和白糖的杯中加入大量水,充分搅拌,发现仍有固体未溶解。该固体最有可能是( )。A.食盐 B.小苏打 C.沙粒 D.白糖【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沙粒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难溶于水,即使加水搅拌也会剩余。食盐(氯化钠)、白糖(蔗糖)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小苏打(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但少量情况下也易溶,加水搅拌后通常能溶解,因此未溶解的固体最可能是沙粒。24.(2024六上·长春期末)水瓶树高大粗壮,它的树干能储存大量的水分。水瓶树最可能生长在( )。A.沙地 B.雨林 C.海边 D.湿地【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水瓶树树干储水的特性是为适应干旱环境,沙地气候干燥缺水,水瓶树通过储水维持生存。雨林、湿地、海边水分充足,植物无需特化储水结构。该题考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储水特征对应干旱的沙地环境。25.(2024六上·长春期末)图中气温计的示数读作( )。A.二十一摄氏度 B.二十五摄氏度C.二十六摄氏度 D.三十四摄氏度【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气温计读数时需先确认量程和分度值,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 1℃,液柱顶端对应刻度为 26℃,读作二十六摄氏度。A 选项 21℃、B 选项 25℃、D 选项 34℃均与液柱位置不符。26.(2024六上·长春期末)通常情况下,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最接近( )。A.5m/s B.50m/s C.25m/s D.250m/s【答案】A【知识点】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在 12 - 20 千米 / 小时左右,换算成米 / 秒约为 3.3 - 5.6 米 / 秒。5m/s 在此范围内,属于合理速度。A正确。27.(2024六上·长春期末)阅读儿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柳树是靠( )的方式传播种子。“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有啥办法?柳树妈妈有办法,它准备了降落伞送给孩子。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选自《植物妈妈有办法》A.动物传播 B.水力传播 C.弹射传播 D.风力传播【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儿歌中明确提到柳树妈妈给孩子准备 “降落伞”,微风一吹种子便纷纷出发,这与风力传播的特征吻合 —— 种子轻小且有翅或绒毛等结构,靠风扩散。动物传播需依附动物身体或被吞食,水力传播借助水流,弹射传播靠果实爆裂,均与儿歌描述不符。28.(2024六上·长春期末)为了探究土壤的成分,同学们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静置后发现分层明显,如图所示。杯中物质从上到下依次是( )。A.粘土、粉沙、沙、沙砾 B.粉沙、粘土、沙、沙砾C.粘土、粉沙、沙砾、沙 D.粘土、沙砾、粉沙、沙【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将水倒入土壤搅拌静置后,颗粒小、重量轻的物质先沉淀,颗粒大、重量重的后沉淀。粘土颗粒最小,粉沙次之,沙较大,沙砾最大。因此从上到下依次是粘土、粉沙、沙、沙砾。B、C、D 选项顺序不符合颗粒大小沉淀规律,该题考查土壤颗粒在水中的沉降特性。2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热传递进行工作的是( )。A.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视机 D.电水壶【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电水壶工作时,通过电热丝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是利用热传递原理。洗衣机、电风扇依靠电动机转化电能为机械能工作,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均未利用热传递。该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需区分能量转化方式与热传递的应用场景。30.(2024六上·长春期末)呼吸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鼻腔、气管、骨骼、肺C.气管、支气管、肺、胃 D.支气管、骨骼、肺、胃【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负责气体交换。选项 A 中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均属于呼吸器官;骨骼属于运动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故 B、C、D 选项包含非呼吸器官。该题考查对人体系统器官组成的认知,需明确各器官的系统归属。31.(2024六上·长春期末)接到洪水预警后,以下哪种应对措施是正确的?( )A.第一时间整理好贵重物品 B.携带应急物品向高处转移C.乘坐电梯以便快速撤离 D.心存侥幸,无动于衷【答案】B【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接到洪水预警后,应携带应急物品(如食物、水、手电筒)迅速向高处转移,确保生命安全。A 项整理贵重物品会耽误逃生时间;C 项乘坐电梯可能因断电被困;D 项心存侥幸可能错过最佳撤离时机。该题考查洪水灾害中的正确应对方式,强调生命优先和科学避险。32.(2024六上·长春期末)实验室中,颗粒大小相似的沙子与铁屑混在了一起。下列方法中,可以将它们有效分离的是( )。A.用筛子筛出铁屑 B.用手分拣出铁屑C.用磁铁吸出铁屑 D.用风扇吹出铁屑【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沙子与铁屑颗粒大小相似,无法用筛子筛,手分拣效率低且不科学,风扇也难以因重量差异吹离。铁屑是磁性物质,磁铁可吸附铁屑而与沙子分离,此方法高效便捷。该题考查物质分离方法,需根据物质特性(如磁性)选择合适手段。33.(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与潜望镜运用相同光学原理的是( )。A.眼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试衣镜【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潜望镜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改变光路。试衣镜本质为平面镜,同样通过光的反射成像,与潜望镜原理相同。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均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A、B、C 错误。该题考查光学仪器的原理区分,需明确反射与折射在不同装置中的应用。34.(2024六上·长春期末)青蛙在不同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夏季——繁殖产卵 B.夏季——刨土挖洞C.冬季——大量捕食 D.冬季——躲进洞里【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青蛙属于变温动物,冬季因体温随环境下降而进入冬眠,会躲进洞里,且冬眠时几乎不捕食。其繁殖产卵多在春季,刨土挖洞并非夏季典型行为。该题考查青蛙的季节性行为,需结合变温动物特性及生活习性分析。35.(2024六上·长春期末)同学们利用风旗判断校园内三处地点的风力情况。风力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无法判断【答案】C【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判断风力大小需依据风旗的飘动状态(如飘动幅度、角度等),观察可知,丙地风力最大。36.(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展示自制“吸管排箫”时,同学们发现“排箫”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 )。A.吸管的颜色不同 B.吸管的长短不同C.吸管的硬度不同 D.吸管的韧性不同【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吸管长短不同时,内部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也不同:长吸管空气柱长,振动慢,音调低;短吸管空气柱短,振动快,音调高。颜色、硬度、韧性均不影响振动频率,A、C、D 错误。该题考查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体现物体振动发声的科学原理。37.(2024六上·长春期末)音乐课上同学们用竖笛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竖笛发声是因为( )的振动。A.管腔内空气 B.嘴唇 C.声带 D.人手【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竖笛属于管乐器,其发声原理是管腔内空气柱的振动。吹奏时,气流进入管腔使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通过按压不同音孔改变空气柱长度来调整音调。嘴唇仅用于吹气,声带、人手不直接参与振动,B、C、D 错误。该题考查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需明确管乐器的发声主体为空气柱。38.(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昆虫特征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答案】B【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着生三对足(共 6 条),这是昆虫纲的重要标志。选项 A 中 “胸部有两对足” 错误,C、D 中 “两对触角” 不符合昆虫特征。该题考查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需准确记忆其身体分部及附肢数量。3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哪个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 )A.长白山天池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C.敦煌的雅丹地貌 D.弯曲的岩层【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黄河入海口沙洲是黄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是水的沉积作用结果。A 长白山天池由火山喷发形成;C 敦煌雅丹地貌因风力侵蚀而成;D 弯曲岩层由地壳运动挤压形成。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需区分水、风、火山、地壳运动等不同成因。40.(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想制作一个小船,为了使其成功漂浮,需要关注的是( )。①小船的材质 ②小船的形状 ③小船的颜色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物体漂浮需满足浮力不小于重力,材质密度小于水(如木材)利于漂浮,①正确;形状影响排水体积,空心或扁平形状能增大排水体积从而提升浮力,②正确;颜色与浮力无关,不影响漂浮,③错误。该题考查浮力应用,需明确材质密度和形状对漂浮的关键作用,排除无关的颜色因素。41.(2024六上·长春期末)电风扇是常见的家用电器,通电后扇叶旋转。这一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A.电能转化成光能 B.电能转化成动能C.光能转化成电能 D.电能转化成热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风扇通电后,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扇叶旋转的动能,使其转动送风。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光能,A 错误;未涉及光能转化为电能,C 错误;虽可能因电流热效应产生少量热能,但主要能量转化为动能,D 错误。该题考查能量转化,需抓住扇叶旋转这一主要现象对应的能量形式变化。42.(2024六上·长春期末)凤仙花的茎对其生长具有( )作用。①保护种子 ②输送水分 ③支撑植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凤仙花的茎具有②输送水分和③支撑植物的作用:茎中的导管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至各部位,机械组织可支撑植株使其保持直立。①保护种子是果实的功能,茎不直接参与。该题考查植物茎的生理作用,需区分茎与果实的不同功能,明确支撑和输导为茎的主要作用。4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中秋节之后半个月的月相变化,他观察到月相变化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答案】D【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半个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十五为满月,之后依次是凸月(亮面逐渐缩小)→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亮面朝东)→残月。选项D正确。44.(2024六上·长春期末)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南极和北极。下列关于磁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北极能吸引铁钉 B.只有南极能吸引铁钉C.北极和南极都能吸引铁钉 D.北极和南极都不能吸引铁钉【答案】C【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磁铁的北极(N 极)和南极(S 极)都具有磁性,均可吸引铁、钴、镍等物质。铁钉属于铁制品,因此两个磁极都能产生吸引力。A、B 选项错误地认为单一磁极才有磁性,D 选项否定了磁极的基本性质,均不符合磁铁的物理特性。该题考查磁极的基本性质,需明确磁铁的两极均具备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能力。45.(2024六上·长春期末)用四口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锅,分别将等量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时间如下表,请你分析导热效果最好的锅是( )。编号 甲 乙 丙 丁所用时间 5min 5min20s 4min 4min20s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导热效果好的锅能更快将水加热至目标温度。丙锅将等量水从 20℃加热到 100℃仅用 4min,耗时最短,说明其导热效率最高。甲需 5min,乙需 5min20s,丁需 4min20s,均长于丙。该题通过加热时间对比导热性能,时间越短,热量传递速度越快,锅的导热效果越好。46.(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在饲养蚕的过程中,用照片记录了蚕宝宝的生长变化。你认为下面照片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答案】A【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生长发育顺序为卵→幼虫→蛹→成虫。图中①为蚕卵,②为蚕茧,③为幼虫。选项A正确。47.(2024六上·长春期末)10月6日,对花生过敏的小明,想买一袋面包在第二天早上吃。下面是四袋面包的包装袋信息,他应该选择( )面包。A.甲B.乙C.丙D.丁【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小明对花生过敏,必须避免含花生的食品。购买时需重点看配料表及过敏提示,选择无花生成分的面包,确保食用安全。此外,购买时还需要注意是否在保质期内。48.(2024六上·长春期末)冬季,同学们在操场上堆了一个雪人。小明记录了雪人的影子长度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8点时影子长度最可能为( )。观察时间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影子长度 112厘米 46厘米 103厘米 130厘米A.20厘米 B.60厘米 C.100厘米 D.140厘米【答案】D【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长度随太阳高度变化,早上太阳高度低,影子长,随后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下午又变长。表格中 8 点影子长度应比 10 点(46 厘米)更长,且早于 8 点的时间(如清晨)影子更长。选项中 140 厘米大于 10 点的 46 厘米,符合早上影子渐短的规律,而 A、B、C 长度均小于或接近 10 点数据,不符合实际。49.(2024六上·长春期末)随着时代的发展,下列通讯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书信 ②有线电话 ③电报 ④手机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答案】A【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书信作为最早的通讯方式,在古代就已存在;电报于 19 世纪 30 年代发明,有线电话在 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手机则是 20 世纪 70 年代才问世。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①书信、③电报、②有线电话、④手机。B、C、D 选项排序均违背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50.(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要制作一个能计时1小时的水钟,他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①设计水钟的制作方案,画出设计图 ②准备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③明确水钟的工作原理 ④测试水钟的精确度,进行改进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答案】A【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制作水钟需先明确其利用水流均匀滴漏计时的工作原理,再据此设计制作方案并画出设计图,接着准备材料动手制作,最后测试精确度并改进。这一流程符合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再到优化完善的逻辑,故正确步骤为③①②④,答案选 A。1 / 1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荧光棒 B.月亮 C.日光灯 D.萤火虫2.(2024六上·长春期末)吉林省的查干湖盛产“胖头鱼”,“胖头鱼”用来呼吸的器官是( )。A.鳃 B.鳞片 C.肺 D.尾3.(2024六上·长春期末)在吉林省的秋季,我们能看到( )的画面。A.草长莺飞 B.落叶归根 C.牡丹开花 D.荷花盛开4.(2024六上·长春期末)以下设计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挖掘机安装履带 B.给乒乓球拍贴上胶皮C.给滑冰鞋安装金属冰刀 D.给汽车安装带花纹的轮胎5.(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钢尺 B.塑料杯 C.食盐水 D.铅笔芯6.(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 )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A.指南针B.日晷C.地动仪D.浑天仪7.(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 )的设计是为了用在尽量避免热传递。A.热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B.冬天室内的暖气片C.电饭煲的内胆D.电熨斗的底板8.(2024六上·长春期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燕子的( )行为。A.求偶 B.筑巢 C.产卵 D.育雏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是( )。A.松鼠 B.普氏原羚C.鹅 D.蝴蝶10.(2024六上·长春期末)以下不属于火山为人类带来好处的是( )。A.净化空气 B.预防水土流失C.减少污染 D.火山地热11.(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想知道学校的柳树有多粗,下列测量工具中,最适合选用的是( )。A.卷尺 B.直尺 C.三角尺 D.量角器12.(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计算工具中,可以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是( )。A.算盘 B.电子计算器C.计算机 D.算筹1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的弟弟刚刚学会使用勺子。下列勺子中,最容易被摔坏的是( )。A.木勺 B.不锈钢勺 C.塑料勺 D.陶瓷勺14.(2024六上·长春期末)冬天长春南湖的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水凝固的过程中,( )。A.体积变小 B.体积变大 C.质量变小 D.质量变大15.(2024六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冬天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这是吉林雾凇奇观。霜花的物质状态是(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D.固体和液体16.(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使用了人造材料的是( )。A.石拱桥 B.茅草屋 C.檀木椅 D.玻璃窗17.(2024六上·长春期末)长春不仅自然景色优美,地形地貌类型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山地、台地和( ),形成“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A.高山 B.平原 C.高原 D.盆地18.(2024六上·长春期末)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下列选项中,属于咸水资源的是( )。A.河流 B.海水 C.地下水 D.高山积雪19.(2024六上·长春期末)“惊弓之鸟”主要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的生存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0.(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植物种子的是( )。A.绿豆B.马铃薯C.茄子D.菠菜21.(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华发现家里的物品中,( )通常可以被广泛回收并直接再利用。A.废旧电池 B.厨余垃圾C.破损的塑料袋 D.废纸箱22.(2024六上·长春期末)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 )可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A.电池 B.导线 C.灯泡 D.开关2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向装有少量沙粒、食盐、小苏打和白糖的杯中加入大量水,充分搅拌,发现仍有固体未溶解。该固体最有可能是( )。A.食盐 B.小苏打 C.沙粒 D.白糖24.(2024六上·长春期末)水瓶树高大粗壮,它的树干能储存大量的水分。水瓶树最可能生长在( )。A.沙地 B.雨林 C.海边 D.湿地25.(2024六上·长春期末)图中气温计的示数读作( )。A.二十一摄氏度 B.二十五摄氏度C.二十六摄氏度 D.三十四摄氏度26.(2024六上·长春期末)通常情况下,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最接近( )。A.5m/s B.50m/s C.25m/s D.250m/s27.(2024六上·长春期末)阅读儿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柳树是靠( )的方式传播种子。“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有啥办法?柳树妈妈有办法,它准备了降落伞送给孩子。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选自《植物妈妈有办法》A.动物传播 B.水力传播 C.弹射传播 D.风力传播28.(2024六上·长春期末)为了探究土壤的成分,同学们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静置后发现分层明显,如图所示。杯中物质从上到下依次是( )。A.粘土、粉沙、沙、沙砾 B.粉沙、粘土、沙、沙砾C.粘土、粉沙、沙砾、沙 D.粘土、沙砾、粉沙、沙2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热传递进行工作的是( )。A.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视机 D.电水壶30.(2024六上·长春期末)呼吸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鼻腔、气管、骨骼、肺C.气管、支气管、肺、胃 D.支气管、骨骼、肺、胃31.(2024六上·长春期末)接到洪水预警后,以下哪种应对措施是正确的?( )A.第一时间整理好贵重物品 B.携带应急物品向高处转移C.乘坐电梯以便快速撤离 D.心存侥幸,无动于衷32.(2024六上·长春期末)实验室中,颗粒大小相似的沙子与铁屑混在了一起。下列方法中,可以将它们有效分离的是( )。A.用筛子筛出铁屑 B.用手分拣出铁屑C.用磁铁吸出铁屑 D.用风扇吹出铁屑33.(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与潜望镜运用相同光学原理的是( )。A.眼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试衣镜34.(2024六上·长春期末)青蛙在不同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夏季——繁殖产卵 B.夏季——刨土挖洞C.冬季——大量捕食 D.冬季——躲进洞里35.(2024六上·长春期末)同学们利用风旗判断校园内三处地点的风力情况。风力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无法判断36.(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展示自制“吸管排箫”时,同学们发现“排箫”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 )。A.吸管的颜色不同 B.吸管的长短不同C.吸管的硬度不同 D.吸管的韧性不同37.(2024六上·长春期末)音乐课上同学们用竖笛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竖笛发声是因为( )的振动。A.管腔内空气 B.嘴唇 C.声带 D.人手38.(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昆虫特征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39.(2024六上·长春期末)下列哪个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 )A.长白山天池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C.敦煌的雅丹地貌 D.弯曲的岩层40.(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红想制作一个小船,为了使其成功漂浮,需要关注的是( )。①小船的材质 ②小船的形状 ③小船的颜色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41.(2024六上·长春期末)电风扇是常见的家用电器,通电后扇叶旋转。这一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A.电能转化成光能 B.电能转化成动能C.光能转化成电能 D.电能转化成热能42.(2024六上·长春期末)凤仙花的茎对其生长具有( )作用。①保护种子 ②输送水分 ③支撑植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43.(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中秋节之后半个月的月相变化,他观察到月相变化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44.(2024六上·长春期末)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南极和北极。下列关于磁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北极能吸引铁钉 B.只有南极能吸引铁钉C.北极和南极都能吸引铁钉 D.北极和南极都不能吸引铁钉45.(2024六上·长春期末)用四口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锅,分别将等量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时间如下表,请你分析导热效果最好的锅是( )。编号 甲 乙 丙 丁所用时间 5min 5min20s 4min 4min20sA.甲 B.乙 C.丙 D.丁46.(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在饲养蚕的过程中,用照片记录了蚕宝宝的生长变化。你认为下面照片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47.(2024六上·长春期末)10月6日,对花生过敏的小明,想买一袋面包在第二天早上吃。下面是四袋面包的包装袋信息,他应该选择( )面包。A.甲B.乙C.丙D.丁48.(2024六上·长春期末)冬季,同学们在操场上堆了一个雪人。小明记录了雪人的影子长度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8点时影子长度最可能为( )。观察时间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影子长度 112厘米 46厘米 103厘米 130厘米A.20厘米 B.60厘米 C.100厘米 D.140厘米49.(2024六上·长春期末)随着时代的发展,下列通讯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书信 ②有线电话 ③电报 ④手机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50.(2024六上·长春期末)小明要制作一个能计时1小时的水钟,他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①设计水钟的制作方案,画出设计图 ②准备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③明确水钟的工作原理 ④测试水钟的精确度,进行改进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指自身能发光且源于自然的物体。萤火虫通过生物化学反应自主发光,属于自然光源。荧光棒、日光灯是人工制造的发光体,属于人造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线,并非光源。因此只有 D 符合自然光源的定义。2.【答案】A【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胖头鱼” 属于鱼类,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鳃能从水中提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满足鱼类的呼吸需求。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尾鳍用于游泳时控制方向,均与呼吸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吉林省秋季气候转凉,落叶乔木的叶片会逐渐枯黄脱落,形成 “落叶归根” 的景象。“草长莺飞” 多形容春季生机盎然;牡丹通常在春季开花,荷花盛开于夏季,均与秋季特征不符。因此 B 选项符合吉林省秋季的自然景观。4.【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包括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等。金属冰刀表面光滑,与冰面接触时可减小摩擦,利于滑行。A 选项履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B 选项胶皮和 D 选项花纹轮胎均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均不符合题意。故 C 正确。5.【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塑料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典型的绝缘体。钢尺由金属制成,食盐水因含电解质能导电,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是导体,均不符合绝缘体定义。因此 B 选项正确。6.【答案】B【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影方位来测量时间的工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通过影子移动确定时刻。指南针用于指示方向,地动仪是监测地震的仪器,浑天仪则是演示天体运行的天文仪器,均与计时无关。故B为正确选项。7.【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通过抽真空隔绝空气,减少热传导和对流,同时玻璃表面镀银可反射热量,从而避免热传递以保温。B 选项暖气片通过热辐射和对流散热,C 选项电饭煲内胆需导热加热食物,D 选项电熨斗底板需导热熨烫衣物,均需利用热传递,不符合题意。故 A 正确。8.【答案】B【知识点】卵生【解析】【分析】诗句中 “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燕子衔取春泥构筑巢穴的过程,属于筑巢行为。求偶多表现为鸣叫、展示羽毛等;产卵与育雏分别对应产卵和喂养幼鸟,均与 “啄春泥” 的筑巢动作无关。该诗句生动体现了鸟类繁殖行为中的筑巢环节,故 B 正确。9.【答案】B【知识点】珍稀动物【解析】【分析】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因栖息地破坏等原因数量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松鼠、鹅和蝴蝶均属于常见动物,分布广泛且种群数量较多,不属于珍稀野生动物。因此 B 选项正确。10.【答案】C【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活动本身不会减少污染,其喷发释放的火山灰、硫化物等气体反而可能加剧大气污染。A 选项中,火山喷发的高温气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分解部分污染物;B 选项火山灰堆积能增强地表抗侵蚀能力,预防水土流失;D 选项火山地热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供暖等。故 C 不属于火山带来的好处。11.【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柳树粗细需绕树干一周测量周长,卷尺可灵活弯曲贴合树干,方便读取数据。直尺、三角尺长度有限且无法弯曲,难以准确测量树干圆周;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与长度测量无关。因此卷尺最适合,故 A 正确。12.【答案】C【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计算机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容量,可通过编程批量处理海量数据,支持复杂算法和多任务并行计算。算盘、算筹依赖人工操作,处理效率低且无法应对大数据量;电子计算器功能单一,主要用于简单计算,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处理。故 C 正确。13.【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陶瓷勺材质坚硬但脆性大,受到碰撞时易碎裂;木勺质地较软且有韧性,不锈钢勺和塑料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均不易摔坏。弟弟刚学会用勺子,使用时可能因抓握不稳导致掉落,陶瓷勺的脆性使其成为最易摔坏的选项,故 D 正确。14.【答案】B【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变成了冰,叫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15.【答案】A【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凝华形成的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符合固体的特征。其质地疏松多孔,但本质为固态晶体,而非气体、液体或固液混合态。因此 A 正确。16.【答案】D【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玻璃窗的主要材料玻璃是通过石英砂、纯碱等原料高温熔融后冷却制成的人造材料。石拱桥的石材、茅草屋的茅草、檀木椅的木材均为天然材料,直接取自自然界。人造材料需经人类加工合成,故 D 正确。17.【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长春的地貌格局为 “一山四岗五分川”,其中 “五分川” 指平原地形。长春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平原面积广阔,与山地、台地共同构成其地貌类型。高山、高原、盆地均不符合长春的实际地貌特征,故 B 正确。18.【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海水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 97%,因含有大量氯化钠等盐分,属于咸水资源。河流、地下水(部分咸水层除外,通常以淡水为主)、高山积雪主要为淡水,通过水循环参与淡水资源补给。咸水资源以海洋水为典型代表,故 B 正确。19.【答案】B【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惊弓之鸟” 指鸟因听到弓弦声响而受惊飞逃,这是生物对 “弓弦声” 这一外界刺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该现象未体现生长繁殖、获取营养或排出废物的特征。生物的应激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故 B 正确。20.【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绿豆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可用于繁殖。马铃薯是块茎,属于变态茎;茄子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菠菜食用的主要是叶片和茎,它们都不是种子。这道题考查对植物器官的认识,需区分种子与变态茎、果实、叶等不同器官。21.【答案】D【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废纸箱属于可回收物,材质为纸质纤维,经分拣、脱墨等处理后能直接再生为新纸张,回收利用率高。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需特殊处理,不属于直接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属湿垃圾,用于堆肥而非直接再利用;破损塑料袋多因材质污染或破损难以清洁,通常再生处理而非直接再利用。22.【答案】D【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开关是电路中专门用于控制通断的元件,通过闭合或断开触点来接通或切断电路,实现对电流流通的控制。电池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灯泡是消耗电能的用电器,三者均不具备直接控制电路通断的功能。该题考查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需明确开关的核心功能。23.【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沙粒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难溶于水,即使加水搅拌也会剩余。食盐(氯化钠)、白糖(蔗糖)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小苏打(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但少量情况下也易溶,加水搅拌后通常能溶解,因此未溶解的固体最可能是沙粒。24.【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水瓶树树干储水的特性是为适应干旱环境,沙地气候干燥缺水,水瓶树通过储水维持生存。雨林、湿地、海边水分充足,植物无需特化储水结构。该题考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储水特征对应干旱的沙地环境。25.【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气温计读数时需先确认量程和分度值,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 1℃,液柱顶端对应刻度为 26℃,读作二十六摄氏度。A 选项 21℃、B 选项 25℃、D 选项 34℃均与液柱位置不符。26.【答案】A【知识点】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在 12 - 20 千米 / 小时左右,换算成米 / 秒约为 3.3 - 5.6 米 / 秒。5m/s 在此范围内,属于合理速度。A正确。27.【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儿歌中明确提到柳树妈妈给孩子准备 “降落伞”,微风一吹种子便纷纷出发,这与风力传播的特征吻合 —— 种子轻小且有翅或绒毛等结构,靠风扩散。动物传播需依附动物身体或被吞食,水力传播借助水流,弹射传播靠果实爆裂,均与儿歌描述不符。28.【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将水倒入土壤搅拌静置后,颗粒小、重量轻的物质先沉淀,颗粒大、重量重的后沉淀。粘土颗粒最小,粉沙次之,沙较大,沙砾最大。因此从上到下依次是粘土、粉沙、沙、沙砾。B、C、D 选项顺序不符合颗粒大小沉淀规律,该题考查土壤颗粒在水中的沉降特性。29.【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电水壶工作时,通过电热丝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是利用热传递原理。洗衣机、电风扇依靠电动机转化电能为机械能工作,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均未利用热传递。该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需区分能量转化方式与热传递的应用场景。30.【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负责气体交换。选项 A 中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均属于呼吸器官;骨骼属于运动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故 B、C、D 选项包含非呼吸器官。该题考查对人体系统器官组成的认知,需明确各器官的系统归属。31.【答案】B【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接到洪水预警后,应携带应急物品(如食物、水、手电筒)迅速向高处转移,确保生命安全。A 项整理贵重物品会耽误逃生时间;C 项乘坐电梯可能因断电被困;D 项心存侥幸可能错过最佳撤离时机。该题考查洪水灾害中的正确应对方式,强调生命优先和科学避险。32.【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沙子与铁屑颗粒大小相似,无法用筛子筛,手分拣效率低且不科学,风扇也难以因重量差异吹离。铁屑是磁性物质,磁铁可吸附铁屑而与沙子分离,此方法高效便捷。该题考查物质分离方法,需根据物质特性(如磁性)选择合适手段。33.【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潜望镜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改变光路。试衣镜本质为平面镜,同样通过光的反射成像,与潜望镜原理相同。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均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A、B、C 错误。该题考查光学仪器的原理区分,需明确反射与折射在不同装置中的应用。34.【答案】D【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青蛙属于变温动物,冬季因体温随环境下降而进入冬眠,会躲进洞里,且冬眠时几乎不捕食。其繁殖产卵多在春季,刨土挖洞并非夏季典型行为。该题考查青蛙的季节性行为,需结合变温动物特性及生活习性分析。35.【答案】C【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判断风力大小需依据风旗的飘动状态(如飘动幅度、角度等),观察可知,丙地风力最大。36.【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吸管长短不同时,内部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也不同:长吸管空气柱长,振动慢,音调低;短吸管空气柱短,振动快,音调高。颜色、硬度、韧性均不影响振动频率,A、C、D 错误。该题考查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体现物体振动发声的科学原理。37.【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竖笛属于管乐器,其发声原理是管腔内空气柱的振动。吹奏时,气流进入管腔使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通过按压不同音孔改变空气柱长度来调整音调。嘴唇仅用于吹气,声带、人手不直接参与振动,B、C、D 错误。该题考查乐器发声的物理原理,需明确管乐器的发声主体为空气柱。38.【答案】B【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典型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着生三对足(共 6 条),这是昆虫纲的重要标志。选项 A 中 “胸部有两对足” 错误,C、D 中 “两对触角” 不符合昆虫特征。该题考查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需准确记忆其身体分部及附肢数量。39.【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黄河入海口沙洲是黄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是水的沉积作用结果。A 长白山天池由火山喷发形成;C 敦煌雅丹地貌因风力侵蚀而成;D 弯曲岩层由地壳运动挤压形成。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需区分水、风、火山、地壳运动等不同成因。40.【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物体漂浮需满足浮力不小于重力,材质密度小于水(如木材)利于漂浮,①正确;形状影响排水体积,空心或扁平形状能增大排水体积从而提升浮力,②正确;颜色与浮力无关,不影响漂浮,③错误。该题考查浮力应用,需明确材质密度和形状对漂浮的关键作用,排除无关的颜色因素。41.【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风扇通电后,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扇叶旋转的动能,使其转动送风。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光能,A 错误;未涉及光能转化为电能,C 错误;虽可能因电流热效应产生少量热能,但主要能量转化为动能,D 错误。该题考查能量转化,需抓住扇叶旋转这一主要现象对应的能量形式变化。42.【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凤仙花的茎具有②输送水分和③支撑植物的作用:茎中的导管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至各部位,机械组织可支撑植株使其保持直立。①保护种子是果实的功能,茎不直接参与。该题考查植物茎的生理作用,需区分茎与果实的不同功能,明确支撑和输导为茎的主要作用。43.【答案】D【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半个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十五为满月,之后依次是凸月(亮面逐渐缩小)→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亮面朝东)→残月。选项D正确。44.【答案】C【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磁铁的北极(N 极)和南极(S 极)都具有磁性,均可吸引铁、钴、镍等物质。铁钉属于铁制品,因此两个磁极都能产生吸引力。A、B 选项错误地认为单一磁极才有磁性,D 选项否定了磁极的基本性质,均不符合磁铁的物理特性。该题考查磁极的基本性质,需明确磁铁的两极均具备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能力。45.【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导热效果好的锅能更快将水加热至目标温度。丙锅将等量水从 20℃加热到 100℃仅用 4min,耗时最短,说明其导热效率最高。甲需 5min,乙需 5min20s,丁需 4min20s,均长于丙。该题通过加热时间对比导热性能,时间越短,热量传递速度越快,锅的导热效果越好。46.【答案】A【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生长发育顺序为卵→幼虫→蛹→成虫。图中①为蚕卵,②为蚕茧,③为幼虫。选项A正确。47.【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小明对花生过敏,必须避免含花生的食品。购买时需重点看配料表及过敏提示,选择无花生成分的面包,确保食用安全。此外,购买时还需要注意是否在保质期内。48.【答案】D【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长度随太阳高度变化,早上太阳高度低,影子长,随后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下午又变长。表格中 8 点影子长度应比 10 点(46 厘米)更长,且早于 8 点的时间(如清晨)影子更长。选项中 140 厘米大于 10 点的 46 厘米,符合早上影子渐短的规律,而 A、B、C 长度均小于或接近 10 点数据,不符合实际。49.【答案】A【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书信作为最早的通讯方式,在古代就已存在;电报于 19 世纪 30 年代发明,有线电话在 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手机则是 20 世纪 70 年代才问世。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①书信、③电报、②有线电话、④手机。B、C、D 选项排序均违背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50.【答案】A【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制作水钟需先明确其利用水流均匀滴漏计时的工作原理,再据此设计制作方案并画出设计图,接着准备材料动手制作,最后测试精确度并改进。这一流程符合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再到优化完善的逻辑,故正确步骤为③①②④,答案选 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