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下·高州期中)土壤中常见的生物不包括( )。
A.蚯蚓 B.猫 C.蜈蚣
2.(2025三下·高州期中)把土块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
A.空气 B.沙质土 C.水分
3.(2025三下·高州期中)因为土壤中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4.(2025三下·高州期中)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会发现盖子上会有 (  )出现。
A.黏土 B.砂砾 C.水珠
5.(2025三下·高州期中)保水性比较好的土壤是(  )。
A.沙质土 B.壌土 C.黏质土
6.(2025三下·高州期中)陶瓷的制作工序不包括下列中的( )。
A.成型 B.包装 C.烧制
7.(2025三下·高州期中)现在国家禁止使用红砖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  )
A.红砖不如钢筋水泥结实
B.红砖的烧制原料是土壤,会破坏耕地的
C.红砖房不好看,不美观
8.(2025三下·高州期中)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9.(2025三下·高州期中)水稻适合种植在( )中。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
10.(2025三下·高州期中)云南昆明的土壤是( )的。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11.(2025三下·高州期中)土壤的颜色不同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水分多土壤颜色浅,水分少土壤颜色深
B.黑土的颜色深是因为含的有机物少
C.红土中含铁矿物质多,所以呈现红色
12.(2025三下·高州期中)国际上把12月5日定为“世界土壤日”提醒人们( )。
A.大量挖掘土壤烧制红砖
B.土壤可以无限量的开采
C.珍惜和保护土壤
13.(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食物中,滴加碘液会变成蓝紫色的是(  )。
A.马铃薯 B.猪肉 C.萝卜
14.(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
A.牛奶 B.胡萝卜 C.香肠
15.(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
A.食品含的营养成分 B.食品重量 C.食品价格
16.(2025三下·高州期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发现人每天摄取的盐量为( )。
A.少于6克 B.多于6克 C.10克
17.(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不属于保护消化器官的做法的是( )。
A.暴饮暴食 B.细嚼慢咽 C.饮食有节制
18.(2025三下·高州期中)( )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
A.鼻腔 B.肺 C.气管
19.(2025三下·高州期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0.(2025三下·高州期中)(  )反映人的呼吸能力。
A.脉搏 B.肺活量 C.气管粗细
21.(2025三下·高州期中)为保证我们健康成长,获取均衡的营养,在饮食过程中要合理搭配膳食。(  )
22.(2025三下·高州期中)水果、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我们要多吃。 (  )
23.(2025三下·高州期中)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
24.(2025三下·高州期中)把土块放在水中搅拌,静止后,上层粗粒的主要是黏土,下层细的主要是沙。(  )
25.(2025三下·高州期中)肺功能的大小与肺功能的强弱无关系。(  )
26.(2025三下·高州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7.(2025三下·高州期中)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单位是千克。(  )
28.(2025三下·高州期中)吸气时胸围变小,呼气时胸围变大。(  )
29.(2025三下·高州期中)食物消化过程从胃开始。(  )
30.(2025三下·高州期中)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  )
31.(2025三下·高州期中)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32.(2025三下·高州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拍照的方法记录土壤的颜色。(  )
33.(2025三下·高州期中)现在的许多高楼大厦都是用红砖建筑的。(  )
34.(2025三下·高州期中)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用铁制成的。
35.(2025三下·高州期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质土。(  )
36.(2025三下·高州期中)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37.(2025三下·高州期中)所有的土壤中的颗粒都是一样的。(  )
38.(2025三下·高州期中)黏质土壤的黏粒最多。用手握一握不能成团。(  )
39.(2025三下·高州期中)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没有什么营养。(  )
40.(2025三下·高州期中)吃含蛋白质多了的食物容易长胖。(  )
41.(2025三下·高州期中)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的设计过程:
(1)    (2)    (3)    (4)    (5)   
A、选择材料。
B、进行测试与改进。
C、明确任务。
D、动手制作。
E、进行设计(画设计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生物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多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蚯蚓生活在土壤中,通过蠕动疏松土壤,属于土壤生物;蜈蚣多栖息于土壤缝隙或腐殖质中,以小型生物为食,属于土壤生物;猫是陆生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人类居所或户外开阔环境,不依赖土壤生存,不属于土壤中常见生物。
2.【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固体颗粒、空气、水分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固体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当把土块放入水中时,水会填充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原本占据这些空间的空气被排出,形成气泡冒出。B选项 “沙质土” 是土壤的一种类型,并非气泡产生的原因;C选项 “水分” 若存在于土壤中,放入水后不会以气泡形式显现。
3.【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土壤中有空气,可以供小动物呼吸,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中空气的作用。
4.【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会发现盖子上会有水珠出现。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土壤的保水性与其颗粒大小和孔隙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颗粒粗大,孔隙大且多为通气孔隙,水分易渗透流失,保水性差;壤土颗粒大小适中,孔隙比例均衡,保水性和透气性较均衡;黏质土颗粒细小,孔隙细密且多为毛管孔隙,水分不易渗透,能吸附较多水分,保水性最强。
6.【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瓷制作的核心工序围绕材料加工与成型烧制展开。成型是将陶土等原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关键步骤,属于基础工序;烧制是通过高温使坯体硬化定型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陶瓷性能;包装是产品制成后的后续处理,用于保护和销售,不属于陶瓷本身的制作工序。
7.【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红砖是指实心粘土砖,因其在生产过程中破坏耕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国家为保护耕地及环境,推广新型的轻质、环保墙体材料,而采取了禁用的措施。B符合题意。
8.【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黑土是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其形成与寒冷气候下的有机质积累密切相关。东北平原气候寒冷,植被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长期堆积形成深厚黑土层,是我国黑土的主要分布区;华北平原以棕壤、褐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长江中下游平原多为水稻土,因长期耕作和水耕环境,土壤类型与黑土差异显著。
9.【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水稻生长需要充足水分,其根系对水分的依赖性较强。黏质土颗粒细密,孔隙小,保水性强,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持续需求;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水分易流失,无法维持水稻所需的湿润环境;壤土保水与透气较均衡,但保水性不及黏质土,难以满足水稻生长期对水分的高需求。
10.【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云南昆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土壤中的氧化铁等矿物质在湿热环境下易氧化,形成红色调。当地土壤以红壤为主,因富含氧化铁呈现红色,这是南方丘陵山地常见的土壤类型;黄色土壤多分布于更湿润的酸性环境,黑色土壤集中在东北平原等有机质丰富区域,均与昆明土壤特征不符。
1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颜色由成分和环境决定:A 错误:通常水分多会使土壤颜色加深(如湿润土壤比干燥时深),因水分填充孔隙减少反光;B 错误:黑土颜色深是因富含腐殖质(有机物),腐殖质呈暗褐色,并非有机物少;C 正确:红土中氧化铁(含铁矿物质)含量高,氧化铁氧化后呈红色,使土壤显红色。
12.【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世界土壤日” 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支撑着粮食安全,且形成过程漫长(每厘米黑土需数百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选项 A “大量挖掘土壤烧制红砖” 和 B “无限量开采” 均会破坏土壤生态,违背保护原则;选项 C “珍惜和保护土壤” 符合该节日的核心宗旨,强调维护土壤健康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3.【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紫色,马铃薯中含有淀粉,滴碘液会变成蓝紫色。所以此题选A。
14.【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不同食物的维生素含量差异显著: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等矿物质,维生素含量相对较少;胡萝卜是维生素 A(胡萝卜素)的优质来源,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 A,对视力和皮肤健康有益;香肠属于加工肉类,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和添加剂,维生素含量极低。
15.【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品包装的核心功能是展示产品本身信息及保障食品安全。A 选项 “营养成分” 是包装必须标注的内容,通常以营养成分表形式呈现,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等信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B 选项 “食品重量” 属于产品基本属性,包装上会明确标注净含量,如 “500g”“200mL” 等,方便消费者了解规格。C 选项 “食品价格” 受销售渠道、地区、促销活动等因素影响,具有动态性,且不属于产品本身固有信息,因此一般不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而是由销售方在售卖时确定。综上,食品价格无法从包装上获得。
16.【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 是指导合理饮食的重要工具,其中对盐的摄入量有明确建议。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因此宝塔强调需严格控制盐的摄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6 克以内,这包括烹饪用盐及加工食品中含有的隐形盐(如酱油、咸菜等)。
17.【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保护消化器官需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避免损伤胃肠功能。B 选项 “细嚼慢咽” 能将食物充分研磨,减少胃肠消化负担,属于保护做法。C 选项 “饮食有节制” 指规律进食、适量摄入,可维持胃肠正常蠕动和消化节奏,是护胃关键。A 选项 “暴饮暴食” 会瞬间增加胃肠负荷,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胃肠蠕动紊乱,长期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显然不属于保护消化器官的做法。
18.【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各部分功能不同。A 选项 “鼻腔” 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主要作用是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并非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 选项 “气管” 属于呼吸道的中间环节,负责输送气体,连接鼻腔与肺,不直接参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B 选项 “肺” 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壁薄且布满毛细血管,能高效完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因此是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
19.【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气体会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新物质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如果产生较多的沉淀物,说明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
20.【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能反映人的呼吸能力。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故选B。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搭配膳食是保证健康成长和获取均衡营养的核心原则。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无法通过单一食物完全提供。例如,谷物提供碳水化合物,肉类提供蛋白质和铁,蔬菜提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合理搭配膳食能确保各类营养素比例适当、种类齐全,避免因营养失衡导致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反之,饮食单一或搭配不合理会造成营养缺乏或过剩,影响健康。因此,“在饮食过程中要合理搭配膳食” 是正确的健康观念。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健康有益,但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人体还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核心营养素,这些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谷物、豆类等食物。例如,蛋白质是细胞修复的关键,主要来自瘦肉、鱼类等;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多存在于主食中。若仅靠水果、蔬菜获取营养,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等摄入不足,引发营养不良。因此,“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 这一说法错误,需多样化饮食才能满足需求。
2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渗水性。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由沙、黏土、腐殖质等成分组成,不同颗粒密度和大小不同。将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时,颗粒较大、密度较大的沙会因重力作用先沉淀到下层,而颗粒较小、密度较小的黏土则会悬浮在上方,静置后在上层形成较细的沉积。题目中 “上层粗粒是黏土,下层细的是沙” 的描述与实际沉淀规律完全相反,因此该说法错误。正确的分层应为:下层粗粒主要是沙,上层细粒主要是黏土。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功能的大小与强弱密切相关。肺功能大小通常指肺容量(如肺活量)等物理指标,反映肺的容纳气体能力;肺功能强弱则体现气体交换效率、呼吸肌力量等功能状态。例如,肺活量较大的人,通常能吸入更多氧气,气体交换的基础更充足,呼吸效率往往更高,即肺功能更强。反之,肺容量小可能限制气体交换潜力,影响功能强弱。两者相互关联,并非无关。因此该说法错误。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气量,受肺的机能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增加肺活量,使得氧气输送到全身。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的定义正确,即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但单位表述错误。
肺活量是气体体积的度量,标准单位为 “毫升(mL)” 或 “升(L)”,而非质量单位 “千克(kg)”。例如,成年人肺活量约为 2000-4000 毫升,运动员可达 6000 毫升以上。“千克” 用于衡量物体质量,与气体体积单位混淆,因此该说法错误。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时胸围变化与胸廓运动直接相关。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增大,胸围随之变大;呼气时,肌肉舒张,胸廓回缩,胸腔容积缩小,胸围变小。题目中 “吸气时胸围变小,呼气时胸围变大” 的描述与实际生理过程完全相反,因此该说法错误。正确规律为:吸气时胸围变大,呼气时胸围变小。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题目说法错误。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边吃饭边玩儿手机,主要是影响消化功能,因为吃饭的时候,血液在胃里,如果边吃饭边玩手机的话,胃部的血液有可能不够引起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边吃饭边玩手机,对视力也有影响。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要使自己能够均衡地获得各种营养首先要养成合理膳食的,营养均衡的习惯,要学会养生,不要暴饮暴食的原则。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途径和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题目说法正确。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红砖主要以黏土为原料,生产过程高耗能且破坏耕地,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随着环保政策推进和建筑技术发展,红砖已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砖、轻钢材料等环保建材。现代高楼大厦更注重抗震性、环保性和施工效率,红砖因自重较大、强度有限等缺点,极少用于高层建筑。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并不是铁制的,题目说法错误。
35.【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对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肥力等有综合要求。黏质土颗粒细密,保水性强但透气性差,易积水导致植物根系缺氧;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壤土兼具两者优点,透气性和保水性适中,肥力较高,能满足大多数植物生长需求,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题目认为黏质土最适合,与实际情况不符,故错误。
36.【答案】正确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可供人类食用。
3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按粒径可分为砂粒、粉粒、黏粒等。沙粒粒径最大,黏粒最小,它们的比例决定了土壤类型(如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例如,沙质土中沙粒占比高,手感粗糙;黏质土黏粒多,质地细腻。不同颗粒的物理性质(透气性、保水性等)差异显著,因此 “所有土壤颗粒都一样” 的说法错误。
3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黏质土的主要特征是黏粒含量最高,其颗粒细密、黏性强。用手握黏质土时,由于黏粒间结合力大,能轻易捏成团,且团块坚硬不易散开;而沙质土因砂粒多、黏性差,才会出现握不成团的现象。题目中 “用手握一握不能成团” 的描述与黏质土的实际特性相反,故错误。
39.【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人体的生命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它含有淀粉和维生素,淀粉就是糖类。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需要量不多,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它含有糖类和维生素,题目说法错误。
40.【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长胖主要是由于摄入的总热量超过消耗,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素,虽过量摄入也可能转化为能量,但转化效率低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之下,高糖、高脂肪食物更易导致热量过剩。且蛋白质能增加饱腹感,适量摄入反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因此 “吃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容易长胖” 的说法错误。
41.【答案】C;E;A;D;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流程需遵循逻辑顺序。首先明确任务(C),确定简易肺活量计的功能目标;然后进行设计(E),绘制结构草图规划组装方式;接着选择材料(A),如塑料瓶、软管等;之后动手制作(D),按设计组装器材;最后测试与改进(B),通过实际使用调整不足。此流程符合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故排序正确。
1 /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下·高州期中)土壤中常见的生物不包括( )。
A.蚯蚓 B.猫 C.蜈蚣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生物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多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蚯蚓生活在土壤中,通过蠕动疏松土壤,属于土壤生物;蜈蚣多栖息于土壤缝隙或腐殖质中,以小型生物为食,属于土壤生物;猫是陆生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人类居所或户外开阔环境,不依赖土壤生存,不属于土壤中常见生物。
2.(2025三下·高州期中)把土块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
A.空气 B.沙质土 C.水分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固体颗粒、空气、水分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固体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当把土块放入水中时,水会填充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原本占据这些空间的空气被排出,形成气泡冒出。B选项 “沙质土” 是土壤的一种类型,并非气泡产生的原因;C选项 “水分” 若存在于土壤中,放入水后不会以气泡形式显现。
3.(2025三下·高州期中)因为土壤中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土壤中有空气,可以供小动物呼吸,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中空气的作用。
4.(2025三下·高州期中)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会发现盖子上会有 (  )出现。
A.黏土 B.砂砾 C.水珠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盖子,放置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会发现盖子上会有水珠出现。故选C。
5.(2025三下·高州期中)保水性比较好的土壤是(  )。
A.沙质土 B.壌土 C.黏质土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土壤的保水性与其颗粒大小和孔隙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颗粒粗大,孔隙大且多为通气孔隙,水分易渗透流失,保水性差;壤土颗粒大小适中,孔隙比例均衡,保水性和透气性较均衡;黏质土颗粒细小,孔隙细密且多为毛管孔隙,水分不易渗透,能吸附较多水分,保水性最强。
6.(2025三下·高州期中)陶瓷的制作工序不包括下列中的( )。
A.成型 B.包装 C.烧制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瓷制作的核心工序围绕材料加工与成型烧制展开。成型是将陶土等原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关键步骤,属于基础工序;烧制是通过高温使坯体硬化定型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陶瓷性能;包装是产品制成后的后续处理,用于保护和销售,不属于陶瓷本身的制作工序。
7.(2025三下·高州期中)现在国家禁止使用红砖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  )
A.红砖不如钢筋水泥结实
B.红砖的烧制原料是土壤,会破坏耕地的
C.红砖房不好看,不美观
【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红砖是指实心粘土砖,因其在生产过程中破坏耕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国家为保护耕地及环境,推广新型的轻质、环保墙体材料,而采取了禁用的措施。B符合题意。
8.(2025三下·高州期中)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黑土是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其形成与寒冷气候下的有机质积累密切相关。东北平原气候寒冷,植被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长期堆积形成深厚黑土层,是我国黑土的主要分布区;华北平原以棕壤、褐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长江中下游平原多为水稻土,因长期耕作和水耕环境,土壤类型与黑土差异显著。
9.(2025三下·高州期中)水稻适合种植在( )中。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
【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水稻生长需要充足水分,其根系对水分的依赖性较强。黏质土颗粒细密,孔隙小,保水性强,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持续需求;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水分易流失,无法维持水稻所需的湿润环境;壤土保水与透气较均衡,但保水性不及黏质土,难以满足水稻生长期对水分的高需求。
10.(2025三下·高州期中)云南昆明的土壤是( )的。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云南昆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土壤中的氧化铁等矿物质在湿热环境下易氧化,形成红色调。当地土壤以红壤为主,因富含氧化铁呈现红色,这是南方丘陵山地常见的土壤类型;黄色土壤多分布于更湿润的酸性环境,黑色土壤集中在东北平原等有机质丰富区域,均与昆明土壤特征不符。
11.(2025三下·高州期中)土壤的颜色不同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水分多土壤颜色浅,水分少土壤颜色深
B.黑土的颜色深是因为含的有机物少
C.红土中含铁矿物质多,所以呈现红色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颜色由成分和环境决定:A 错误:通常水分多会使土壤颜色加深(如湿润土壤比干燥时深),因水分填充孔隙减少反光;B 错误:黑土颜色深是因富含腐殖质(有机物),腐殖质呈暗褐色,并非有机物少;C 正确:红土中氧化铁(含铁矿物质)含量高,氧化铁氧化后呈红色,使土壤显红色。
12.(2025三下·高州期中)国际上把12月5日定为“世界土壤日”提醒人们( )。
A.大量挖掘土壤烧制红砖
B.土壤可以无限量的开采
C.珍惜和保护土壤
【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世界土壤日” 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支撑着粮食安全,且形成过程漫长(每厘米黑土需数百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选项 A “大量挖掘土壤烧制红砖” 和 B “无限量开采” 均会破坏土壤生态,违背保护原则;选项 C “珍惜和保护土壤” 符合该节日的核心宗旨,强调维护土壤健康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3.(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食物中,滴加碘液会变成蓝紫色的是(  )。
A.马铃薯 B.猪肉 C.萝卜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紫色,马铃薯中含有淀粉,滴碘液会变成蓝紫色。所以此题选A。
14.(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
A.牛奶 B.胡萝卜 C.香肠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不同食物的维生素含量差异显著: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等矿物质,维生素含量相对较少;胡萝卜是维生素 A(胡萝卜素)的优质来源,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 A,对视力和皮肤健康有益;香肠属于加工肉类,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和添加剂,维生素含量极低。
15.(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
A.食品含的营养成分 B.食品重量 C.食品价格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品包装的核心功能是展示产品本身信息及保障食品安全。A 选项 “营养成分” 是包装必须标注的内容,通常以营养成分表形式呈现,包含能量、蛋白质、脂肪等信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B 选项 “食品重量” 属于产品基本属性,包装上会明确标注净含量,如 “500g”“200mL” 等,方便消费者了解规格。C 选项 “食品价格” 受销售渠道、地区、促销活动等因素影响,具有动态性,且不属于产品本身固有信息,因此一般不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而是由销售方在售卖时确定。综上,食品价格无法从包装上获得。
16.(2025三下·高州期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发现人每天摄取的盐量为( )。
A.少于6克 B.多于6克 C.10克
【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 是指导合理饮食的重要工具,其中对盐的摄入量有明确建议。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因此宝塔强调需严格控制盐的摄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6 克以内,这包括烹饪用盐及加工食品中含有的隐形盐(如酱油、咸菜等)。
17.(2025三下·高州期中)下列不属于保护消化器官的做法的是( )。
A.暴饮暴食 B.细嚼慢咽 C.饮食有节制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保护消化器官需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避免损伤胃肠功能。B 选项 “细嚼慢咽” 能将食物充分研磨,减少胃肠消化负担,属于保护做法。C 选项 “饮食有节制” 指规律进食、适量摄入,可维持胃肠正常蠕动和消化节奏,是护胃关键。A 选项 “暴饮暴食” 会瞬间增加胃肠负荷,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胃肠蠕动紊乱,长期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显然不属于保护消化器官的做法。
18.(2025三下·高州期中)( )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
A.鼻腔 B.肺 C.气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各部分功能不同。A 选项 “鼻腔” 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主要作用是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并非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 选项 “气管” 属于呼吸道的中间环节,负责输送气体,连接鼻腔与肺,不直接参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B 选项 “肺” 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壁薄且布满毛细血管,能高效完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因此是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
19.(2025三下·高州期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气体会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新物质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如果产生较多的沉淀物,说明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
20.(2025三下·高州期中)(  )反映人的呼吸能力。
A.脉搏 B.肺活量 C.气管粗细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能反映人的呼吸能力。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故选B。
21.(2025三下·高州期中)为保证我们健康成长,获取均衡的营养,在饮食过程中要合理搭配膳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搭配膳食是保证健康成长和获取均衡营养的核心原则。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无法通过单一食物完全提供。例如,谷物提供碳水化合物,肉类提供蛋白质和铁,蔬菜提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合理搭配膳食能确保各类营养素比例适当、种类齐全,避免因营养失衡导致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反之,饮食单一或搭配不合理会造成营养缺乏或过剩,影响健康。因此,“在饮食过程中要合理搭配膳食” 是正确的健康观念。
22.(2025三下·高州期中)水果、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我们要多吃。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健康有益,但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人体还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核心营养素,这些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谷物、豆类等食物。例如,蛋白质是细胞修复的关键,主要来自瘦肉、鱼类等;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多存在于主食中。若仅靠水果、蔬菜获取营养,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等摄入不足,引发营养不良。因此,“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 这一说法错误,需多样化饮食才能满足需求。
23.(2025三下·高州期中)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渗水性。
24.(2025三下·高州期中)把土块放在水中搅拌,静止后,上层粗粒的主要是黏土,下层细的主要是沙。(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由沙、黏土、腐殖质等成分组成,不同颗粒密度和大小不同。将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时,颗粒较大、密度较大的沙会因重力作用先沉淀到下层,而颗粒较小、密度较小的黏土则会悬浮在上方,静置后在上层形成较细的沉积。题目中 “上层粗粒是黏土,下层细的是沙” 的描述与实际沉淀规律完全相反,因此该说法错误。正确的分层应为:下层粗粒主要是沙,上层细粒主要是黏土。
25.(2025三下·高州期中)肺功能的大小与肺功能的强弱无关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功能的大小与强弱密切相关。肺功能大小通常指肺容量(如肺活量)等物理指标,反映肺的容纳气体能力;肺功能强弱则体现气体交换效率、呼吸肌力量等功能状态。例如,肺活量较大的人,通常能吸入更多氧气,气体交换的基础更充足,呼吸效率往往更高,即肺功能更强。反之,肺容量小可能限制气体交换潜力,影响功能强弱。两者相互关联,并非无关。因此该说法错误。
26.(2025三下·高州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气量,受肺的机能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增加肺活量,使得氧气输送到全身。
27.(2025三下·高州期中)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单位是千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的定义正确,即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但单位表述错误。
肺活量是气体体积的度量,标准单位为 “毫升(mL)” 或 “升(L)”,而非质量单位 “千克(kg)”。例如,成年人肺活量约为 2000-4000 毫升,运动员可达 6000 毫升以上。“千克” 用于衡量物体质量,与气体体积单位混淆,因此该说法错误。
28.(2025三下·高州期中)吸气时胸围变小,呼气时胸围变大。(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时胸围变化与胸廓运动直接相关。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增大,胸围随之变大;呼气时,肌肉舒张,胸廓回缩,胸腔容积缩小,胸围变小。题目中 “吸气时胸围变小,呼气时胸围变大” 的描述与实际生理过程完全相反,因此该说法错误。正确规律为:吸气时胸围变大,呼气时胸围变小。
29.(2025三下·高州期中)食物消化过程从胃开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题目说法错误。
30.(2025三下·高州期中)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边吃饭边玩儿手机,主要是影响消化功能,因为吃饭的时候,血液在胃里,如果边吃饭边玩手机的话,胃部的血液有可能不够引起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边吃饭边玩手机,对视力也有影响。
31.(2025三下·高州期中)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要使自己能够均衡地获得各种营养首先要养成合理膳食的,营养均衡的习惯,要学会养生,不要暴饮暴食的原则。
32.(2025三下·高州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拍照的方法记录土壤的颜色。(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途径和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题目说法正确。
33.(2025三下·高州期中)现在的许多高楼大厦都是用红砖建筑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红砖主要以黏土为原料,生产过程高耗能且破坏耕地,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随着环保政策推进和建筑技术发展,红砖已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砖、轻钢材料等环保建材。现代高楼大厦更注重抗震性、环保性和施工效率,红砖因自重较大、强度有限等缺点,极少用于高层建筑。
34.(2025三下·高州期中)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用铁制成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并不是铁制的,题目说法错误。
35.(2025三下·高州期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质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对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肥力等有综合要求。黏质土颗粒细密,保水性强但透气性差,易积水导致植物根系缺氧;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壤土兼具两者优点,透气性和保水性适中,肥力较高,能满足大多数植物生长需求,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题目认为黏质土最适合,与实际情况不符,故错误。
36.(2025三下·高州期中)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答案】正确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可供人类食用。
37.(2025三下·高州期中)所有的土壤中的颗粒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按粒径可分为砂粒、粉粒、黏粒等。沙粒粒径最大,黏粒最小,它们的比例决定了土壤类型(如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例如,沙质土中沙粒占比高,手感粗糙;黏质土黏粒多,质地细腻。不同颗粒的物理性质(透气性、保水性等)差异显著,因此 “所有土壤颗粒都一样” 的说法错误。
38.(2025三下·高州期中)黏质土壤的黏粒最多。用手握一握不能成团。(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黏质土的主要特征是黏粒含量最高,其颗粒细密、黏性强。用手握黏质土时,由于黏粒间结合力大,能轻易捏成团,且团块坚硬不易散开;而沙质土因砂粒多、黏性差,才会出现握不成团的现象。题目中 “用手握一握不能成团” 的描述与黏质土的实际特性相反,故错误。
39.(2025三下·高州期中)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没有什么营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人体的生命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它含有淀粉和维生素,淀粉就是糖类。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需要量不多,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饺子是面粉和蔬菜做成的,它含有糖类和维生素,题目说法错误。
40.(2025三下·高州期中)吃含蛋白质多了的食物容易长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长胖主要是由于摄入的总热量超过消耗,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素,虽过量摄入也可能转化为能量,但转化效率低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之下,高糖、高脂肪食物更易导致热量过剩。且蛋白质能增加饱腹感,适量摄入反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因此 “吃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容易长胖” 的说法错误。
41.(2025三下·高州期中)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的设计过程:
(1)    (2)    (3)    (4)    (5)   
A、选择材料。
B、进行测试与改进。
C、明确任务。
D、动手制作。
E、进行设计(画设计图)
【答案】C;E;A;D;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流程需遵循逻辑顺序。首先明确任务(C),确定简易肺活量计的功能目标;然后进行设计(E),绘制结构草图规划组装方式;接着选择材料(A),如塑料瓶、软管等;之后动手制作(D),按设计组装器材;最后测试与改进(B),通过实际使用调整不足。此流程符合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故排序正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