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几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几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几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1.(2024六下·石鼓月考)   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   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   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   直接有关。
【答案】放大;凸透镜;放大;凸度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2.(2024六下·石鼓月考)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答案】细胞;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
3.(2024六下·石鼓月考)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   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地   变化着。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
【答案】物质;运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物理变化如冰融化,仅形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如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是否产生新物质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这一划分有助于理解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
4.(2024六下·石鼓月考)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   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   。
【答案】生活;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5.(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的运动是围绕地球运动,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答案】天然卫星;四分之一;六分之一;1/49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始终围绕地球公转。其直径约 3476 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 1/4;引力强度约为地球的 1/6,致使物体在月球上重量变轻;体积约 2.199×10 立方公里,仅为地球体积的 1/81。月球表面布满由陨石撞击等形成的环形山,这是其显著地形特征。
6.(2024六下·石鼓月考)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由八大   、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答案】太阳;行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核心,其强大引力束缚着各类天体。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固定轨道绕太阳运转,此外还包含矮行星(如冥王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小天体,共同构成了这个有序的天体系统。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是系统的引力中心。
7.(2024六下·石鼓月考)在认识星座时,   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   星。
【答案】亮星;北斗;北极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在认识星座时,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
8.(2024六下·石鼓月考)垃圾   、   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一般分为   、   和   三类。
【答案】分类;分装;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
9.(2024六下·石鼓月考)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   、   、   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答案】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气污染如工业废气排放导致雾霾等;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土壤污染因农药化肥滥用等引起;森林破坏主要是乱砍滥伐等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源于栖息地破坏等。人类通过制定环保政策、推广清洁能源等行动应对这些问题。
10.(2024六下·石鼓月考)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采取   和   的方法。
【答案】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11.(2024六下·石鼓月考)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解答】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分析】生活中运用到的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12.(2024六下·石鼓月考)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鸡蛋近似球形,可以看成在每个方向都是拱形,因此具有更大的抗压能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2024六下·石鼓月考)冬天,人们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 冬天人们经常盖上棉被,是为了减少身体所散失的能量,而不是因为棉被产生能量。
【分析】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我们保持体温。
14.(2024六下·石鼓月考)生物的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也是人类所赋予的权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生物的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但不是人类所赋予的权利 ,是生物本身应有的权利,所以该题说法错误。
15.(2024六下·石鼓月考)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是没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
【答案】错误
【知识点】拱形
【解析】【解答】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需要考虑外推力。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位,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使结构更加紧密。
【分析】拱在桥面下的大桥路面更加平坦,方便行走。
16.(2024六下·石鼓月考)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和光能够在介质中运动,能够产生能量,是能量的形式。
【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
17.(2024六下·石鼓月考)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水能属于清洁能源。
18.(2024六下·石鼓月考)广玉兰会掉下叶子,所以它属于落叶植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广玉兰属于常绿乔木,虽会落叶,但并非集中在某一季节整体脱落,而是新叶生长同时老叶逐渐凋零,终年保持常绿状态。落叶植物指秋冬季节叶片全部脱落的植物,与广玉兰的落叶特性不同,故题干说法错误。
19.(2024六下·石鼓月考)转子通电后产生磁性,和小电动机外壳的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小电动机就转动起来了。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解答】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分析】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外壳中有磁铁,转子中有线圈、铁芯和换向器,后盖中有电刷。
20.(2024六下·石鼓月考)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越费力。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螺丝钉属于斜面,是个省力机械。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越省力。
21.(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公转形成了(  )
A.昼夜变化 B.四季变化 C.月相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所以月球公转形成了月相变化。
22.(2024六下·石鼓月考)不同昆虫头部触角形状不同,但都只有(  )触角。
A.二对 B.一对 C.三对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所以不同昆虫头部触角形状不同,但都只有一对触角。
23.(2024六下·石鼓月考)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
A.面包 B.葡萄糖 C.白砂糖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面包中有淀粉,所以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葡萄糖和白砂糖中没有淀粉,所以没有变色。
24.(2024六下·石鼓月考)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牛顿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列文虎克是自制显微镜,牛顿是发现力,力学之父。
25.(2024六下·石鼓月考)生活垃圾中可以再利用的是(  )。
A.煤渣 B.废纸 C.废电池
【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再利用;煤渣属于其他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
26.(2024六下·石鼓月考)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空气 C.氧气
【答案】A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7.(2024六下·石鼓月考)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的是(  )。
A.玻璃瓶和塑料瓶 B.碎菜叶和蛋壳 C.电池和空罐头
【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堆肥法用于处理有机垃圾,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料。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碎菜叶和蛋壳属于厨余垃圾。空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都无法堆肥。
28.(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
A.四分之一 B.八十分之一 C.六分之一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29.(2024六下·石鼓月考)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
A.小 B.大 C.一样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
30.(2024六下·石鼓月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不被人破坏是(  )的职责。
A.国家 B.环保部门 C.每一个公民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动植物。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不被人破坏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
31.(2024六下·石鼓月考)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培养微生物或细菌
培养皿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体
载玻片 夹取实验材料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特征要用的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镊子是夹取实验材料,滴管用来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是放置切片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烧杯盛放液体,碘酒染色,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
32.(2024六下·石鼓月考)请写出你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名称。
叶表皮上的      的晶体
【答案】气孔;石英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表皮,能看到由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它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通道。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时,可见其呈规则的立方晶体结构,这是因为食盐(氯化钠)分子按特定晶格排列。这些微观结构体现了生物组织与无机晶体的不同特征。
33.(2024六下·石鼓月考)下图是填埋垃圾模拟实验:实验中的细石子模拟   ,清水模拟   ,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   ;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的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   ,这说明   。
【答案】土壤;地下水;被填埋的垃圾;下雨;变成墨水;埋藏地下的垃圾污染了地下水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填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卫生程度好在国内被广泛应用,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验中细石子模拟土壤层,清水代表地下水,浸墨水纸巾象征垃圾。喷水模拟降雨,墨水随 “雨水” 下渗使 “地下水” 变黑,直观展示垃圾填埋后,有害物质经雨水渗透污染地下水的过程,警示垃圾填埋对地下水体的危害。
34.(2024六下·石鼓月考)你是怎样理解日食的形成的 (用文字和图加以说明)
【答案】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35.(2024六下·石鼓月考)在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涂油、烤蓝、喷漆,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
1 / 1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几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1.(2024六下·石鼓月考)   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   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   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   直接有关。
2.(2024六下·石鼓月考)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3.(2024六下·石鼓月考)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   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地   变化着。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
4.(2024六下·石鼓月考)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   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   。
5.(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的运动是围绕地球运动,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6.(2024六下·石鼓月考)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由八大   、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7.(2024六下·石鼓月考)在认识星座时,   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   星。
8.(2024六下·石鼓月考)垃圾   、   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一般分为   、   和   三类。
9.(2024六下·石鼓月考)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   、   、   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0.(2024六下·石鼓月考)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采取   和   的方法。
11.(2024六下·石鼓月考)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12.(2024六下·石鼓月考)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
13.(2024六下·石鼓月考)冬天,人们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14.(2024六下·石鼓月考)生物的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也是人类所赋予的权利。(  )
15.(2024六下·石鼓月考)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是没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
16.(2024六下·石鼓月考)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17.(2024六下·石鼓月考)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
18.(2024六下·石鼓月考)广玉兰会掉下叶子,所以它属于落叶植物。(  )
19.(2024六下·石鼓月考)转子通电后产生磁性,和小电动机外壳的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小电动机就转动起来了。
20.(2024六下·石鼓月考)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越费力。
21.(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公转形成了(  )
A.昼夜变化 B.四季变化 C.月相变化
22.(2024六下·石鼓月考)不同昆虫头部触角形状不同,但都只有(  )触角。
A.二对 B.一对 C.三对
23.(2024六下·石鼓月考)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
A.面包 B.葡萄糖 C.白砂糖
24.(2024六下·石鼓月考)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牛顿
25.(2024六下·石鼓月考)生活垃圾中可以再利用的是(  )。
A.煤渣 B.废纸 C.废电池
26.(2024六下·石鼓月考)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空气 C.氧气
27.(2024六下·石鼓月考)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的是(  )。
A.玻璃瓶和塑料瓶 B.碎菜叶和蛋壳 C.电池和空罐头
28.(2024六下·石鼓月考)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
A.四分之一 B.八十分之一 C.六分之一
29.(2024六下·石鼓月考)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
A.小 B.大 C.一样
30.(2024六下·石鼓月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不被人破坏是(  )的职责。
A.国家 B.环保部门 C.每一个公民
31.(2024六下·石鼓月考)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培养微生物或细菌
培养皿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体
载玻片 夹取实验材料
32.(2024六下·石鼓月考)请写出你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名称。
叶表皮上的      的晶体
33.(2024六下·石鼓月考)下图是填埋垃圾模拟实验:实验中的细石子模拟   ,清水模拟   ,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   ;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的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   ,这说明   。
34.(2024六下·石鼓月考)你是怎样理解日食的形成的 (用文字和图加以说明)
35.(2024六下·石鼓月考)在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放大;凸透镜;放大;凸度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2.【答案】细胞;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
3.【答案】物质;运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物理变化如冰融化,仅形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如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是否产生新物质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这一划分有助于理解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
4.【答案】生活;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5.【答案】天然卫星;四分之一;六分之一;1/49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始终围绕地球公转。其直径约 3476 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 1/4;引力强度约为地球的 1/6,致使物体在月球上重量变轻;体积约 2.199×10 立方公里,仅为地球体积的 1/81。月球表面布满由陨石撞击等形成的环形山,这是其显著地形特征。
6.【答案】太阳;行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以太阳为核心,其强大引力束缚着各类天体。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固定轨道绕太阳运转,此外还包含矮行星(如冥王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小天体,共同构成了这个有序的天体系统。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是系统的引力中心。
7.【答案】亮星;北斗;北极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在认识星座时,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
8.【答案】分类;分装;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
9.【答案】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气污染如工业废气排放导致雾霾等;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土壤污染因农药化肥滥用等引起;森林破坏主要是乱砍滥伐等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源于栖息地破坏等。人类通过制定环保政策、推广清洁能源等行动应对这些问题。
10.【答案】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解答】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分析】生活中运用到的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鸡蛋近似球形,可以看成在每个方向都是拱形,因此具有更大的抗压能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 冬天人们经常盖上棉被,是为了减少身体所散失的能量,而不是因为棉被产生能量。
【分析】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我们保持体温。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生物的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但不是人类所赋予的权利 ,是生物本身应有的权利,所以该题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拱形
【解析】【解答】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需要考虑外推力。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位,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使结构更加紧密。
【分析】拱在桥面下的大桥路面更加平坦,方便行走。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和光能够在介质中运动,能够产生能量,是能量的形式。
【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水能属于清洁能源。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广玉兰属于常绿乔木,虽会落叶,但并非集中在某一季节整体脱落,而是新叶生长同时老叶逐渐凋零,终年保持常绿状态。落叶植物指秋冬季节叶片全部脱落的植物,与广玉兰的落叶特性不同,故题干说法错误。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解答】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分析】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外壳中有磁铁,转子中有线圈、铁芯和换向器,后盖中有电刷。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螺丝钉属于斜面,是个省力机械。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越省力。
21.【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所以月球公转形成了月相变化。
22.【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所以不同昆虫头部触角形状不同,但都只有一对触角。
23.【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面包中有淀粉,所以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葡萄糖和白砂糖中没有淀粉,所以没有变色。
2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列文虎克是自制显微镜,牛顿是发现力,力学之父。
25.【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进行处理。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再利用;煤渣属于其他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
26.【答案】A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7.【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堆肥法用于处理有机垃圾,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料。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碎菜叶和蛋壳属于厨余垃圾。空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都无法堆肥。
28.【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29.【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
30.【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动植物。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不被人破坏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
31.【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特征要用的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镊子是夹取实验材料,滴管用来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是放置切片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烧杯盛放液体,碘酒染色,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
32.【答案】气孔;石英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表皮,能看到由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它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通道。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时,可见其呈规则的立方晶体结构,这是因为食盐(氯化钠)分子按特定晶格排列。这些微观结构体现了生物组织与无机晶体的不同特征。
33.【答案】土壤;地下水;被填埋的垃圾;下雨;变成墨水;埋藏地下的垃圾污染了地下水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填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卫生程度好在国内被广泛应用,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验中细石子模拟土壤层,清水代表地下水,浸墨水纸巾象征垃圾。喷水模拟降雨,墨水随 “雨水” 下渗使 “地下水” 变黑,直观展示垃圾填埋后,有害物质经雨水渗透污染地下水的过程,警示垃圾填埋对地下水体的危害。
34.【答案】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35.【答案】涂油、烤蓝、喷漆,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